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

上传人:0 文档编号:49012164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养生思想与现代健康理念(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 心理平衡与养生61 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62 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6.1 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传统养生思想,最讲究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养生,养生即生活,生活即养生 ,把日常养生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传统养生的 特色之一。传统养生方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外兼 修,动静结合,注意时空环境、阴阳、心境的调节 。尽管养生方法多种多样,动静、内外、心境各 有侧重,总的说来,无外乎调身、调息、调心三调 的功夫,养的是精、气、神人身三宝。古人总结的养生十二宜(发宜常梳、面宜常擦 、目宜常运、耳宜常弹、齿宜数叩、舌宜抵颚、津 宜数咽、浊宜常呵、腹宜常擦、肛宜常提、肢节宜 常摇、皮肤

2、宜常摩),是日常养生简单易行、行之 有效的方法。重养心是传统养生的另一重要思想。很多生理 疾患的发生都是由心理疾患所致。在日常养生中,心理健康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身心俱养,内外兼修,是为养生之道。内经素问中说:“恬澹(dan4)虚无,真气从 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把维持神(意)、气 的稳态看作保健、养生的先决条件。欲维持神(意)、气的稳态一是排除、减轻七情(喜、怒、忧、思、悲、 恐、惊)的干扰,则要求涵养道德,涵养道德是自 练养心祛病的根本。二是增强意识的自我调节能力,是运用意识的 内容。尽管养生自练的目的、主要目的是祛病强身, 但必须自觉涵养道德。因为紊乱的情绪可招致人体脏腑气血的失衡

3、而 加重病的程度,与祛病强身的目的相违背。要想收到预期的愈病效果,必须自觉地涵养道 德。想健康身心者,必须自觉涵养道德,因为健身 者通过锻炼已能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神意驾驭气的能 力,而且气的质量、数量都较常人有所提高。若在这种水平上发生情绪紊乱,势必激起较常 人剧烈得多的气血波涌,从而引起较常人严重得多 的痛苦。史书上记载的周瑜被诸葛亮气死,就是在功夫 达到了一定水平后发生大怒而引起的恶果。一般人,情绪波动虽不致于死,但是每个养生 者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五脏与五情绪的关系中医古籍对情绪和脏腑有如下记载: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人体五脏失调会引起不同情绪反应,反之,情 绪又会

4、影响五脏。所以保护身体,不狂喜、不大悲、不嗔怒、不 惊不忧不恐,可以从懂得原理开始。喜忧恐思怒情志:喜 对应脏腑:心情志过激致病病机:“过喜”或“暴喜”会使心气 消耗过度。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注意力下降,头晕,心 悸,入睡不深,时常惊醒。严重时可引起精神失常 ,或突然晕倒。调养方法:推拿按摩心经或心包经可使血脉通 畅,心气充沛,神志安宁。内服中成药:生脉饮、补心气口服液。情志:怒 对应脏腑:肝情志过激致病病机:“盛怒”、“暴怒” 导致肝气 亢奋,过度消耗肝血,使肝血不足,则出现阳亢而 阴不足的病理状态;“怒则气上”,气过升而不降, 使气机升降失衡,也会影响到肝及其他脏的功能。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

5、:肝气逆行,使得血液运 行失常,消化功能出现障碍,常出现腹胀腹痛腹泻 。严重时还可出现吐血、中风等危及生命的情况。调养方法:推拿按摩肝经和胆经可以通畅肝气 ,保持其正常的疏泄功能,调整血液和津液的运行 输布畅达,使得情志舒畅。可以自制枸杞梅菊饮, 配制方法:枸杞15克、乌梅10克、菊花10克,开 水泡服。情志:忧 对应脏腑:肺情志过激致病病机:愁忧、情绪抑郁导致肺气 闭塞。忧愁的刺激量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就会 使气机闭塞而致病。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肺气阻滞,导致胸闷、 气短、呼吸不利,进而出现喘促咳嗽等症。情志:思 对应脏腑:脾情志过激致病病机:是指思维长时间的高度集 中,思虑太过。气血受阻

6、,郁结在一处,不能通畅 运行到周身而致病。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气机郁结则脾胃功能失 常,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下降,食后腹胀 ,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则会有贫 血、水肿、严重营养不良。调养方法:推拿按摩胃经腧穴可以强健脾胃功 能,增强消化吸收功能,保证气血在经脉内正常运 行。尤其足三里穴,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疗效显 著。可用中成药:越鞠丸、参苓白术丸。情志:惊恐 对应脏腑:肾情志过激致病病机:惊恐不是直接伤肾,而是先通过 心的感受,继而由肾承受。前者多伤及心神,后者则多伤 肾气。内伤脏腑的病理表现:恐惧不仅伤肾气,还直接损伤 肾精,惊伤心神,使诸脏气血失调。可出现精神萎靡、嗜

7、睡、神经衰弱、人体免疫力紊乱或低下、心悸、甚至休克 、痴呆等症。调养方法:推拿按摩肾经腧穴和关元、气海、命门、 肾俞等全身强壮穴能调补肾精,有效延缓衰老,更能增强 记忆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心理承受力。可服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自制金樱子 茶:金樱子10克、淮山药20克、五味子10克代茶饮。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 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 变化。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无心理障碍等心理问 题的状态;广义的心理健康还包括心理调节能力,发展心 理效能能力。 社会适应良好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 要特征。心理健康的

8、人:应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于社会现状有 清晰、正确的认识。既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 际的幻想与奢望,注重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对于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不怨天尤人,用切实有效的办法去解决。当发觉自己的理想与愿望与社会发展背道而驰 时,能够迅速地进行自我调节,以求与社会发展一 致,而不是逃避现实,更不妄自尊大和一意孤行。健康的第四大基石心理平衡。它是我们健康最重要的方面。人要健康,最为 关键的是心理健康,心态好。人们要想健康100岁,四大基石中的第四条, 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 其它占25。心理平衡对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谁能保持心态平衡就等于掌

9、握了身体健康的金 钥匙。得了病没关系,现在的科技发展水平,什么糖 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都有很好的预防方法和药 物。如果心态不好,爱着急、爱生气、没事找事、 没气找气,整天跟自己过不去,这样的人死得最快 。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无数的困难、压力,前 面我们已经讲过要学会自我解压。如何保持一颗平常心,如何达到心理平衡,使 自己的心态更加平稳。每个人几乎都是在自己成长的同时,不断地与 周围人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一旦当自己在比较 中处于劣势时,心理就会产生不平衡感,压力也就 陡然而生。于是就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达成一个又一个欲望 。 现在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一个人从呱 呱坠地的那天起,就要不断地学

10、习适应环境的无数 本领:上小学,要面临考中学,还得考重点中学; 上了中学,还得继续努力考大学,最好是重点大学 。好不容易上了大学了,可面对着现在就业形势 的严峻,找个工作太困难了。算了,咬咬牙,再考个硕士吧,这就又得在众 多的“高人”中保持“平衡”,挤过那座又窄又漫长的 独木桥。再想就业可能压力就会小一些了。可是真正工作了又会发现能人这么多,想要立 于不败之地就得付出更多的艰辛。慢慢地,工作走上了正轨,才又发现周围的人 有房有车,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心理又不平衡了。怎么办?当然是要更加努力了。于是,人生路 就这么漫长当然,这种追求上进的精神我们提倡,但是要 有个度。人活在世上,欲望是永无止境的,

11、我们不可能 实现所有的愿望,这时就要我们学会放弃,进而摆 脱失望后的心理不平衡,避免压力对我们的身心产 生各种各样的损害。心理压力是很多疾病的根源。因此,心理平衡、心态好的作用可以超过其他 一切保健作用的总和。有了心理平衡,才能有生理平衡;有了生理平 衡,人体的各个系统才会处于最佳的协调状态,一 切疾病都能减少。但心理平衡并非心如枯井,更不是麻木不仁; 心理平衡是一种理性的平衡,是人格升华和心灵净 化后的崇高境界,是宽宏、远见和睿智的结晶。有关专家调查过北京200多个猝死病人,其中 ,50的人24小时内生气着急情绪低落;25的 人死以前半小时内着急生气喝酒;18%的人死亡发 生在30秒钟之内,

12、猝死是很快很快的。心理暗示的力量古代有个谜语说:它不是蜜,可是比蜜还甜 ;它不是毒药,可是比毒药还毒,它不是花比花还 美,它不是剑但是比剑还锋利。它是什么呢?它就是语言。语言不是蜜,可是比蜜还甜, 花言巧语、甜言蜜语,绝对比蜜还甜,比蜜还有吸 引力,比蜜还有魅力。三、心理与健康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心理健康和心 理养生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知与追求。所谓心理养生,就是在精神上保持良好的状态 ,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达到防病健身、延 年益寿的目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功能之间存在 着内在的相关联系,而现代医学也从单一的生物医 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综合医学模式纵深发展 。心理养生

13、是人类对健康认识的一大飞跃。心理因素与健康所谓心理,是指知觉、感觉、记忆、思维、情感、 性格、能力等方面的总称,是客观事物在脑中的反映。 心理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健康与疾病,既受生物学规律的影响,同时也受 心理学的影响。大量资料表明,人体的生理、生化改变能影响人的心 理活动,同样,人的心理活动变化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 生化变化。比如,极度的担忧、恐惧和焦虑可导致头发变 白,便是由严重的动机冲突和极度的情绪紧张造成的。心理因素对人的心身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复 杂的。一般地说,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有效地促进心 身健康。反之,不良心理则会成为致病因素。四、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人的心理是

14、复杂而多变的,不同的人处于不同 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心理便呈现千变万化。因此,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有多种,归纳起 来,以下几个方面体现较明显。 1. 社会环境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工业繁荣、人口密集,各 种噪音、空气和水源污染严重,生活节奏快,交通 拥塞,竞争激烈,住房困难,人际关系矛盾增多, 所有这一切均易令人焦虑、紧张,成为心理障碍的 主要根源。2.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与心理异常的关系在精神医学领域内 有过很多的研究。例如,先天愚钝型为遗传因素所决定。 3. 生理病疾古希腊医生提出“体液学说”,认为人体内体液 失调可引起心理异常,如黄胆汁分泌过多,可致暴 躁;黑胆汁分泌过多,可致忧郁。其后,很

15、多医师临床研究又证实,各种脑部疾 病如脑膜炎、脑萎缩、脑肿瘤、脑血管病均可以引 起精神障碍、变态行为。由此可见,疾病可引发心理问题。4. 生化改变感染、中毒、代谢紊乱均能导致脑细胞代谢障 碍,也是心理发生异常的重要原因。例如,由低血糖症引起的意识模糊,甲状腺功 能亢进伴随的兴奋、易激怒和恐俱感,都已是经过 肯定的事实。五、心理因素与衰老“心劳弗去,其志日耗,所以不能终其寿。” ( 摄生要录)也就是说,过度的情绪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 能够引起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失调,长期处于这种情 绪,则可加快机体衰老。中医学认为,不良的情绪刺激不仅能影响人体 健康,而且易使人衰老。所以,平日注意精神调节,保持乐观

16、愉快,排 除私心杂念,防止过度的情绪波动,则可能“老而 不衰”。心理健康的尺度传统观念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的 疾病,就是健康的。现代医学则认为:一个人除躯体无病外,作为 社会反应标志的精神功能也应该是正常的。衡量心理健康的尺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人格完整和谐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性格、素质、兴趣与能力 总和而言。它代表着一个人的特征,这种特征应当 是前后统一、连续一致的。2. 人际关系良好与人为善是人际关系的准则。没有占有欲、无 嫉妒心,且能容忍自己与他人在人生价值观与信念 上的差别,如此,则视为人际关系良好。 3. 行为正常行为能被社会公认和接受。这不仅排斥那种精 神病人的异常行为,而且也排斥各种被道德、法制 与社会规范所限制的行为。 4. 安全感与信任没有无根无据的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无疑虑 、无戒心,自己能理智地信任他人,也深信会得到 他人的信任。5. 自我容纳不论遭到什么样的心理创伤,犯了怎样的错误 或个人处于多么孤立无援的状况,自己都能正确对 待,妥善安排,不过分地自责,即有足够的安抚和 宽慰自己的能力。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