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我是草原小牧民》听评课记录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8808392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我是草原小牧民》听评课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我是草原小牧民》听评课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我是草原小牧民》听评课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我是草原小牧民》听评课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我是草原小牧民》听评课记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是草原小牧民听课记录(一) 、激趣导入,创设情境聆听着熟悉的旋律草原赞歌 ,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带入美丽的大草原。随后聆听天堂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大草原的美。(二) 、学习歌曲 培养兴趣 根据大纲要求,我将继续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我布置了聆听录音范唱、生随琴模唱、随录音演唱、歌曲接龙(分角色)等几个小环节学唱歌曲,在此环节中,师让同学多次聆听并在轻声跟唱歌曲的教学方法下,他们对本首歌曲的节奏就自然掌握了,教师抓住全曲中的灵魂句“草儿青青羊儿肥,美在心里喜在心”进行渲染,让同学们切实的从歌曲中感受到祖国山河的魅力,从而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无疑是师生间,同学间融洽互助学习,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达

2、到作者的德育目的。(三) 、体验创新,激发热情“鼓励音乐发明”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发明”是发挥同学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同学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发明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发明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歌曲完成好以后,师引导:蒙古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今天他们还要在美丽的大草原举行一年一次隆重的那达慕大会呢。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媒体出示骑马、射箭、摔跤等画面,在小朋友们带着好奇的心情下,师说道:你们想参与吗?那就得学会蒙古族人会做的事(媒体出示一组节奏)在这些动作的下面有一组节奏,这些节奏应该和哪些动作交朋友?然后请同学们进行

3、节奏模拟,在同学们的兴趣又一次激发出来后师说道:下面让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吧!我们排练一个节目为他们助兴,怎么样?接下来把同学分为三组:舞蹈组、唱歌组、伴奏组进行分组训练,其中伴奏组分别用四分节奏和八分节奏进行伴奏。在此环节中,教师到同学中间一同排练,并进行指导。然后师引导:大家唱起来、跳起来、舞起来把!这时教室里有唱、有跳、有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情景、协作”对学习胜利至关重要,所以我将充沛利用多媒体和同学的角色扮演,尽可能营造逼真的学习情景,组织同学通过合作来再现歌曲形象,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师生一起跟录音扮演,将课堂推

4、向高潮,同学的情感体验,体态语言,声音表示水乳交融,师生情感相互碰撞,实现课我合一。这样气氛还愁表示不好歌曲欢快的情绪和小牧民喜悦的心情吗?这样的氛围同学不只学好歌曲,心中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也会由然而生。 评课记录:我是草原小牧民选自人音版三年级第五册草原 。这节课主要有以下特点:这节课的开始,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自由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草原赞歌的音乐声中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草原,观看蒙古族服饰,聆听歌曲天堂 ,使学生在听、看、动、说中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为激发学生学习蒙古族歌曲的兴趣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注重在体验中学习歌曲。通过初听我是草原小牧民与前曲进行了对比,了解不同情绪、速度,但风格是一样的,都是蒙古草原情调的歌曲,运用了对比的音乐材料进行教学。最后的拓展延伸如果从学生熟知的蒙古族歌曲入手,引导学生在蒙古族音乐风格上进一步加深,会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和表现歌曲,课堂效果会更好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