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第四章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885882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6.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微生物学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环境微生物学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环境微生物学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环境微生物学第四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环境微生物学第四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微生物学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微生物学第四章(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第四章 病毒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变异 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学 第十章 传染与免疫 第十一章 微生物的分类第四章 病毒(非细胞型生物 )病毒亚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微生物病毒类病毒 拟病毒 朊病毒一、病毒(Virus)(一) 概念与特点概念:病毒是具有特异活细胞寄生性 ,由核酸蛋白粒子构成的一种分子生物 ;在活体外具一般大分子特征、进入宿 主细胞则具生命特征。最大的病毒牛痘苗病毒最小的病毒脊椎灰质炎病毒特 点1个体极小,须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大小用纳米 (n

2、m)表示。 2没有细胞结构,化学组成简单。 3繁殖必须在特定活宿主细胞内进行。脱离宿主活 细胞呈分子状态,不具任何生命特征,但可长期保持 侵染力。 4没有独立的代谢活动(呼吸、生物合成)。 5大多数病毒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大分子,只含单 一类型核酸(DNA或RNA),不同时具有RNA和DNA。 6以核酸与蛋白质的装配实现大量繁殖。 7一般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二) 病毒的形态构造病毒的基本成分病毒粒子种类病毒粒子构造病毒的基本形状 1病毒的基本成分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核衣壳核酸 :位于中心形成核心蛋白质 :包围核心构成衣壳附加结构:复杂病毒在核衣壳外有一层包膜(含蛋白质或糖蛋白的类脂双层膜

3、)覆盖,包膜的有无是病毒特征之一2. 病毒粒子种类病毒个体又叫病毒粒子,是成熟的、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分为有封套(包膜)的病毒粒子和无封套(包膜)的病毒粒子二种。3. 病毒粒子构造无封套(包膜)的病毒粒子 A.衣壳粒 (一种对称蛋白质外壳,包围着病毒 的核酸基因组,由多肽组成蛋白质亚单位)。 B.壳体:由多个衣壳粒组成。 C.核衣壳(核壳体):是衣壳与其包围着的 核酸的总称。 有封套(包膜)的病毒粒子A.衣壳粒B.壳体C.核衣壳(核壳体)D.封套(包膜)4. 病毒的基本形状 大多数病毒核衣壳的构型为二种:蛋白 质亚基作螺旋式排列而呈杆状、棒状;蛋白 质亚基以二十面体对称的方式排列,因此

4、呈 近似球状。病毒的基本形态为三种:杆状、球状和 这两种形态结合的复合型。病毒粒子通常形 成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和复合对称(前 二种接合)。螺旋对称病毒TMV二十面体对称病毒腺病毒复合对称病毒噬菌体 病毒:非细胞型+专性寄生+微生物 寄生在微生物中的病毒特称噬菌体。(一)(一) 形态和大小形态和大小 形态多种多样痘病毒,如天花弹状病毒 , 如狂犬病 副粘病毒, 如腮腺炎流感病毒噬菌体噬菌体腺病毒,上呼 吸道感染丝状病毒,如 病毒出血热杆状病毒,如 烟草病毒多瘤乳头 病毒,如 宫颈癌冠状病毒非 典 病 毒爱 滋 病 毒 球状噬 菌体直径只有30nm最大的病毒仅 300-450170-260nm

5、1nm=10-9m 只能用电 子显微镜 观察(10 18万倍)病毒的群体形态1.大量聚集; 2.使宿主发生病变; 3.用光镜可以观察识别的具有一定形态、 构造的“群体”。动、植物细胞中病毒形成包涵体噬菌体在细菌菌落上形成噬菌斑动物病毒在细胞培养物上形成空斑植物病毒在叶片上形成枯斑包涵体噬菌斑(plaque) 分枝杆菌噬菌体感染样本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空斑 (plaque ) 枯 斑(三)病毒的化学组成1.病毒核酸:每一种病毒只含单一类型的核酸。病毒 的核酸与蛋白质分离以后,核酸仍具有侵染力,说明 病毒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AN、RNA。 2.病毒蛋白质:蛋白质是病毒的主要成分,占95%左 右,

6、蛋白质的主要作用: 构成病毒粒子外壳,保护核酸; 具有识别能力,一定的病毒只感染一定的对象; 具有抗原性; 构成病毒组成中的酶。3.病毒的其他物质:如脂质,碳水化合物,多糖,以 及有机阳离子化合物如胺,无机阳离子等。病毒的核酸1. 核酸类型:单链DNA(ssDNA)双链DNA(dsDNA)单链RNA(ssRNA)双链RNA(dsRNA) 2. 核酸的结构特征:粘性末端循环排列末端重复序列病毒的蛋白1.结构蛋白构成一个形态成熟的有感染性的病毒 颗粒所必需的蛋白质,包括壳体蛋白、包 膜蛋白和毒粒中的酶等。2.非结构蛋白由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在病毒复制过 程中产生并具有一定功能,但不结合于毒 粒中的蛋

7、白质。病毒粒子的结构蛋白1.壳体蛋白:构成病毒的壳体,保护病毒的核酸。无包膜病 毒的壳体蛋白参与病毒的吸附、进入,决定病毒的宿主嗜性 ,它们也是病毒的表面抗原。2.包膜蛋白:构成病毒的包膜结构,分为包膜糖蛋白和基质 蛋白两类。前者是病毒的主要表面抗原,多为吸附蛋白,它 们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启动病毒感染发生;后者肯有支撑包 膜,维持病毒结构的作用,并在病毒芽出成熟过程中起重要 作用。3.毒粒酶:来源有三,来自宿主的细胞酶;病毒本身的非结 构蛋白(聚合酶);存在于毒粒内的酶(毒粒酶)。功用分 为两类,一是参与病毒进入、释放等过程,二是参与病毒的 大分子合成。病毒非细胞型+专性寄生+微生物没有细胞壁

8、、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及各种细胞器经典病毒经典病毒(包膜) +蛋白质衣壳+核酸+极少量(或没有)酶蛋白;爱 滋疱 疹包膜来自寄 主的细胞膜RNA或DNA逆转录 酶蛋白非细胞型(四)病毒类型及其繁殖方式动物病毒:球形、卵园形、砖形植物病毒:杆状、丝状、球状昆虫病毒:多角形细菌病毒(噬菌体) :蝌蚪形、微球形、丝状细菌病毒(噬菌体)噬菌体是寄生细菌的病毒的总称,源于希腊 文“phagos“,是“吞噬”的意思。噬菌体具有病毒的一般特性,噬菌体大多数 是专性的,只在一种细菌的特定菌株中寄生,也有 些噬菌体能进入并寄生于多种寄主。噬菌体分毒(裂)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毒性噬菌体能裂解寄主细胞,通常

9、把毒性噬菌体看 作噬菌体的正常表现,病毒的复制也可以用毒性噬 菌体入侵寄主的过程来说明。温和噬菌体不裂解寄 主细胞,与寄主细胞同步繁殖的病毒。噬菌体的繁殖1.吸附:噬菌体与敏感的寄主细胞接触,在寄主细胞 的特异性受点上结合。 2.侵入:噬菌体吸附在细菌细胞壁的受点上以后,核 酸注入细菌细胞中,蛋白质壳体留在外面。 3.核酸复制:噬菌体核酸进入寄主细胞后,操纵寄主 细胞的代谢机能,大量复制噬菌体核酸,但不形成带 壳体的粒子,称为潜育期。 4.粒子成熟:寄主细胞合成噬菌体壳体,形成完整的噬 菌体粒子。 5.寄主细胞裂解:噬菌体粒子成熟,引起寄主细胞的 裂解释放出病毒粒子噬菌体只侵染细菌、真菌、放线

10、菌等微生物温和噬菌体 重组并长期 潜伏溶源 细菌烈性噬菌体繁殖破裂宿主自然界细菌多数都是溶源性细菌在一些诱导因子(如射线、化学诱导剂)作用下,溶源性 细菌中的病毒核酸会脱离寄主,从而变为烈性噬菌体,大量复 制,分裂寄主细胞。自然状态下溶源细菌十分稳定,只有千分 之一至百万分之一的溶源细菌裂变,并且这类溶源细菌还对感 染它们的噬菌体带有了免疫性。溶源现象的生物意义是什么?自我保护机制(反间计),细菌不仅获得了免疫特性,而 且增多了自身的遗传类型,提高了进化程度,可谓一举而两得 ,化害为利。病毒主要是通过食物、接触、空气传播的,但也可以通过 饮用水传播。溶源转化人类和动物病毒 动物病毒基因组的结构

11、类型多种多样,每 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复制方式和表达形式。 动物病毒分为两类:杀死细胞病毒和非杀 死细胞病毒。1.由杀死细胞病毒引起的感染:使细胞受到破 坏成为死亡。如人脊髓灰质病毒。 2.由非杀细胞病毒引起的感染:状态稳定,不 引起明显的损伤,但持续感染。植物病毒植物病毒的专一性不强,一种病毒往往能寄生于不 同种的植物上。病毒侵染植物除造成外部症状外,在感 染细胞内形成细胞内含体(结晶形或非结晶形)。感染 病毒的植物对病毒有抵抗作用,形式如下。 1.病毒的定域化:不发生全身感染,只发生局部感染。 2.病毒相互作用:。A.干扰作用:一种病毒影响他种病毒的感染。B.防御作用:先入病毒对后入病毒侵染起

12、防御作用。 3.获得抗性:植物感染某一病毒后,对某一种或其它种 病毒具有抗性。植物病毒感染1.由于角质化或腊质化表皮和细胞壁的 存在,植物病毒只能通过机械损伤的伤口进 入细胞,或者靠有吮吸式口器的昆虫取食时 带入细胞.2.植物病毒进入细胞后,增殖产生的子 代病毒或病毒核酸可通过病毒编码的运动蛋 白与胞间连丝的相互作用从受染细胞进入邻 近细胞.昆虫病毒昆虫病毒的结构基本分为三类:1. 核型多角体病毒:在昆虫细胞核内增 殖的、具有蛋白质包涵体的杆状病毒。2. 质型多角体病毒:在昆虫细胞质内 增殖的、可形成蛋白质包涵体的球状病毒。3. 颗粒体病毒:具有蛋白质包涵体, 每个包涵体内仅含一病毒粒的病毒。

13、病毒的感染1.吸附:病毒表面蛋白与细胞受体特异性结合,导致 病毒附着于细胞表面. 2.侵入:又称病毒内化是病毒吸附后发生的依赖于能 量的感染步骤.病毒进入细胞的机制有几种.a. 完整病毒穿过细胞膜的移位方式;b. 利用细胞的内吞功能进入细胞(病毒入胞);c. 毒粒包膜与细胞质膜融合,病毒内部组分释放 到细胞质中. 3.脱壳:病毒侵入后,包膜或壳体除去而释放出病毒 核酸的过程,是病毒基因组功能表达所必需的感染事 件. ? 没有独立酶系统,寄生繁殖。繁殖生物。 如艾滋病毒专性寄生入侵DNA重组病毒蛋白 合成新病毒装 配,释放病毒大分子合成合成是通过病毒基因组的表达与 复制完成的,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严格 的时序性,分成三个连续的阶段:1.病毒早期基因的表达;2.病毒基因组的复制;3.病毒晚期基因的表达二、 亚病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