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苏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719759 上传时间:2018-07-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苏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四讲第四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作业 单独成册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神经兴奋产生、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 Na内流有关B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解析:神经纤维膜内和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其中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与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D 错误。答案:D2机体内相邻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起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是由上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与下一神经元的轴突建立的结构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C突触后膜上存在

2、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保证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神经元必然产生动作电位解析:突触是由一神经元的轴突与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建立的结构,A 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属于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 错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 错误。答案:C3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它可被胆碱酯酶分解,而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当人体发生有机磷中毒时,将会发生的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解析:正常情况下乙酰胆碱发生作用后即被胆碱酯

3、酶分解。若有机磷中毒时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乙酰胆碱起作用后不能及时被分解,则会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B 正确。答案:B4(2017高考海南卷)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2解析: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需要能量,故缺氧会受影响。答案:A5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实验。实验 1:将浸有 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反射;实验 2:去除脊

4、蛙腹部皮肤,重复实验 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实验 3: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 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剪除脑的目的是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B在实验 1 的搔扒反射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C实验 2 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D本实验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解析: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位于脑中的高级中枢的调控,实验中剪除脑是为了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A 项正确;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因此在实验 1 的搔扒反射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B 项正确;实验 2 中去除脊蛙腹部皮肤后不出现搔扒反射,其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C 项错误;在本实验中,剪除脑而保留脊髓的蛙

5、能进行搔扒反射,但剪除脑并破坏脊髓的蛙不能进行搔扒反射,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 项正确。答案:C6(2018山东日照联考)果蝇的某种突变体因动作电位异常而发生惊厥。如图表示两种果蝇的动作电位。据图分析,突变体果蝇神经细胞膜异常的是( )A钠离子通道和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B钠离子通道和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C钾离子通道和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D钾离子通道和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解析:图中显示,两曲线上升只是受到刺激后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的过程,突变体和野生型的曲线变化相同,说明突变体的钠离子通道和钠离子内流是正常的,两曲线的下降只是钾离子外流恢复形成静息电位的过程,突变体的曲线与野生型不同,这说

6、明突变体的钾离子通道和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出现了异常。答案:C7.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 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 B、D 上的电流计,可记录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A 为骨骼肌,C 为神经中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A刺激 a 点会引起 A 的收缩,不属于反射活动B刺激 b 点,甲、乙两电流计都可记录到电位变化C刺激 a 点,乙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表明反射弧的某部位受损D刺激 b 点,会引起 A 的收缩,但 E 不会发生反应解析:由图可知,a 所在神经为传出神经,A 骨骼肌为效应器,刺激传出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但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活动,A 正

7、确;b 所在神经为传入神经,刺激 b点,甲、乙两电流计都可记录到电位变化,B 正确;若刺激 a 点,乙电流计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原因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C 错误;刺激 b 点,会引起 A 的收缩,但 E 不会发生反应,D 正确。答案:C8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 ABBCCD,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 C 处,A、D 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 D 处,肌肉和 F 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兴奋从 E 到 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的内容物释放到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和在突触中

8、传递的速度不同,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慢,A 错误;兴奋在突触中只能单向传递,B、C 错误。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过程,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 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9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图甲中的 f 表示的结构是_。(2)图乙是图甲中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甲的神经中枢中,这样的结构有_个。4(3)图乙中的 B 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或_的膜。图乙中处的液体为_。(4)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元间信号的传递在神经递质参与下才能完成,神经递质由 A 细胞合成,经过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融合经_作用将神经

9、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5)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需要_直接提供能量,所以在突触小体中含较多的_(细胞器)。(6)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解析:(1)由图甲分析可知,f 为效应器。(2)图乙为突触结构,相当于图甲中的 c;图甲中反射弧含有 3 个神经元,2 个突触结构。(3)图乙中的 B 是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突触间隙的液体是组织液。(4)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经过高尔基体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融合经胞吐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5)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过程需要消耗 ATP,ATP 主要来自线

10、粒体,因此在突触小体中含较多的线粒体。(6)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7)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答案:(1)效应器 (2)c 2 (3)细胞体 树突 组织液 (4)高尔基体 胞吐 (5)ATP 线粒体 (6)蛋白质 (7)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10(2018江西南昌调研)如图为伸腿和屈腿运动示意图,甲、乙记录电极分别插入支配股直肌和半膜肌的神经元胞体内,以记录神经元的电位变化。(1)甲、乙记录的是_(填“传入神经元”或“传出神经元”)

11、的电位变化。(2)检测结果显示甲、乙两个电位变化不同,可以推测相应神经元的突触小泡释放的_是不同的物质。(3)乙电极显示的电位比该神经元在静息时的电位更低,分析表明该变化与 Cl的_(填“内流”或“外流”)有关,另外还有可能与细胞膜上的 Na通道的_(填“开放”或“关闭”)或 K通道的_(填“开放”或“关闭”)有关。5(4)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伸腿和屈腿运动,这说明_。(5)铁钉刺入某人的脚底,引起肾上腺素分泌的增加,它的分泌_(填“受”或“不受”)神经直接支配。若脚部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_免疫。(6)内分泌腺_(填“有”或“无”)导管,分泌的激素

12、_,因此,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解析:(1)由图中甲、乙电极插入支配股直肌和半膜肌的神经元胞体内,可知记录的是传出神经元的电位变化。 (2)两个电极所处的神经元接受同一个传入神经元传来的兴奋,但电位变化不同,可以推测这是由相应神经元的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导致的。(3)神经元在静息时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乙电极显示的电位比静息时更低,这可能是由于 Cl内流,膜内负电荷增多导致的;也可能是 Na通道关闭,Na不能内流,不能形成动作电位,或者与 K通道开放,K持续外流有关。(4)人的意识在大脑皮层形成,大脑皮层属于高级神经中枢,而控制伸腿和屈腿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脊髓属于

13、低级神经中枢,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伸腿和屈腿,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控制作用。(5)铁钉刺入某人的脚底,引起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这是神经调节的结果。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抵御病菌侵害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6)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的激素可直接进入血液,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答案:(1)传出神经元 (2)神经递质 (3)内流 关闭 开放 (4)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控制作用 (5)受 非特异性 (6)无 直接进入血液(或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11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

14、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代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腿上肌肉)称为_,称为_,处共有_个突触。(2)图甲中刺激 d 点,则除 d 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_、_(用字母表示)。(3)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哪种细胞器中:_(填名称),该结构的作用是为6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_。(4)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抑制图乙中_与突触前膜的融合,从而使突触处的信号传导暂时中断。中物质若正常释放,可能使下一个神经元释放_。解析:(1)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因此称为效应器。联系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为神经中枢。两个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即形成突触,处共有 3个突触。(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能双向传导,因此,刺激 d 点,兴奋能传至 c;兴奋通过突触是单向传递的,能从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传递到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因此,刺激d 点,兴奋能传至 e 点,但不能传至 a、b 点。(3)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线粒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线粒体中产生的 ATP 能为神经冲动的传导提供能量。(4)为突触小泡,其中物质为兴奋性递质,正常释放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答案:(1)效应器 神经中枢 3 (2)c e (3)线粒体 能量(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