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2)刘起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8811534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8.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ri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2)刘起旺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mri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2)刘起旺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mri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2)刘起旺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mri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2)刘起旺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mri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2)刘起旺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ri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2)刘起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ri基本原理与临床应用(2)刘起旺(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RI基本原理与 临床应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刘起旺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MRI)是 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 产生的信号,经重建成像的 一种检查技术。近年来,核 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十分迅 速,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检 查范围基本覆盖了全身各系 统。为了准确反应其成像基 础,避免与核素成像混淆, 目前均称为磁共振成像。发展史 1946 Bloch,Purcell 核磁共振现象的发现 1971 Damadian 肿瘤T1,T2时间延长 1973 Lauterbur 两个充水试管的NMR图像 1974 Lauterbur 活鼠NMR图像 1976 Damad

2、ian 人胸部NMR图像 1977 Mallard 初期的NMR全身图像 1980 MRI装备商品化 1989 安科公司 国产永磁型 0.15T装备 商品化一、 MRI成像基本原理 1.物理基础(1)原子结构 (6)共振现象 (2)原子核自旋 (7) 磁共振信产生 (3)自由空间原子核状态 (8)弛豫 现象 (4)磁场对原子核的作用 (9)磁共振信号测量 (5)进动与Larmor频率(1)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电子以 特定的轨道绕原子核旋转,原子核由质 子和中子组成。(2)原子核自旋 原子核中的质子并非处于静 止状态,当核内质子为奇数产 生自旋(如:H1 P31),偶数 质子能

3、量抵消。 自旋周围电荷小磁场 氢在人体含量丰富,含量为 1019 氢原子/mm3,为目前磁 共振成像唯一利用的原子,是 MRI信号主要来源。(3)自由空间原子核状态 排列杂乱 质子间能量平衡 无磁性(4)磁场对原子核的作用 外加一个磁场后,产 生磁化,沿静磁场方 向排列(5)进动与Larmor频率 在静磁场中,氢核沿自身轴旋转,同时沿静磁场磁力 线方向中心轴回旋,氢质子在静磁场中这种运动如同 陀螺运动,我们将一个沿自身轴旋转的同时又沿另一 轴作回旋的运动称为进动。将其运动频率称为进动频 率,以拉莫尔公式表示又称拉莫尔频率。 拉莫尔频率: W0=r*B0 r 旋磁比 B0静磁场强度 H+在不同场

4、强中共振频率不同(0.5T,21.3MHZ)(6)共振现象 能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接受者与 传递者以同样频率振动的现象。 条件:激励驱动者的能源频率与被激励者的固 有频率一致。MRI系统中,被激励者为生物体 组织中的氢原子核,激励者为射频脉冲,只有 射频脉冲的频率与质子的进动频率一致时,才 能产生共振。所施加射频脉冲必须与Larmor 频率一致。1.0T为例,必须施加42。5MHz的射 频脉冲才能使质子出现共振。 患者进入MR机磁体内,患者本身产生磁 化,沿外磁场总之纵轴(Z轴)方向 纵向磁化,向患者发射短促无线电波( 射频脉冲RF),如RF脉冲与质子进动频 率相同出现共振(7) 磁

5、共振信号产生 H+静磁场内磁化 激发 射频脉冲(RF频率一致) H+吸收能量,产生共振,停止激发,H+恢复原位 ,称弛豫过程,产生能量相位变化电信号图 象形成基础。(8)驰豫现象 射频脉冲激励质子群产生共振 质子群宏观 磁矢量M不在与原来主磁场平行,离开原来平 衡状态。其变化程度取决与施加射频脉冲的强 度和时间。 MRI使用:90、180脉冲,如施加90 脉冲 宏观磁化量M以螺旋形式离开原位;脉冲停止 宏观磁化量M垂直于主磁场B。随后自发回到 平衡状态,这个过程称为核磁驰豫。T1驰豫 纵向驰豫 90脉冲停止后,纵向磁化量Mz逐渐恢复到平衡 状态的过程。由于是在Z轴上的恢复,称为纵 向驰豫。 质

6、子群通过释放已吸收的能量而恢复原来的高 低能态平衡过程能量转移是从质子转移至周围 环境,称自旋晶格驰豫。 纵向磁化量(Mz)达到平衡状态63%的时间为T1 驰豫时间。 获得选定层面中各种组织的T1差别形成的组织 图像为T1加权像T2驰豫 横向驰豫 90脉冲停止后,横向磁化量Mxy逐渐衰减到零 ,该过程为横向驰豫 在横向驰豫中,能量是在质子间相互传递,但 无能量散出,称为自旋自旋驰豫。 横向磁化量(Mxy)由最大减少原来值的37%的 时间为T2驰豫时间 由各种组织中T2差别形成的图像为T2加权像 T1长与T2 生物组织的驰豫时间,T1 为 300-2000ms,T2为30-150ms T1的长短

7、与组织成分、结构和磁环境有 关,与外磁场场强也有关系。T2的长短 同外磁场和组织内磁场的均匀性有关。(9)磁共振信号测量 在驰豫过程中测量横向驰豫Mxy可以测得 生物组织MR信号。横向磁化矢量垂直并 围绕主磁场B。以Larmor频率旋进,其变 化使环境在人体周围的接受线圈产生感 应电动势,这个可以放大的电流就是MR 信号。其以指数形式衰减,称自由感应 衰减。需要强调的是MR信号的测量只能 在垂直与主磁场的Mxy平面进行。2、医学成像基础 (1)正常组织、病理组织质子密度不一 (2)T1、T2豫弛时间不一二、 MRI设备 1、静磁场 单位Tesla “T” 高斯(Gauss) 1T=10000高

8、斯 (1) 永磁型:用磁性物质制成,较重,磁场强度低 ,最多达0.3T (2) 常导型:用铜铝线绕成,磁场强度达0.15-2.0T,耗水耗电 (3) 超导型:线圈用铌 钛合金绕成,磁场强度达 0.352.0T,需液氦及液氮冷却。 2、梯度磁场 选层 频率编码 相位编码作用 MR信号与T1、T2旋进频率及相位有关, 为了控制MR信号的旋进频率及相位,必 须使用梯度磁场。从而决定MR信号在空 间的定位。 梯度磁场是一个在主磁场基础上附加的 磁场,其磁场强度随距离不同而有微弱 变化。这样由于生物组织所处的位置不 同,其磁场强度不同。典型的梯度磁场 从 110 mT/m (0.11Gauss/cm)。

9、梯 度场在X、Y、Z轴均有。MR1扫描时分别 开放层面选择梯度、相位偏码梯度、频 率偏码梯度、后行图像重建。获得一幅 MR1图像. 3、射频脉冲 发射与接收作用(称表面线圈):激发人体氢原子核,产生信号,并进行接收。 主要完成射频信号的传输及接受质子产生的信 号。无线电广播使用的短波频率一般在3 26MHz,调频广播和电视频率一般在54 216MHz,一台1.5T MR机的主频率为63.86MHz 4、计算机控制显像系统 5、磁屏蔽 射频屏蔽:防止磁场对外界 影响及外界电磁波对磁场的影响三、MR1检查技术 1、脉冲序列和加权像脉冲序列是指射频线圈开放和关闭的方式。一 般包括90、180脉冲。使

10、纵向磁化倾斜 90的脉冲为90脉冲,而倾斜180的脉冲 为180脉冲,连续施加脉冲称为脉冲序列, 脉冲序列将决定从组织中获得何种信号TR 重复时间 (Repetition time): 第一个90RF到第二个90RF出现的时间。 TE 回波时间 (Echo time): 自90脉冲开始至测量回波出现的时间。(1) 自旋回波序列 (SE) (2) 反转恢复序列 (IR) (3) 梯度回波序列 (GRE) (4) 平面回波成像 (EPI) 2、脂肪抑制 3、对比增强 4、MRA 5、水成像 6、功能性MR1成像四、图像1.多参数成像 TR、TE为形成不同图像基 本条件: (1)短TR 短TE- T

11、1像 T1WI 解剖结构 (2)长TR 长TE- T2像 T2WI 病变定性 (3)长TR 短TE-质子 像 PDI2、T1、T2鉴别 临床常用T1和T2来进行比较诊断,在具体分析图 像时,以SE序列为例,先应区分哪幅图像为T1加 权像(T1 weighted image,T1WI),哪幅为T2加 权像(T2 weighted image,T2WI)或质子密度 像(PD weight image);最简易的方法是首先 观察脑脊液和眼球,两张影像比较,哪一张呈现 黑色(低信号)则就是T1加权像,如果两张影像 为不同序列扫描所获得,哪一张眼球或脑脊液越 黑则越趋于T1加权像,相反则趋向T2加权像。

12、 了解SE序列的各加权像参数,能区分以上三种加权像 SE序列各加权像的参数 加权像 TR TE T1加权像 短(2000ms) 长(75ms) 质子加权像 长(2000ms) 短(25ms) 一般认为T1加权像基本上以发现病变为主,且特别有 助于定位诊断,而T2加权像则一般可对病变性质进行评 价,有助于定性诊断。3、图像特点 A:灰阶成像其反映的是信号强度的不同或弛豫时间的 T1 T2长短,而不同于灰度反映的是组织密度。人体不同组织T1WI与T2WI上的灰度 B: 流空效应流空效应(Flowing Void Effect):心血 管内的血液流动迅速 ,使发射MR信号的 氢原子核离开接收范 围之

13、外,测不到MR 信号,T1WI与T2WI 均呈黑影,即流空效 应,可使心脏与血管 显影。 三维成像: MRI可获得人体轴位、冠状 、矢状及任何方位断面成像,有利于病 变三维定位,采用重建方法,可获得三维 重建立体像。C:三维成像 运动器官成像:采 用呼吸和心电门控 (gating)成像技术 ,可获得心脏大血 管动态图像。 D: 运动器官成像 造影剂GdDTPA 钆二乙烯三胺五醋酸 顺磁性 磁显葡胺E:增强扫描F:MR血管造影 MR血管造影-MRA 流空效应 MR血管成像 MRA 常用的方法有:时间 飞跃法TOF(Time of flight)和相位对比法 PC(Phase contrast) ,无需注射造影剂, 使血管成像。五、 适应症 禁忌症 注意事项 禁忌症 (1)体内金属异物 (2)危重病人需监 护(一般急诊不适宜 ) (3)扫描时间长 不 合作者 (4)高热患者 散热 功能差 适应症 (1)脑脊髓病变 (2)脊柱病变 (3)腹部盆腔 、实 质脏器病变 (4)肌肉关节病变 (5) 胸部(肺、心 血管)软件包 (6)MRA MRS MRI优势 分辨力高 无电离辐射 三维成像 血管成像 造影增强无毒性 不足之处 扫描时间长 幽闭感 骨骼钙化、胃肠道含气结构 图像差 应用 技术复杂等 其它 体内金属异物(银夹、人造股骨头、起搏器等) 。 电子器件、磁卡、手表等不能带入检查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英语学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