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习心得执着前行,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9019601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学习心得执着前行,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培训学习心得执着前行,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培训学习心得执着前行,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培训学习心得执着前行,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培训学习心得执着前行,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训学习心得执着前行,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学习心得执着前行,做有工匠精神的教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训学习心得培训学习心得 执着前行,做有工匠精执着前行,做有工匠精 神的教师神的教师阳春三月,时值万物复苏之时,繁忙的工作也正如火如荼,感谢局领导用心良苦组织了为期三天的“金水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研究项目“培训会,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沉心静气潜修其中,积蓄了前行的力量。与会其间,来自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团队的六位专家分别从“素质教育之核心素养、学习共同体、教师个人规划与专业成长、教师的工匠精神、教学逻辑与设计和教师的压力管理”六个视角做了精彩专题报告,自己脑洞大开,收获颇丰。最让我顿悟是翁乾明老师谈到的教师“工匠精神” ,正所谓“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做教师也要惟一惟精,在工作中应该下真功

2、夫,得真本事,不断的深度思考、深度学习,努力做一个有工匠精神的学者型教师。一、重新定位,深悟工匠精神的内涵XX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首次谈到“工匠精神” 。培养“工匠精神” ,符合各行各业实际发展需要。优秀的匠师产生优质的产品,工匠精神是优秀品质的象征。新时期的“工匠” ,不是单纯的指手工劳动者,代表的是做事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品质的人。翁乾明老师在培训中提到了工匠精神的六种表现:精进(精益求精) 、严谨(一丝不苟) 、专注(专心致志) 、热爱(乐此不疲) 、敬畏(诚心诚意) 、执着(坚韧不拔) ;还从三个层面总结了工匠精神必须具备的品质:一是具备精工细作、精益求精的精神理

3、念,二是具备坚持标准、追求卓越的职业操守,三是具备不忘初心、捍卫尊严的价值导向。工匠精神,不仅与企业发展有关,与我们教育工作者也息息相关。提升教育品质离不开优质的师资,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更需要工匠型教师。工匠型教师离不开工匠精神,有了工匠精神才能成为高素质高标准高要求,成为拥有崇高追求,把教育工作做到极致的“匠师” 。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名师有孔子,孟子等,近代有蔡元培,张伯苓等,当代教育名师有魏书生、李吉林等。他们都一生执着于教育事业,兢兢业业,潜心教学,深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他们是拥有匠心、匠技、工匠文化的教师。作为教师,我应该重拾工匠精神,应该努力成为拥有工匠精神的优秀教师,以自身高度的人文修

4、养、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崇高美好的精神境界、健全完美的人格力量引领、帮助和教化每一个学生。二、不忘初心,做到“四有四做四坚持”作为一名中层干部教师,更要保持一颗纯粹的教育心,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师表,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从内心真正把教育工作当成事业追求;自觉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将“一切为了学生”落实到每个细微之处,真心热爱学生。作为一名中层干部教师,更要不忘初心,做到“四有四做四坚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

5、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三、锲而不舍,锤炼坚韧不拔的研究精神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研而不著则虚。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知识正是源自于教育科学研究,在今后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应该改变抱有“差不多” , “涂于应付”的心态,不怕苦不怕累,抱着“十年磨一剑“的勇气,敢于面对失败和困难,耐得住寂寞,忍受住孤独,静得下心做学问,做实验,有甘于坐冷板凳的持之以恒精神和为科研事业奉献的精神。四、一丝不苟,树立创新务实的工作态度翁老师提到:京银座的小野二郎,被称为“寿司之神” ,日本将他视为国家珍宝。为保证温度,用餐前的热毛巾是学徒手拧的;为保证米饭的口感,煮饭的锅盖压力之大需要双手使劲才

6、能打开;煎蛋这份看似简单的活,要出自有十年经验的徒弟之手,虾要煮到客人光顾前才取出;给章鱼按摩时间需要40 至 50 分钟,只是为了让肉质变软、带出香味。正是小野二郎的工匠精神,是他精益求精的追求,使他成为日本的“寿司之神” 。教师“制作”的产品就是“学生” ,我们必须坚持对“产品质量”达 99.99%的追求,才能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作为一名中层干部教师,不但自己要成为一名工匠型教师,还要帮助更多的老师成为工匠型教师,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学者型教师团队。当然这些都要从点滴做起,在教学常规管理中要注重每一个细节,出色完成每一项工作,全心全意为老师和学生们服务,充分调动每一个教师的潜力和主观能动

7、性。(一)精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引导老师做到课前精心设计,包括情景导入、问题设计、预设拓展、思考留白、预见生成、课堂演示等。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勤观课。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导处要充分与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相结合,走进老师们的课堂,参与到一线教学中,观课后及时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反馈,通过观课评课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水平,保证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三)出新课。 “互联网+教育”时代已经来到,把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育新资源、新形态、新模式引入到学校课堂,做实教师培训,提升课堂效率,创新课堂教学模

8、式。“工匠精神”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的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完善、教学业务能力的改进,而这些由内而外的修炼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在教育这片热土上,我会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朝着具有工匠精神的学者型教师坚定迈进。阳春三月,时值万物复苏之时,繁忙的工作也正如火如荼,感谢局领导用心良苦组织了为期三天的“金水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研究项目“培训会,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沉心静气潜修其中,积蓄了前行的力量。与会其间,来自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团队的六位专家分别从“素质教育之核心素养、学习共同体、教师个人规划与专业成长、教师的工匠精神、教学逻辑与设计和教师的压力管理”六个

9、视角做了精彩专题报告,自己脑洞大开,收获颇丰。最让我顿悟是翁乾明老师谈到的教师“工匠精神” ,正所谓“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做教师也要惟一惟精,在工作中应该下真功夫,得真本事,不断的深度思考、深度学习,努力做一个有工匠精神的学者型教师。一、重新定位,深悟工匠精神的内涵XX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首次谈到“工匠精神” 。培养“工匠精神” ,符合各行各业实际发展需要。优秀的匠师产生优质的产品,工匠精神是优秀品质的象征。新时期的“工匠” ,不是单纯的指手工劳动者,代表的是做事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品质的人。翁乾明老师在培训中提到了工匠精神的六种表现:精进(精益求精) 、严谨(一丝不

10、苟) 、专注(专心致志) 、热爱(乐此不疲) 、敬畏(诚心诚意) 、执着(坚韧不拔) ;还从三个层面总结了工匠精神必须具备的品质:一是具备精工细作、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二是具备坚持标准、追求卓越的职业操守,三是具备不忘初心、捍卫尊严的价值导向。工匠精神,不仅与企业发展有关,与我们教育工作者也息息相关。提升教育品质离不开优质的师资,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更需要工匠型教师。工匠型教师离不开工匠精神,有了工匠精神才能成为高素质高标准高要求,成为拥有崇高追求,把教育工作做到极致的“匠师” 。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名师有孔子,孟子等,近代有蔡元培,张伯苓等,当代教育名师有魏书生、李吉林等。他们都一生执着于教育事业,

11、兢兢业业,潜心教学,深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他们是拥有匠心、匠技、工匠文化的教师。作为教师,我应该重拾工匠精神,应该努力成为拥有工匠精神的优秀教师,以自身高度的人文修养、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崇高美好的精神境界、健全完美的人格力量引领、帮助和教化每一个学生。二、不忘初心,做到“四有四做四坚持”作为一名中层干部教师,更要保持一颗纯粹的教育心,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师表,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从内心真正把教育工作当成事业追求;自觉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将“一切为了学生”落实到每个细微之处,真心热爱学生。作为一名中层干部教师,更要不忘初心,做到“四有四做四坚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

12、之心;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三、锲而不舍,锤炼坚韧不拔的研究精神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研而不著则虚。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知识正是源自于教育科学研究,在今后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应该改变抱有“差不多” , “涂于应付”的心态,不怕苦不怕累,抱着“十年磨一剑“的勇气,敢于面对失败和困难,耐得住寂寞,忍受住孤独,静得下心做学问,做实验,有甘于坐冷板凳的持之以恒精神和为科研事业奉献的精神。四、一丝不苟,树立创新务实的工作态度

13、翁老师提到:京银座的小野二郎,被称为“寿司之神” ,日本将他视为国家珍宝。为保证温度,用餐前的热毛巾是学徒手拧的;为保证米饭的口感,煮饭的锅盖压力之大需要双手使劲才能打开;煎蛋这份看似简单的活,要出自有十年经验的徒弟之手,虾要煮到客人光顾前才取出;给章鱼按摩时间需要40 至 50 分钟,只是为了让肉质变软、带出香味。正是小野二郎的工匠精神,是他精益求精的追求,使他成为日本的“寿司之神” 。教师“制作”的产品就是“学生” ,我们必须坚持对“产品质量”达 99.99%的追求,才能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作为一名中层干部教师,不但自己要成为一名工匠型教师,还要帮助更多的老师成为工匠型教师,打造具有工

14、匠精神的学者型教师团队。当然这些都要从点滴做起,在教学常规管理中要注重每一个细节,出色完成每一项工作,全心全意为老师和学生们服务,充分调动每一个教师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一)精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引导老师做到课前精心设计,包括情景导入、问题设计、预设拓展、思考留白、预见生成、课堂演示等。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勤观课。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导处要充分与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相结合,走进老师们的课堂,参与到一线教学中,观课后及时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反馈,通过观课评课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水平,保证学校教育质

15、量的提升。(三)出新课。 “互联网+教育”时代已经来到,把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育新资源、新形态、新模式引入到学校课堂,做实教师培训,提升课堂效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工匠精神”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的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完善、教学业务能力的改进,而这些由内而外的修炼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在教育这片热土上,我会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朝着具有工匠精神的学者型教师坚定迈进。阳春三月,时值万物复苏之时,繁忙的工作也正如火如荼,感谢局领导用心良苦组织了为期三天的“金水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研究项目“培训会,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沉心静气潜修其中,积蓄了前行的力量。与

16、会其间,来自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团队的六位专家分别从“素质教育之核心素养、学习共同体、教师个人规划与专业成长、教师的工匠精神、教学逻辑与设计和教师的压力管理”六个视角做了精彩专题报告,自己脑洞大开,收获颇丰。最让我顿悟是翁乾明老师谈到的教师“工匠精神” ,正所谓“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做教师也要惟一惟精,在工作中应该下真功夫,得真本事,不断的深度思考、深度学习,努力做一个有工匠精神的学者型教师。一、重新定位,深悟工匠精神的内涵XX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首次谈到“工匠精神” 。培养“工匠精神” ,符合各行各业实际发展需要。优秀的匠师产生优质的产品,工匠精神是优秀品质的象征。新时期的“工匠” ,不是单纯的指手工劳动者,代表的是做事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品质的人。翁乾明老师在培训中提到了工匠精神的六种表现:精进(精益求精) 、严谨(一丝不苟) 、专注(专心致志) 、热爱(乐此不疲) 、敬畏(诚心诚意) 、执着(坚韧不拔) ;还从三个层面总结了工匠精神必须具备的品质:一是具备精工细作、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二是具备坚持标准、追求卓越的职业操守,三是具备不忘初心、捍卫尊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