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政策》教学提纲与讲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901826 上传时间:2017-08-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势政策》教学提纲与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形势政策》教学提纲与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形势政策》教学提纲与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形势政策》教学提纲与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形势政策》教学提纲与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形势政策》教学提纲与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势政策》教学提纲与讲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2008 年下半年形势与政策课第一讲: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农村的改革发展一、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一)国际背景:1、世界粮食危机 2、美国次贷危机和金融海啸(二)国内背景:1、国家粮食安全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但城乡间差距仍然较大,甚至还有扩大趋势。3、出口形势严峻,急需启动内需。二、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主要内容要点(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1、中国已初步形成适合国情和生产力的农村经济体制2、三中全会文件称中国城乡结构造成深层次矛盾突出(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 则 1、 中共

2、提出 202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 2008 年翻一番2、中共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须遵循党管农村工作等原则(三)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 设 1、三中全会文件提赋予农民更充分有保障土地承包权 2、中央文件提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权 3、文件提允许农民参与开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项目 4、中央文件提出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比例 5、文件提出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资 6、中央文件提出逐步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7、三中全会文件提出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 8、中央文件提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9、 中央文件提推进户籍改革 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 10、

3、 三中全会文件称 2012 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 1、三中全会文件提出要杜绝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2、文件提出建立外资并购境内涉农企业安全审查机制(五)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 村社会全面进步 1、中央文件称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免费2、中央文件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须尽快惠及全体农民 3、中央文件称反对利用宗教宗族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六)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 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1 三中全会文件称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 2 加强农村党的建设三、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

4、会系统回顾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全面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科学判断了当前我国农村所处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总体思路,认识上有了新高度,政策上有了新突破,制度上有了新安排,举措上有了新实招,必将开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崭新时代,吹响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号角。 1、成功经验的概括提炼,战略定位的新提升。30 年一系列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农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我们党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小康。因此,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

5、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活力。这一战略定位把对“三农”工作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层次,同时科学地回答了我国农村下一轮进一步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战略突破口等问题。 2、时代背景的清醒把握,扩大内需的新转向。 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而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当前,我们必须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下大力气转变发展方式,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

6、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由藏富于国向藏富于民转变,这就必须牢牢把握农村改革发展这个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力度,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确保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3、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战略决策的新依据。面对新形势,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敏锐地提出了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即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

7、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一科学判断,表明党对基本国情、阶段性特征和“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和突出矛盾有了更为深刻、透彻的认识和把握,意味着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意义更加重大,时机更加紧迫,任务更加繁重。2008 年下半年形势与政策课第二讲学习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及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回顾一、抗震救灾精神学习部分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 8.0 级、最大烈度达 11 度的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

8、次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直接指挥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展开了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经过顽强努力,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一)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的阶段性胜利。 1、党中央、国务院迅速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中央领导同志亲临一线指挥。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贺国强、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慰问灾区群众。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温家宝总理连续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具体研究

9、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发布公告,决定 5 月 19 日至 21 日为全国哀悼日,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解放第 2 页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紧急驰援灾区。按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部署,解放军、武警部队以最快速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临危不惧,顽强奋战,全力解救被困人员。3、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受灾地区奋勇自救互救。灾区广大群众不畏困难,坚强不屈,自发组织起来,互帮互助,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表现出英勇顽强、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可贵精神。4、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全力支援灾区。全国各条战线紧急行动,调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灾区。全国的总动员、全民的大协作,汇聚成了抗震救

10、灾的强大合力。5、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踊跃捐献,国际社会提供宝贵帮助。6、新闻宣传为抗震救灾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抗震救灾宣传报道积极主动、广泛深入、声势空前,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展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斗志,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展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光辉形象。国际社会对我国抗震救灾给予高度赞赏,国际舆论做了大量客观正面的报道,对我抗震救灾信息公开透明给予积极评价。(二)有力有序有效的抗震救灾斗争,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巨大政治优势 1、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领导核心。面对特大地震灾害,我们党坚强领导、

11、果断决策、有力指挥,最广泛地凝聚起人民群众的共识,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伟大力量,从容应对最严峻的挑战,驾驭最复杂的局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爱人民、关爱生命,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奋力投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发挥了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模范带头和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表现出强大的领导力、动员力、组织力和凝聚力,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抗震救灾斗争有力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党,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

12、益的党,从而更加坚定了人民群众跟党走的信念。2、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度保证。这次抗震救灾斗争,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正是有了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迅速举全国之力投入抗震救灾;正是有了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形成一切为了灾区、一切支援灾区的火热局面;正是有了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使灾区人民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抗震救灾斗争有力证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抗大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增

13、强了人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3、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充分表明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之源。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历来有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坚强意志,有团结起来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品格。在地震灾害面前,中国人民又一次表现出了临危不惧的勇敢、挺立不屈的坚韧、空前无比的团结,展现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抗震救灾斗争有力证明,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人民最本质的优秀品格始终没有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培育的优良传统始终没有丢,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4、

14、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充分表明人民军队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战斗先锋。人民军队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在人民生命安危的关键时刻,强大的人民军队挺身而出,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坚决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生动诠释了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抗震救灾斗争有力证明,人民军队是一支英勇顽强、敢打硬仗的军队,具有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是捍卫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维护人民利益的忠诚卫士、抗击自然灾害的坚强柱石。5、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充分表明

15、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条件。抗震救灾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检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极大地增强了综合国力。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地抓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不懈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又上了一个大台阶。没有三十年一心一意谋发展铸就的强大实力,就难以提供抗震救灾的技术保障和物质支持;没有三十年全面推进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就难以形成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管理能力。抗震救灾的每一个进展,都有国力的支撑。我们战胜灾害的坚定信心,就来自强大的国力。抗震救灾斗争有力证明,发展是硬道

16、理,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强大国力是我们战胜困难和风险的基础所在、力量所在、信心所在,必须毫不动摇地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6、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充分表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抗震救灾斗争又一次激发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并使之得到新的锤炼和升华。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中华儿女同舟共济、生死与共,凝聚成一个休戚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表现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的民族团结意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守望相助的民族奉献精神,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珍爱生命的民族价值取向,临危不惧、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气概,在挫折中拼搏、在逆境中奋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自强品格。抗震救灾斗争有力证明,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激励人们战胜困难、发愤进取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三)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