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探索读书汇报活动的道路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9013456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反思中探索读书汇报活动的道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在反思中探索读书汇报活动的道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在反思中探索读书汇报活动的道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在反思中探索读书汇报活动的道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在反思中探索读书汇报活动的道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反思中探索读书汇报活动的道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反思中探索读书汇报活动的道路(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反思中探索读书汇报活动的道路在反思中探索读书汇报活动的道路大家好:我是南一小学一名普通的班主任,我叫白絮梅。参加工作已经 12 年了,回首 12 年我所走过的路,书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在读书中,我受益匪浅,我的性格、品格和人格在日趋完善;我的学识、经历和经验在不断丰富,我要感谢这个职业带给我的睿智与博爱!5 月 8 日恰逢平山区教师参加创新思维报告学习,报告会上曹老师对创新理念的破译让我有了灵感,读书也需要有破旧除新的理念;5 月 12 日,四川省的 8 点 1 级地震又给了我灵感:什么是书,有形的和无形的,社会上当天发生的时事不就是一本无形的书吗;5 月 15 日,我的论文做拨动学生心弦的乐

2、师被评为班主任论坛的一等论文,且将在本溪教育上发表,我也因此而有幸参加了本溪市第一次中小学教师班主任论坛报告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教师在发展中思辩 ,会上有五位教师作了经验交流,他们的经验交流启迪了我:我是在 12 年的教书育人之路的反思中渐渐成长起来的。教学生六年,为学生想六十年,为民族想六百年。我很欣赏这句话里蕴涵的教育理念,它道出了我们教师职责深远的影响力。它时时提醒我:教育来不得一丝含糊,维有扎扎实实,才能不误学生终身发展,方可不负民族重托。读书活动已经走入校园,走进学生的生活,怎样开展读书活动才不流于形式?才能让学生从读书中受益最大?进而对学生终生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我想教师首先需要由

3、“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正如魏书生论科研的重要性所说的:仔细想来,我提高教学效率主要是依靠边教学,边研究,从科研的角度来认识教学人们从事某项劳动,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重复式,一种是科研式比如工人制造机器,农民中庄稼,重复式的劳动就是沿袭前人,沿袭自己的昨天,循规蹈距,一成不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做,劳动效率当然只能今天和昨天一样,昨天和去年一样,谈不上提高,劳动者本人也会感觉累,感觉枯燥无味,疲乏厌倦科研式的劳动者呢?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从旧中夺出新来,千方百计地想比昨天干得更巧、更好,使自己劳动效率更高。由于立足千方百计想新办法,他们的工作效率当然也就更高,劳动者本人也会感觉轻松快乐

4、,积极充实,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劳动。一、反思我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认识二、反思我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激发的得失三、反思我对学生课外阅读导向的做法四、反思我确立“十、一五”年组课外阅读子课题的目的一、反思我对读书活动的认识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 ,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 篇(含课文)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50 万字。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 ,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我最初恰恰把课外阅读活动认为是语文教育过程的一个点缀

5、,是一次外出学习,使我在反思什么是课外阅读中,真正认识了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是 XX 年的寒假,我到沈阳去参加全国小学语文研讨会,会上有一节台湾教师讲的落花生一课,开课前我们与会老师都怀着十万分的期待,我们去不了台湾,但我们可以通过一节台湾老师的课,学习到台湾老师的上课风格,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瞪大了眼睛,等着台湾老师上课,可是开课 40 分钟过去了,那位台湾教师一直在向学生和与会的几千名来自全国的小学语文教师介绍世界各地有关图腾的历史,而丝毫没有提到落花生这一课中的任何内容,这时台上的学生听得入了迷,可是台下的教师们却一头雾水,老师中有耐不住性子的人,就给大会主持

6、人传去纸条问:这位教师怎么还不开课呢,介绍这些图腾有什么用?当纸条传到台湾教师手里时,她微笑着且很有礼貌地向我们介绍:在台湾讲一篇语文课文需要用一周的时间,前三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去查找资料,本课落花生的作者许地山曾用名落华生,他将花生看作是自己的图腾,因此在本文中处处可见作者对落花生的情节,只有真正了解了人与图腾的关系后,才会真正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写作意图 ,教师放手让学生用三天的时间去查阅有关图腾的资料就是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与课堂教学最好的互补过程,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学、自悟、然后回到课堂上再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阅读中的所得,这样的学习过程,看上去是学一篇课文,而实际上学生收获了许多相关的知识,

7、教师和学生认识世界和事物的能力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了提高,学习课文也就水到渠成了。大家好:我是南一小学一名普通的班主任,我叫白絮梅。参加工作已经 12 年了,回首 12 年我所走过的路,书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在读书中,我受益匪浅,我的性格、品格和人格在日趋完善;我的学识、经历和经验在不断丰富,我要感谢这个职业带给我的睿智与博爱!5 月 8 日恰逢平山区教师参加创新思维报告学习,报告会上曹老师对创新理念的破译让我有了灵感,读书也需要有破旧除新的理念;5 月 12 日,四川省的 8 点 1 级地震又给了我灵感:什么是书,有形的和无形的,社会上当天发生的时事不就是一本无形的书吗;5 月 15 日,我的论文

8、做拨动学生心弦的乐师被评为班主任论坛的一等论文,且将在本溪教育上发表,我也因此而有幸参加了本溪市第一次中小学教师班主任论坛报告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教师在发展中思辩 ,会上有五位教师作了经验交流,他们的经验交流启迪了我:我是在 12 年的教书育人之路的反思中渐渐成长起来的。教学生六年,为学生想六十年,为民族想六百年。我很欣赏这句话里蕴涵的教育理念,它道出了我们教师职责深远的影响力。它时时提醒我:教育来不得一丝含糊,维有扎扎实实,才能不误学生终身发展,方可不负民族重托。读书活动已经走入校园,走进学生的生活,怎样开展读书活动才不流于形式?才能让学生从读书中受益最大?进而对学生终生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9、我想教师首先需要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正如魏书生论科研的重要性所说的:仔细想来,我提高教学效率主要是依靠边教学,边研究,从科研的角度来认识教学人们从事某项劳动,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重复式,一种是科研式比如工人制造机器,农民中庄稼,重复式的劳动就是沿袭前人,沿袭自己的昨天,循规蹈距,一成不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做,劳动效率当然只能今天和昨天一样,昨天和去年一样,谈不上提高,劳动者本人也会感觉累,感觉枯燥无味,疲乏厌倦科研式的劳动者呢?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从旧中夺出新来,千方百计地想比昨天干得更巧、更好,使自己劳动效率更高。由于立足千方百计想新办法,他们的工作效率当然也就更高,劳动者本

10、人也会感觉轻松快乐,积极充实,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劳动。一、反思我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认识二、反思我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激发的得失三、反思我对学生课外阅读导向的做法四、反思我确立“十、一五”年组课外阅读子课题的目的一、反思我对读书活动的认识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 ,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 篇(含课文)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50 万字。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 ,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我最初恰恰把课外阅读活动认为是语文

11、教育过程的一个点缀,是一次外出学习,使我在反思什么是课外阅读中,真正认识了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是 XX 年的寒假,我到沈阳去参加全国小学语文研讨会,会上有一节台湾教师讲的落花生一课,开课前我们与会老师都怀着十万分的期待,我们去不了台湾,但我们可以通过一节台湾老师的课,学习到台湾老师的上课风格,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瞪大了眼睛,等着台湾老师上课,可是开课 40 分钟过去了,那位台湾教师一直在向学生和与会的几千名来自全国的小学语文教师介绍世界各地有关图腾的历史,而丝毫没有提到落花生这一课中的任何内容,这时台上的学生听得入了迷,可是台下的教师们却一头雾水,老师中有耐不住性子

12、的人,就给大会主持人传去纸条问:这位教师怎么还不开课呢,介绍这些图腾有什么用?当纸条传到台湾教师手里时,她微笑着且很有礼貌地向我们介绍:在台湾讲一篇语文课文需要用一周的时间,前三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去查找资料,本课落花生的作者许地山曾用名落华生,他将花生看作是自己的图腾,因此在本文中处处可见作者对落花生的情节,只有真正了解了人与图腾的关系后,才会真正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写作意图 ,教师放手让学生用三天的时间去查阅有关图腾的资料就是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与课堂教学最好的互补过程,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学、自悟、然后回到课堂上再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阅读中的所得,这样的学习过程,看上去是学一篇课文,而实际上学生收获

13、了许多相关的知识,教师和学生认识世界和事物的能力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了提高,学习课文也就水到渠成了。大家好:我是南一小学一名普通的班主任,我叫白絮梅。参加工作已经 12 年了,回首 12 年我所走过的路,书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在读书中,我受益匪浅,我的性格、品格和人格在日趋完善;我的学识、经历和经验在不断丰富,我要感谢这个职业带给我的睿智与博爱!5 月 8 日恰逢平山区教师参加创新思维报告学习,报告会上曹老师对创新理念的破译让我有了灵感,读书也需要有破旧除新的理念;5 月 12 日,四川省的 8 点 1 级地震又给了我灵感:什么是书,有形的和无形的,社会上当天发生的时事不就是一本无形的书吗;5 月

14、15 日,我的论文做拨动学生心弦的乐师被评为班主任论坛的一等论文,且将在本溪教育上发表,我也因此而有幸参加了本溪市第一次中小学教师班主任论坛报告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教师在发展中思辩 ,会上有五位教师作了经验交流,他们的经验交流启迪了我:我是在 12 年的教书育人之路的反思中渐渐成长起来的。教学生六年,为学生想六十年,为民族想六百年。我很欣赏这句话里蕴涵的教育理念,它道出了我们教师职责深远的影响力。它时时提醒我:教育来不得一丝含糊,维有扎扎实实,才能不误学生终身发展,方可不负民族重托。读书活动已经走入校园,走进学生的生活,怎样开展读书活动才不流于形式?才能让学生从读书中受益最大?进而对学生终生的发

15、展奠定牢固的基础?我想教师首先需要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正如魏书生论科研的重要性所说的:仔细想来,我提高教学效率主要是依靠边教学,边研究,从科研的角度来认识教学人们从事某项劳动,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重复式,一种是科研式比如工人制造机器,农民中庄稼,重复式的劳动就是沿袭前人,沿袭自己的昨天,循规蹈距,一成不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做,劳动效率当然只能今天和昨天一样,昨天和去年一样,谈不上提高,劳动者本人也会感觉累,感觉枯燥无味,疲乏厌倦科研式的劳动者呢?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从旧中夺出新来,千方百计地想比昨天干得更巧、更好,使自己劳动效率更高。由于立足千方百计想新办法,他们的工作效率当然

16、也就更高,劳动者本人也会感觉轻松快乐,积极充实,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劳动。一、反思我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认识二、反思我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激发的得失三、反思我对学生课外阅读导向的做法四、反思我确立“十、一五”年组课外阅读子课题的目的一、反思我对读书活动的认识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 ,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 篇(含课文)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50 万字。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 ,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我最初恰恰把课外阅读活动认为是语文教育过程的一个点缀,是一次外出学习,使我在反思什么是课外阅读中,真正认识了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是 XX 年的寒假,我到沈阳去参加全国小学语文研讨会,会上有一节台湾教师讲的落花生一课,开课前我们与会老师都怀着十万分的期待,我们去不了台湾,但我们可以通过一节台湾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