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备课资料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9020084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备课资料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备课资料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备课资料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备课资料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备课资料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备课资料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备课资料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第第 2121 课课 伟大的悲剧伟大的悲剧斯蒂芬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人的命运转折点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有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人物传记是专门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两个:其首要特征是真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1. 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生命。对人物的记述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必须真实可靠,符合历史事实。一是一,二是二,功是功,过是

2、过,不虚构渲染,不隐恶扬善,不拔高溢美,不贬责降低,据事“直书”,做到人真、事真、言真、情真、形象真,以真取信,以真感人。2. 人物传记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所谓生动,就是要把人物写活。写成既具有鲜明的个性,又能体现时代特征和阶级特征,栩栩如生的血肉之躯,而不是干巴枯燥的偶像或只有动作没有思想的机器人。要突出人物个性,体现人物个性形成发展的必然性。只有这样,写出的人物才能鲜明生动。21912 年 1 月 16 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1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 14 公里。他们热情

3、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2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解析】1. “拽”字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探险队员迫不及待冲击终点的激动心情,这与下文他们发现有人捷足先登后的悲哀与

4、失望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了悲剧气氛。2. 用鲁滨孙的想法与大家的想法形成类比,预示着阿蒙森已第一个到达了极点,那么斯科特他们的败局已定,为后文定下悲壮的感情基调。【段析】看到黑点后,他们猜测可能已有人先于他们到达极点。为下文留下悬念。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

5、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3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 月 18 日,斯

6、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3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4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

7、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解析】3. 这一句是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来写的,表达了斯科特在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一说法。4. 国旗不可能“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其实这都是人的主观感受,作者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及其同伴们失望、沮丧的心情。【段析】写斯科特他们发现阿蒙森捷足先登之后感到非常伤心和失望。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

8、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5:“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解析】5. “不祥的预感”为下文埋下伏笔。【段析】他们插上英国国旗后,失望离开。回来的路程危险增加了十倍,在前往极点的途中只要遵循罗盘的指引,而现在他们还必须顺着自己原来的足迹走去,在几个星期的行程中必须小心翼翼,绝对不能偏离自己原来的脚印,以免错过事先设置的贮藏点在那里储存着他们的食物、衣服和凝聚着热量的几加仑煤油。但是漫天4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况且他们体内已缺

9、乏那种初来时的充沛精力,因为那时候丰富的营养所含有的化学能和南极之家的温暖营房都给他们带来了力量。【段析】写他们返回时更艰难。当初,他们一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超人的力量。而现在,他们仅仅是为了使自己的皮肤不受损伤、为了自己终将死去的肉体的生存、为了没有任何光彩的回家而斗争。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6【解析】6. 抓住人物心理,“盼望回家”是对生命的热爱,“害怕回家”是失败后的沮丧。矛盾的斗争正是生活的真实,细腻、传神。【段析】写队员们角逐失败后的心情。阅读那几天的日记是可怕的。天气变得愈来愈恶劣,寒季比平常来得更早。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

10、,结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他们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走错路,每当他们到达一个贮藏点时,就稍稍高兴一阵,日记的字里行间重新闪现出信心的火焰。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 16 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7【解析】7. 威尔逊博士在与死神作殊死搏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仍不忘科学考察和研究,这一细节表现了探险者热爱科学、勇于

11、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段析】写南极的酷冷难耐,他们虽疲惫不堪,但依然坚忍不拔地往回走。然而,人的勇气终于渐渐地被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所销蚀。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使用这一切足以毁灭人的法术来对付这五个鲁莽大胆的勇敢者。8他们的脚早已冻烂。食物的定量愈来愈少,一天只能吃一顿热餐,由于热量不够,他们的身体已变得非常虚弱。一天,伙伴们可怕地发觉,他们中间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他站在一边不走了,嘴里念念有词,不停地抱怨着他们所受的种种苦难有的是真的,有的是他的幻觉。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

12、大的痛苦已经疯了。对他怎么办?把他抛弃在这没有生命的冰原上?不。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藏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2 月 17 日夜里 1 点钟,这位不幸的英国海军军士死去了。那一天他们刚刚走到“屠宰场营地”,重新找到了上个月屠宰的矮种马,第一次吃上比较丰盛的一餐。5【解析】8. “鲁莽大胆”贬义词褒用,极具赞美之情。【段析】写埃文斯不幸突然死亡。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储存在这里的煤油太少了,他们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这最为必需的用品燃料,他们必须尽量节省热能,而热能恰恰是他们防御严寒的唯一

13、武器。冰冷的黑夜,周围是呼啸不停的暴风雪,他们胆怯地睁着眼睛不能入睡,他们几乎再也没有力气把毡鞋的底翻过来。但他们必须继续拖着身子往前走,他们中间的奥茨已经在用冻掉了脚趾的脚板行走。风刮得比任何时候都厉害。3 月 2 日,他们到了下一个贮藏点,但再次使他们感到可怕的绝望:那里储存的燃料又是非常之少。【段析】燃料短缺,使他们陷入极端的困境。现在他们真是惊慌到了极点。从日记中,人们可以觉察到斯科特如何尽量掩饰着自己的恐惧,但从强制的镇静中还是一再迸发出绝望的厉叫:“再这样下去,是不行了”,或者“上帝保佑呀!我们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劳累了”,或者“我们的戏将要悲惨地结束”。最后,终于出现了可怕的自白:“

14、唯愿上帝保佑我们吧!我们现在已很难期望人的帮助了。”不过,他们还是拖着疲惫的身子,咬紧牙关,绝望地继续向前走呀,走呀。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了,越来越成为朋友们的负担,而不再是什么帮手。一天中午,气温达到零下 40 摄氏度,他们不得不放慢走路的速度,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们带来厄运,于是作好了最后的准备。他向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要了十片吗啡,以便在必要时加快结束自己。他们陪着这个病人又艰难地走了一天路程。然后这个不幸的人自己要求他们将他留在睡袋里,把自己的命运和他们的命运分开来。但他们坚决拒绝了这个主意,尽管他们都清楚,这样做无疑会减轻大家的负担。9于是病人只好用

15、冻伤了的双腿踉踉跄跄地又走了若干公里,一直走到夜宿的营地。他和他们一起睡到第二天早晨。清早起来,他们朝外一看,外面是狂吼怒号的暴风雪。【解析】9. 奥茨不想拖累同伴,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同伴们坚决不同意,这一细节体现了奥茨的无私和献身精神以及同伴们可贵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正是英雄豪气的体现。【段析】写斯科特他们救助冻伤的队友,显示了友爱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其余的人不禁战栗起来。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

16、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10【解析】10. 从这里可以看出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情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团结合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6【段析】写奥茨一步步走向了死亡。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每到一个贮藏点,迎接他们的是新的绝望,好像故意捉弄他们似的,只留下极少的煤油,即热能。3 月 21 日,他们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 20 公里了。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可是到了第二天,除了吃掉一天的口粮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 40 摄氏度。任何希望都破灭了。他们现在只能在两种死法中间进行选择:是饿死还是冻死。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