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877844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医疗急救中心 陈又铭2011年7月l医疗风险的概念l医疗风险产生的因素l医疗风险的分类l医疗风险的高危项目l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医疗风险的概念l医疗风险系指使患方或医方遭受伤害的可能性。l对患者是指存在于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害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 ,以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情。l对医院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医疗失误或过失导致的不安全事件的风险。目前,国内外对医疗风险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医疗风险的概念l美国杜克大学的定义较为简单“遭受损害的可能性”,而国内则多指医疗过 程中的不良现象。l近期国内有专家做过这样的陈述: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危害因素,直接

2、或间接 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的可能性即为医疗风险。l而许多研究表明,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并不都具有危害性,只是因为医务人 员对其认识不够,或者无法把握其出现的时机。l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法律顾问王北京教授的表述更具法学意味:医疗行为带 来的,或造成的,或实施以后发生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对病人不利后果的可能性 ,即为医疗风险。医疗风险的概念l风险出现后,医方一方面在名誉上受到损失,另一方面的财力上受到损失,同时 还要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罚,可谓损害惨重。l关注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l医疗风险防范的目标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只是将医疗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医疗风险产生的因素医疗风险产生的因素

3、l自然因素:医学科学的局限性、认识疾病但不一定能治疗的现状、疾病谱在不断 改变、病人的个体差异等。l人的行为缺陷:包括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不规范,以及患 方的期望超过现有医疗水平、参与治疗的行为存在问题、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因素 等。 医患关系的现状l患者期待值高,医疗常识少 l医生专业知识高、法律常识少 l医患沟通少医疗风险的分类l责任风险如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这种风险的直接后果可能是漏诊、误诊或直接 导致死亡。l技术风险由于技术掌握不够或不全面,出现诊疗损害,这种风险难于防范,要求 医护人员勤于学习,精于钻研,将本职工作做精,尽可能将技术差错降低再降低 。l设施风险由于医疗设

4、施不到位,导致医疗损害。 医疗风险的高危项目l严重的用药错误l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l严重的医院感染事件 l医疗事故 l过度医疗产生的不良后果 l院内突发事件 l设备故障严重影响病人治疗造成后果 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l注重服务质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l遵守行业规范,医疗行为合法化l履行告知义务,尽力征得患方理解 l注意保存证据,规避纷争 l完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 l注重业务交流,提高诊疗技术 l加强同行联系,取得行业支持 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一)l医患纠纷的产生,并不一定都是重大事件引起,往往一件小事,也极易引起纠纷 。l如网络转载的南京某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在上班时迷恋于收菜(网络游戏),致使

5、 新生儿窒息死亡的事例。就是由于服务质量不佳而引起的不必要的争议。l我们在履行职责的同时,应当善待每一位患者,一定注重我们的言行举止,温和 谦让,体贴入怀的言行能让患者从内心接受我们的服务及个人,切忌对患者动粗 (如侮辱患者、讥讽患者、嘲笑患者等),在服务态度方面,竭尽全力做到尽善 尽美,让患者将自己当作最贴心的朋友。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二)l医疗法律、法规对医院的整个诊疗行为作出了规范,在医疗行为中必须无条件地 遵守,不得越雷池半步(当然危急情形除外,但事后必须履行补救措施)。l当然,我们应当遵守的还有行业操作规程,重点遵守执业医师法、病历书 写规范和专业的操作规程。合法的医疗行为即使出现

6、了不可预料的后果,也不 应当承担责任。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二)l法律: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这两部法律对医师执业、药品监督管理 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比较常用的是执业医师法,它涉及到整个医疗活动 的重点。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二)1、执业许可方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计 划生育服务管理条例等。2、诊疗规范方面:消毒管理办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 理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等。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二)3、医疗器械类:医疗器械管理条例。 4、鉴定类:医疗事故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人民法院司

7、法 鉴定工作暂行规定、人民法院对外委托司法鉴定管理规定、医疗事故争 议中尸检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办法。 5、争议处理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的规定等。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三)l任何医疗行为,由于现有的医学科学技术及个体差异,都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 治疗后果。l医方在接诊后,要针对患者的病情,将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尽可能地告知患者及 亲属,一方面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对自己病情的知情权),另一方面,让患 者及家属了解治疗可能出现的后果(对风险的了解权),当然要避免产生不利的 后果,并尽可能将告知的内容让患者及亲属签字(方式和方法)。l要摒弃一种观念:只有外

8、科手术才签字,一般性的治疗不需要签字。一般的可能 出现危险的病情都应当履行告知义务,并让患者签字。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四)l医疗行为的真实记载就是证据,最直接的反映就是病历(病历书写规范及注意事 项),只须保存完整就行。l还有一些是病历记载不了的,作为医方,就应当主动收集。比如,药品(若在输 液过程中发生意外,药品、器材应主动封存)真实反映了用药的基本情况、患者 违反医嘱的行为(如腹部手术后医嘱在通气前不得进食,不得擅自活动,患者擅 自进食、擅自进食等,可收集证人证言)、他人的加害行为(如患者亲友不慎加 重病情等)。 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五)l医院的管理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行政事务管理;二是

9、医护人员专业技能管理;三 是诊疗活动的管理。l在所有的管理措施中,应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发展提高,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 医患纷争。l完善的后勤保障,是优质医疗行为的有力保障,任何环节不容忽视。 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六)l医院靠医疗技术生存、发展、提高,提高诊疗技术应当是医院日常工作的重中之 重。 l诊疗技术提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技术差错,特别是能够避免的技术差错。l经验的积累可以更加完善诊疗活动。l医疗行业的进修机制是促进诊疗技术提高的有效手段。 如何有效规避医疗风险(七)l有许多医患争议源于同行的一两句语言,有许多纠纷的解决也依赖于同行的三言 两语。同行之间的联系对医疗风险的防范同样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