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学习精神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780178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种学习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种学习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种学习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种学习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种学习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种学习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种学习精神(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种学习精神三种学习精神一、不唯书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在我们的学习中,教科书是我们学习的重要资料,学好课本基础知识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里应当明确两个问题;一、科学总是发展着的知识体系,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可能都是毫无缺陷的。这就需要我们多动脑筋,在考虑的基础上敢于怀疑,大胆探索,提出我们自身的观点和看法。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总是多次反复才干完成的。也许我们的怀疑是错误的,我们提出的观点和见解是不正确的,但正是从这种错误与正确的交锋中才干获得正确的认识。一味死记硬背,即便把课本背熟了,也难以灵活运用。所以,我们提倡不唯书,并不是为了否定书,而是为了培养一种创新精神。二、不唯师

2、在中同学的学习中,很多同学上课时只会认真听讲;把老师的板书一字不差地抄录下来,课后进行消化吸收,但却很少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讲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把什么,把自身变成了一个“知识容器” 。瑞士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做过的事的人。 ”所以,我们主张同学要多与老师交流,当对老师讲的有疑问或有不同看法时,要敢于坚持自身的观点,敢于向老师质疑,甚至与老师争论,在争论中我们失去的只是错误,而得到的除了正确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智力的发展,还有勇气和信心的提高,最终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必定。三、不唯一对于一个知识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

3、;对于一道题的求解,可以有不同方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可以从不同学科去分析解决。世界自身就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我们学习的目的决不是为了追求唯一的答案。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必需具备这种“不唯一”的意识和精神,尽可能寻求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养成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的习惯,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一、不唯书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在我们的学习中,教科书是我们学习的重要资料,学好课本基础知识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里应当明确两个问题;一、科学总是发展着的知识体系,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可能都是毫无缺陷的。这就需要我们多动脑筋,在考虑的基础上敢于怀疑,大胆探索,提出我们自身的观点和看法。二、人们

4、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总是多次反复才干完成的。也许我们的怀疑是错误的,我们提出的观点和见解是不正确的,但正是从这种错误与正确的交锋中才干获得正确的认识。一味死记硬背,即便把课本背熟了,也难以灵活运用。所以,我们提倡不唯书,并不是为了否定书,而是为了培养一种创新精神。二、不唯师在中同学的学习中,很多同学上课时只会认真听讲;把老师的板书一字不差地抄录下来,课后进行消化吸收,但却很少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讲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把什么,把自身变成了一个“知识容器” 。瑞士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做过的事的人。 ”所以,我们主张同学要多与老师交流,当

5、对老师讲的有疑问或有不同看法时,要敢于坚持自身的观点,敢于向老师质疑,甚至与老师争论,在争论中我们失去的只是错误,而得到的除了正确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智力的发展,还有勇气和信心的提高,最终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必定。三、不唯一对于一个知识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对于一道题的求解,可以有不同方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可以从不同学科去分析解决。世界自身就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我们学习的目的决不是为了追求唯一的答案。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必需具备这种“不唯一”的意识和精神,尽可能寻求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养成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的习惯,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一、不唯书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6、。 ”在我们的学习中,教科书是我们学习的重要资料,学好课本基础知识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里应当明确两个问题;一、科学总是发展着的知识体系,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可能都是毫无缺陷的。这就需要我们多动脑筋,在考虑的基础上敢于怀疑,大胆探索,提出我们自身的观点和看法。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总是多次反复才干完成的。也许我们的怀疑是错误的,我们提出的观点和见解是不正确的,但正是从这种错误与正确的交锋中才干获得正确的认识。一味死记硬背,即便把课本背熟了,也难以灵活运用。所以,我们提倡不唯书,并不是为了否定书,而是为了培养一种创新精神。二、不唯师在中同学的学习中,很多同学上课时只会认真听讲;把老师的板书一

7、字不差地抄录下来,课后进行消化吸收,但却很少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讲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把什么,把自身变成了一个“知识容器” 。瑞士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做过的事的人。 ”所以,我们主张同学要多与老师交流,当对老师讲的有疑问或有不同看法时,要敢于坚持自身的观点,敢于向老师质疑,甚至与老师争论,在争论中我们失去的只是错误,而得到的除了正确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智力的发展,还有勇气和信心的提高,最终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必定。三、不唯一对于一个知识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对于一道题的求解,可以有不同方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可以从不同学科去分析解决。世界自身就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我们学习的目的决不是为了追求唯一的答案。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必需具备这种“不唯一”的意识和精神,尽可能寻求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养成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的习惯,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