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社会工作发展史(No2)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884574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社会工作发展史(No2)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2章:社会工作发展史(No2)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2章:社会工作发展史(No2)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2章:社会工作发展史(No2)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2章:社会工作发展史(No2)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社会工作发展史(No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社会工作发展史(No2)(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和理解面(一)1、济贫法:时间、国家、颁布者、内容、意义2、德国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时间、大概内容3、慈善组织会社:背景、时间、地点、创立者、主要内容、意义4、睦邻组织运动(英国的汤恩比馆,美国的霍尔馆):如上5、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记住并初步理解概念(书13 )6、:最早开始社会保障的国家、建立时间。为补充内容。7、贝佛里奇报告。人物,时间,内容,意义。为补充内容。思考题:课上陈述观点。方法:民主决定。建议:1、思考当前一些主要的社会问题,如贫困、青少年犯罪、进城市 务工人员子弟上学问题的主要原因(个人/社会/兼有,哪个比重更 大)?要求陈述:问题现状,问题

2、成因2、慈善与社会工作的区别(可以从观念、方法制度上去分析)?第二章应掌握的知识点和理解面(二)1、玛丽.芮奇蒙德(Mary E. Richmond)。著作(名称、时间、贡献):1917社会诊断,1922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2、三大方法被认可的年代:1917;20世纪40年代;20世纪60年代3、社会工作模式:从医疗模式到增权(赋权)模式:识记 并初步理 解4、力量取向(或优点取向,strength perspective)。理解概 念并尝试着运用到你的生活、学习中。请查阅社会学研究2003、5期。陈树强关于增权的文章第二章:社会工作发展史第一节: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一、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

3、经济背景1、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化,打破了旧有的保障形式。家庭成员、团体内部和区域范围内的保障。教会的慈善救济。工业革命:人口向城市转移。工业奉贤是社会化的,需要保障的社会化。2、无产阶级陷于贫困,社会问题增多如:人口向城市集中彼此不认识:孤独、失去原有的社会 支持网络心理适应、文化适应失业的威胁伤残事故疾病没有人照顾、没有收入、没有熟人支持工人生活条件恶劣、疾病蔓延、饥饿、道德沦丧。孩子教养问题养老问题。3、无产阶级斗争风起云涌,阶级矛盾尖锐。二、社会工作产生的政治背景(条件)1、 资产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俾斯麦说名言2、政治民主化的发展使人民的权利得到一定尊重民主的进步(自由、平等博

4、爱等中产阶级口号为无产阶级运用来为自己争取权利选举权的获 得等)3、无产阶级政党的觉醒,逐步发挥作用三、社会工作产生的思想文化渊源1、 宗教慈善、博爱思想(爱上帝通过爱你的邻居) , 人道主义思想 乌托邦思想 第二节: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从工作方法、理念、立法、 制度层面看)一、早期济贫及慈善事业中对社会工作制度、观念、方法产生 重要影响的 一些法律、组织及方法1、1601年伊莉莎白济贫法确立了政府对国民的责任贡献:观念上:确立政府对贫穷国民的责任制度上:确立了经费来源,受助者资格、有专人负责、监察工作方法上:区分不同的贫弱者,予以不同对待(个别化方法)2、德国汉堡制(1788年)和爱尔伯福

5、制(1852年)汉堡制:机构方面中央办事处(市级),处理全市救济业务;分若干区 (1监察员、救 济员若干);工作理念助人自助。区分不同的困难者 失业者介绍工作;贫困儿童送去习艺 ;患者送医院;取缔无业游民,不使养成依赖 。实施了13年。德国爱尔伯福制(1852年)机构健全工作理念助人自助。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方法) 深入家庭调查、记录:有利 于防止浪费。不使养成依赖; 利用社会(社区)资源:济贫员为义务工作者。3、慈善组织会社(COS)1869年,伦敦。背景:当时慈善机构林立,各自为政,重复浪费。洛克:“慈 善是慈善家想要解决的问题的原因意为有害的慈善”是 贫困的原因。“英国牧师亨利.索利建议成

6、立一个统一的组织来协调各种慈善 活动有组织的慈善性救济:希望减少穷人、节省不必要 的支出。 主要内容:成立管理联系机构,分区管理(办理)救济事务 ;各区统一受理救济事务,进行登记,提供咨询;对申请人 调查;提高救济配额以满足需要。意义:使救济工作更有效,避免工作重复和经费浪费对社会工作专业化贡献:派“友好访问员”了解、调查申请人 促进个别化方法产生;促进救济机构间合作,促进了社 区组织的发展。4、睦邻组织运动(睦邻公社运动)以1884年英国牧 师巴涅特(Barnett,Samuel )在伦敦创立“汤恩比馆”为 标志。汤恩比(Arnold Toynbee)出身英国名医家庭,牛 津大学讲师,改革者

7、、社会活动家。他参与到为 穷人争取住房、呼吁开放公共空间、实行图书馆 免费开放等活动中。积极参与巴涅特牧师倡导的 为贫民服务的活动,做了大量慈善和社会改革工 作,不幸于1883年去世,年尽30岁。为纪念汤氏 的伟大牺牲精神,号召青年服务社会,巴氏在伦 敦东区建立了第一个社区睦邻中心,取名汤恩比 馆。 注意:汤恩比和汤恩比馆在名词解释中的不同睦邻组织运动一种社区改良或社区服务运动(1884年起)背景:贫富悬殊,社会问题严重,已成为政府和民间共同的 忧虑。以牧师巴涅特等为代表的一些上流社会人士一直在思 考如何解决社会问题,以消除社会不安因素。主要内容:1、中心设于贫民区,与贫民共同生活,口号:“工

8、作者与工作对象相亲相爱”2、无既定工作计划,视居民需要而工作3、尽量利用当地资源(人力、物力、才力等)、培育 居民互助合作的精神4、既是服务中心还是文化中心(音乐学院、画 廊等)对专业社工发展的意义:促进和发展了社区工作和团体工作两种 方法。总结:以上社工发展史上出现的一些重要事件,都从制度、 方法和理念上对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如:济贫法至今是西方一些国家社会救济法规的范本;睦邻组织运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在发挥重要作用。 而战后随着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其重要性才稍逊,但 它演变为现代社区中心,仍然是回应社区需要的重要组织。理解并记住; 西方社会工作两大传统:根据其对社

9、会问题 成因的看法来划分:以慈善组织为代表,把问题成因,主要归结为个人原因: 懒惰、道德堕落或其它的缺陷;以睦邻组织为代表,认为社 会制度和结构对个人问题的成因有主要责任。由对问题成因的不同看法,导致方法上的不同:前者致力 于做针对案主本人的工作,后者致力于社会改革:穷人参与 、社区发展和社会行动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诞生了现代社会工作一般把社会保险的产生视为社会工作产生的标志。掌握:1、最早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德国;1883年:强制劳工保险和疾病保险。1884年:职业灾害保险1989年:残疾与老年保险方法:风险分担:工人、雇主和政府共同分担保险金。效果:劳工在遇到疾病、工伤、年老、死

10、亡等风险时能有个基本保障。生活的安全感大增,情绪趋于稳定,社会趋于安定。在此基础上形成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雏形 。对其它国家的社会 保障制度产生了示范性影响。掌握2: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影响:重点记住: 1942年贝弗里奇爵士(伦敦经济学院院长)发表“社会 保险及有关的服务”一文,被称为“贝弗里奇报告”。理念及制度上的创新:(1)保障的范围:从对少数人的救济到覆盖全体国民的最低生活保障(2)内容上,从枝枝节节的救助到全面覆盖,涉及生老病死的普遍性的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保障,成为现代福利国家思潮所体现的典范。贝弗里奇报告”中体现的几个原则:1、普遍性原则保障对象的全民化2、政府统一管理,政府以

11、国民收入再分配 的形式组织实施各种生活保障措施3、公民需要原则:涉及主要谋生能力丧失的危险:疾病、失业、意外伤害、老年、居丧等全部涵盖4、均等费率,均等给付。影响:英国建成为现代福利国家,其福利制度为其它国家福利 制度的典范三、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专业教育、行业发展)(书6,303)背景: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陆续建立,各种服务事业的开展,需 要大批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士去实施社会工作。研究显示经过训练 的人对工作有一种使命感。记住几个重要的学校创办时间、人物和著作:1893年由英格兰济贫院和英国慈善组织会社建立了2年制的 “慈善学校”,开社会工作教育先河;1898年纽约慈善组织会社建立“纽约慈善学院

12、”,对“友好访问员”进行为期6个月的训练哥伦比亚大学社工学院前身。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先驱玛丽.芮奇蒙德(1861-1928)父母早亡,由外婆带大。外婆鼓励她博览群书,关心时事 。高中毕业。1889年开始从事社会工作。初在巴尔的摩慈 善组织做临时工:会计。因能干,2年后提升为该组织总干事 。1899:年出版了在穷人中进行友好访问,获巨大认同。 后去费城等地组织慈善组织会社。她视慈善为一种精神力量,但认为:不足的知识和不完善的组织象一股盲目的力量会把事情搞坏,而不是在帮助人。她认为慈善的精神存在于世界各地,存在于许多人的心中,但慈善组织未能解决好心人想要解决的问题。她觉得慈善组织应该以系统的专业方法

13、组织起来,因此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培训和教育上。* *1917年,玛丽出版社会诊断社会工作史上第一部关于社 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综合性著作。社会诊断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专业社会工作的诞生。社会诊断发展了一种科学的方法。它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调 查取证,导向社会诊断,从而开出对案主的处方。* 1、对案主证据的收集 2、对案主家庭证据的收集3、家庭以外环境的证据的收集4、不同来源的证据比较 5、证据的诠释* *每一个案主都个别对待。玛丽和慈善组织会社相信:由一群“友好访问员通过合作的 、私 人的、科学的慈善方法进行的活动能最大限度消灭贫穷、艰难、乞 讨。友好访问员教穷人生活技巧、节俭和道德行为。显然,他

14、们视 贫困为个人问题。从这个假设中发展出对个人和家庭的个案工作: 焦点是帮助穷人应对、调整和恢复,而不是改变社会条件。第三节: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请查阅:雷洁琼文章社会学与 社会调查, 1989、1期)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开始:记住:我国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或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于20世纪初。1922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系: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有许多社会工作课程1928年成立“运用社会 科学院”,开设了许多社会服务课程南京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苏州教育行政学院。二、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晏阳初晏阳初世界上社区发展的先驱 (18901990)(之一)四川巴中人。受过

15、内地的西学堂、教会学校教育。1909年赴香港学习。1916年去耶鲁大学政治系学习。1918年赴法国战场参加青年会主持的华工服务工作,从此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放弃当官做教授的传统诉求,终身为平民服务,时间达70年之久,是伟大的教育家和社会改革家。1934年被美国百所大学的学者推选为世界上对社会贡献最大的十大名人之一(与爱因斯坦同时当选)。1921年回国。认为平民问题和军阀问题为当时中国2大问题。文盲多,国民素质差,民主制度无法实现。所以,致力于启发民众的民主意识、国家观念。积极参与蔡元培、陶行知等人发起的“教育改革运动”。走上了一条知识分子与平民结合的道路。主要事业和贡献: (晏阳初:之二)“平民教育促进会” (1922年在北京成立,在全国有32个分会 。)以河北定县为实验区进行农业教育、农民研究、农村调查、等活动。1928年举家迁居定县。带动博士下乡。开始了伟大 的平民教育运动(也可称为乡村建设运动)。运动宗旨:除文盲,做新民拟解决的目标问题:愚、穷、弱、私四大社会病根手段: 以文艺、生计、卫生、公民为四大教育教育手段意欲的结果:提高农民的智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团结力造就一代“新民”方式: 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工作步骤:调查研究实验表演(示范)推行评价: 晏阳初之三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运动实际上是一种社区发展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