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课下能力提升二十四游沙湖苦斋记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668631 上传时间:2018-07-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课下能力提升二十四游沙湖苦斋记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课下能力提升二十四游沙湖苦斋记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课下能力提升二十四游沙湖苦斋记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课下能力提升二十四游沙湖苦斋记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课下能力提升二十四游沙湖苦斋记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课下能力提升二十四游沙湖苦斋记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课下能力提升二十四游沙湖苦斋记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下能力提升课下能力提升( (二十四二十四) ) 游沙湖游沙湖 苦斋记苦斋记(时间:40 分钟 分值:47 分)一、基础巩固(15 分,每小题 3 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颖悟绝人 绝:超过B辄深了人意 了:了解C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临:临近D是日剧饮而归 剧:急促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善医而聋 是日剧饮而归B余以手为口 以吾一日长乎尔C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因往相田,得疾D遂往求疗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颠沛生于不测 B初食颇苦难C. 滵曲折,注入大谷 D今夫膏粱之子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

2、类活用的一项是( )A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B下临兰溪,溪水西流C君看流水尚能西D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5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B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C覆之以茆D而彼之乐吾之苦也二、阅读鉴赏(2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游 丹 霞 记2(清)袁枚甲辰春暮,余至东粤,闻仁化有丹霞之胜,遂泊五马峰下,别买小舟,沿江往探。山皆突起平地,有横皴,无直理,一层至千万层,箍围不断,疑岭南近海多螺蚌,故峰形亦作螺纹耶?尤奇者,左窗相见,别矣,右窗又来;前舱相见,别矣,后舱又来。山追客耶,客恋山耶?舛午惝恍,不可思议。行一日夜,至丹霞。但见绝壁无蹊径

3、,惟山胁裂一缝如斜锯开。人侧身入,良久得路。攀铁索升,别一天地。借松根作坡级,天然高下,绝不滑履;无级处则凿崖石而为之,细数得三百级。到阑天门最隘,仅容一客,上横铁板为启闭,一夫持矛,鸟飞不上。山上殿宇甚固甚宏阔,凿崖作沟,引水僧厨,甚巧。有僧塔在悬崖下,崖张高幂吞覆之。其前群岭环拱,如万国侯伯执玉帛来朝,间有豪牛丑犀,犁靬幻人,鸱张蛮舞者。余宿静观楼。山千仞衔窗而立,压人魂魄,梦亦觉重。山腹陷进数丈,珠泉滴空,枕席间琮琤不断。池多文鱼在泳游。余置笔砚坐片时,不知有世,不知有家,亦不知此是何所。次日,循原路下,如理旧书,愈觉味得。立高处望自家来踪,从江口到此,蛇蟠蚓屈,纵横无穷,约百里而遥。倘

4、用郑康成虚空鸟道之说,拉直线行,则五马峰至丹霞,片刻可到。始知造物者故意顿挫作态,文章非曲不为工也。第俯视太陡,不能无悸,乃坐石磴而移足焉。僧问丹霞较罗浮何如余曰罗浮散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警胜矣又问无古碑何也?曰:雁宕开自南宋,故无唐人题名;黄山开自前明,故无宋人题名;丹霞为国初所开,故并明碑无有,大抵禹迹至今四千馀年,名山大川,尚有屯蒙未辟者,如黄河之源,元始探得,此其证也。然即此以观,山尚如此,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若因前贤偶施疏解,而遽欲矜矜然阑禁后人,不许再参一说者,陋矣妄矣,殆不然矣!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间有豪牛丑犀 间:中间B循原路下,如

5、理旧书 理:温习C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 涯:边际D陋矣妄矣,殆不然矣 陋:浅薄7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僧问丹霞较罗浮何如/余曰/罗浮散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警胜矣/又问/无古碑何也B僧问/丹霞较罗浮何如/余曰罗浮散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警胜矣又问/无古碑3何也C僧问丹霞较罗浮何如余曰/罗浮散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警胜矣/又问无古碑何也D僧问/丹霞较罗浮何如/余曰罗浮散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警胜矣/又问无古碑何也8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描写丹霞独特风貌的一组是(3 分)( )但见绝壁无蹊径 压人魂魄,梦亦觉重 舛午惝恍,不可思议 崖张高幂

6、吞覆之 天然高下,绝不滑履 山上殿宇甚固甚宏阔A BC 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甲辰年的春末,作者到达广东东部,听说仁化县有风景优美的丹霞山,于是在五马峰下停船,另租一艘小船,顺江而下前往探访。B丹霞山到处是绝壁,没有可上山的路,作者拉着铁索向上攀登,借助露出地面的松树根作梯级,台阶一般,脚下时常打滑。C作者晚上借宿在静观楼,丹霞山高千万丈,紧挨着窗户,似乎感到山压迫着人的魂魄,连人做梦的时候也觉得沉重。D作者感受到丹霞山是凭着美景的集中而胜出,山上没有古碑,作者就这个问题宕开一笔,有理有据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7、0 分)(1)无级处则凿崖石而为之,细数得三百级。译文: (2)余置笔砚坐片时,不知有世,不知有家,亦不知此是何所。译文: (3)始知造物者故意顿挫作态,文章非曲不为工也。译文: 4三、语言运用(10 分)11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郑板桥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生活中处处可见竹子,请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描绘你心目中的竹子。(100 字左右)(6 分)答: 12欣赏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4 分)(1)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不超过 45 个字。(2 分)答: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不超过 15 个字

8、。(2 分)答: 1解析:选 D 剧:痛快,畅快。2解析:选 D 均为连词,于是、就。A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B 项,介5词,用;介词,因为。C 项,动词,辅佐;动词,察看。3解析:选 B 苦难:古义,味道苦;今义,痛苦和灾难。4解析:选 D A 项,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B 项,西:名词作状语,向西。C项,西:名词用作动词,向西去。5解析:选 C A、B、D 三项为判断句,C 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6解析:选 A 间:夹杂。7解析:选 A 结合句意,并注意“曰” “问”等领起性词语在停顿中的作用。8解析:选 C 是写人的感觉,属间接描写。9解析:选 B “脚下时常打滑”错,原文

9、的意思借助露出地面的松树根作梯级,就像天然形成的台阶一般,脚下绝不会打滑。10答案:(1)没有树根作梯级的地方就开凿岩石来做成阶梯,细数一下共有三百级台阶。(2)我放下笔静坐一会儿,不知不觉已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忘记了有家,也忘记了自己身在哪里了。(3)这时我才明白大自然是故意做出回转曲折的样子,正如文章,如果不曲折婉转就不是好文章。参考译文:甲辰年的春末,我到达广东东部,听说仁化县有风景优美的丹霞山,于是在五马峰下停船,另租一艘小船,顺江而下前往丹霞山探访,山势从平地上突起,有横的褶皱的形象,没有直的挺立的山峰,一层山峰来了之后,层层山峰也迎面而来,完全围住没有断口。(我)猜想岭南离海近,多有

10、螺蚌,所以说山峰的形状也好像都成了螺纹吗?特别让人惊奇的是,左面的窗户刚看见,刚离开,右面的窗户又来了;前面的船舷看见它,刚离开,后面的船舷又有了(它)。山追着客人,还是客人留恋山呢?朦胧模糊,不能够想象出来。船行了一天一夜,到了丹霞山。只见丹霞山到处是绝壁,没有可上山的路,只有山的一侧裂开了一条缝,就像被锯子斜斜地锯开一样。人侧着身子进入,很久才能找到路。拉着铁索向上攀登,见到另一番天地。借助露出地面的松树根作梯级,就像天然形成的台阶一般,脚下绝不会打滑;没有树根作梯级的地方就开凿岩石来做成阶梯,细数一下共有三百级台阶。到阑天门的山路最为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山路的尽处,上面横放着一块铁板

11、作为进出的门,若一人拿着长矛守卫,那么连一只鸟也飞不过去。山上的楼台庙宇很坚固,又很宽敞,开凿山崖形成沟渠,把泉水引到寺庙的厨房,十分巧妙。有佛塔建在悬崖之下,悬崖像高高6张开的布覆盖着它,佛塔的前面群山环抱,就像是各国的诸侯拿着文书来朝见,群山夹杂有像巨大的水牛或丑陋的犀牛的,有像牦牛或人影的,有像鹞鹰张开两翅或蛮人在舞蹈的。晚上,我借宿在静观楼。山高千丈,紧挨着窗户,似乎压迫着人的魂魄,连梦中也觉得沉重。山的中部凹陷进去好几丈,泉水如珠子般悬空滴落,躺在床上终夜听着泉水叮咚的声音连绵不断。山涧有很多身上有着美丽花纹的鱼儿在游动。我放下笔静坐一会儿,不知不觉已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忘记了有家,也

12、忘记了自己身在哪里了。第二天,我沿着原来的路下山,就像在温习功课,更加觉得很有滋味。站在高处眺望自己上山的路,从江口到这里,山路就像龙蛇蚯蚓那样弯弯曲曲,纵横交错无穷无尽,大约有一百里那么远。如果用郑康成虚空鸟道的说法,拉成直线行走,那么从五马峰到丹霞,一会儿就可到达。这时我才明白大自然是故意做出回转曲折的样子,正如文章,如果不曲折婉转就不是好文章。但从高处俯视山下,丹霞山确实十分陡峭,人不能不感到害怕,于是我坐在石阶上一级一级地挪下山。僧人问我,丹霞山与罗浮山比较怎么样呢?我说:罗浮山的风景分散,找到一处美景的快乐也抵不上付出的辛劳,丹霞山凭着美景的集中而胜出了。僧人又问我:丹霞山上没有古碑

13、又怎么解释呢?我说:雁荡山从南宋开始开发,所以没有唐代文人的题跋;黄山从明代开始开发,所以没有宋代文人的题跋;丹霞山是从我们这个朝代初期才开发的,所以并没有明代的碑刻。从大禹到现在大概有四千多年了,名山大川,还有混沌而没有被开辟的,像黄河的源头,到元代才被探访到,这就是证明。然而从这点来看,山尚且如此,就更可以明白先贤圣人们的学说是无限广阔的。如果因为前代的学者们偶然对经典作了一些解释,就因此想小心谨慎地禁锢后来的学者,不让他们再增加一点新的观点,这真是浅薄而荒谬啊,大概不应该这样吧。11答案:示例:小溪畔,那一丛丛的尾竹,像绿色的彩笔,把天涂得瓦蓝瓦蓝的,把水染得碧绿碧绿的;院宅旁,那楚楚动人、身上泪痕斑斑的斑竹,结出一片片浓荫,掩映着座座竹舍;路径上,一簇簇的青竹,细长的竹枝,舞动的竹梢,像母亲慈祥的手,把青青的幼苗搂在怀里;山坡上,青碧如玉的翠竹,向荒山播撒出春意。12解析:第(1)问,应仔细观察漫画,该漫画画面内容较为简单,用简洁的语言将画面内容描述下来即可。第(2)问,结合第(1)问中对内容的描述,经分析可知,漫画主要强调了约束的重要作用。答案:(1)天空中飘着白云,一只风筝线绳完好,高高地飞在空中,一只风筝线绳已断,正在向下坠落。(内容完整,语言简洁即可)7(2)必要的约束也是一种保护。(追求绝对的自由只会使人堕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