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陋室铭》导学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81460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陋室铭》导学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优质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陋室铭》导学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优质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陋室铭》导学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优质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陋室铭》导学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优质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陋室铭》导学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陋室铭》导学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陋室铭》导学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优质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陋室铭陋室铭 导学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导学案、教学反思及说课稿课 题: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陋室铭授 课 人: 燕旭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3、认识“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重 难 点:领悟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自主合作学习时间:两课时一、导课(2 分钟):我们现在生活在城市中,极目远眺,所见皆是高楼大厦,我们也是所居者之一,如果这时给你一间茅草屋我想恐怕没有哪个同学愿意去居住,可是我们唐朝伟大的文学家刘禹锡却不仅住着陋室,还提出“陋室不陋”的观点,为何呢?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二、预

2、习导学(12 分钟):1、作者及背景: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唐顺宗时,热心帮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郎州司马,后又任连州、郎州、何州等州刺史。在何州有一陋室,此篇陋室铭便就此所作。2、关于“铭”:“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记不忘,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是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陋室 德馨 案牍4、初读课文,找出能提挈全文的一句: 。5、结合课下注释,自己疏通课文,标记你认为重点的词与句子。三、预习展示(10 分钟)1、小组内交流预习成

3、果。2、作者和文体合上导学案提名回答;3 有一人写到黑板上;4 几人说一说所找的句子并谈谈理由。3、疏通课文。两人合作,一人读一人译,注意以下词:斯 德馨 鸿儒 白丁 乱耳 案牍 劳形 何陋之有三、合作探究(6 分钟)1、题目是“陋室” ,文章结尾却说“陋室不陋”,这是否矛盾,为什么?与组内其他同学讨论。2、作者借陋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这种写法叫 谈谈你的理解。四、小结(3 分钟):托物言志、主旨。五、拓展阅读(6 分钟) “陋室”不陋刘禹锡在中唐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文学家,但是他当时最大的名声是在诗这个方面,被称作“诗豪”。唐诗史上有四个,“诗仙” 、 “诗圣” 、 “诗佛”还有“诗豪” ,当然

4、如果算李贺呢,还有“诗鬼” 。“诗豪”这个“豪” ,可见刘禹锡的风格,也可见他的地位。白居易有诗专门讲到,刘禹锡和我向来齐名。所以他是以诗著称的,不太以散文著称。陋室铭之所以能够流传,而且有这么大的名气,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跟他在诗歌方面的这种造诣有关,他把写诗的一些本领融合到写文里面去。还有一个,就是它里面的思想内涵。实际上我们如果对儒家的经典很熟悉,比如说论语 ,我们就会发现论语里有很多就是陋室铭思想的萌芽,甚至于说基本的框架。 论语有一篇叫子罕 , 子罕里是这么说的:孔子要迁移到一个叫九夷的地方就是边远的地方有人就跟他说, “或曰:陋如之何?”说那个地方环境很不好的,到那去怎么办

5、呢?生活很不方便。结果孔子说:“君子所居,何陋之有?”只要我自己是个君子,面对环境我的内心总是充实和坦然的,那么到哪里对于我来说都无所谓好与不好,不存在什么恶劣环境的问题。实际上就连“何陋之有”这句话都是陋室铭直接吸用过来的。而论语里面类似的题材,粗略地说除了刚才我说的这段,至少还有三、四处,都是很相近的描述。比如孔子说他自己“饭蔬食” ,说我有很粗糙的饮食, “饮水” ,没有饮料、没有酒;“曲肱而枕之” ,说我连枕头都没有,我枕着自己的胳膊睡觉,生活条件很恶劣;“乐亦在其中” ,我也会有快乐,也有我内心的充实;反过来呢,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所以我追求的是一种个人的修养、一种内美

6、,对于外在的物质环境我完全可以忽略掉。那么就是说孔子很重视这个话题,反复地讲,主要就是说人在人生当中的价值取向问题是看重于物质的享受,看重于物质的条件,还是看重于你精神的境界,看重于你自己内心的修养和所达到的人格的高度。那么刘禹锡陋室铭基本上就是把孔子的这个思想艺术化的表现。所以一个是文章写得美、写得好;一个是它里面表达的这种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所在的一部分,而且有经典做依据。所以它就有一种广泛的流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铭”这个文体,它的要求是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强调文字的简练;一个方面强调内容,境界、层次比较高。 陋室铭应该说这两个方面都做到了。八十几个字,然而里面的内涵很多,同时有很

7、多诗化的句子。那么这些都使得它在散文的世界里,有它独特的地位。不过呢,它也不是简单地把论语里的意思搬过来,我想至少有两点变化,这个是很值得注意的。一个就是他把原来一个说理性的东西给形象化了。不是一般地说环境好与不好、如何如何,而是通过对他这个陋室的一种描写这个描写是声情并茂、有声有色的就把一个比较抽象的道理很形象地展示出来了。第二就是他的这篇散文整个的重心有所转移,不是完全讲条件的好与差,而是讲雅与俗。实际他所描写的这个“陋室”我们看不出怎么“陋”来,他无非就是强调他远离红尘的喧嚣,是一方净土,强调格调的高雅。那么他这样地一转呢,更适合读书人、士人的这种兴趣和他们的价值取向。这个也是他成功的一

8、个原因。那么是不是说要想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就必须放弃物质上的需求呢?现在的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读了这个以后可能会有疑惑:是不是我事业的成功和我个人品格的修养一定就是矛盾的?或者倒过来说,我只要强调我自己内心的高尚,就一定要放弃一个好的生活条件,就非得住一个 9 平米的屋子我才成为高尚的人?也有这样的一种困惑。我想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这么来看:现代人和古代并不一样,实际刘禹锡他也不是住在一个非常破的房子,他毕竟还是在一个相当的职位上。那么所谓“陋室”呢,也是一种相对而言。我想现在对于我们来说,一个成功的人生,说我既有一个高尚的情操、一个很雅的人生境界,同时呢,我又有一个相对的比较好的生活环境,我

9、想这是更好的。但是,假如发生了冲突,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怎么办呢?那就“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种情况下,我想住一个小房子,求得内心的安宁可能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吧。五、训练与检测(6 分钟):同步一。六、教(学)后记:第二课时一背诵、口头翻译课文。 (8 分钟)二、练习巩固:(15)(一)基础知识填空。1 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的文体。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3 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 句。(二) 、选择题1、找出各组中注音有错的一项,将序号

10、填在括号内。(1)A陋室(lu) B德馨(xng) C调素琴(tio) ( )(2)A鸿儒(hng) B案牍(d) C西蜀(sh) ( )(3)A诸葛亮(g) B嗫嚅(r) C磐石(pn) ( )2加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调素琴(弹)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有仙则名(著名,出名)B无案犊之劳形(劳累)山不在高(在于)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C孔子云(说)谈笑有鸿儒(大)惟吾德馨(香气)D有龙则灵(灵验,神奇)斯是陋室(这)阅金经(佛经)3、下列句中加粗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A孔子云:何陋之有 B无案牍之劳形C春冬之时 D观之正浓(三) 、翻译句子1

1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孔子云:何陋之有?(四) 、佳句默写1、山不在高,_。 2斯是陋室,_。3、_,草色入帘青。 4_,西蜀子云亭。三、课文理解。 (11 分钟)阅读陋室铭 ,回答文后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 “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列举你所知道的含文体标志的题目。 (不少于两个)2、写出本文的中心句。3、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

12、点。5、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6、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7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8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四、背诵默写全文。 (9 分钟)五、谈收获。 (2 分钟)课 题: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陋室铭授 课 人: 燕旭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3、认识“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重 难 点:领悟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自主合作学习时间:两课时一、导课(2 分钟):我们现在生活

13、在城市中,极目远眺,所见皆是高楼大厦,我们也是所居者之一,如果这时给你一间茅草屋我想恐怕没有哪个同学愿意去居住,可是我们唐朝伟大的文学家刘禹锡却不仅住着陋室,还提出“陋室不陋”的观点,为何呢?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二、预习导学(12 分钟):1、作者及背景: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唐顺宗时,热心帮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郎州司马,后又任连州、郎州、何州等州刺史。在何州有一陋室,此篇陋室铭便就此所作。2、关于“铭”:“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记不忘,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

14、或是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陋室 德馨 案牍4、初读课文,找出能提挈全文的一句: 。5、结合课下注释,自己疏通课文,标记你认为重点的词与句子。三、预习展示(10 分钟)1、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2、作者和文体合上导学案提名回答;3 有一人写到黑板上;4 几人说一说所找的句子并谈谈理由。3、疏通课文。两人合作,一人读一人译,注意以下词:斯 德馨 鸿儒 白丁 乱耳 案牍 劳形 何陋之有三、合作探究(6 分钟)1、题目是“陋室” ,文章结尾却说“陋室不陋”,这是否矛盾,为什么?与组内其他同学讨论。2、作者借陋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这种写法叫 谈谈你的理解。四、小结(3 分钟

15、):托物言志、主旨。五、拓展阅读(6 分钟) “陋室”不陋刘禹锡在中唐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文学家,但是他当时最大的名声是在诗这个方面,被称作“诗豪”。唐诗史上有四个,“诗仙” 、 “诗圣” 、 “诗佛”还有“诗豪” ,当然如果算李贺呢,还有“诗鬼” 。“诗豪”这个“豪” ,可见刘禹锡的风格,也可见他的地位。白居易有诗专门讲到,刘禹锡和我向来齐名。所以他是以诗著称的,不太以散文著称。陋室铭之所以能够流传,而且有这么大的名气,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跟他在诗歌方面的这种造诣有关,他把写诗的一些本领融合到写文里面去。还有一个,就是它里面的思想内涵。实际上我们如果对儒家的经典很熟悉,比如说论语 ,我们

16、就会发现论语里有很多就是陋室铭思想的萌芽,甚至于说基本的框架。 论语有一篇叫子罕 , 子罕里是这么说的:孔子要迁移到一个叫九夷的地方就是边远的地方有人就跟他说, “或曰:陋如之何?”说那个地方环境很不好的,到那去怎么办呢?生活很不方便。结果孔子说:“君子所居,何陋之有?”只要我自己是个君子,面对环境我的内心总是充实和坦然的,那么到哪里对于我来说都无所谓好与不好,不存在什么恶劣环境的问题。实际上就连“何陋之有”这句话都是陋室铭直接吸用过来的。而论语里面类似的题材,粗略地说除了刚才我说的这段,至少还有三、四处,都是很相近的描述。比如孔子说他自己“饭蔬食” ,说我有很粗糙的饮食, “饮水” ,没有饮料、没有酒;“曲肱而枕之” ,说我连枕头都没有,我枕着自己的胳膊睡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