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83649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的养成的养成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两者相比,精神文明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继续加强。就高等教育来说,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强化人文教育,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多年来,由于传统文化的淡化,人文教育的不被重视,加上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外来思想道德因素不断涌入,引起了人们价值观的偏颇。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丰富了,金钱多了,但在丰富的物质生活面前,现代人的精神境界降低了,人的精神生活贫乏了,思想道德发生了新的变化,在

2、道德建设上的某些混乱无序现象有所滋长。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长期被置于批判地位的我国传统文化连同它的精萃,现代青年了解不多,加之文理偏科、应试教育,使传统文化在相当一部分青年人的脑海里没有扎根,因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滑坡。如何激励起深厚的民族感情和爱国心,如何培养他们分辨良莠的能力,还有艰巨的文化历史课要补。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较为丰富,而人文知识相当匮乏。据笔者的一次调查表明,某高校中文专业的大学生中没有一人通读过仅有五百多字的朱子治家格言,有些学生甚至望文生义,把该书的作者猜为朱熹;也没有一个人读过论语;绝大多数人不知十三经为何书这种调查令人感到十分意外。人文教育的淡化,使大学生对人类历史文化遗

3、产,尤其是我国历史文化缺乏基本了解,因而也就缺乏应有的修养和情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观念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导致道德观念变更,价值准则失落。一些大学生思想空虚、颓废,政治热情丧失,表现在价值观念中,功利色彩浓厚,过份强调 “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在毕业分配、专业选择、考试态度中无不表现出来。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不关心集体和他人,不尊重教师,不刻苦学习;对人生理想、国家命运缺少兴趣。有些学生连起码的行业规范、道德准则都不懂,随意乱扔脏东西、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讲粗话;食堂买饭插队,损坏公共财物等等。社会调查也表明,高校毕业生与社会所期望的人才有一定的距离,突出表现在人文素质方面。一

4、些在校高智商的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不一定就是事业的成功者。反过来,智商一般的人成功率却高得多。这是因为智商对是否成功的影响只占 20%,而非智力因素等对成功与否的影响却占了 80%,它包括敬业精神、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等因素,这些都属于人文素质方面的内容。人文素质决定着人的规范力和激发力。一个大学生如果只懂得专业知识,对“怎样做人,如何做事”都不懂,甚至有的连起码的文化道德素养都较差,是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即使专业成绩再好,也不能得到发展。这样的大学生应变能力较差,也不愿献身高强度的科研攻关,更无法激起创作欲望和创新精神,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都会出现一系列偏差。有鉴于此,当前高校应加强中

5、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热爱祖国、奋发向上、自强拼搏的民族意识和国民精神的“四有”新人。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两方面较高的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高等学校在培养现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应当重视和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应当充分认识到,整理、研究和利用我国优秀文化,是大学生伦理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重要方面。儒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当然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前人的论述应赋予新的含义将其注入时代精神,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在今天仍然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构建我国民族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

6、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长达几千年的教育历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应加以挖掘、利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传统文化能够流传至今的,都是经过几千年筛选、过滤而积累下来的精华,历来为世人所崇尚。如爱国、正义、礼貌、孝敬、谦让、敬业、奉公、刻苦、自强、天下为公等,都是极其适用和有效的教育材料,容易唤起青年人潜意识中的道德情感,这也与我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的道德体系完全融合。 “有理想”,是儒学的人生哲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者,从来重视理想,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本身也多是具有崇高理想的人。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对国家兴亡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他们希

7、望统治者懂得“民贵、社稷次之,君轻”的道理,实施“仁政”,反对暴政。从“三纲”中派生出来的“忠” 、 “孝”有其精华可取。 “忠”的观念若赋予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四化建设事业的新意,则可以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还有屈原的“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精忠报国”的岳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无不是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而具有为国献身精神的杰出人物,他们都是当代大学生仿效的榜样。 “有道德”,是儒学的显著特色。儒学经典四书中的大学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大学还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可以看出,其“明德” 、 “

8、修身”的学说,要求人们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传统文化中主张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社会公德的基本原则;“敬业” 、 “慎独” 、 “见利思义” 、 “义而后取”等可以引为对现代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对大学生,应要求他们淡泊名利,提倡义利双全。当义利发生冲突时,则舍利取义,甚至舍生取义,坚决反对“见利忘义” 、 “唯利是图”;主张发财致富,但讲究“生财有道” 。 “三从四德”中的“德、言、容、功”,可归纳为培养现代女大学生的四个基本要素,女大学生应成为讲道德、善言辞、仪态端庄大方的现代女性的典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可以视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9、的组成部分。 “三纲”中的“孝”可赋以奉侍老人的自觉性,这是人类的美德。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这完全得益于儒学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有文化”,是儒学最根本的标志。在许多儒家名篇中,都有大量记载。著名的劝学篇,通篇举有许许多多事例来证明读书的重要性。书中指出“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 “悬梁刺股” 、 “凿壁借光” 、 “囊萤” 、 “映雪”等都是儒家倡导的刻苦学习的著名事例。在学习态度上,孔子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不懂装懂,要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实事求是的学风,这与现在某些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加强

10、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两者相比,精神文明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继续加强。就高等教育来说,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强化人文教育,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多年来,由于传统文化的淡化,人文教育的不被重视,加上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外来思想道德因素不断涌入,引起了人们价值观的偏颇。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丰富了,金钱多了,但在丰富的物质生活面前,现代人的精神境界降低了,人的精神生活贫乏了,思想道德发生了新的变化,在道德建设上的某些混乱无序现象有所滋长。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长期被置于批判地位的我国传统文化连同它的精萃,现代青年了解不多,加之文理偏科、应试

11、教育,使传统文化在相当一部分青年人的脑海里没有扎根,因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滑坡。如何激励起深厚的民族感情和爱国心,如何培养他们分辨良莠的能力,还有艰巨的文化历史课要补。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较为丰富,而人文知识相当匮乏。据笔者的一次调查表明,某高校中文专业的大学生中没有一人通读过仅有五百多字的朱子治家格言,有些学生甚至望文生义,把该书的作者猜为朱熹;也没有一个人读过论语;绝大多数人不知十三经为何书这种调查令人感到十分意外。人文教育的淡化,使大学生对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我国历史文化缺乏基本了解,因而也就缺乏应有的修养和情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观念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导致道德观念变更,价值准则失落

12、。一些大学生思想空虚、颓废,政治热情丧失,表现在价值观念中,功利色彩浓厚,过份强调 “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在毕业分配、专业选择、考试态度中无不表现出来。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不关心集体和他人,不尊重教师,不刻苦学习;对人生理想、国家命运缺少兴趣。有些学生连起码的行业规范、道德准则都不懂,随意乱扔脏东西、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讲粗话;食堂买饭插队,损坏公共财物等等。社会调查也表明,高校毕业生与社会所期望的人才有一定的距离,突出表现在人文素质方面。一些在校高智商的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不一定就是事业的成功者。反过来,智商一般的人成功率却高得多。这是因为智商对是否成功的影响只占 20

13、%,而非智力因素等对成功与否的影响却占了 80%,它包括敬业精神、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等因素,这些都属于人文素质方面的内容。人文素质决定着人的规范力和激发力。一个大学生如果只懂得专业知识,对“怎样做人,如何做事”都不懂,甚至有的连起码的文化道德素养都较差,是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即使专业成绩再好,也不能得到发展。这样的大学生应变能力较差,也不愿献身高强度的科研攻关,更无法激起创作欲望和创新精神,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都会出现一系列偏差。有鉴于此,当前高校应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热爱祖国、奋发向上、自强拼搏的民族意识和国民精神的“四有”新人。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

14、必须具备两方面较高的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高等学校在培养现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应当重视和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应当充分认识到,整理、研究和利用我国优秀文化,是大学生伦理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重要方面。儒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当然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前人的论述应赋予新的含义将其注入时代精神,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在今天仍然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构建我国民族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长达几千年的教育历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应加以挖掘、利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传统文化能够流传

15、至今的,都是经过几千年筛选、过滤而积累下来的精华,历来为世人所崇尚。如爱国、正义、礼貌、孝敬、谦让、敬业、奉公、刻苦、自强、天下为公等,都是极其适用和有效的教育材料,容易唤起青年人潜意识中的道德情感,这也与我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的道德体系完全融合。 “有理想”,是儒学的人生哲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者,从来重视理想,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本身也多是具有崇高理想的人。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对国家兴亡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他们希望统治者懂得“民贵、社稷次之,君轻”的道理,实施“仁政”,反对暴政。从“三纲”中派生出来的“忠” 、 “孝”有其精华可取。 “忠”的观念若

16、赋予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四化建设事业的新意,则可以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还有屈原的“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精忠报国”的岳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无不是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而具有为国献身精神的杰出人物,他们都是当代大学生仿效的榜样。 “有道德”,是儒学的显著特色。儒学经典四书中的大学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大学还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可以看出,其“明德” 、 “修身”的学说,要求人们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传统文化中主张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社会公德的基本原则;“敬业” 、 “慎独” 、 “见利思义” 、 “义而后取”等可以引为对现代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对大学生,应要求他们淡泊名利,提倡义利双全。当义利发生冲突时,则舍利取义,甚至舍生取义,坚决反对“见利忘义” 、 “唯利是图”;主张发财致富,但讲究“生财有道” 。 “三从四德”中的“德、言、容、功”,可归纳为培养现代女大学生的四个基本要素,女大学生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