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otics-lecture9-符码与元语言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9014461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3.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emiotics-lecture9-符码与元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semiotics-lecture9-符码与元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semiotics-lecture9-符码与元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semiotics-lecture9-符码与元语言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semiotics-lecture9-符码与元语言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emiotics-lecture9-符码与元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emiotics-lecture9-符码与元语言(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讲:符码与元语言 Code and Metalanguage1. 符码 2. 元语言与意义 3. “断无不可解之理” 4. 元语言的构成 5. 同层次元语言冲突 6. 解释漩涡 7. 元元语言与“评价漩涡” 课件来源:符号学论坛( )符码 (code)n信息本身只是可感知的刺激,符码植入意义,解 释意义。n“密码“?“代码” ?“信码” ?以“符码”比较恰当。n列维-斯特劳斯:符码是 “社会文化行为的底层规 则”。n绝大部分符码,并不像电报密码本那样一清二楚 ,也不像运动比赛规则条理分明n甚至不能肯定符码是某种预定的规定。对身体的理解n埃及人为什么横向画人?n中国人为什么不按比例画人?n西

2、方的解剖一定是”科学”人体观吗?n实际上是不同文化符码导致的不同理解方式。杜普教授的解剖课现代中国人的身体危机n一百年前,现代性入侵的危机:不是比灵魂( 不管是道德能力还是意义能力),而是比身体 ,包括武器这种身体的延伸。n中国人被迫参加一场不按中国游戏规则进行的 比赛。n被迫发现肉身的重要,对中国人来说是很不愉 快的经验。n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明显特色,就是对身体不 愉快的感觉:中国文学自始至终没有逃脱这种 身体悲剧感。实用/科技强编码(strong coding)n发出者对符号信息进行“编码”,意义就被编入符 号文本;n符号信息的接收者对符号信息进行“解码”,信息 还原成意义。这是符号传达的

3、理想过程。n符码强制,解释几乎是固定的。n数学教师出题,编码过程是把答案隐藏起来变成 问卷,学生答题则是把问卷还原为教师提出的原 意。n这样的表意过程是“强编码符号”。弱编码(weak coding)n但是艺术/文化符号表意,发送者的编码就 不可能那么强力,艺术符号信息术语弱编 码。n接收者对符号信息的解释,一方面享受很 大的机动余地,另一方面也没有证据说明 他的解释肯定正确。n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也就成了一种艺术, 因为不得不对弱编码符号提出一种能令人 信服的解释。弱编码结果之一: 不足解码(underdecoding)n弱编码表意给解码机动权,结果是不足或附加 解码。n当解释者不拥有关于文本

4、的足够符码,只能从 经验过的类似解释活动中抽取粗糙的,临时的 符码,对文本进行试探性解码。n不足解码的例子经常见到:当解释者因为各种 原因,只能用不足解码作尝试性解释。适量的 解码很少出现.n在实用/科学的日常符号活动中,一般都是从不 足解码开始,渐渐迫近适量解码。弱编码结果之二: 附加解码(overdecoding)n在既定的符码之外尝试加上一些符码。n修辞性附加解码:文本“欲言又止”,解码道出未说之 意;文本“欲盖弥彰” 。n风格性附加解码:对某些信息形式,解码时体味出“史 诗般的宏伟”,或“婉转蕴藉”。n艺术或宗教文本:每次解释就都是一次新的附加解码 的尝试。n既受符码支配,又不受符码支

5、配。从适量解码上不断 增添附加解码,解释出更多意义。文化与编码强弱n解码方式与文化有重大关系:纪律严明的民族 ,编码与解码都不允许过分离谱。n北欧人心中的意大利符码文化:在意大利,如 果一个路标警告每小时不超过50公里,司机仍 要超速。又有路标:“危险!请减速到每小时 10公里。”那么司机会稍微开慢一点点。 n“意大利作风”就是符号弱编码:发出可以任意 ,解释可打折扣。 元语言:符码的集合n符码是个别符号表意的解释规则,符码集合称 为元语言。n元语言的存在,意味着整个符号体系的“可翻 译性”。所谓意义,就是可以用符号体系(例 如另一种语言)解释。n不管是翻译成外语,还是翻译成“解释语言”, 都

6、必须靠一个元语言体系。n元语言,就是能使文本在阐释活动中显现为意 义的一套规则体系。元语言n元语言不仅是意义实现的先决条件,元语言也 是意义存在的先决条件。n面对一个文本,任何阐释必须有元语言集合的 支持。n文本并不具有独立的本体存在,文本面对阐释 才存在。 元语言与对象语n(陈述)兽医能给动物治病。n(元语言)”兽医“的意思就是”动物的医生“。n(混杂)老师做了一辈子,做大师也没有关系。n(幽默)老师:请举出两个代词。 学生:谁?我? 老师:好极了。(幽默)老师:回答不出问题会有什么反应? 学生脸红。 老师:对。动画片虫虫危机A Bugs Life蝗虫霸王警告其小兄弟:“我不想听到你 开口,

7、清楚没有?” 小兄弟不回答。 霸王更生气:“你听清楚没有?” 兄弟怯生生回答:“你不准我开口,叫我 怎么回答?”元语言层控n1920年罗素给维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序言: “每种语言,对自身的结构不可言说,但是可 以有一种语言处理前一种语言的结构,且自身 又有一种新的结构”。n塔斯基说,每一层元语言比下一层的对象语言 本质上更丰富(essentially richer),n任何元语言对自身不可言说,元语言结构的诸 种不完整之处,靠元元语言解决。n这样,元语言之间就不会有冲突:它们不处于 同一层次。元语言跨层次对比n辛词“如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冷好个秋”(字的组成);n骂人话“你

8、还知道羞耻两个字怎么写吗?”, 都从对象语突然跳入元语言(字的写法)。n阐释漩涡也不是“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造 成的,不同的阐释主体坚持各自的立场,不会 发生元语言冲突。元语言冲突n接收者使用不同的元语言集合,就会得出不同 的意义。n不同的接收者完全可以采用不同的元语言集合 ,这就是为什么同一文本能产生无穷的岐出意 义;n同一个接收者也可以前后使用不同的元语言集 合,这样他的理解就会先后不同,他改变了对 文本原先的理解。元语言解决悖论又创造悖论n哥德尔定律(Godels Theorum): 一个描述系统是自洽的,那它就是不完备的; 一个描述系统是完备的,那它就是不自洽的。撒谎者悖论n一个克

9、里特人说:克里特人说的话都是撒谎。n他这句话不能假,也不能真。都说不通。n“我撒谎”,这句话可能成立吗?n叙述者可以叙述任何故事,但是无法叙述这次 叙述。n因此,只能说元语言解决下一层的矛盾,而不 解决自身的矛盾。罗素的“理发师悖论”n塞维尔的理发师说:他给城里所有不给自己刮 胡子的人刮胡子。n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胡子,他就得给自己刮胡子 。n他给自己刮胡子,他就不能给自己刮胡子。n罗素的解答:理发师是规则制定者,不属于这 个规则范围。禅与元意识n譬喻经中故事:“昔梵志作术,吐有一 壶,中有 女子与屏,处作家室。梵志少息 ,女复作术,吐出一壶,中有男子,复与 共卧。梵志觉,次第吞之,柱杖而去”。n

10、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这观念来 自观佛三昧海经,其中 说佛现白毫毛 相,“毛内有万亿光,于其光中,现化菩萨 ,皆修善行”。 华严宗金狮子章n华严宗大师法藏应武则天召为说佛法,举殿前金 狮子塑像 为例:n“狮子眼、耳、支节,一一毛处,各有金狮子。一 一毛处狮子,同时遁入一毛中。一 一毛中,皆有 无边狮子,又复一一毛,带此无边狮子,还入一 毛中。如此重重无尽,犹天帝网珠,名因陀罗网 境界门。”n佛学史家认为华严宗是禅宗思想的前驱:一旦分 层,诸法实相非无亦无。 Indras Net“破灶堕和尚”n和尚用杖击破灶,灶神得以解脱而升天,因此 “青衣峨冠”来表示感谢。n“少选,侍僧问曰:某等久侍和尚,

11、不蒙示诲 ,灶神得什么径旨便得升天?师曰:我只向伊 道是泥瓦合成,别也无道理为伊。”n必须“打破”现象世界,才能进入元层次。n“众生诸佛、一念之隔” 。n什么念?元语言之念。 “阐释漩涡”(Vortex of Interpretations )n元语言产生的歧义,是元语言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次阐释活动,所用的可能是不同的元语言 集合。n在同一个阐释主体的同一次阐释努力中,使用 了两套以上不同的元语言集合,那时候会出现 什么情况?n当两套元语言集合产生完全相反的意义,在什 么情况下一个意义能取消另一个意义?n如果两套元语言集合同样有效,两个冲突意义 并立,此时符号解释形态特殊。强迫出现意义n乔姆

12、斯基在1957年造出来挑战语法概率论模式的 句子n“无色的绿思狂暴地沉睡”(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n赵元任在他的名文“从胡说中寻找意义”证明:在 释义压力下它必须有意义,不然信息无法完成表 意过程。艺术中无“非语言”n爱丽丝奇遇记中爱丽丝在国王房间中发现的 那首胡诌诗(“Twas brillig, and the slithy toves”)n整篇音韵铿锵煞有介事,却无一有意义的词,为 什么批评家R.P. 布莱克穆尔盛赞此诗是“艺术中 成为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整个运动的先驱”?n托多洛夫认为:“自创语言永远是有根据的,字创 词语者的新词,

13、或是语言的,或是反语言的,但 永远不会是非语言的”。 断无不可解之理:正解与近解n谢榛四溟诗话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 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也”。n何文焕在历代诗话索考一文中评注说:“ 解诗不可泥而断无不可解之理”。 n元语言积累达到足够的压力,就不存在“不可 解”的文本,永远可以产生“近解”。n喀勒:“只要有一个合适的语境,我们总是可以把 无意义变成有意义”。天书n徐冰的天书2000字中,没有一个能认出的汉语字 ,艺术文本本身改造了阐释元语言集合,使它对这个 无意义的文本施加了强制性压力,迫使它们不得不产 生意义。n徐冰的解说:“当你认真地假戏真做到了一定程度时 当那书做的很漂亮,就像

14、圣书那样,这么漂亮, 这么郑重其事的书,怎么可能读不出内容?刚一 进展厅,他(参观者)会以为这些字都是错的,但时 间长了,当他发现到处都是错字的时候,这是他就会 有一种倒错感,他会对自己有所怀疑“。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 悲心陀罗尼Namah ratnatrayaya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namo aryavalokitesvaraya 南无阿唎耶。婆卢 羯帝烁钵啰耶。 bodhi-satvaya 菩提萨埵婆耶。 mahasatvaya 摩诃萨埵婆耶。 maha karunikaya 摩诃迦卢尼迦耶。 对大悲咒的理解各不相同n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诵此咒灭一切罪,亦 能

15、辟魔及除天灾,若诵一遍,礼佛一拜,如是日别三时诵 咒礼佛,未来之世所受身处,当得一一相貌端正可喜果报 。n月光菩萨说陀罗尼咒而: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咒索, 痛处系,此咒乃是过去四十恒河沙诸佛所说,我今亦说, 为诸行人作拥护故、除一切障难故、除一切病痛故、成就 一切诸善法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n此陀罗尼能大利益三界众生;一切患苦萦身者,以此陀罗 尼治之,无有不差者。此大神咒,咒干枯树,尚得生枝柯 华果,何况有情有识众生,身有病患治之不差者,必无是 处。 洛夫散文诗大悲咒n我有三条鱼,一条给你,一条给他,一条留给自己。 我有三把刀,一刀砍下鱼头,一刀砍下鱼尾,另一刀 刮在我自己身上,带血的鳞片纷

16、纷而落。在四月,桃 花也是带血的鳞片,带血的飘泊。n里面藏有三个人,分食三条鱼:第一个吃掉了鱼鳍, 发现自己少了一只手,第二个吃掉了鱼尾,发现自己 少了一条腿,第三个吃掉了鱼头,发现自己的头早已 不见。n五蕴皆空,大圆满,大喜悦,大慧觉。我非我,无所 有,非想非非想,月落无声,雪落无声,我在万物寂 灭中找到了我。 元语言三个来源n元语言集合的因素来自何处?它们怎么会组成 形形色色的,因文本而异的,变化无穷的元语 言集合?n实际上表意过程的所有环节,都为阐释提供各 种元语言因素,参与构筑阐释需要的元语言集 合。n可以把这些元语言因素大致上分成三类:社会 文化的语境元语言;文本构造的自携元语言; 阐释主体的能力元语言。 语境元语言n是元语言因素的最主要来源,可以称为是语用 学性的元语言,即是文本与社会发生的诸种关 系,引出文化约定的对信息的处理方式。n例如一个“走”字,作为军官对士兵下的命令, 作为父母对子女的规劝,作为警察逮捕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