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则材料审题立意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9021804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9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则材料审题立意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单则材料审题立意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单则材料审题立意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单则材料审题立意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单则材料审题立意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则材料审题立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则材料审题立意(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材料(单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目标 1.了解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 2. 准确地审题立意。月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70分)小时候爱吃菠萝。父亲把菠萝买回来后,削皮 ,切片,再把切片后的菠萝放到清水里浸泡。然而 ,令我想不通的是,每次父亲都要在浸泡的清水里 放入一点盐。盐是咸苦的,而菠萝是甜的,盐是咸苦,不会 冲淡菠萝的甜吗?父亲说,盐的苦,不但不会冲淡菠萝的甜,反 而会让菠萝显得更甜。因为正是有了盐的咸苦作铺 垫,才让我们感到菠萝更甜。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 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挫折的美丽40 挫折让我们走向成功

2、45 艰苦奋斗,走向成功46 苦尽甘来46 磨难成就人生47 在逆境中成长48 阳光总在风雨后50 痛并快乐着,高三50有苦,甜更甜51 苦后甜更甜52 挫折,让成功更甜52 甜甜的白开水54 梦想,因为曲折闪亮54 苦难后的成功更甜54 无苦则无甜54 无苦何甜55 苦难让生活更甜55 甘苦相依(吃莲子)56 非经苦痛无以致甜56 因为有苦,才会让甜更甜 因为有苦,才会让甜更有价值1.回报的角度。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善待他人就 是善待自己。那个工人简单的问候,救了他的命 。 2.习惯的角度。门卫习惯了那位工人每天的问好 ,而突然有一天没有了这种问候,不习惯了,就 有寻找那位工人的结果。好习惯让

3、人受益,自然 ,辩证地说,坏习惯也让人受伤。 2012年重庆卷 一个人被关一个冷库里,一个门卫来解救 被困人员,事后有人来问门卫,这不是你的本职 工作为何你要解救他?门卫说:因为只有这个人 ,每天早上和我说,早上好,以及晚上对我说再 见,而今天他只对我说了早上好,还没有对我说 再见,所以我判断他在冷库里被困了。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 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 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 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 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 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 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 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

4、十 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 ,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 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 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 ”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虚有其表) 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 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 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 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 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 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 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

5、我赞美上天 ,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 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 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 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 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以果溯因法(因果推导法) 即由结果去推导原因,分析 实质。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 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我 们如果从这个结果出发,去探究原 因,往往可以找出一些实质性的东 西。 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 联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 个不停。家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

6、都 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 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听到一个老妇 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 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 !”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 。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 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 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 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 的那位老妇人竟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 也从未聋过。 赞美的力量 材料4:古希腊有一则寓言说,一个青年猎人,他从父 辈那儿继承了一张绝世良弓,用它打猎引起了一些人的 嫉妒。于是有人对他

7、说:“兄弟,你这张弓看起来多平 常啊。应该在上面刻一些花纹啦、人物啦什么的,再涂 上一层金粉,光亮亮的,那才跟你这个好猎手相称呢! ”年轻的猎人动了心,果然进城去请了工匠在弓上大大 地镂刻了一番。第二天,他兴致勃勃地拿着弓去打猎, 一拉弓弦,“啪”的一声,这弓就断了。1、结局:经过镂刻的弓最后断了。 2、原因:(1)猎人听了别人不合理的意见; (2)青年猎人过于注重弓外表的漂亮,而忽略了它 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实用性。 3、立意:(1)对别人提出的意见要学会鉴别,合理 的意见要吸取,不合理的意见要学会拒绝; (2)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更要看到其本质(或: 人的内涵比外表更重要)。由物及人法(把握寓

8、意法)写新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 述“物”的材料,这就需要学生透过材料的 表象,理解寓意,进行“由物及人”、“由 事及人”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 人,由材料中的行为事件联想到人的生活 实际,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 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 ,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材料6: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 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 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 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 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 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 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

9、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问:由“水”可以联想到人类社会哪些? (1)水的启示-谈“幸福” 批评现象:身在 福中不知福。 (2)谈谈“爱” “珍惜”-如父爱、母爱 批评 现象:不珍惜父爱、母爱 (3)谈礼仪明确褒贬法有些新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 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 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 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 ,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 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材料8: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 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 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 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 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

10、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 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 如果我的砝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 。”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问:面包师的行为如何 ?命题者对面包师持何态度?【分析】这则材料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命题者的褒 贬情感,它是“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哑口无言 ”是贬义词,暗示了命题者对面包师的行为持否定态 度。据此,可以立意(1)做人要诚信;(2) 回报:如果心怀不轨,居心叵测,自己也必将被背 叛和欺骗;我们怎样对待世界(他人),世界(他 人)就怎样对待我们。多角度切入法材料往往是一事多人(物), 而且每个人(物)都在故事中起着 一定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从材 料中的

11、人物对象入手,有几人(物 )就有几个角度。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而且 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辨明 这些角度,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材料】一只老鹰从鹫峰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 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 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 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 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 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 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 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 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牧羊人

12、: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 鸟-不要盲目模仿,正确认识(估量)自己 ,找准位置,绽放光彩 ,要确定好人生 的位置 孩子:它也很可爱啊-不满足于现状 与梦想一路同行 勇于挑战自我 拼搏就美丽,失败也可爱 综合(辨证):结合牧羊人和小孩的 评论-可笑与可爱 自知与拼搏 立足于自 己的实际,勇于追求2013年淮安市第二次统测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晏子是齐国的国相。一次外出,他车夫的妻 子从门缝中偷看,见她的丈夫头顶着巨大的车伞 ,鞭打着四匹马,十分得意。车夫回到家,她的 妻子要求离去。丈夫问她原因,妻子说:“晏子 身高不到六尺,做齐国的国相,扬名诸侯。今天 我看他外出

13、,志虑深沉,面无喜色。而你身高八 尺,给人做车夫,却趾高气扬,觉得很满足,我 因此要求离去。”从那以后,她的丈夫一改故态 。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车夫照实回答,晏子 举荐他做了大夫。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 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及思辨从车车夫的表现现中 可以看出什么?摆摆正位置 知错错即改为为什么如 此趾高气 扬扬? 从晏子的举动举动 中 可以看出什么?谦谦卑虑虑 思 知人善任为为什么如 此志虑虑深 沉? 从妻子的反应应中 可以看出什么?察言观观色 知人识识人为为什么如 此见见解评评 价?关键词:身高身份身心材料是用于启发引导考生思维

14、的媒介,审题时 ,考生一定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挖掘 出来,不能偏离材料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 地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不能另 搞一套。并且上面的几种方法不是孤立运用,而是 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我们可以综合运用以上方 法, 先概括材料写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分析为 什么;再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审清材料中的思 想倾向,即材料中暗含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 成什么、批判什么、讴歌什么、鞭挞什么等等;从 而鲜明地树立观点。同时,一个材料里有多少个对 象即有多少个角度,我们要抓住主要对象来立意才 是最佳角度。写作训练洛伦兹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核心 之一洛伦兹变换方程便是他的杰作。然而,当 发现这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相矛盾时,他茫然了, 因为那是经典,不容置疑。一年之后,爱因斯坦走 到这里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爱因 斯坦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赋予洛伦 兹变换方程以全新的物理涵义,从而导致相对论的 诞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 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