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教学设计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990343 上传时间:2018-07-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清晨,谁在清晨,谁在 为我们忙碌为我们忙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教学设计海口景山学校 陶媛媛【教材分析】本主题体现了课程标准中“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等内容标准。教材的总体思路是: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劳动者的工作入手,感受劳动的意义,然后再思考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劳动者也为我们带来的方便,最后把自己对劳动者的关心和尊敬变为自觉的行动。从点到面、从认识到探究、从所见所闻到付之行动,都是以儿童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劳动场面为载体,让儿童在积极参与和体验中提

2、高认识,陶冶情操,并切实体会到,正是有了无数劳动者,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愉快、幸福、安康。【设计理念】本活动的设计意在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以学生的生活为载体,课前大量调查,奠定情感基调,课中充分交流,增强感悟体验,课后实际行动,形成品德内化。整个过程,重在引导、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在与同学与老师的合作交流中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引发深度思考,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创设生活情况,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幸福、快乐生活离不开许多人的辛勤忙碌,学会尊重劳动者。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并随时收集周边信息的习惯和能力,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3、体会人们的辛勤

3、付出,并心存感激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2、对辛勤付出的人们心存感激。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早上起床,观察清晨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工作情况。2、教师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体验 初步感悟布置完成“清晨大发现”调查表二、课中体验 深化感悟(一) 、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吃早餐了吗?吃的什么?在哪吃的?谁做的?(好幸福)除了为我们做早餐,妈妈还为我们做了什么?(妈妈真能干)除了她,还有哪些家人为我们忙碌着?学生交流以后,教师可以补充。师:是呀,同学们,在我们这个小家庭中,正是因为家里人为我们忙碌,我们才能穿上漂亮干净的衣服,吃上美味可口的饭菜,快快乐乐地来

4、上学。同学们知道吗,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为了我们生活的安宁、幸福,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为我们忙碌着。今天,我们就把视线聚焦在清晨,看看都有哪些人为我们忙碌。板书课题: 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过渡:同学们,我们每天清晨行走在上学的路上,是否发现了许多忙碌的身影?课前我们一起进行了“清晨大发现”调查,赶紧拿出来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吧1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调查情况。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补充。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他(她)是做什么的?(学生描述所看到的情景。教师适当点拨,可根据情况情景表演,如模仿交警的动作,进一步加深学生的体验。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随机引导。相

5、机板书:勤劳、辛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教学设计海口景山学校 陶媛媛【教材分析】本主题体现了课程标准中“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等内容标准。教材的总体思路是: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劳动者的工作入手,感受劳动的意义,然后再思考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劳动者也为我们带来的方便,最后把自己对劳动者的关心和尊敬变为自觉的行动。从点到面、从认识到探究、从所见所闻到付之行动,都是以儿童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劳动场面为载体,让儿童在积极参与和体验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并切实体会到,正是有了无数劳动者,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愉快、幸福、

6、安康。【设计理念】本活动的设计意在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以学生的生活为载体,课前大量调查,奠定情感基调,课中充分交流,增强感悟体验,课后实际行动,形成品德内化。整个过程,重在引导、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在与同学与老师的合作交流中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引发深度思考,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创设生活情况,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幸福、快乐生活离不开许多人的辛勤忙碌,学会尊重劳动者。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并随时收集周边信息的习惯和能力,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3、体会人们的辛勤付出,并心存感激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7、2、对辛勤付出的人们心存感激。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早上起床,观察清晨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工作情况。2、教师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体验 初步感悟布置完成“清晨大发现”调查表二、课中体验 深化感悟(一) 、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吃早餐了吗?吃的什么?在哪吃的?谁做的?(好幸福)除了为我们做早餐,妈妈还为我们做了什么?(妈妈真能干)除了她,还有哪些家人为我们忙碌着?学生交流以后,教师可以补充。师:是呀,同学们,在我们这个小家庭中,正是因为家里人为我们忙碌,我们才能穿上漂亮干净的衣服,吃上美味可口的饭菜,快快乐乐地来上学。同学们知道吗,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为了我们生活的安宁、幸福,也有许许多多的

8、人在为我们忙碌着。今天,我们就把视线聚焦在清晨,看看都有哪些人为我们忙碌。板书课题: 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过渡:同学们,我们每天清晨行走在上学的路上,是否发现了许多忙碌的身影?课前我们一起进行了“清晨大发现”调查,赶紧拿出来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吧1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调查情况。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补充。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他(她)是做什么的?(学生描述所看到的情景。教师适当点拨,可根据情况情景表演,如模仿交警的动作,进一步加深学生的体验。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随机引导。相机板书:勤劳、辛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教学设计海口景山学校

9、陶媛媛【教材分析】本主题体现了课程标准中“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等内容标准。教材的总体思路是: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劳动者的工作入手,感受劳动的意义,然后再思考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劳动者也为我们带来的方便,最后把自己对劳动者的关心和尊敬变为自觉的行动。从点到面、从认识到探究、从所见所闻到付之行动,都是以儿童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劳动场面为载体,让儿童在积极参与和体验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并切实体会到,正是有了无数劳动者,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愉快、幸福、安康。【设计理念】本活动的设计意在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以学生的

10、生活为载体,课前大量调查,奠定情感基调,课中充分交流,增强感悟体验,课后实际行动,形成品德内化。整个过程,重在引导、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在与同学与老师的合作交流中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引发深度思考,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创设生活情况,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幸福、快乐生活离不开许多人的辛勤忙碌,学会尊重劳动者。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并随时收集周边信息的习惯和能力,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3、体会人们的辛勤付出,并心存感激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2、对辛勤付出的人们心存感激。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早上起床,观察清晨各行各业劳

11、动者的工作情况。2、教师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体验 初步感悟布置完成“清晨大发现”调查表二、课中体验 深化感悟(一) 、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吃早餐了吗?吃的什么?在哪吃的?谁做的?(好幸福)除了为我们做早餐,妈妈还为我们做了什么?(妈妈真能干)除了她,还有哪些家人为我们忙碌着?学生交流以后,教师可以补充。师:是呀,同学们,在我们这个小家庭中,正是因为家里人为我们忙碌,我们才能穿上漂亮干净的衣服,吃上美味可口的饭菜,快快乐乐地来上学。同学们知道吗,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为了我们生活的安宁、幸福,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为我们忙碌着。今天,我们就把视线聚焦在清晨,看看都有哪些人为我们忙碌。板书课题: 清晨,谁在为我们忙碌(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过渡:同学们,我们每天清晨行走在上学的路上,是否发现了许多忙碌的身影?课前我们一起进行了“清晨大发现”调查,赶紧拿出来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吧1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调查情况。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补充。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他(她)是做什么的?(学生描述所看到的情景。教师适当点拨,可根据情况情景表演,如模仿交警的动作,进一步加深学生的体验。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随机引导。相机板书:勤劳、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