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课件(川教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998114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课件(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课件(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课件(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课件(川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课件(川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课件(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课件(川教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一、教材分析五、教学环节六、教学反思二、学生分析三、教学目标四、设计思想本章主题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 发展”,本节是中国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巩固和发展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具体表 现之一。同时,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明 清时期中华民族开始受到来自外部的侵略 和骚扰,本节正是初中学生第一次学习与 此相关的历史,并为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 史的学习作铺垫。(一)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重点: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分析: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明清时期中华民族成功抗击外 来侵略的典范,他们在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 的篇章。这些斗争在当时捍卫了国

2、家主权与民族利益,巩固了我国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今天,依然是对下一代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 宝贵历史素材。戚继光、郑成功则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 雄,是令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两面旗帜。因此,对他们的事迹应予以 重点掌握。 难点:如何理解“民族英雄”概念 分析:在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为主的七年级学生的头脑中,中华民族和 中原汉族这两个概念是模糊不清的。他们对“民族英雄”这个概念的 内涵更是认识不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有相当难度的。在这样的认 知水平上,很难把岳飞、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等从“民族英雄” 这个角度区别开来,从而很容易把戚继光、郑成功的历史功绩与岳飞 抗金、文天祥抗元的史实相提并

3、论,因此确定本知识为教学难点。拟 通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对比分析、合作探究予以突破。(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材分析五、教学环节六、教学反思二、学生分析三、教学目标四、设计思想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基础的。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七年级学生,没有 经历系统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其对历史的认识尚处 于感性认识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其 学习历史的兴趣无疑是历史教学的关键。因此,针 对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 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分析:一、教材分析五、教学环节六、教学反思二、学生分析三、教学目标四

4、、设计思想1、识记与理解本课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戚继光抗倭地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 、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戚继光取得 抗击倭寇胜利的原因、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意义,从而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基础。 2、能力与方法组织学生了解戚继光抗击倭寇和雅克萨之战,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指导学生演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情境,培养学生听、说、读、演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中俄边界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和空间想象力。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比分析戚继光、郑成功与岳飞、文天祥的主要差异,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

5、史人物的能力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 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都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 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戚继光和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 雄,进而激励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弘扬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 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民族精神。教学目标:一、教材分析五、教学环节六、教学反思二、学生分析三、教学目标四、设计思想科学的设计思想是教学成功的突破口,因为其引导贯穿教学的每一个环 节中。我在本课教学中以知识教学为载体,使学生学会辨证思维以及创造性 思维方法。进而达到激励学生继承民族英

6、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弘扬为捍卫国 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民族精神这一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教 学方式 :1、启发式教学 采用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 探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启发谈话中学会概括总结,整理历史知识 和线索 。2、直观教学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教学内容以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直观 、多角度地展示出来,实现立体教学,创设一种探索性的学习环境,启发学 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回溯历史,使学生如临境,获得感性认识,进而优化学 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设计思想:3、讨 论开展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一方面 锻炼学生的分

7、析、概括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 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4、创设情境,表演体验创设情景,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融入当时的环境中 ,认识历史事件由浅入深,由表到里。注重学生自主揣 摩、演绎,既锻炼学生胆量及听、说、读、写、演能力 ,又符合其身心特征,激发其强烈参与意识。让学生感 受历史并不遥远,增加探究历史、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教材分析五、教学环节六、教学反思二、学生分析三、教学目标四、设计思想见面礼第十二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抗倭一、戚继光抗倭1、“倭”指哪个国家?“倭寇”又指哪些人?2、戚继光为什么要抗击倭寇? 3、戚继光主要在哪些地方抗击倭寇?4、戚继光抗

8、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戚家军抗倭形势图配合当地明军剿灭倭寇1561年台州之战九战九捷 ,基本扫除浙江沿海的倭寇 .福建广东戚继光祠堂戚继光故里戚继光纪念馆(浙江台州)戚继光抗倭遗址(江苏苏州)清代疆域荷兰郑成功(1624.1662.),原 名郑森,福建南安人,出生于日本 ,7岁回国, 南明抗清名将。南明 隆武帝赐国姓朱,更名成功,故又 称“郑国姓”、“国姓爷”。清军 入关之后,不愿随父降清,转战东 南沿海一带,以金门、厦门为抗清 基地,成为海上抗清的一支劲旅。二、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示意图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金门赤嵌城 (今台湾台南市南 )台湾城 (今台湾省安平 )台湾者,中

9、国之土地 也,久为贵国所踞, 今余既来索,则地当 归我。荷兰殖民者的投降书郑成功受降像(台湾赤嵌楼前)郑成功雕像(厦门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福建厦门)郑成功庙(台湾高雄屏东麟洛乡)郑成功纪念馆(台中)清代疆域俄 沙清圣祖康熙 爱新觉罗玄烨 1654.5.41722.12.20尼布楚尼布楚1 6 8 9 年第一次1685年第二次1686年三、雅克萨之战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岳飞抗金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抗倭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抗元郑成功收台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文天祥抗元戚继光抗倭岳飞抗金郑成功收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 武力驱逐

10、沙俄侵略者 ,他们和前面所学的 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相比,最大的不同点 在什么地方? 民族英雄是指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在抗击外来侵 略,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斗 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 课堂探究中华自古有尊严明月照关山,长城一线牵 滔滔海峡万顷浪,风帆千年 这是我的山,这是我的海 这是我世世代代的好家园 子孙共两岸,奉一个祖先 血脉相亲万万年守住我的山,守住我的海 守着我的家园不容侵犯 隔海相望,我的兄弟姐妹 永远不会仰人鼻息看人脸 公理做剑,全我海天版图 中华自古有尊严板书设计: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战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武力驱逐沙俄侵略者背景:元末明初 东南沿海 倭寇 经过:1561 台

11、州大战 胜利原因: 意义:背景:清朝初年 荷兰 经过:1661 嵌城 1662 意义:背景:沙俄入侵 经过:1685 1686 结果:1689尼布楚条约 一、教材分析五、教学环节六、教学反思二、学生分析三、教学目标四、设计思想我在设计本课时,期望通过情景的创设充分再现历史 ,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破重点、化难点,让学生主动 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从而突破狭小的教室空间,让学生 真正做到感知历史,体验历史。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成功之处在于:抓住适当 时机,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经历情感体验的过程。引起 了学生学的兴趣,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了 因“独角戏”冲淡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 。 2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本课主要讲的 是明清反侵略斗争,我在教学中也应该告诉学生,反侵略 是明清对外关系呈现的一个新特点。但是 ,明清时期与 外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是明清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 这点我没讲到,是一个遗憾。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