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沿革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812103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沿革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沿革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沿革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沿革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沿革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沿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沿革(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教研室绪 论(一)定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otolaryngology-head & neck surgery)是研究耳鼻咽喉及气管食管诸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一门科学。一、学科的定义、定位与范畴(二)定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属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及儿科等相并列。 (三)范畴耳鼻咽喉科学领域涉及听觉、平衡觉、嗅觉、发声与言语、呼吸及吞咽等器官的解剖与发育、生理与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还包括颈部本身解剖、生理及疾病诊治。 鼻 科 学咽 科 学小 儿 耳 鼻 咽 喉 科 学耳 科 学喉 科 学颅 底 外 科 学头 颈

2、 外 科 学中 西 医 结 合 耳 鼻 咽 喉 科 学气 管 食 管 科 学变 态 反 应 性 疾 病听 觉 及 语 言 疾 病 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二级学科)三 级 学 科(四)解剖范围及特点上承颅脑(底),下达上纵隔。鼻之两旁毗邻眼眶,咽喉及气管与食管两旁有重要的神经和大血管通过。耳鼻咽喉局部解剖具有孔小洞深,不易直视,不易暴露,毗邻结构错综复杂的特点。 耳鼻咽喉相关解剖毗邻关系耳鼻咽喉相关解剖毗邻关系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发展史1819世纪,欧洲开始出现独立的耳科学,其后鼻科学与喉科学也相继分出。19世纪中叶耳鼻咽喉科逐渐合并为临床医学中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欧洲、

3、美洲以及世界各地相继把耳科、鼻科、喉科等分科合并,并建立了专业学术 团体耳鼻咽喉科学会。20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耳鼻咽 喉科向头颈外科延伸,耳鼻咽喉科三级学科 如头颈外科、颅底外科、听觉言语疾病科相 继出现,北美、欧洲的耳鼻咽喉科学正式更 名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O-HNS)。其学术组织 与刊物更名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Jornal of otolaryngery-head and Neck surgery )。在我国,医院中建立耳鼻咽喉科 始于1911年。现在,全国几乎全部地市级以上和大多数县以上的综合医

4、院都建立了耳鼻咽 喉科。近三四十年来,学科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耳外科、耳神经外科、颅底外科、鼻内镜外科、喉显微外科、头颈肿瘤外科等三级学科或学组逐渐出现,越来越多的医院将耳鼻咽喉科陆续更名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三、学科的特点耳鼻咽喉诸器官在解剖和功能方面有密 切联系:(一)解剖上相互沟通 (二)生理上相互关联 (三)病理上相互影响 (四)诊断上相互参考 (五)治疗上相互辅助 耳鼻咽喉科与整个机体有广泛紧密的联 系鼻窦炎、中耳炎眶内、颅内并发症 腺样体肥大发育障碍 扁桃体炎心肌炎、肾炎、关节炎四、耳鼻咽喉科新进展(一)头颈肿瘤外科器官切除阶段器官切除+局域淋巴结的根治性手术阶段器官切除+周

5、围邻近器官+局域淋巴结超根治手术阶段器官生理功能保全的功能性外科阶段。(二)颅底外科 颅底部解剖结构复杂,暴露困难,手术风险大,50年以前近乎于无人问津。随着麻醉与消毒技术及脑定位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近50年以来,影像医学中CT、MRI 、PET及三维导航技术的出现,使我们能对患者肿瘤边界、范围及与周边重要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做到心中有数, 再加上显微外科器械的进步, 促使颅底外科有了飞速的发展。 (三)微创外科1.窥镜手术窥镜手术或微创外科是现代外科技术的标志,内腔镜诊疗技术已“无孔不入”地应用于医学各个临床学科,自耳鼻咽喉科诞生之日起,就与内窥镜结下不解之缘。耳鼻咽喉内窥镜包括纤维食管镜、

6、纤维气管镜、纤维鼻咽喉镜、硬质食管镜、硬质气管镜、直达喉镜、悬吊支撑喉镜、鼻内窥镜与耳内窥镜等。 鼻内镜外科手术是鼻科学发展的里程碑,目前除鼻窦炎、鼻息肉等常见疾病,鼻内镜外科技术其适应证已扩展至脑脊液鼻漏修补、垂体瘤切除、视神经减压、泪囊手术等交叉学科领域,是鼻科学领域的一场革命。 鼻 窦 镜纤维喉镜带内窥镜支撑喉镜带光食管镜显 微 手 术鼻窦镜下正常影像鼻内窥镜手术系统2.各种功能性外科手术在根治疾病的同时,充分考虑保全患者的生理功能,包括器官本身的生理功能,以及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呵护。各种窥镜手术,多种局部组织瓣及游离组织瓣临床应用,一期修复组织缺损,同时恢复患者生理功能,是微创外科的基本

7、理念。(四)耳外科与耳神经外科1890年 Zaufel与1891年Stacke创建了乳突根治手术。 1952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术显微镜,由此应运而生了耳科显微手术。1953年Wullstein和Zllner创立了鼓室成型术。Skeeter显微耳钻耳科手术显微镜1952年Rosen 提倡镫骨撼动术;1956年Shea发展了镫骨切除和听骨链重建术;1959年House提出镫骨部分切除及活塞技术。60年代初,House为一语后聋患者作了耳蜗电极植入术。1990年,美国FDA批准Nucle-us/ Cochlear公司生产的微型22导电子耳蜗应用于儿童。 体内植入部分体外安装部分人工电子耳蜗组成(

8、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 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治 疗多 导 睡 眠 监 测 系 统治 疗 鼾 症 的 等 离 子 设 备 五、耳鼻咽喉科学尚待解决的课题随着工程学、动力学、计算机技术及分 子生物学等领域的高新技术越来越多的介入耳鼻 咽喉科学, 学科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成为学科创 新的扳机点. 同时也发现越来越多的未知领域等待 我们去探索,有大量工作要开展,众多课题要进 一步研究,还有空白点急需填补。 防聋治聋、嗓音障碍的矫治。 耳鼻咽喉肿瘤学、免疫学、器官移植。 整形美容手术、宇航医学。 小

9、儿耳鼻咽喉科学与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病问题、耳鼻咽喉的中西医结合问题。 新技术、新设备、新药物的引进与创新等。六、如何学好耳鼻咽喉科学(一)掌握耳鼻咽喉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对理解和掌握耳鼻咽喉各器官疾病的病理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尤为重要。(二)特别注意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局部疾病同全身诸系统疾病的密切关系(整体观念)。掌握特有症状及体征。眩晕耳聋耳鸣既可能是耳部病变的反映, 也可能由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变引起。头痛既可能是鼻、耳、鼻咽部或相关头颈区域病变的临床表现, 也可能因颅内病变、血管、内分泌因素引起。(三)重点掌握“四炎一聋”即:中耳炎、鼻炎鼻窦炎、咽炎及扁桃体炎、喉炎及耳聋。“四炎一聋”是耳鼻咽喉的常见病与多发病, 也是影响听觉、平衡、嗅觉、呼吸、发声和吞咽 等重要生理功能的常见因素, 是本学科临床医疗工作与基础研究工作的重点, 医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