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9013614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音乐鉴赏《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音乐鉴赏《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音乐鉴赏《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音乐鉴赏《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音乐鉴赏《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音乐鉴赏《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通俗音乐 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教学设计、实录与反思教学材料分析与教学课题界定:中国通俗音乐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 第七章节中的一个教学内容。 音乐的体裁教学单元中含有:音乐与诗歌的交融、音 乐的戏剧歌剧、舞剧的灵魂、梨园百花等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 引导学生感受并理解音乐的共性与个性。 共性:共性:音乐作用与欣赏者心理感受的一般规律; 个性:个性:不同体裁音乐作品中的不同音乐表现方式及其服务对象。 严格意义上的中国通俗音乐,至少可以追述到诗经时代,是一个年代久远、内 容丰富的音乐文化范畴。所以,依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本课课题界定在中

2、国近现 代通俗音乐更为合适。学情分析:大部分中学生都喜欢通俗/流行音乐,这是一个没有悬念的问题。但是为什么喜爱? 是歌词?旋律?风格还是潮流? 面对快餐音乐文化和优秀、经典的音乐作品,他 们缺少作为高素质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审美体验与感受,缺少应有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这也是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如何引导学生了解并领悟普通高中音 乐学习的价值取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充分挖掘及利用学生自身资 源,从而达到学有所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知能并进、终生受益这一课程目标, 需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给予重点关注和引导。 由于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的内容丰富、题材和体裁繁多,如何利用学生对通

3、俗音乐 原认知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适时、适 度的教学活动,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目标与目标达成的方法与手段运用:一、知道什么是通俗音乐(通过聆听、感受、对话、小结等完成) ; 二、了解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发展的大致阶段(主要由教师完成。通过视听、感受、 听辨、分析、对话、小结等完成) ; 三、了解并初步懂得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的主要特征(主要由学生完成。通过视听、 感受、交流、教师的引导性发言等完成) 。教学过程安排与实录:一、导入(约 5 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和实际效果 1、课间音乐:周杰伦演唱的“菊花台” (PPT 附歌词) 。学生进入教室,

4、在教师 的体态提示下,轻声随 乐哼唱。从学生的兴趣以及已有认知入手,引导学 生进入学习情境。 由于大部分学生熟悉并喜爱这首歌曲, PPT 上又有歌词呈现,所以,随着学生的哼 唱,很快地进入了本课的学习情景。 2、随着上课铃声响起,教师设问:听 过课间音乐,同学们能够从歌曲的演唱, 联想到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吗?学生回答:周杰伦音乐 专题欣赏、流行歌曲、 流行音乐、通俗音乐等。通过学生的参与思考、问题回答,对本课 学习内容达成共识。 学生有兴趣,参与较好,教学氛围和谐、中国通俗音乐 宽松。 3、PPT 切换到 Pop Music; 板书 popular(pop 的全拼) ,设问: popular

5、 一词的英文含义?学生回答:形容词、通 俗的、流行的、大众化 的、得人心的、受欢迎 的、民众的、廉价 的利用学生的原有认知,梳理并解决学生对 通俗/流行音乐一词的再认知。 由于学生在初中已学习 popular 一词,反馈 很好,并且省去了对通俗/流行音乐再解释的 时间。 4、由于通俗音乐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所以不同时代的人对通俗音乐也有着自 己不同的感受和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 看一个短片。学生观看“不同时代人 眼中的通俗音乐”短片。这是课前在校园内通过对学生、青年教师 和中年教师三人采访的录像剪接。旨在通过 短片的观看,达成对“通俗音乐”概念理解 的共识。 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感觉到大部分学生

6、 对三位被采访者的“我了解的通俗音乐”描 述的认可。达到预定效果。 师衔接语:相信同学们对通俗音乐的了解,在某些方面会超过老师。通俗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出现,并生存在现 实生活之中,必定有它的价值所在,这些价值主要包括了它的娱乐价值、音乐价值、社会价值等等。作为社会的一 份子,一个受过教育的普通公民,我们有必要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去走近它,去进一步加深了解我国各个阶段的 通俗音乐。今天,我想以一位音乐爱好者的身份,与同学们共同回顾、梳理、感受、交流和探讨一下中国通俗音乐。 我希望通过我们今天的共同学习,能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加深自己对以下三个问题的感受和印象(PPT) 。二、问题的提出(约

7、1 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和实际效果 1、什么是通俗音乐? 2、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 几 个阶段? 3、中国通俗音乐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学生观看问题、尝试思 考。运用“任务驱动”提出本课需要思考和解 决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 关注这些问题。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有意或无意的 思考。三、什么是通俗音乐?(约 5 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和实际效果 导语:导语:同学们对“什么是通俗音乐”都 会有非常丰富的感性认知。我们一同来 聆听两个谱例。 聆听任光“彩云追月” (1935 年创作, 1960 年彭修文改变)和张明敏演唱的 “乡间小路”片段。设问: 1、与中

8、外古典音乐相比较,音乐的表 现是否很复杂(彩云追月)? 2、与中外古典音乐相比较,音乐的主 题和情绪是否更容易被欣赏者接受(乡 间小路)? 3、两首音乐作品的情绪是轻松愉悦? 还是严肃的?学生聆听、思考问题、 尝试回答问题。与教师对话,就“什么 是通俗音乐”达成基本 共识。针对解决“什么是通俗音乐”这一问题, 只需在学生的原有认知上略加梳理即可。通 过聆听、问题的提出、师生的对话交流即能 够达成这一目标。 两首作品学生均不太陌生,有兴趣聆听。 在回答问题和梳理“什么是通俗音乐”的过 程中,也有兴趣思考和参与。很快达成“通 俗音乐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 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

9、于严肃 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亦称流 行音乐。”这一概念。四、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约 24 分钟)说明:教学过程四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感受和了解,教学材料的有效运用、教师的简练清 晰的讲解,是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重要保证。因此需要关注三个问题:1、内容界定要清晰,不能够给学生带来负 迁移影响;2、对非专业学习的学生而言, “发展阶段”的切割宜粗不宜细;3、音视频内容的切割宜精不宜泛。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和实际效果 教学内容的界定:教学内容的界定:中国通俗音乐是一个 很大的音乐文化范畴,从有文字记载, 至少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关关雎 鸠,

10、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的诗经时代。所以,我们今天所接触到 的,应该是中国近现代通俗音乐。 第一阶段:1927 年1949 年 1、视频欣赏:“毛毛雨” ,设问:“毛 毛雨”的伴奏是中国民族乐器还是西洋1、听教师教学内容界定。 2、视听欣赏黎锦晖先生介绍和 “毛毛雨” ,回答问题:西洋乐 器。 3、通过教师介绍,进一步了解 黎锦晖先生的“明月歌舞团” 以及周璇和聂耳的音乐之路。 4、视听“天涯歌女” ,回答问 题:民族乐器。在第一阶段的学习和了解中,被称 为中国通俗/流行音乐的奠基人黎 锦晖先生的介绍和了解是不可忽略的。 通过对两首歌曲伴奏的听辨、音乐情 绪和歌曲内容的分析、歌曲旋律的

11、对 比聆听等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 学生在感性理解的基础上,了解中国 近现代通俗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材 料组成。视听材料都预先截割成一分中国通俗音乐 乐器? 2、简单介绍黎锦晖先生; 3、视频欣赏:“天涯歌女” ,设问: a、歌曲的伴奏是中国民族乐器还是西 洋乐器?b、两首歌曲演唱的音乐情绪 如何?c、结合音乐要素简诉情绪产生 的缘由。 4、梳理并补充:与“毛毛雨”相同的 是,内容反映男女爱慕之情、旋律简洁、 中庸的力度和速度。 5、用口琴演奏江南民间音乐“马头调” 引导学生分析“天涯歌女”的旋律来源。5、参与对话,共同完成问题 b 和 c。 6、聆听“马头调” ,感受其与 “天涯歌女”的相

12、似音调。 7、通过对话,得出:受本民族 音乐文化的影响,再加上当时 “办新学堂” 、唱“学堂乐歌” 等外来文化影响,具有中国特 色的近现代通俗音乐由此诞生。钟左右的时间,便于学生的复听和对 比聆听。 由于视听材料的预先切割、问题设 置的阶梯进行、教师的示范吹奏、对 话似的口吻以及肯定性的评价等教学 方法与手段的运用,学生无论在视听、 思考、问题回答、对话交流等实践环 节,均表现出无太大拘束,敢想敢说, 教学效果良好。聆听“马头调”后, 中国、西洋?北方、南方?江浙、广 东?等选择性的回答,缩小了问题回 答范围,消除了问题回答的紧张心理, 为大部分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可展示空 间。 第二阶段:194

13、9 年1986 年 1、视听“青年友谊圆舞曲” (电视剧截 频) ,要求关注伴奏乐器、人物表情、 衣装打扮和音乐情绪;对比分析与第一 阶段音乐风格的异同。 2、对比视听“九九艳阳天” ,要求思考 其与“青”在音乐情绪上的异同及缘由。3、师清唱语录歌“下定决心” ,要求感 受口号歌曲的音乐情绪。 4、视听“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要求关 注其与前期音乐情绪、伴奏乐器等变化。5、教师小结梳理:“文革”结束后, 中国通俗音乐开始复苏。上世纪七八十 年代,大量的港台歌曲进入内地,也刺 激内地的通俗音乐,开始进入了模仿 派生创新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比视听感受、问题回答、 交流研讨等,体会: 1、新中国成立后

14、,中国通俗音 乐在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 座谈会上的讲话思想的指导 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解放初期人们文艺生活朴实, 性格也比较内向,因此,在通 俗音乐的表现方面也与“毛毛 雨” 、 “天涯歌女”的风格特征 有较大的差异。 3、尽管解放初期的物质生活相 对贫乏,但人们从来没有放弃 过对美的渴望和追求,所以也 有作曲家创作出旋律优美、抒 情性较强的通俗音乐作品。 4、了解这一时期中国通俗音乐 的发展进程概况。在这一阶段,有些历史问题是不应 该回避的,需要简单扼要地向学生阐 明。通过视听材料的对比鉴赏、师生 对话等,引导学生关注通俗音乐的时 代特征、流行与流传的辩证关系,以 及它的音乐功能和社

15、会功能,为课堂 教学的第三个问题的解决做好铺垫。 学生通过音乐情绪和内容、伴奏乐 器、人物表情、衣装打扮的对比分析, 教师的演唱和介绍等,饶有兴趣地品 味着他们长辈所经历过的、与他们相 隔甚远的“中国通俗音乐” ;感受着当 时“通俗音乐”的娱乐价值、音乐价 值和社会价值;了解人民对通俗音乐 的认可,是其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第三阶段:1986 年至今 1、聆听感受并演唱歌曲“让世界充满 爱” (童声合唱) 。 2、从歌曲的音乐价值、对音乐界的影 响以及其社会价值三个纬度上进行片段 复听、感受和分析。 3、视听 98 年群星演唱“让”的结尾部 分。要求关注四次重复的不同表现手法, 并说出为什么。1

16、、参与聆听感受,在教师的指 挥下插入演唱。 2、对照 PPT 歌谱,聆听教师 的歌曲分析,参与复听、片段 哼唱,加深感受。 3、视听群星演唱,回答问题。1986 年是中国通俗/流行音乐发展史 上的一个重要年份。 “让世界充满爱” 和“西北风” 标志着内地通俗歌曲的 崛起。通过聆听感受、演唱、复听、 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歌曲“不需要更 多的语言”的流行和流传特征。 学生对词音乐材料不感到陌生,所 以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参与音乐实践活 动,演唱和分析命中率高。 结束与过度语:结束与过度语:通俗音乐属于大众音乐。如果通俗音乐要流行并流传,它必须在作品中体现自身的价值所在。在这 些价值中,不可否认有它的娱乐性价值,但凡是优秀经典的通俗音乐作品,无不在更深层面中体现出它的音乐价值 和社会价值。这也是人类文明史以来,任何艺术作品能够得到传承的决定性条件。五、中国通俗音乐的主要特征有哪些?通俗音乐大家谈(约 10 分钟)说明:教学过程五是在教师引导、学生主持下共同完成的。教师提供了五个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