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分析 第四章、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677094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制剂分析 第四章、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中药制剂分析 第四章、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中药制剂分析 第四章、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中药制剂分析 第四章、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中药制剂分析 第四章、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制剂分析 第四章、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制剂分析 第四章、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中药制剂的含 量测定内蒙古医学院 药物分析教研室l教学基本要求u掌握中药制剂含量测定中样品处理的方法u掌握可见-紫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熟悉运用双波长测定法、三波长测定法、差示光 谱法进行中药成分定性、定量的原理和方 法,了解导数光谱法的原理和操作。u掌握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定性、定量 方法;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定性、定量方法;掌握各类高效液相色谱 法分离条件的选择;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 的组成及应用;了解液相色谱的新进展。u掌握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定性、定量 方法; 熟悉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了 解气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了解检测器的 类型。u熟悉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定

2、性、定量 方法;了解库仑电量法、离子选择电极、 原子吸收光谱及冷原子技术。l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是质量控制的一项中药指标。l 含量测定是研究某种成分的含量高低是否符合规定来判断药物的优劣。l 含量测定已成为质量标准控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第一节 含量测定样品的处理作用1.将被测成分从样品中释放出来2.除去杂质,纯化样品3.富集浓缩或进行衍生化4.使试样的形式及所用溶剂符合分析测 定的要求l一、样品的粉碎l目的:l 一是保证含量测定所取样品均匀而又代表性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l 二是使样品中的被测组分能更快的提取出来。二、样品的提取方法1.冷浸法2.回流提取法3.连续回流提取法4.超声提

3、取法5.超临界流体提取法三、样品的分离净化方法1.沉淀法2.蒸馏法3.液-液萃取法法4.色谱法5.固相微萃取技术6.消化法第二节 测定方法的验证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是否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在建立中药质量 标准时,分析方需经验证;在处方、工艺等 变更或改变原分析方法时,也需对分析方法 进行验证。方法验证过程和结果均应记载在 药品质量标准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l 验证内容有:l准确度l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重现性)l专属性、l检测限、定量限、l线性、范围l耐用性。 l 一、准确度l 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 %)表示。准确度应在

4、规定的范围内测试。用于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均需做准确度 验证。l1、测定方法的准确度l 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做加样回收测定,即于已知被测成分含量的供试品中再精密 加入一定量的已知纯度的被测成分对照品, 依法测定。用实测值与供试品中含有量之差 ,除以加入对照品量计算回收率。l 在加样回收试验中须注意对照品的加入量与供试品中被测成分含有量之和必须在标 准曲线线性范围之内;加入的对照品的量要 适当,过小则引起较大的相对误差,过大则 干扰成分相对减少,真实性差。回收率%=(C-A)/B100%l2、数据要求l 在规定范围内,取同一浓度的供试品, 用6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或设计3个不同 浓度,每个浓度各分

5、别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 进行测定,用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一般中间浓度加入量与所取供试品含量之比控 制在1:1左右。 l二、精密度l 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 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一般用偏差、标 准偏差的相对标准偏差表示。l 精密度包含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l 三、专属性l 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可能存在的条件下,采用的方法能够正确测定出被测成份 的特征。l 考察一个分析样品的专属性时,应着重考察共存组分是否对被测组分的测定有干 扰。l 四、线性l 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供试品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l 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

6、定线性关系。可用一贮备液经精密稀释,或分别精密称样,制 备一系列供试品的方法进行测定,至少制备 5个浓度的供试品。以测得的响应信号作为被测物浓度的函数作图,观察是否呈线性, 再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 l五、范围l 系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l 范围应根据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和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结果及要求确定。对于 有毒的、具特殊功效或药理作用的成分, 其范围应大于被限定含量的区间。 l 六、耐用性l 系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为使方法用于 常规检验提供依据,开始研究分析方法时 ,就应考虑其耐用性。l 经试验,应说明

7、小的变动能否通过设计的系统适用性试验,以确保方法有效。第三节 常用定量分析方法一、化学分析法u包括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u所用仪器简单,结果准确,主要用于制 剂中含量较高的一些成分或矿物药 制剂中 的无机分析u灵敏度低,操作繁琐,耗时长,专属性 不高,对微量成分测定的准确性不理想l(一)重量分析法l 分为挥发法,萃取法和沉淀法u挥发法:测定具有挥发性或定量转化为 挥发性物质的组分含量u萃取法:根据被测组份在互不相溶的两 相中溶解度不同,达到分离的目的u沉淀法:将被测组份定量专为难溶性化 合物,测定其含量的方法,适用于制剂 中纯度较高的成分。l(二)滴定分析法u分为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 氧

8、化还原滴定等u酸碱滴定法适用于中药制剂中所含的生 物碱,有机酸组分的含量u沉淀法分为银量法,四苯硼钠法和亚铁 氰化钾法等,中药用于测定生物碱,生 物碱的氢卤酸盐以及含卤素的其他有机 成分的含量。u常用的配位滴定法包括EDTA法和硫氢酸 铵法,用于测定鞣质、生物碱及含有Ca2+ 、Mg2+、Fe3+,Hg2+等矿物类制剂的含量u氧化还原滴定法适用于测定具有氧化还 原性的物质。是中药及其制剂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 具有灵敏度高,精度好,造作简单等优点。要求被测组分本身或其显色产物对可见- 紫外光具有选择性吸收。按测定波长不同可分为单波长光度法和计 算分光光度法。二、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l(一)单波长

9、光度法l 测定前,必须经过适当的提取,净化,或采用专属的显色反应等步骤来排除 干扰。l 选择max进行定量分析,而共存组分在此波长处基本无吸收l 吸收度读数控制在0.3-0.7之间l1. 吸收系数法 l 按各品种项下的方法配制供试品溶液,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再以该 品种在规定条件下的吸收系数计算含量。 用本法测定时,吸收系数通常应大于100,并注意仪器的校正和检定。 l2 对照品比较法 l 按各品种项下的方法,分别配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对照品溶液中所含 被测成分的量应为供试品溶液中被测成分 规定量的10010,所用溶剂也应完全一致。l3.标准曲线法l 先配制一系列浓度不同浓度的对

10、照品 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吸收度,绘制A/C曲 线或求出其回归直线方程(r0.999),即得标准曲线。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供试品的吸 光度,求得供试品中被测组分的浓度或含量.l 在比色法中最常用.l(二)计算分光光度法l 供试液中若有两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共存,其紫外光谱彼此发生不同程 度的重叠时,则可通过测定多个波长处的 吸收度,根据吸收度的加和性,采用适当 的数学处理方式进行多组分的同时测定, 或者用其排除共存组分的干扰,测定其中 某个组分。l 三.薄层色谱扫描法l 系指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薄层板上,对薄层色谱中可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的 斑点,或经激发后能发射出荧光的斑点进 行扫描,将扫描

11、得到的图谱及积分数据用 于药品的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 u同HPLC相比:具有实验成本低,流动相的选择与更换方便等优点u是药物制剂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u2005版中国药典中有35中中成药的含量测定才有薄层扫描法l(一)基本原理l一般是指波层色谱斑点的色谱扫描l固定波长,斑点移动,测定A-l或F-l曲线l根据波层扫描的测定方式可分为薄层吸收 扫描法和薄层荧光扫描法l1.薄层吸收扫描法l 适用于在可见、紫外区有吸收的物质 ,及通过色谱前或色谱后衍生成上述化合 物的样品组分,可分别以氘灯和钨灯为光 源,在200-800nm波长范围内选择合适波长 进行测定。l 斑点中物质的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需 要用K

12、ubelka-Munk理论及曲线来描述l Kubelka-Munk理论以斑点的相对反射率和相对透光率表示薄层色谱斑点的吸光 度,说明了固定相的散射参数SX对斑点中物质的浓度与吸收度间关系的影响,从而 获得不同散射参数SX时斑点的A-KX理论曲 线,即Kubelka-Munk曲线。l Kubelka-Munk曲线时薄层扫描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l2.薄层荧光扫描法l 适用于本身具有荧光或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产生荧光的物质的测定,光源用讪灯 或汞灯,采用直线式扫描。l 专属性强,灵敏度比吸收法高1-3个数 量级,最低可测到10-50pg样品,但使用范围窄l 当溶液浓度很稀时(ECl0.05),荧光强

13、 度与激发光强I0及物质的浓度C的关系为lF=2.3KI0ECll或F=KClK为常数(与荧光效率有关),L为薄层板 厚度,E为吸光系数l Kubelka-Munk理论不适用于薄层荧光扫描,无需进行曲线校直l 用薄层荧光扫描进行定量分析时,用斑点荧光强的的积分值与斑点中组分的含 量代替上式中的F与C进行运算。l(二)定量分析方法l1.方法学考察l(1)工作曲线l目的是:u检验所选择的散射参数SX是否合适u考察工作曲线是否通过原点,以便确 定采用一点法或两点法定量u确定点样量的线性范围l(2)分离度: l 用于限量检查和含量测定时,要求定 量峰与相邻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分离 (R)的计算公式为

14、:lR=2(d2-d1)/(W1+W2)l 式中:d2为相邻两峰中后一峰与原点的 距离;d1为相邻两峰中前一峰与原点的距 离; W1及W2为相邻两峰各自的峰宽。l 除另有规定外,分离度应大于1.0。l(3)重复性 l 同一供试品溶液在同一薄层板上平行点样的待测成分的峰面积测量值的相对标 准偏差应不大于3.0%;需显色后测定的相 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5.0%。l(4)准确度考察l 常用加样回收率来衡量,其值应在 95%-105%之间,测定数据一般为5-6个l(5)统计检验l 包括F检验和t检验l2.定量方法(1)外标法(2)内标法(3)回归曲线定量法外标一点法外标两点法l四、气相色谱法l(一)基本

15、原理l 气化后的试样被载气带入色谱柱,由于各组分在两相间的作用不同,在色谱柱 中移动有快有慢,经一定柱长后得到分离 ,以此被载气带入检测器,将各组分浓度 或质量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变化记录为色谱 图,利用色谱峰保留值进行定性分析,利 用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分析。l (1)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 n( )tR =5.54tR W1/2=16( )tRW( )l2.速率理论H=A+B/u+Cul3.分离度2(tR2tR1)R W1W2 l4.系统适应性l(1)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l(2)分离度 R1.5l(3)重复性 2.0%l(4)拖尾因子 0.95-1.05l(二)实验条件的选择u1.固定相的选择u2.柱温的选择u3.载气的选择u4.其他条件的选择u5.检测器l(三)定量分析方法(1)内标法加校正因子(2)外标法(3)归一法(4)标准溶液加入法l五、高效液相色谱法l(一)基本原理l (1)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 n( )tR =5.54tR W1/2=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