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799949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尤溪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7-20182017-2018 学年尤溪七中高二第三次学年尤溪七中高二第三次“周学习清单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反馈测试地理试题地理试题时间:5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222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444 分)分)1.下列关于东北区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自然地域单元完整 B.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配合协调,南北没有热量差异 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最肥沃的黑土地和最大的天然林区 D.区内河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化不大,含沙量很小图为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

2、影响图,读图完成图为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图,读图完成 2 24 4 题。题。2.东北地区农业耕作制度为(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3东北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季节是( )。A3 月6 月 B4 月10 月 C10 月次年 4 月 D11 月次年 3 月4适宜在东北农业基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有( )。A冬小麦、黄麻、水稻 B柑橘、菠萝、椰子C甘蔗、水稻、玉米 D春小麦、玉米、甜菜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 5-65-6 题。题。5.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 2 -

3、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6.关于东北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 ) A.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B.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C.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D.舍饲养畜业广大林区和农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因地制宜组织生产,就形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因地制宜组织生产,就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农业布局。据此完成成了各具特点的农业布局。据此完成 7 78 8 题。题。7.下列关于东北耕作农业区粮食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

4、作农业区粮食作物中,小麦分布最普遍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C.玉米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增多D.水稻多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8.关于林业和特产区以及畜牧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小兴安岭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红松等B.小兴安岭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C.长白山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D.西部畜牧区的三河马和三河牛是闻名全国的优良品种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畜牧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完成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完成 9-119-11 题。题。9. 东北地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是( )有效保

5、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促使中部产粮区粮食就地转化密切了中西部的协作关系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了地区优势A B C D10. 东北地区牧业发展重点是( )A退耕还草,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和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B继续加大粮食种植,提供大量饲料,发展饲养业C发展以屠宰为主的原料型生产 - 3 -D围绕本地区城市消费需要,发展乳畜业生产读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

6、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1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为( ) A.农区牧业基地 B.商品棉生产基地 C.商品粮生产基地 D.出口创汇农业读下面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读下面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 12-1412-14 题。题。12. 在阶段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 ) A.资金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13.以下属于阶段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14.进入阶段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

7、速发展的条件是( )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 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降低 政策优势突显A. B. C. D.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 15-1615-16 题。题。15. 以下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 - 4 -A.A B.B C.C D.D16.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丰富的矿产资

8、源 B.相对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下图是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读图下图是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回答 17-1917-19 题。题。17.世纪 80 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A.国际经济背景 B.对外开放政策 C.良好的区位条件 D.侨乡优势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01 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

9、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 1993 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19.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得益于政策等优势条件,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也不可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得益于政策等优势条件,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也不可- 5 -避免地面临诸多问题。完成避免地面临诸多问题。完成 20202222 题。题。20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有( )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经济基础好、产业集聚程度高的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

10、化升级 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促进现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加基础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A B C D21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 B自然地理条件不宜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D中小城市的发展,影响大城市的环境质量22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重视对环境污染治理,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B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污染严重, “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C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土壤肥力上升D珠江

11、三角洲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植被生长,不会产生水土流失二、综合题:(两题,每空二、综合题:(两题,每空 2 2 分分, ,共共 5656 分)分)1、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28 分)图甲 图乙 图丙(1) 、图甲地形区名称:A_,B_.按照“因地制宜”布局原则,A 地适合发展_,B 地适合发展_.(2) 、图乙农业基地名称为_,该基地著名经济作物为_,该区域同江汉平原相比,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为_.- 6 -(3) 、图丙区域内部不同的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不同,其中,平原区应继续强化 、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 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山区,应森林资源的保育

12、为核心,多元开发 产品。(4) 、甲、乙两图所示地区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冻土广布 B河流的汛期只出现在春季C都有小麦种植 D黑土肥沃(5) 、C 区域曾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成为“北大仓” 。但现在“北大仓”却不再开垦荒地,原因是什么?(6 分)2、下图是我国两个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8 分)(1) 、分析图中 B 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8 分)(2) 、长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限制性因素是 (2 分)(3) 、面对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珠三角地区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12 分)产业结构调整,以广州市为

13、基地,发展 工业和 工业构建以_、广州、深圳为核心的 城市群;加强 与 等对策。(4)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产业升级面临怎样的困境?(6 分) - 7 -2017-20182017-2018 尤溪七中高二地理第二轮尤溪七中高二地理第二轮“周学习清单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反馈测试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4 分)题号题号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答案答案C CA AB BD DB BD DD DD DA AA AD D题号题号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21212222答案答案

14、C CA AA AC CB BB BD DA AD DC CB B2、综合题:综合题:(共两大题,每空 2 分,共 56 分)1、(1)辽东丘陵 辽河平原 林果业 种植业(8 分)(2)三江平原 大豆 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多(6 分)(3)商品粮 生态 特色农业(6 分)(4)C(2 分)(5)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6 分)2、(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良好的区位(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8 分)(2)能源资源不足,矿产资源缺乏(2 分)(3) 、原材料 装备制造 香港 大珠江三角洲 规划 管理(12 分)(4)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