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与社区防治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9111575 上传时间:2018-07-23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4.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与社区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与社区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与社区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与社区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与社区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与社区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与社区防治(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精神疾病患者的精神疾病患者的 家庭护理及社区防治家庭护理及社区防治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冯冯 怡怡88853265 88853265 课时目标w1掌握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护理、社 区精神卫生护理的护理诊断、护理 措施。 w2了解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管理。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 w 主要目的是向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在家 庭里提供整体的护理,帮助患者减轻从 医院返回到家庭后的困难,巩固治疗效 果,防止疾病复发,恢复社会适应力, 提高生活质量。随着护理模式由传统的 功能制护理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整体护 理转变,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显得 更为重要。 w 家庭护理是以家庭系统为单

2、位,把家庭 看成一个整体,并在特殊环境其中进行 心理治疗及护理的过程。其具体做法是 借助家庭内沟通与互动方式的改变,以 护理人员为主体,直接实施和指导、协 助患者的家庭成员实施对患者的护理, 以帮助患者对其生存空间能更好地适应 。 护 理 评 估w 包括患者自身和家庭系统两个方面的评估 w 1.患者的评估 w (1)患病前在家庭中的情况:包括情感方 面、人格和行为方面、家庭角色、与家庭其 他成员的关系、在家庭结构中的位置等方面 ,以及患病后这些方面有何变化。 w (2)总体状况:有哪些急性或慢性躯体疾 病、精神疾病史、意识状况、用药情况、营 养情况、排泄情况、卫生状况、睡眠 动方式 、日常生活

3、活动以及生命体征情况。w (3)精神症状:尤其是阴性症状,如 社会性退缩、懒散、不修边幅、不讲卫 生等要重点关注。 w (4)生活技能:心理、社会功能等。 如对压力的应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 及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认识能力等。 w (5)文化背景、职业角色、工作经历 、娱乐活动、宗教信仰等。2.家庭的评估w (1)家庭功能:如提供患者生存、成 长、安全等生理、心理、社会方面基本 需要的功能。 w (2)家庭结构:包括每一个家庭成员 在家庭中的位置、角色、承担的责任与 权利、家庭系统运转的规则和价值观等 。 w (3)家庭情感氛围与家庭环境。 w (4)家庭的社会支持系统。w (5)家庭对患者疾病的

4、看法,对护理 计划的理解程度,对精神疾病知识掌握 的程度及预测病态行为的能力。 w (6)家庭文化背景与知识水平,对病 情的观察和判断能力,能否向医务人员 提供充足、可靠的资料等。 w (7) 家庭成员精神健康水平。护 理 目 标 w 1.家庭能提供有适宜情感氛围、 符合患 者病情需要的生活环境。 w 2.家庭能协同患者共同制定治疗和日 常康复计划,并能督促实施。 w 3.家庭成员能掌握疾病的有关知识, 识别疾病的重大变化,如疾病复发。w 4.家庭能根据患者的情况安排有益身心 健康的活动、家务劳动等,让患者恢复 独立生活能力,减缓或控制精神衰退。 w 5.患者精神症状逐步好转,至少不恶 化。

5、w 6.患者在家庭中能逐步恢复自我照顾 的能力,包括能完成治疗计划,直至恢 复正常的家庭角色。 w 7.患者能与社会保持良好接触,逐步 恢复社会功能。三、 护理措施 w (一) 一般原则 w 1.护理人员与患者和家庭照料者要保 持密切联系和良好的护患关系,定期家 访和护理,以随时检测患者病情变化, 解答并帮、助解决患者的问题,尤其应 注意缓解家庭成员在照料患者过程中的 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 w 2.与家庭成员和患者定期讨论患者的病 情和所需的康复护理计划,执行、评价 、修改计划。w 3.督促治疗计划的完成,实施康复技能 训练、行为训练、应对压力训练等。 w 4.组织康复患者讨论会,提供场地,主

6、 持协调会议,以增进患者间相互关怀及 分享康复过程中面对困难的经验。 w 5.实施家庭精神卫生健康教育,提高 患者家庭支持系统的效应。不能坚持服药主要原因自知力未完全恢复,不认为自己有病 ,不愿意服药。 w 因服药后的副作用导致患者感到疲乏 无力,动作迟钝,无法坚持工作。 w 认为长期服药会中毒,使人脑子变傻 。经济困难或购药不便等 维持用药的护理w (1)指导家属和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 与副作用,了解维持用药的重要性。 w (2)指导家属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并 做好服药记录。 w (3)指导家属妥善保管药品,防止药 物潮解失效,特别要防止患者一次性大 量吞服药物,造成不良后果。 w (4)对不合

7、作的患者,护士要亲自督 促患者服药。 w (5)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并作相应处理。严重的药物反应要及时 报告医生或陪同患者及时到医院诊治。下列情况在医师的指导下停药w 经过系统治疗,病情完全恢复正常, 且维持用药已达规定时限,病情无波动 ,可考虑试停药。儿童精神病患者原 则上维持用药应尽可能短些,但停药应 慎重。妊娠前3个月内考虑某些药物 的致畸作用,可考虑停药;哺乳期者应 考虑停药,若病情不稳或有复发倾向者 ,则终止妊娠或停止哺乳。出现严重 药物反应者应考虑停药或换药。2.心理护理w (1)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精神疾病以 及社会对精神疾病的一些错误认识,防止 疾病发作后因害怕社会

8、歧视或不相信现代 医学而延误及时求医,失去治疗的有效时 机。 w (2)加强心理疏导、心理支持,必要时 与心理医生一起参与心理治疗过程。要以 平等的态度关怀鼓励患者,不能讨厌、嫌 弃患者,更不能对患者讽刺、讥笑和歧视 ,否则会增加患者的精神压力,招致病情 复发。w (3)指导与鼓励患者多与社会接触交 往,积极主动地融入正常社会人群之中 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或工作。帮助 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重建社会功能,延 缓精神衰退。 w (4)指导患者学习有效的心理应付机 制来减少应激,要主动地发现并积极地 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减少或避免社 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各种精神压力,从而 减少复发的诱困,有利于康复。

9、3.病情监测 w (1)睡眠规律变化:睡眠质与量的下降, 往往是疾病复发的早期表现之一,应高度 警惕。 w (2)情绪的变化:最常见的有易激惹、兴 奋、焦虑、抑郁等。患者如果近期频频出 现这些表现,应及时求医。其中抑郁有时 不易为旁人察觉,护理过程中应定期评估 。 w (3)自知力的变化:完整的对疾病的自知 力是重性精神病治愈的重要指标之一,自 知力下降往往也是精神病复发的征兆。自 知力下降或缺乏时,患者不但不认为 自己 有精神疾病,而且开始拒绝治疗 w (4)整体功能下降:如患者的生活能力 减退,工作效率下降,生活变得被动、懒 散,个人卫生差,不遵守作息时间,生活 失去规律性,工作不负责任,

10、纪律松懈, 孤僻,待亲友冷淡,兴趣减少等。 w (5)精神症状复现:如出现幻觉、妄想 、言行异常等。一旦发现上述疾病复发的 早期迹象,应立即求医复诊。 w (6)安全防范:患者的行为受精神症状 影响,所以必须注意安全防范,时刻警惕 ,不能疏忽。既防患者自杀又要防其伤人 ,特别对有自杀、他杀、自伤、他伤倾向 者更应24小时监护或返医院治疗。 4.生活护理 w (1)个人卫生:应指导家属做好患者生活 护理,对患者加强训练和教育。使患者逐 步获得自行料理生活的能力,但应避免过 分的照顾,以免加速患者社会功能的减退 。康复期患者应尽快摆脱“患者角色”,调 整心态。家庭应给以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制定作息

11、时间,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参 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做些轻微家务,参加 社交活动与合理运动,如阅读书报,参加 各种集体活动等。持之以恒,有助于患者 社会功能的恢复与保持。(2)饮食方面 w 生活应有规律,保持每天进食适量蔬 菜和水果,注意饮食卫生。在饮食过程 中应注意安全,吞咽困难时劝慰患者缓 慢进食,谨防食物塞满嘴造成窒息。 w 不要随意给患者进补。不给患者吃易 引起兴奋的食物。 w 对老年患者的饮食,以进食清淡易消 化食物为主少食油腻、忌腥辛辣、生冷 及坚硬食物。 w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有足够 营养和热量,才能促进正常发育及增强 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3)睡眠方面 w 为患者创造一个良

12、好的睡眠环境,住在安 静、清洁、空气新鲜、避免强光和噪音刺激 的地方。 w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引导患者学会自我调 节,按时起床,白天尽量参加一些力所能及 的劳动和社会活动。 w 睡前禁浓茶、咖啡和各种有刺激的食物, 不要参加能引起情绪剧烈变化的各种活动, (4)居室的布置w 居室布置要力求安全、简单、整洁、大 方。病情稳定,无攻击行为的患者,最 好同亲人住在一起,不要独居或关锁。 与家人保持接触,一起生活,有利于缓 和病情,有利于精神康复和防止精神衰 退。w 患者居室电灯应安在棚顶,最好用插线 或开关,室内不放可能造成自伤或伤人 的危险品诸如:热水瓶、钳子、绳索、 刀剪、铁锤、毒剧药等,也最好

13、不放易 损坏的家具、什物,要保持安静,避免 噪音,劝阻亲友不要频繁探视,居室保 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整齐、清洁。5.家庭健康教育 w 加强对患者特别是患者家属的心理教育和训 练是家庭护理的重要内容。 w 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可采用多家庭参加、单 个家庭参加、患者或亲属个别会谈等不同方 式进行。 w 训练形式可有大课宣讲、小组指导性讨论、 个别教导和讲解等。 w 内容概括起来大致包括精神病的一般介绍, 精神病的特征和演变过程,精神疾病的常见 症状与识别,用药的目的、方法与副反应, 对特殊症状和困扰性行为的应对方法,家庭 在精神疾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等。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社区防治 w 社区是指一定的地

14、理区域,如城市的 街道、农村的乡,是一个基层行政单位 ,有一定的地域界限。是该区城居民政 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心。有其特定的 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精神疾病的社区防治是以社区为 中心,通过相应的组织形式和可能 采取的措施来开展精神卫生服务, 使社区内的全体居民具有良好的应 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避免和减 少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提高社 区人群的健康水平。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w (一) 国外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 起来的。 英国是社区精神病学工作开展得较好较早 的国家之一。 很早就主张在社区中照 料精神病患者,而不是将他们隔离起来 ,提出发展综合医院中

15、的精神科,而不 主张多开设大的精神病院。 w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视社区精神 卫生服务,其发展十分迅速。一方面表 现为全国性的“精神科非住院化运动”, 使为数众多的精神病患者从隔离性精神 病院转到社区中去,从而促进社区精神 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呼 吁重视精神疾病的防治,要求全面建立 社区精神卫生中心,开展住院、门诊和 预防工作。 1980年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建 立的社区防治系统不断发展,有效地为 严重精神残疾的慢性患者提供了服务。 除去生活、治疗、训练及管理的服务外 ,还在社会心理康复,指导亲属亲友, 调整人际关系,提高适应能力以及保护 患者权益等方面都尽可能提供支持。这 些工作的发展对精神残疾者在社区中心 康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澳大利亚土著民社区卫生站澳大利亚土著民社区卫生站社区卫生站医生诊室吸毒者注射器兑换处精神病院餐厅精神病院餐厅门(二)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的发展 w 我国在1958年全国第一次精神病防治工 作会议上,便提出了“积极防治,就地管 理,重点收治,开放治疗” 的工作方针 ,把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列为工作重点之 一 w 在城市推广以专业机构为中心的三级防 治组织,提倡基层卫生组织和精神卫生 服务相结合的形式,或以社区为中心开 展精神卫生工作。 w 在农村建立精神卫生三级防治网,开展 家庭社会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