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单元复习与测试(提高)知识讲解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803399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单元复习与测试(提高)知识讲解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单元复习与测试(提高)知识讲解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单元复习与测试(提高)知识讲解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单元复习与测试(提高)知识讲解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单元复习与测试(提高)知识讲解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单元复习与测试(提高)知识讲解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单元复习与测试(提高)知识讲解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单元复习与测试单元复习与测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含义,并能应用其进行水溶液中的有关简单计算; 2、知道测定溶液 pH 的方法,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知道酸、碱电离理论; 3、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因素; 4、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生成、转化、溶解的本质; 5、知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会简单地判断离子反应能否发生; 6、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知识网络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梳理】 要点一、溶液中的三种平衡要点一、溶液中的三种平衡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溶液中未电离的电解质分子和已电离的离

2、子处于平衡状态。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当浓度、温度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平衡就向着能够使这种变化减弱的方向移动。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有很多,如温度、浓度、酸碱度等。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的,故升高温度有利于弱 电解质的电离。浓度越大,弱电解质电离生成的离子碰撞的机会越多,越容易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分子,故电离 程度越小。弱电解质的电离还受酸碱度、同离子效应等影响。2、盐类的水解平衡。和化学平衡一样,盐类水解也存在水解平衡,影响水解平衡的主要因素有:2温度:升高温度有利于水解,水解可看作是中和的逆过程。浓度:盐溶液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酸碱度:水解显酸性的盐加酸抑制水解,加碱促进水解;水解显碱性的盐加碱抑制

3、水解,加酸促进水解。3、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物质溶解性的大小是相对的,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 即达到溶解平衡状态。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也是有条件的,条件变化,平衡被破坏。通过条件的变化可以使 沉淀生成、沉淀溶解,也可以使沉淀转化。分析如下:沉淀生成的条件是 QcKsp。沉淀溶解的条件是 QcKsp。沉淀的转化(生成更难溶的物质)。在含有沉淀的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沉淀剂,使其与溶液中某一离子结合成更难溶的物质。引起一种沉淀转变 成另一种沉淀的现象,叫沉淀的转化。如:CaSO4(s)+Na2CO3(aq)CaCO3(s)+Na2SO4(aq)要点诠释:要

4、点诠释:溶度积常数 Ksp同电离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化学平衡常数一样,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这些常数实质上都是平衡常数。 要点二、溶液中离子浓度相对大小的比较要点二、溶液中离子浓度相对大小的比较1、电解质溶液混合或稀释后,离子浓度相对大小的比较常分为三种类型: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相对大小的比较。如:判断一元或多元弱酸溶液或水解的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相对 大小。判断水解的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相对大小的一般方法是:a若像 NH4Cl 等盐中的阴、阳离子等价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不水解的离子)c(水解的离子) c水解后呈某性离子(如 H+或 OH)c(水解后呈某性的对立离子)。如在 NH4Cl

5、 溶液中,其离子浓度大小顺 序为:c(Cl)c(NH4+)c(H+)c(OH)。b若为 Na2CO3等盐中的阴、阳离子的价数不等时,判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则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对于多元弱酸根的水解,几价就水解几步,在分步水解中以第一步水解为主。如在 Na2CO3溶液中,其离子浓度 关系为:c(Na+)c(CO32)c(OH)c(HCO3)c(H+)。多种溶液中指定离子浓度相对大小的比较。如比较 NH4Cl、NH4HCO3、NH4HSO4中 c(NH4+)的大小。两种溶液混合后离子浓度相对大小的比较。解题规律:首先是判断两种电解质能否反应;其次是看反应 物是否过量;第三是分析电解质在水溶

6、液中电离及可能存在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问题;最后比较离子浓度 的相对大小。2、守恒思想在溶液中的应用。如:0.1 moL/L Na2S 溶液中:c(H+)+c(Na+)=c(OH)+c(HS)+2c(S2)电荷守恒c(HS)+c(H2S)+c(S2)=0.1 mol/Lc(Na+)=2c(S2)+2c(HS)+2c(H2S)物料守恒c(OH)=c(H+)+c(HS)+2c(H2S)质子守恒 要点三、酸碱中和反应的三种常见情况分析要点三、酸碱中和反应的三种常见情况分析 1、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酸 HA 与碱 MOH 混合。HAMOHc(H+)酸与 c(OH)碱大小溶液酸碱性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7、强强中性c(A)c(M+)c(OH)c(H+)强弱酸性c(A)c(M+)c(H+)c(OH)弱强碱性c(M+)c(A)c(OH)c(H+)规律: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2、等体积的酸 HA 和碱 MOH 混合(pH酸+pH碱=14)。HAMOHc(HA)与 c(MOH)大小溶液酸碱性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强强中性c(A)c(M+)c(OH)c(H+)3强弱碱性(一般)c(M+)c(A)c(OH)c(H+)弱强酸性(一般)c(A)c(M+)c(H+)c(OH)规律:谁过量显谁性。 要点四、相关简单计算要点四、相关简单计算计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H+或 OH浓度的方法(以 25为例)。1、中性溶液:c(

8、H+)=c(OH)=1.010-7 mol/L。2、溶质为酸的溶液:此时溶液中的 H+有两个来源:酸电离与水电离;OH只有一个来源:水电离,且水电 离出的 H+与 OH浓度相等。如计算 pH=2 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 c(H+):方法是先求出溶液中的 c(OH)=1012 mol/L,也就是水电离出 的 c(OH)=1012 mol/L,水电离出的 c(H+)=水电离出的 c(OH)=1012 mol/L。3、溶质为碱的溶液:此时溶液中的 OH有两个来源:碱电离与水电离;H+只有一个来源:水电离,且水电 离出的 H+与 OH浓度相等。4、水解呈酸性或碱性的盐溶液:此时溶液中的 H+和 OH均由

9、水电离产生。如 pH=2 的 NH4Cl 溶液中由水电 离出的 c(H+)=102 mol/L,pH=12 的 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102 mol/L。 要点五、溶液中离子共存的判断要点五、溶液中离子共存的判断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看离子间是否生成难溶(或微溶)的物质若能生成,这些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如 Fe3+和 OH、Ba2+和 SO42、Ca2+和 CO32等。2、看离子间是否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若能生成,这些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如 H+和 CO32、H+和 S2 等。3、若离子间能生成难电离物质,这些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如 H+和 F、NH4+和 OH、

10、H+和 OH等。4、若离子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些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如 Fe3+和 S2、MnO4和 I、S2和 ClO等。5、看离子间在水溶液中能否发生完全双水解反应,若能发生,则离子不能共存,如 Al3+和 A1O2、NH4+和 SiO32、Fe3+和 CO32等。6、看离子间能否发生络合反应,如 Fe3+和 SCN,此外还需要注意外加条件的暗示,如无色透明溶液即不 含有色离子,如 Fe3+、Fe2+、Cu2+、MnO4等,pH=1 的溶液含有大量 H+等。 要点六、判断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误要点六、判断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正误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

11、应。如 Cu+2H+Cu2+H2就不符合客观事实。2、看“” “” “” “”等是否正确。3、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如 HCO3不能写成 CO32+H+,HSO4通常应写成 SO42+H+等。4、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如 Ba(OH)2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既要写 Ba2+与 SO42的离子反应,又要写 Cu2+与 OH的离子反应。5、看电荷是否守恒。如 FeCl2溶液与 Cl2反应,不能写成 Fe2+Cl2Fe3+2Cl,而应写成 2Fe2+Cl22Fe3+2Cl,同时两边各原子数也应相等。6、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如稀 H2SO4与 Ba(OH)2溶液反应不能写成 H+OH+

12、SO42+Ba2+BaSO4+H2O,应写成 2H+2OH+SO42+Ba2+BaSO4+2H2O;又如过量的氯气通入 FeI2溶液 中,不能写成 2Fe2+2I+2Cl22Fe3+I2+4Cl,应写成 2Fe2+4I+3Cl22Fe3+2I2+6Cl。7、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及要求。如“过量” “少量” “等物质的量” “适量” “任意量”以及滴加顺序等对反 应方程式的影响,即某些反应的反应物的量不同,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可能不同。【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类型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类型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例 1 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再

13、通入少量氯气,c(H+)/c(ClO)减小4B通入少量 SO2,溶液漂白性增强C加入少量固体 NaOH,一定有 c(Na+)=c(Cl)+c(ClO)D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问题,涉及次氯酸及水的电离平衡,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内 容,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答案】D【解析】Cl2+H2O H+Cl+HClO;H2O H+OH。A 项中由于氯气溶于水已达到平衡,故 c(H+) /c(ClO)不变;B 项中由于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溶液漂白性减弱;C 项中根据电荷守恒有 c(Na+)+c(H+)=c(Cl)+

14、c(ClO)+c(OH),由于 c(H+)不一定等于 c(OH),故 C 项错;D 项中因为 HCl、HClO 对 水的电离平衡有抑制作用,加水后,经稀释的氯水对水的电离抑制作用减弱,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 动。【总结升华】易错选 C 项,在氯水中加少量固体 NaOH,溶液可能呈中性,但并非一定,只有溶液呈中性时, c(Na+)=c(Cl)+c(ClO)才正确。 举一反三:举一反三: 【变式 1】某温度下,相同 pH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时 pH 随溶液体积变 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为盐酸稀释时的 pH 变化曲线Bb 点溶液的导电性比 c 点溶液的导电

15、性强Ca 点 KW的数值比 c 点 KW的数值大Db 点酸的总浓度大于 a 点酸的总浓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相同 pH 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加水稀释,醋酸稀释过程中电离程度增大, 因此醋酸的 pH 改变值比盐酸的 pH 改变值小,即为盐酸 pH 变化曲线,为醋酸 pH 变化曲线,A 项错误;pH b 点小于 c 点,因此溶液中离子浓度 b 点大于 c 点,溶液导电性 b 点比 c 点强,B 项正确;KW只与温度有关,因 此 a 点、c 点 KW数值相等,C 项错误;b 点对应的酸为盐酸,a 点对应的酸为醋酸,a 点 pH 小,且溶液中还存在 大量的醋酸分子,因此 a 点酸的总浓度大于 b 点酸的总浓度。D 项错误。【总结升华】以 CH3COOH 为例,证明 CH3COOH 是弱酸的方法如下:方法现象配制某浓度的醋酸溶液,向其中滴入几滴甲基橙试液, 然后再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振荡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橙色醋酸钠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浅红色测定 0.1moL/L 的醋酸溶液的 pH测出溶液的 pH1在烧杯里加入浓醋酸,接通电源,然后缓缓加入蒸馏 水并不断搅拌,观察电流表中电流强度的变化电流表中电流强度先逐渐变大,然后逐渐变 小取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测其导电 性电流强度:盐酸醋酸取 1 mL 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用蒸馏水稀释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