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luoxia****01813 文档编号:48669547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因素 第一,数学特点。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推理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认知方式、 思维结构大不相同。思维是认知的基础,而思维不同会导致认知能力有所差别。加上高中 数学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是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的重要因素。 第二,教学模式。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下,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提高学生的兴 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被动局面,难以形成创造性思维。 第三,学生自我因素。高中阶段,学生逆反心理十分明显,很多学生对数学逐渐失 去了兴趣,甚至出现逃学现象。加上家庭

2、条件、环境因素等各方面影响,对学生创造性思 维能力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对策 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望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 有效的激励手段,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学习。同时,教师应该发挥数学学科的势,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求证,敢于质疑。同时,应该让学生明白问题的答案有时候并不是固定的、绝对的,让学生认识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2.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思想观念 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已经逐渐暴露出不足,不能满足 教学以及学生的需求。基于对社会教育形

3、势的分析,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转变自身观念,创 新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提升整体 教学效率。 在课堂实施中,教师应该围绕学生设计教学计划,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大胆尝 试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提供肥沃的土 壤。 3.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高中数学教材中,由于新课改的要求,增加了很多生活化内容,教师需要深入挖 掘教材,将数学知识更好地融入学生生活实际中。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 握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掌握通过数学知识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逐渐建 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以便于在生活中窥探、发现

4、更多的数学现象。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 必须时刻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联系生活 实践的能力。 适当的猜想是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手段之一,很多创造性思维往往来自一些天马 行空的猜想。在课堂中,对于学生大胆的想象,教师不应该一味地否定,应让学生说出自 己想法的来由,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想法。 4. 提升学生课后创造性思维能力 现阶段,很多高中学校每天都会给学生留下大量的作业,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孰不 知,过重的学业负担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仅不能提升学生成绩,反而会打击学生学 习数学知识的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数学教师应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学

5、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布置具有探究意义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愿 意付出时间去探究作业。这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是一大考验,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工作,结合 教学大纲等,巧妙设计作业,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形成。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创造性思维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 需求。但是由于学生自身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以及数学学科特点等影响,导致学生创造性 思维能力发展受到制约。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引 入先进的教学模式,发挥数学学科的优势特点,促进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 元.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2):157. 2杨 花.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 2012(10):95-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