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804719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4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第二部分: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1、概述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 是人类在创造财富、享受成果的同时,总是会 遇到愈来愈复杂的危险和事故的威胁。科学技 术的发展,一方面为人类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物 质生活条件,另一方面现代化大生产又隐藏着 非常严重的事故危害。当代事故所带来的灾难 性和社会性,所表现的技术复杂性已经超过了 事故本身,成为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人类安 居乐业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1、概述l重大事故的不断发生使人们痛苦地认识到,现代工业 生产,特别是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潜在着巨大的危险 性。一旦发生事故,不仅工厂内部,而且相邻地区

2、人 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都遭到巨大的危害。因此,20 世纪70年代以来,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已成为世界各国 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引起了 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高度重视。随之产生了“重大危 险”、“重大事故”“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等概念。 第一节、重大危险源的基本知识l(一)重大危险源概念 我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 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 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 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 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 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安全生产法第

3、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 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 ,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 场所和设施)。(二)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l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l2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l3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l4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l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l 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 认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危险源)。由政府主管 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 基础上,制定出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通 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 可能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源。 2重大危险

4、源的评价l根据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 确认后,就应对其进行风险分析评价。 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2)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3)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 (4)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 果的联合作用。 (5)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 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了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 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3重大危险源的管理l企业应对工厂的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在对重大危险 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应针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 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

5、过技术措施(包括化学 品的选择,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转、维修以及有计 划的检查)和组织措施(包括对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提 供保证其安全的设备,工作人员水平、工作时间、职 责的确定,以及对外部合同工和现场临时工的管理), 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4、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l 要求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 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报告。如属新建的有 重大危害性的设施,则应在其投入运转之前提交安全 报告。安全报告应详细说明重大危险源的情况,可能 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以及前提条件,安全操作和预防 失误的控制措施,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 可能性及后果,限制事故后果的措施,

6、现场事故应急 救援预案等。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l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企业应负责制定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且 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程序的有效 程度,以及在必要时进行修订。场外事故应急救援预 案,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企业提供的安全报告和有关 资料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抑制突发事件 ,减少事故对工人、居民和环境的危害。因此,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应提出详尽、实用、明确和有效的技术 措施与组织措施。 (三)我国关于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要 求l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要求“生产经营单 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 、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

7、案,告知从业人 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 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 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 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三)我国关于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要 求l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储存单 位应当将储存剧毒化学品以及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 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 地公安部门和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 的部门备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危险化 学品生产、储存企业以及使用剧毒化学品和数量构成 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 经

8、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办 理危险化学品登记。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具体办法由国 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制定。” (三)我国关于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要 求l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2004年1月9日)要求“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 查登记,加强国家、省(区、市)、市(地)、县( 市)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建立应急救援 预案和生产安全预警机制”。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和方法l关于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参考国外同类标 准,结合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和火灾、爆炸、毒物泄 漏重大事故的发生规律,以及1997年由原劳动部组织 实施的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对重大危险源

9、辨识 进行试点的情况,原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 心(现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 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起草提出了国家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此标准自2001 年4月1日实施。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 )l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 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 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 军事设施; c) 采掘业; d) 危险物质的运输。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 )l2

10、、引用标准 3、定义 3.1 危险物质hazardous substance 3.2 单元unit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 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threshold quantity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 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 重大事故major accident 3.5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3.6 生产场所work site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 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

11、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7 贮存区store area 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 )l4、重大危险源辨识 4.1 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 数量。 4.2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 重大危险源两种。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 )l4.2.1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 以下4类物质的品名(品名引用GB 12268-1990 危险货物品名表)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 a) 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1。b) 易燃

12、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2。 c) 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3。d) 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4: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 )l4.2.2 贮存区重大危险源 贮存区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方法与生产场所重大 危险源基本相同,只是因为工艺条件较为稳定 ,临界量数值较大,具体数值见表1表4。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 )l4.3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表 3及表4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 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 以下两种情况: 4.3.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 数量

13、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 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4.3.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 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 )l4.3.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 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 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 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 源: 三、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范围l为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工作,统一标准,规范 运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提出了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 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重大危险源申报登 记的类型如下:l储罐区(储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

14、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 属非金属地下矿山;9)尾矿库10)放射源。4压力管道l(1)长输管道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 MPa的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200 km且管道公称直径 300 mm的管道。 (2)公用管道 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 mm. (3)工业管道 1)输送GB 5044中,毒陛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 目公称直径100mm 的管道。 2)输送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 50160及GBJ 16中 规定的火灾危险f生为 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臣公称直

15、径100mm,设计 压力4MPa的管道。 3)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mill,设计压力4 MPa,设计温度400的管道。5锅炉l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 (1)蒸汽锅炉。 额定蒸汽压力2.5MPa,且额定蒸发量10 t/h 。 (2)热水锅炉。 额定出水温度120,且额定功率14 MW。6压力容器l6压力容器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 (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 三类压力容器。 (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O1 MPa,且 PV100MPam3的压力容器(群)三、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范围l7煤矿(井工开采)l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l9尾矿库 全库容100万m3

16、。或者坝高30 m3 的尾矿 库。l10、放射源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l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生产中介 机构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价,根据安全评价结 果制定监控方案,并将安全评价结果和监控方案报告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存在剧毒物质 的重大危险源,应当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其他重大 危险源,应当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在生 产流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 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者行 业标准发生变化时,应当重新进行安全评价。安全生产 中介机构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结果负责。安全评价的种类l安全评价是指运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建设 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有 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根据原国家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技装字200245号文 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安全 评价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