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计有效教学——以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教学为例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9022795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8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设计有效教学——以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教学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优化设计有效教学——以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教学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化设计有效教学——以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教学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设计有效教学——以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教学为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O 1 1 1 O 优化设计有效教学 以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改革开 教学为例 三明第十一中学 朱鹏 教 髫 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 应用系统科学理论 的观点和方法 , 调查 、 分析教学 中的问题和需求 , 确定 目标 , 建立解决 问题 的步 骤 , 选择相应 的教 学活动和教学 资源 , 评价其结果 , 从而 使教学 效果达到优化 。这就是说 , 如果教师 在课前 、 课 中、 课后对 一堂 课 的教学设计进行充分的预设、 并随着课堂 的生成不断优化 , 就 能达成有效教学 的目标 ,即让师 生在短 时间内获取 良好的教学 效益 ,从而大面积提 高教学质量 。笔者结合 参加 的省

2、级公开课 改革开放 教学 实践 , 就此 问题谈谈想法。 一、准确定位 目标 , 让教学贴近 学生 目标结构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 在“ 知识与能力” 、 “ 过程与方法 ” 、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等三个方 面达到的具体 目标 。因此, 教师必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 技能 训练点及其相互 关系 , 从教学 实际出发 , 设定容量适 当, 难 易适 度 , 重点突出的 目标结构, 并通过具体 的教育教学实践使之为学 生所接受 , 让我们的历史教学贴近 学生。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 1 做好学情分析 教 学设计 的出发 点是学生 的学习基础 、学习兴趣 及学习能 力

3、 。学生的认知总是从具体到抽象, 由易到难 , 由浅入深, 循序渐 进的。教师必须从整体上遵循这一规律 , 教学才有可能是有效的。 为此 , 教师必须做好学情 分析, 才能吃透教材 , 活化教材 , 使教学 内容生活化。在 改革开放 一课 中, 历史课程 标准 的表述 为: ( 1 ) 知道 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的主要 内容, 了解生产关 系一 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 的基本原则。 ( 2 ) 以深圳等经济特 区的建立为例 , 探讨 经济特 区在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 中的作用和影响。 ( 3 ) 知道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 内容。 课标表述的 内容 , 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无疑过于理论化 、 抽

4、象化 。 如何将课程标准的 内容活化为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昵? l I 【 l I 1 m 了以毛泽东为核心 的党 中央的正确领 导, 结束了“ 左 ” 倾教条主 义在 中共 中央 的统治 ,是我党第一次独立 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 义 理论解 决实际问题 的会议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由幼稚走 向 成熟。它挽救 了党和红军 , 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确 保 了中国革命沿着 正确 的航道继续前进 。 针对重点 内容, 适 时适 0 6 对此 , 我做 了如下的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大 多出生于 2 O世纪末, 他们享 受到改革开放的 成果 , 对改革开放前的生活状况只是有所耳 闻。 这个

5、年龄段的学 生心 理发展具有半成熟 、 半幼稚 的过渡特 点, 对于鲜活生动的感 性事物有兴趣 、 能积 极主动地接 受学习 ; 思想也 比较 敏感, 自尊 心、 独立意识 明显增 强, 我校有大量 的农 民工子女和 留守儿童 , 生活 中和社会上 的种种变化常常会引起他们的快速反应 。这节 课首先要 创设 一种有利于学生参与动脑 、动手 、动 口的学习环 境, 可 以使学生谈 自己的看法, 对 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真 实的情感体验 , 积累历史知识; 应 当让他们感知历史的变迁。 另外 , 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较初一学生来说, 有很大提高, 再 加上 已养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 因此他

6、们搜集历史资料的能 力相对较强 , 心理上更具有表现欲望, 参与活动的热情较高。引导 学生阅读课文 , 结合教师提供 的材料, 让学生动起来 , 训练学生从 史料 中提取有效信息 , 用历史原理分析历 史的方法 , 充分调动学 生的主体意识起来, 易于开展课题研究, 进行 自主性学习。 正是基 于这样 的学情分析,在本课的教学设计 中,我结合 “ 历史 自主 学习中有效教学 的研 究 ” 的课题研究 , 充分发挥 学生 的主体性 , 积极性和参与性 , 从学 生身边 的历 史出发, 让 学生在 主体活动中体验历 史、 感悟历史, 提高历史学 习的效果 。 2 明确 学习任务 教学 设计是从学

7、习者 的学习 目标 为出发点 ,确定学习者 的 需求和教学中需要解决 的问题 ,并提出满 足学习者需求和解决 问题 的方法和 步骤 。我在出示课题之后接着就 用多媒体课件展 示整课 的知识框架 图: 一 、对 内改革 1 农村改革 2 城 市改革 ( 1 ) 改革 前国企 的情况 ( 2 ) 国企 改革 的内容 l ll l l + l 地提 出问题 , 既可 以突 出重点 , 又可以强化 主题 。 此外 , 还要把握好 三个时间提 出问题: 即导入布 疑、 讲中设 疑 、 结语留疑 。这样 , 在 以上三 个地方和 时间提 出 问题 , 可 以达 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I t ( 责任编辑

8、: 徐小敏) 二 、 对外开放 1 经济特 区的建立 2 对外 开放 的格局 并直接 向学 生点明: 改革开放 即对 内进行改革 , 对外进行 开 放 。 这样 的教学设计使学 习者 明确 学习任 务, 是学生实现 自主 学 习 、 有效学习的前提 。而且还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 , 将教材 中最 后一 目“ 国企 改革 ” 和农 村改革放在“ 对 内改革 ” 的框 架 中, 这样 有利于学生学 习。“ 改革开放 ” 的解 释, 为 教学 结构 做了安排。 本课的教学设计 , 通过优化 目标结构 , 更加 关注学生的学 习 过程 , 关注学生的动手、 动脑、 动 口的能力 , 从 以教材 为中心转

9、 到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 中心 , 让历史贴近学生实际 , 对构建有效课堂 奠定了基础 。 二 、 优化 问题设计 , 让历史激活思考 教学设计中 , 问题的设计、 情景的预设非常重 要 。要创设和 调 控好 教学情境 ,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新知识与学 生原有认知结 构 中的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 设计 一些 学生力所能及 , 又有挑战性 的问题 , 以促进 学生能力的发展 。 现 今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与能 力都极 大地 拓展了, 要想让课 堂有效 , 让学生真 正成为学习的主 人 , 教师在教学设计 中就必 须下功夫研 究, 预 设各种 问题 。 1 重 视课 堂导入 好 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教学

10、 设计 中我们应该重视和 研究 课堂导入 , 使之确实有效 , 而不是一个点缀 。在研究课标 、 教材、 学情 的基础 上,如何在课 堂伊 始把 学生追问历史 的情绪 调动起 来 , 是我课前 进行教 学设计 的思 考问题之一 。因此 , 我在 改革 开放 一课 中是这样设计 的: 师: 同学们好 !在上新课之前 , 我想先在 我们 班上作一 个调 查 : 家在农村 的同学请举手 。 这样做 的 目的是通 过贴近 学生现 实生活的小调查 ,打动 学 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接着, 我又提出了问题让学生思考: 师: 不少同学父母小时候在农村读书, 可是现在却到了城里念

11、 书。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是改革开放给大家带来的机会。 通过学习 第九课 改革开放) 这一课, 也许能帮助同学们解答这些问题 2 精心预设 用什么样的 问题提 问学生是有效 的? 我认为 , 能调动学生思 维积极性 的问题 才是有 效的 , 反之 , 如 果孤 立的 、 表面 地提一些 问题让学生 回答 , 学生 回答准 确 , 似乎就达 到 目的, 课 堂气氛也 好像 比较活跃 , 其实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只是表面的 , 并不能调动 学生积极性 , 引发 学生思考 。因此 , 在历史 课程 的教 学设计 中, 要精心预设能引发学生思考 的问题 , 这些 问题要层层递进 , 引导 学 生探 究质

12、疑, 培养 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 问题 。如 改革开 放 的重 点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难 点是生产 关系一定要适应生 产力发展 的基本原则 ,怎样 突破重点和难点是课前我 一直在思 考 的问题。 在网上搜寻资料才发现相关的资料数不胜数 , 全盘列 出是不现 实的。那 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 内让学生全面 深刻 的理 解这一 内容呢?我制 定的对策是: 用几 则材 料抛砖 引玉, 提 出问 题 , 把大量 的时间交给 学生去思考 , 去探 究。比如 , 在“ 家庭 联产 承包责任制 ” 的学 习中, 我用 了以下材料 : 1 9 7 6年 , 在 安徽省 最穷的凤 阳县 , 在凤 阳县 最穷 的

13、小岗村 , 村 民一起劳动 ,一起分享劳动成果 。但是 却 出现 了 “ 上工人喊 人, 下地人等人, 干活人看人, 收工人撵人” 这样的劳动状态。 接着提出层层递进的几个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小岗村 出现 了什 么问题 ? 小岗村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 这个 问题将给 小岗村带来什 么样的后果? 这种状 况有利 于我 国经济建设 的发展吗? 假如你是 小岗村村长 , 你 将采取什 么措施来解决这个 问题? 小岗村 的农 民们是怎 么解决的?( 结合视频材料 ) 通过 学生活动 , 递进设 疑, 引导学生在原有 知识 的基 础上 , 独立思考 、 合作学习、 逐步探 究。培养学生利用有效

14、信息发现 问 题 、 分析问题、 解 决问题 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 内化本课 的知识体系 。 接着 , 我又设计 了这样 一个开放性 的问题: 我们三 明市列西 村的农 民也推行这一方法 。 它也使列西村村 民走 上富裕道路 , 下 面请来 自列西村的同学说一说列西村 的变化 ( 学生讲述) 。 学生通过课 前 自主学 习、 搜集 材料 , 课中的交流 展示 , 实现 知识交流 、 深化 , 不仅达到理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的重点知 识 目标 , 也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搜集信息能力, 同时充分利用了地方历史课程 , 对“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 的发 展 ”

15、 这一教学难点也有所突破, 这样的问题设计, 辅之 以长期历史 课堂的训练 , 学 生必将学会用历史 的眼光看待问题, 激活他们 的 思考: 历史不是死的, 它活在“ 现实” , 它对现 实中的“ 我们 ” 有用。 三 、 利用身边资源, 让历史融入学生体验 历史 新课程要求我们 要根据 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 的具 体 需要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校外各种丰富的社会资源和 自 然 资源 , 还 可结合乡土 资源 , 有 效地整合校 内外 历史课程资源 , 力求发挥各种历 史课程 资源 的优势 ,从而从一个的角度辅助历 史课堂教学 , 提高课堂历史教学效果。 就本 课而言 , 开 发地 方课程 , 进行 乡土历史教学 , 使 学生在 学 习知识 中通过 以 自主性学习 的方式 以及符合认知心理学的训 练 , 提高历史学 习效果的途径是很多的。比如 , 我校所属的列西 村 , 近年 已逐步成为城中村, 有丰 富的历史资源 , 为此 , 我在课前 就要求学生调查 、 收集这一时期乡土历史的资料, 了解家乡发生了 哪些变化?指导学生从自己身边人 ( 如父母、 家庭) 的衣食住行和收 入渠道的变化去谈。 同时, 结合我校所在的国企单位三钢情况, 要求 学生向自己父母们了解三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