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生被老师批评后不走路不说话“自闭”一个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876885 上传时间:2018-07-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生被老师批评后不走路不说话“自闭”一个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优秀生被老师批评后不走路不说话“自闭”一个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优秀生被老师批评后不走路不说话“自闭”一个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优秀生被老师批评后不走路不说话“自闭”一个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优秀生被老师批评后不走路不说话“自闭”一个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秀生被老师批评后不走路不说话“自闭”一个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生被老师批评后不走路不说话“自闭”一个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秀生被老师批评后不走路不说话优秀生被老师批评后不走路不说话 “自闭自闭”一个月一个月听惯了表扬的优秀生,老师一次批评后,竟不走路不说话“自闭”一个月是什么让现在的孩子如此脆弱老师没有料到,自己的一个简单批评动作,竟会让在班上一直表现优秀的初中女生玲玲(化名)自闭了一个月。前几天,玲玲来到杭州市七医院看病,接诊专家发现,玲玲没有装病,确实是由自尊心大受伤害引起的心音反应,这种心理因素导致躯体功能暂时失调。这虽是一个罕见个案,但同校的老师们都很感慨:为何现在的孩子这么脆弱,经受不起一点批评与挫折?这与近几年突出强调的赏识教育是否有一定关系?现在的教育还需不需要挫折教育?案例优秀女生的“自闭症”玲

2、玲是临安人,今年 15 岁,正在上初中。“一般人进心理门诊,都是一个人悄悄进来,但这孩子,是被她妈妈背着进来的。 ”何鸣说,起初以为玲玲不会走路是生理因素,谁知他检查一番后,发现玲玲的神经系统没有任何问题。“叫什么呀,多大年纪了?”何鸣试着以最简单的方式跟小姑娘交流,结果她伸手指指嘴巴,示意自己不会说话。“我女儿之所以会变成这样,那都得怪他们老师。 ”一说起女儿的怪病,玲玲妈就恨得咬牙切齿。那天上课,玲玲实在被小说里的故事情节吊得难受,就忍不住拿出来看。没想到,刚把书给隐藏好,就被老师发现,走过来将小说没收,并在玲玲头上拍了一下。从小成绩优秀的玲玲,这样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那可是破天荒

3、头一遭。于是,她当即大哭起来,从此就不说话、不走路。“现在家里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哪个家长舍得打孩子,也不要说骂,我们平常跟女儿说话,连大声一点都不会。 ”玲玲妈心疼地抱怨, “我女儿这么优秀,凭什么要在老师那受这种委屈啊?”“小姑娘没有装病,这是种心音反应。 ”何鸣说,因为老师的批评,让她觉得自己名誉受损,自尊心大受伤害,这种心理因素导致躯体功能暂时失调。排除玲玲的心理障碍,并不困难。何鸣先是教她简单的发声,然后让她读报,最后放声唱歌。经过几十分钟时间,玲玲恢复了说话和走路的能力。可为什么玲玲在家就一直好不了呢?何鸣认为:“问题的关键在孩子的妈妈身上,总是把孩子捧在手心,犯了错误也不批评,反

4、而还帮孩子一起怪罪老师。那还怎么能让孩子释怀?”一次意味深长的失败竞选读小学三年级的小婕刚经历了一次班干部竞选。之前她当过多次班长,但这次选择竞选副班长。“因为准备充分,最后全票通过。 ”说起女儿竞选的过程,小婕妈妈很感慨。为什么去竞选副班长?这还要从小婕上学时说起。小婕上学后,表现一直很优秀,不仅成绩很好,在班里一直是班长。二年级下学期,班干部重新竞选,小婕想连任班长,但最后却落选了。“落选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个是,老师想让孩子受一点挫折教育。 ”小婕妈妈说,竞选前老师就跟自己沟通过,说小婕因为从小到大不管是学习成绩还是别的方面都特别优秀,但最大的缺点是经不起批评,有时候老师或者同学偶

5、尔说她做得不够好,她就会难过很久,还经常眼泪汪汪。小婕妈妈说,其实这个问题她自己也发现了,但一直不知从何下手。老师的良苦用心,让她特别感慨。果然,落选后,小婕还没回到家就哭了,很不理解地埋怨,自己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也没有犯错误,没有理由选不上。给女儿做工作时小婕妈妈反复强调了一点,虽然她很优秀,但其他小朋友也很优秀,也有闪光点。“老师也跟她谈了话,最后孩子才慢慢想通了。 ”小婕妈妈说,自那以后,孩子面对批评坦然了很多。调查10 个家长 9 个不敢批评孩子中国有句俗话“棍棒之下出孝子” ,讲的是对挫折教育的推崇。但最近这些年,随着中西教育理念的交流,赏识教育越来越多地被人提起,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6、“我们经常走极端,原来是棍棒教育的极端,现在几乎是把棍棒教育全盘否定,又走了赏识教育的极端。 ”早报 e 家网友“巧笑倩兮”是一名小学老师,她说她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因为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了几句,竟然拿起书包就要回家,还说以后不上学了。 “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从小就被溺爱,连爸爸妈妈都不敢批评他。 ”记者在学生中做了一个小型调查,小学生 8 人,中学生 12 人。其中 14 人表示,平时在家里,父母都是表扬多、批评少。有一名小学生还表示,在家里都是他说了算,就算有什么要求,父母开始不同意,只要自己一哭,立马没辙。记者在早报 e 家群中调查了 10 名家长。大家一致认为教育孩子时应该赏识

7、教育和挫折教育并行,但 9 名家长表示,实际情况中很少批评孩子,甚至不敢批评,因为稍微一批评,孩子就发各种脾气。另外,具体怎样进行挫折教育,很多家长也表示没有头绪。说法赏识教育不是简单表扬“赏识教育是基础,但也要适当进行挫折教育。”朝晖中学德育副校长高兴平认为,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都要掌握一个度。“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甚至是独二代 ,他们遇到的普遍问题就是,听到的表扬声太多,批评声太少,所以经常是一遇到批评就接受不了。 ” 高兴平说,现在有些孩子一遇挫折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跟家长、学校的教育都是分不开的。听惯了表扬的优秀生,老师一次批评后,竟不走路不说话“自闭”一个月是什么让现在的孩子

8、如此脆弱老师没有料到,自己的一个简单批评动作,竟会让在班上一直表现优秀的初中女生玲玲(化名)自闭了一个月。前几天,玲玲来到杭州市七医院看病,接诊专家发现,玲玲没有装病,确实是由自尊心大受伤害引起的心音反应,这种心理因素导致躯体功能暂时失调。这虽是一个罕见个案,但同校的老师们都很感慨:为何现在的孩子这么脆弱,经受不起一点批评与挫折?这与近几年突出强调的赏识教育是否有一定关系?现在的教育还需不需要挫折教育?案例优秀女生的“自闭症”玲玲是临安人,今年 15 岁,正在上初中。“一般人进心理门诊,都是一个人悄悄进来,但这孩子,是被她妈妈背着进来的。 ”何鸣说,起初以为玲玲不会走路是生理因素,谁知他检查一

9、番后,发现玲玲的神经系统没有任何问题。“叫什么呀,多大年纪了?”何鸣试着以最简单的方式跟小姑娘交流,结果她伸手指指嘴巴,示意自己不会说话。“我女儿之所以会变成这样,那都得怪他们老师。 ”一说起女儿的怪病,玲玲妈就恨得咬牙切齿。那天上课,玲玲实在被小说里的故事情节吊得难受,就忍不住拿出来看。没想到,刚把书给隐藏好,就被老师发现,走过来将小说没收,并在玲玲头上拍了一下。从小成绩优秀的玲玲,这样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那可是破天荒头一遭。于是,她当即大哭起来,从此就不说话、不走路。“现在家里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哪个家长舍得打孩子,也不要说骂,我们平常跟女儿说话,连大声一点都不会。 ”玲玲妈心疼地

10、抱怨, “我女儿这么优秀,凭什么要在老师那受这种委屈啊?”“小姑娘没有装病,这是种心音反应。 ”何鸣说,因为老师的批评,让她觉得自己名誉受损,自尊心大受伤害,这种心理因素导致躯体功能暂时失调。排除玲玲的心理障碍,并不困难。何鸣先是教她简单的发声,然后让她读报,最后放声唱歌。经过几十分钟时间,玲玲恢复了说话和走路的能力。可为什么玲玲在家就一直好不了呢?何鸣认为:“问题的关键在孩子的妈妈身上,总是把孩子捧在手心,犯了错误也不批评,反而还帮孩子一起怪罪老师。那还怎么能让孩子释怀?”一次意味深长的失败竞选读小学三年级的小婕刚经历了一次班干部竞选。之前她当过多次班长,但这次选择竞选副班长。“因为准备充分

11、,最后全票通过。 ”说起女儿竞选的过程,小婕妈妈很感慨。为什么去竞选副班长?这还要从小婕上学时说起。小婕上学后,表现一直很优秀,不仅成绩很好,在班里一直是班长。二年级下学期,班干部重新竞选,小婕想连任班长,但最后却落选了。“落选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个是,老师想让孩子受一点挫折教育。 ”小婕妈妈说,竞选前老师就跟自己沟通过,说小婕因为从小到大不管是学习成绩还是别的方面都特别优秀,但最大的缺点是经不起批评,有时候老师或者同学偶尔说她做得不够好,她就会难过很久,还经常眼泪汪汪。小婕妈妈说,其实这个问题她自己也发现了,但一直不知从何下手。老师的良苦用心,让她特别感慨。果然,落选后,小婕还没回到家

12、就哭了,很不理解地埋怨,自己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也没有犯错误,没有理由选不上。给女儿做工作时小婕妈妈反复强调了一点,虽然她很优秀,但其他小朋友也很优秀,也有闪光点。“老师也跟她谈了话,最后孩子才慢慢想通了。 ”小婕妈妈说,自那以后,孩子面对批评坦然了很多。调查10 个家长 9 个不敢批评孩子中国有句俗话“棍棒之下出孝子” ,讲的是对挫折教育的推崇。但最近这些年,随着中西教育理念的交流,赏识教育越来越多地被人提起,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经常走极端,原来是棍棒教育的极端,现在几乎是把棍棒教育全盘否定,又走了赏识教育的极端。 ”早报 e 家网友“巧笑倩兮”是一名小学老师,她说她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因

13、为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了几句,竟然拿起书包就要回家,还说以后不上学了。 “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从小就被溺爱,连爸爸妈妈都不敢批评他。 ”记者在学生中做了一个小型调查,小学生 8 人,中学生 12 人。其中 14 人表示,平时在家里,父母都是表扬多、批评少。有一名小学生还表示,在家里都是他说了算,就算有什么要求,父母开始不同意,只要自己一哭,立马没辙。记者在早报 e 家群中调查了 10 名家长。大家一致认为教育孩子时应该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并行,但 9 名家长表示,实际情况中很少批评孩子,甚至不敢批评,因为稍微一批评,孩子就发各种脾气。另外,具体怎样进行挫折教育,很多家长也表示没有头绪。说法

14、赏识教育不是简单表扬“赏识教育是基础,但也要适当进行挫折教育。”朝晖中学德育副校长高兴平认为,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都要掌握一个度。“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甚至是独二代 ,他们遇到的普遍问题就是,听到的表扬声太多,批评声太少,所以经常是一遇到批评就接受不了。 ” 高兴平说,现在有些孩子一遇挫折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跟家长、学校的教育都是分不开的。听惯了表扬的优秀生,老师一次批评后,竟不走路不说话“自闭”一个月是什么让现在的孩子如此脆弱老师没有料到,自己的一个简单批评动作,竟会让在班上一直表现优秀的初中女生玲玲(化名)自闭了一个月。前几天,玲玲来到杭州市七医院看病,接诊专家发现,玲玲没有装病,

15、确实是由自尊心大受伤害引起的心音反应,这种心理因素导致躯体功能暂时失调。这虽是一个罕见个案,但同校的老师们都很感慨:为何现在的孩子这么脆弱,经受不起一点批评与挫折?这与近几年突出强调的赏识教育是否有一定关系?现在的教育还需不需要挫折教育?案例优秀女生的“自闭症”玲玲是临安人,今年 15 岁,正在上初中。“一般人进心理门诊,都是一个人悄悄进来,但这孩子,是被她妈妈背着进来的。 ”何鸣说,起初以为玲玲不会走路是生理因素,谁知他检查一番后,发现玲玲的神经系统没有任何问题。“叫什么呀,多大年纪了?”何鸣试着以最简单的方式跟小姑娘交流,结果她伸手指指嘴巴,示意自己不会说话。“我女儿之所以会变成这样,那都

16、得怪他们老师。 ”一说起女儿的怪病,玲玲妈就恨得咬牙切齿。那天上课,玲玲实在被小说里的故事情节吊得难受,就忍不住拿出来看。没想到,刚把书给隐藏好,就被老师发现,走过来将小说没收,并在玲玲头上拍了一下。从小成绩优秀的玲玲,这样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那可是破天荒头一遭。于是,她当即大哭起来,从此就不说话、不走路。“现在家里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哪个家长舍得打孩子,也不要说骂,我们平常跟女儿说话,连大声一点都不会。 ”玲玲妈心疼地抱怨, “我女儿这么优秀,凭什么要在老师那受这种委屈啊?”“小姑娘没有装病,这是种心音反应。 ”何鸣说,因为老师的批评,让她觉得自己名誉受损,自尊心大受伤害,这种心理因素导致躯体功能暂时失调。排除玲玲的心理障碍,并不困难。何鸣先是教她简单的发声,然后让她读报,最后放声唱歌。经过几十分钟时间,玲玲恢复了说话和走路的能力。可为什么玲玲在家就一直好不了呢?何鸣认为:“问题的关键在孩子的妈妈身上,总是把孩子捧在手心,犯了错误也不批评,反而还帮孩子一起怪罪老师。那还怎么能让孩子释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