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公共危机管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06419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章 公共危机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10章 公共危机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10章 公共危机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10章 公共危机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10章 公共危机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章 公共危机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 公共危机管理(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公共危机管理第二节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第三节 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第一节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第一节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出版了风 险社会一书,首次用“风险社会”的概念描述了当今 充满风险的后工业社会,并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作 为一种社会理论和文化诊断,风险社会的概念指现代性 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工业化社会道路上所产生的 危险开始占主导地位。在发达的现代性中,财富的社会 生产系统地伴随着风险的社会生产。在现代化进程中, 生产力的指数式增长,使危险和潜在的威胁的释放达到 了一个我们前所未知的程度。”关于风险社会的研究成 为一种显学。不论何种研究角度,学者们共同

2、的结论是 :“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我们将面临着深层的社会矛盾和 严重的生态危机。”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 ”频频撞击着人们的心灵:美国的“911” 恐怖袭击、俄罗斯的别斯兰人质事件、全球 SARS病毒和禽流感肆虐、印度洋海啸席卷沿岸 各国、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巴黎市郊的骚乱 、全球甲型H1N1流感流行、中国汶川大地震、 中国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日本福岛核泄漏 事件、台湾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等等。时代背景:这些“天灾人祸”都在昭示人们:由突发事件 演变而来的公共危机,在新的世纪里开始常态化,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而 ,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

3、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以及时应对各种公共危机并实 施有效的危机管理,已成为各国政府无法回避的重 要问题,同时成为衡量政府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危机应对(危机决策)对许多国家具有极大的现 实重要性,对所有国家则具有潜在的至关重要性。 危机越是普遍或致命,有效的危机应对就越显得关 键。危机中作出的决策非常重要而且大多不可逆转 。”一、公共危机释义在一般意义上,“危”是危势、危难、危情, “机”是生机、转机、契机,危机包括有危险和机会 两个可以转化的域。也就是说,处理得当,可以大大 减少损失,以至化险为夷;处理不当,则可能大大加 剧损失,后患无穷,而政府是促成这种转化的决定性 因素之一。世界各国关于

4、公共危机的称谓不尽相同,如“非 常状态”、“紧急事件”、“紧急情况”、“紧急状 态”等等。值得强调的是,“那些能够预防的危机 都只能称之为问题,只有那些无法预知的、被忽视 的、具有颠覆力的意外事故,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危机 ”。国内外学者关于危机的定义:o观点之一:“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 性和危机感的情境。”o观点之二:“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 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 果可能对组织及其成员、产品、服务、资产 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o观点之三:“危机是一种能够带来高度不稳定 性和高度威胁性的、特殊的、不可预测的、 非常规的事件。”o我个人认为,在最为广泛的意义上,凡危

5、及社 会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共同利益的状态或事件 都属于公共危机的范畴。确切地说,公共危机 是一种非常态的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不确定 性和威胁性的,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生命财产损 害,引发了比较广泛的公众心理恐慌,破坏了 正常的公共秩序和社会关系,危及了基本的社 会价值准则的状态或事件。这种状态或事件包括四个要件:o 巨大的人员伤亡或巨大的财产损失;o 公众普遍的不安、担忧、紧张的心态;o 公共秩序的失范,正常的社会关系被扭曲;o 信念和信任危机。“公共危机”与“突发事件 ”:公共危机与突发事件相互联系,但并不完全相 同。一般而论,突发事件是指没有预计或者无法预 计而发生的,造成了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

6、害的公共 事件。比如各种自然灾害、生产或技术事故、传染 性疾病、经济性恐慌、恐怖袭击、暴力冲突、社会 骚乱和暴乱甚至叛乱等等。突发事件与公共危机的 关系,可以理解为突发事件是公共危机的一种前期 形态,即在突发事件没有或不能及时得到控制、制 止的条件下,将转变为公共危机。突发事件会不会 发展成为公共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共 危机管理能力的强弱、高低。(官员因公醉驾事件)药家鑫已于今天上午被执行死刑o“龙卷风型”:危机突然发生后会很快平息,来去 匆匆,不会给社会带来长久的影响。o“腹泻型”:危机发展酝酿有一个过程,但爆发后 很快便会结束。o“长投影型”:危机爆发具有突然性,后续影响深 远长

7、时间难以平息。o“文火型”:危机缓慢形成,逐渐升级,缓慢结束 ,代价巨大。二、公共危机的类型1、按照危机持续的时间以及影响,可分为 :o政治性危机:包括战争、入侵、武装冲突、革命,也 包括大规模的政治(民主化)变革、公共政策变迁、 大规模恐怖主义活动、政治腐败、民族分裂主义活动 以及其他政治骚乱。政治性危机一般危及的是政体、 国体、主权以及政府合法性。o社会性危机:包括社会热点问题的变迁、社会不安、 社会骚乱、游行示威、罢工、小规模的恐怖主义活动 等。社会性危机事件源于人们的不同信仰、价值观和 态度之间的冲突,对现行制度、体制和社会行为规则 的认同危机,以及各种反社会心理。社会性危机的不 断出

8、现,预示着政治性或政策性危机的出现。2、按照危机的领域,可分为:o经济性危机:包括恶性通货膨胀、汇率巨幅波动、证 券市场大幅度震荡、失业率高攀、利率的急剧变化等 。经济性危机领域广泛。值得重视的是,公共政策是 引发经济性危机重要的和经常的因素。o生产性危机:包括火车相撞、飞机失事、船舶沉没、 化学药品或核泄漏、食(药)品卫生、强电磁辐射、 空气污染、水污染、职业病,以及各种各样的偶然性 因素的单一或共同作用引发的危机。需要指出的是, 随着国家间日益频繁的经济往来,生产性危机的几率 也在迅速增大。因为,随着货物的移动,由病毒、微 生物、细菌、物种所引发的生态平衡危机、传染病危 机等各种危机是难以

9、避免的。(哥伦布:药草、梅毒)2、按照危机的领域,可分为:o自然(灾害)性危机:包括干旱、洪涝、火 山爆发、暴雪、冰雹、台风或飓风、海啸、 龙卷风、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虫害、 咸潮、沙漠化、流行性传染病以及其他的自 然灾害等。自然性灾害可以对人类社会的生 活、生产、生命财产造成急剧的、巨大的, 甚至毁灭性的破坏。2、按照危机的领域,可分为:三、公共危机的周期o潜伏期:多数危机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潜 伏期是导致危机发生的各种诱因逐渐积累的过程。这时 ,危机并没有真正发生,但却表现出一些征兆,预示着 危机即将来临。o爆发期:当危机诱因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导致危 机的爆发。此时,组织正

10、常运转秩序受到破坏,组织形 象受损,组织的根本利益受到威胁,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经受着严峻的考验,组织的管理层将经受来自各方面公 众的巨大压力。o持续期:在这一时期,组织着手对危机进行处理,包 括开展危机调查、进行危机决策、控制危机危害程度与 范围、实施危机沟通、开展各种恢复性工作等。弗鲁姆:人性在流水线的标准中 发生了异化。人创造的世界反过来成 了人的主宰。o解决期:在解决期,危机事态已经得到控制, 危机爆发后所引发的各种显性化问题基本得到 解决,危机风暴已经过去,组织管理层所承受 的压力减弱。o善后期:这段时期也称恢复期,是自我分析、 自我检讨的疗伤止痛时期,聪明能干的决策者 也睿智地利用这

11、段时间,做好进一步的“危机 处理计划”,分析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并尽可 能采取补救措施。三、公共危机的周期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处理决定公布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 安区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发生 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58人死 亡,7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1.58亿元。根据国务院批复,对 名事故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 ,其中名责任人被移送司法 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名 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在 28名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责任 人中,包括企业人员7名,国家 工作人员21名,其中省部级干部 1人,厅局级干部6人,县处级干 部6人,处以下干部8人。 1、公共危机管理的含义o核心

12、问题:对公共危机管理含义的理解包含了 对以下几个问题的回答:一是管什么,即危机 管理的内容;二是谁来管,即面对这些该管的 事项需要哪些管理主体参与;三是怎么管,即 主体围绕对象的管理任务和责任的具体分配。o概念界定:公共危机管理是指行政管理主体为 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实施的危 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 急处理、评估、恢复等行为的总称,目的是提 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 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四、公共危机管理在最宽泛的、也是理想状态的意义上,公共危 机管理指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系统安排。这个系统 安排的结构或要素可以从以下角度观察和理解:第一,时间周期和

13、序列。公共危机管理包括 三个阶段:一是在危机未发生时限制危机源,尽可 能避免危机的发生;二是在危机发生时尽可能控制 事态的蔓延和恶化,减少损失;三是在危机发生后 尽早从危机中恢复过来。其中,防患于未然的措施 (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的惨痛教训)、可靠的预警机 制(印度洋海啸的惨痛教训),是非常重要的。2、公共危机管理的观察角度o公共危机管理必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许多国家 的实践证明,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利 于危机管理的正当性和时效性。在这方面,几乎 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有以法律为基础的完备的公共 危机处理体制。许多国家都有统一、规范和危机 应对的专门法律,例如美国的紧急状态法、 俄罗斯的紧急事态

14、法等。o应对危机专门法律的意义,在于明确界定危机状 态,规定启动危机应对机制的条件以及颁布进入 危机状态的程序、方式、期限、终止方式,规定 危机管理的领导体制和组织体制、权力和责任、 预警和预演方式以及其他相关事项。第二,法律规范o就领导体制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公共危机管理 需要单一的、明确的、强大的,承担危机管理的 核心或关键决策职能和指挥职能的权力中心。o就政府组织体制而言,最重要的问题则在于相关 职能部门和不同层级政府的协同力、执行力。例 如,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强总统、大协 调”的以总统为核心,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为中枢 的国家危机管理综合体制,成员包括副总统、国 务卿、总统安全

15、事务顾问、国防部长、参谋长联 席会议主席、中央情报局长、财政部长等。1979 年又成立了联邦应急管理局,专门负责危机应对 的日常事务。“911”事件之后,美国建立了国 家国土安全部,专司国家安全事务。第三,领导体制和政府组织体制o缩减力。缩减危机管理的策略包括优化环境、 结构、系统和人员等。 o预备力。危机预备管理的要义在于增强初始反 应能力,基本内容在于预警和监视系统。 o反应力。危机反应管理所涵盖的范围广泛,基 本问题有:如何获得更多的时间、如何尽可能 多地获得全面、真是的信息、如何减少损失。 o恢复力。危机恢复管理是在危机过后如何恢复 状态和如何评估。第四,危机管理按照罗伯特希斯的“4R

16、”危机管理理论,危机 管理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同时也 是衡量政府应对能力的主要标准:o整合的基本问题在于形成官民协同的多维公共危 机应对体制。这有三个基本的问题: 与媒体的关系,从发达国家的政策实践间来 看,这种关系的要义在于两者之间的以国家利益 和公众利益为主旨的相互信任的、稳固的良性互 动关系; 与专家的关系,一般而论,在应对危机的过 程中,专家因其专业判断能力和社会公信力而成 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力量。 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当代社会是组织的社 会,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和普遍化,是21世纪组织 社会的新的发展特征。非政府组织可以承担和更 多地承担包括应对危机在内的许多社会功能。第五,整合应对资源(力量)o理性和普遍的公民危机意识是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 基础,是决定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之一。所以,许多国家在不断强化政府官员危机管 理意识的同时,不惜投入巨大的公共资源,不断对 全社会的公民进行日常性的危机意识教育和培训。o在这方面,政府承担着经常向全社会宣导忧患意识 ,在全社会普及急救知识、逃生要领和自救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