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形势与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王宏东)2013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8763893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形势与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王宏东)2013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人口形势与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王宏东)2013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人口形势与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王宏东)2013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人口形势与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王宏东)2013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人口形势与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王宏东)2013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形势与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王宏东)20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形势与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王宏东)2013(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口形势与我国人口发展战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翟振武 2(一)全球人口发展现状和趋势n全球人口增长的形势n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生育水平反差巨 大3(1)世界人口增长不断加快年份人口数增长长10亿亿所用时间时间1800年10亿亿近300万年1930年20亿亿约约130年1960年30亿亿30年1975年40亿亿15年1987年50亿亿12年1999年60亿亿12年2011年70亿亿12年资资料来源 1.联联合国从人口讨论讨论 中看到的未来,1974年世界人口会议议,第一卷 ;2.联联合国人口基金.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报告。表1 全球人口每递递增10亿亿的时间时间 表4世界人口增长资

2、资料来源:联合国 世界人口展望20085n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发达国家人口将从现 在的12.37亿增加到2050年的12.75亿,发 展中国家将从现在的56.71亿增加到79.46 亿。n从现在到未来(2011-2050),全球新增 加的23亿的人口中,2%来自发达国家, 而98%来自发展中国家。(2)人口增长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6n未来非洲人口增加速度最快,2050年比 2010年人口增加94%。n欧洲则是负增长,2050年人口比2010年人 口减少6%,人口规模不断减小。n亚洲人口从2010年的42亿增加到2050年 的52亿,增加了26%,低于世界人口平均 增长水平(32%)。(3)世界人口

3、分布将发生重大改变7世界各个洲及地区目前人口和未来人口增 长的情况(单位:亿,%)数据来源:联合国 世界人口展望20082010年 总总人口2025年 预计预计 人口2050年 预计预计 人口2010-2050 增长长人数2010- 2050 增长长率 世界69.1080.1291.5022.4132.4 发发达国家12.3712.7712.750.383.1 欠发发达国家56.7267.3478.7522.0340.1 亚亚洲41.6747.7352.3210.6525.6 非洲10.3314.0019.999.6693.5 拉丁美洲/ 加勒比地区5.896.707.291.4023.9欧洲

4、7.337.296.91-5.7 北美3.523.984.490.9727.5 大洋洲0.360.430.510.1543.38(4)人口大国格局重新排序数据来源: 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表3 世界前十个人口大国的情况2010年2050年人口排名国家人口数(亿亿)占世界人口比重(%)TFR人口排名国家人口数(亿亿)占世界人口比重(%)1中国13.5419.601.61印度16.1417.642印度12.1517.582.72中国14.1715.493美国3.184.602.13美国4.044.414印度尼西亚亚2.333.372.54巴基斯坦3.353.665巴西1.952.832.05尼

5、日利亚亚2.893.166巴基斯坦1.852.674.06印度尼西亚亚2.883.157孟加拉1.642.382.57孟加拉2.232.438尼日利亚亚1.582.295.78巴西2.192.399俄罗罗斯1.402.031.59埃塞俄比亚亚1.741.9010日本1.271.841.410刚刚果1.481.619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生育水平反差巨大n世界人口增长所以出现这样大的差异,与各个国 家的人口再生产模式转变有密切关系。n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前的几千年间,人口再生产的 基本模式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增长率”(简 称“高高低”)。n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医疗卫生的进步和经济社会 的发展,

6、欧洲死亡率开始缓慢下降,出生率维持 在高水平,出现“高低高”n出生率随社会经济发展下降出现“低低低”模式10人口转变示意图图2第一阶阶段: 高、高、低第二阶阶段: 高、低、高第三阶阶段: 低、低、低出生率死亡率时时期率 ()11发达国家1750-2009年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来源:联合国1970世界人口,1971第三表,联合国1970-1975年 部分地区和国家人口指标及历年世界人口数据表12发展中国家1750-2009年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来源:联合国1970世界人口,1971第三表,联合国1970-1975年 部分地区和国家人口指标及历年世界人口数据表13二、我国人口发展形势(一)我国人口转变

7、的特点分析:一是干预性。 1970年,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在6.0上下波 动,高于当时印度、印尼等国生育水平。n在人口规模快速膨胀的严峻形势下,党和政府从国家和民族长远 利益出发,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很快降到世界平均水平以 下,改变了我国人口发展轨迹。14(一)我国人口转变的特点分析n二是压缩性。我国用了不到50年时间就完成了主要发达国 家用百年时间完成的人口转变历程,比世界人口完成转变 的时间早40年左右。n目前,在总人口过亿的国家中,除巴西生育率于2009年刚刚下降 到更替水平外,其他发展中国家仍处在人口转变过程中。n印度曾与1951年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国家,但 2010

8、年妇女总和生育率仍为2.6,相当于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初的水 平。15-1001020304050194919561963197019771984199119982005年份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历史性转变16(一)我国人口转变的特点分析n三是超前性。我国人口转变超前于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社 会保障、文化氛围,是经过几十年坚持不 懈努力和数以亿计的家庭无私奉献取得的 ,来之不易。n但同时存在不稳定性,局面更加复杂,现阶段 既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也要积极应对一 些在发达国家才出现的人口问题。17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 (2009地区总总和 生育 率

9、人均国民收 入PPP (美元)地区总总和 生育 率人均国民收 入PPP (美元) 中国1.66,020英国1.936130日本1.435220法国2.034400韩韩国1.221850德国1.335940香港1.143960俄罗罗斯1.515630新加坡1.229,780意大利1.430250澳门门1.052260美国2.146970丹麦1.937280澳大利亚亚2.03404018(一)我国人口转变的特点分析n四是不平衡性。由于我国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 口工作的基础存在差异,各地区的人口转变呈现出明显的 不平衡性,这种趋势过去和现在一直存在。n人口转变的不平衡性也使得各地人口发展面临

10、的主要问题有很大 差异:河南、山东、广东、江苏4省人口数量基本与西部12省(区 、市)人口总和持平。上海、江苏、四川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 超过了15%,特别是上海户籍人口负增长已经十多年了,人口老 龄化压力大。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等东部6个省 (市)吸纳了全国75%的跨省流动人口,其中广东流动人口3000 多万,实有人口超过1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任务繁重。19(注:北京、天津、上海、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出生率低于9;而宁夏、广西、青海、海南、西藏和新疆的出生率则高于14)20(注:上海、重庆、江苏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了11%;而新疆、西藏、青海和宁夏则低于7%,尚没有

11、进入老龄社会)21三、我国人口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n人口总量继续增长,生育水平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n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相关社会问题初步显现n城乡人口比例将发生逆转,流动人口问题更加复杂n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即将达到峰值,劳动力从无限供给逐步 转变为有限剩余 n人口老龄化速度开始明显加快,正在改变社会形态和公共 需求结构 n家庭状态呈现新的变化,家庭功能弱化成为制约民生改善 的重要因素 22(一)人口总量继续增长,生育水平呈现稳中有 降的趋势n一是育龄妇女人数达到峰值。n二是妇女总和生育率稳中有降。n三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将继续下降。 23生育旺盛期(20-29岁)妇女人数 出现一个新的高峰 75

12、859510511520002005201020152020202520302035204020452050年份百 万 人24出生人数的变化251990-2050年我国出生人口变动情况 受年龄结构的影响 ,“十二五”预计 净增人口4000万左 右,“十二五”时期 年均出生人口比“ 十一五”时期有所 增加。“六五”时期(1981-1985)年均出生:2148万“七五”时期(1986-1990)年均出生:2457万“八五”时期(1991-1995)年均出生:2151万26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公报20062009年出生人口数27每年净增人口数的变化28生育水平稳中有降注:2009年我国农村地

13、区妇女的平均初育年龄为25.45岁。n直接统计n在1.21.4n专家估计n2000年在1.74左右n目前最有可能在1.6-1.6529我国妇女生育年龄变化30中国生育水平?5.8012345678194919561963197019771984199119982005年份个更替水平:2.13132图图4 4 历年人口统计数据回推(总人口)历年人口统计数据回推(总人口) 33两性合计:教育数据比普查数据多出240万 449万 280万 291万34“十二五”以后,人口惯性进一步减弱,净增人口开 始下降。假设总和生育率为1.7左右的情况下,在 2031-2035年(“十六五”时期)总人口始现零增长

14、, 而后开始进入人口负增长时期。35庞大的人口数量仍将持续 增长亿 人1213141516200020102020203020402050 年份按TFR=1.7左右预测按TFR=2.05左右预测36(二)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相关社 会问题初步显现n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出生人口性 别比开始高于103至107的正常值范围,持续 偏高至今已经快30年了。n2009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5,比 2008年下降了1.11,这也是2006年以来我国 出生人口性别比首次出现下降,2010年为 118,继续下降,但仍在高位徘徊。形势依 然严峻,治理的任务依然艰巨。37中国历年出生性别比趋

15、势变化数据来源:1988年全国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历次1人口抽样调查及普查数据381982-2000年各省出生人口性别比 出生性 别别比1982年1990年2000年103-西藏贵贵州西藏 103-107北京、天津、内蒙古 辽辽宁、吉林、黑龙龙江 上海、江苏苏、江西 湖北、湖南、四川 贵贵州、云南、甘肃肃 青海、宁夏、新疆北京、黑龙龙江 上海、云南 西藏、青海 宁夏、新疆贵贵州、新疆108-109河北、山西、浙江 福建、山东东、陕陕西山西、内蒙古、吉 林、福建 湖北、甘 肃肃内蒙古、黑龙龙江、云 南、宁夏110-120安徽、河南、广东东 广西天津、河北、辽辽宁 江苏苏、浙江、安徽 江西、山东东

16、、河南 湖南、广东东、广西 海南、四川、陕陕西北京、天津、河北、山 西、辽辽宁、吉林、上 海、江苏苏、浙江、福 建、江西、山东东、河 南、重庆庆、四川、甘 肃肃、青海 121+安徽、湖北、湖南广 东东、广西、海南、陕陕 西 392005年各省出生人口性别比性别别比省份 103- 107西藏108- 109吉林、 新疆、 辽辽宁110- 120黑龙龙江、 宁夏、重庆庆市、云南、 浙江、 山东东、甘肃肃、四川、山西、青海、内蒙 古、北京、河北、广西、天津、广东东、 上海 120+海南、河南、福建、江苏苏、贵贵州、湖南 、 湖北、 陕陕西、安徽、江西40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90年代 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统计特征 国家( 地区)出生性别别比正 常值值范围围最低 值值最高 值值平均 值值标标准 差有效数 据年数 SRB在 标标准 范围围 内的年 数 加拿大102.3-107.8104.9106105.50.216全部美国102.6-107.4104.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