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十四章意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602607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7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第十四章意志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普通心理学第十四章意志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普通心理学第十四章意志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普通心理学第十四章意志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普通心理学第十四章意志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第十四章意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第十四章意志(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 ID:ZOE 第十四章:意志内江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教学目标1、掌握意志的概念及其与认识和情绪的关系;2、了解意志的过程和结构;3、掌握意志的品质及其的调控。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 意志概述第二节 意志过程和结构第三节 意志品质及意志控制 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v不断地向你的智力和忍受力的极限挑战,并帮助和促使 你去延伸这些极限。 哈佛大学语v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 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v孟子曾经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v在科学上面没

2、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那些在崎岖小跑 上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意志在目标的选择和确定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 方式和水平方面均有重要影响。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一、什么是意志意志是人为实现预定目的,自觉地调节自己的 行动并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意志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人类特 有的心理现象。它在人主动地变革现实的行动中表 现出来,对行为(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心理状态) 有发动、坚持和制止、改变等方面的调控作用。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意志总是与人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由意志支配 的行动称为意志行动。意志行动是人类所特有的。意志行动是在一定 的思想

3、动机的支配下产生的。在人的行为活动过程 中,行为的目的则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人 的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行动,都属于意 志行动。斯大林说:“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李时珍年青时就立下了雄心壮志,以救天下病 人为己任,走遍万水干山,尝遍百草,历经了27年 的艰辛,毫不动摇,完成195万字的巨著。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二、意志行动的特征(一)明确的目的性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是意志的 首要特征。也是人类活动和动物活动的根本 区别。 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二)以随意运动为基础随意运动是一种受意识支配的、具有一定方向 性的活动。人的许多活动都具有目的性,并以随意 运动为

4、基础。随意运动是构成意志行动的最基本条 件,任何一种有目的的行动的完成,都需要一系列 相应的随意运动来保证。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三)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人的意志强弱主要以克服困难的大小来衡量的 ,克服的困难越大,越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害怕困 难或在困难面前动摇不定,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只有那些与克服困难相联系而产生的行动,才 是意志行动。例如,在抗美援朝的战役中, 我们的战士几天几夜喝不上水,吃几块饼干充饥, 就要作巨大的意志努力。所以,意志活动总是与克 服困难相联系的。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意志行动中所遇到的困难有两种:内部困难和 外部困难。内部困难是指内存于人脑中的某些不利因素。 例

5、如消极的情绪、信心不足、态度犹豫、知识经验 不足、性格上的胆怯等。外部困难是指由于客观条件而造成的某些不利 因素。例如,环境条件恶劣、缺乏必要的工作条件 、周围人的冷嘲热讽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落后等。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四)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意志是意识调节功能的表现。意志对行为的调节作用保 证了人的行为的目的方向性,调节的最终结果表现为预定目 的的实现。意志对行动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对人的行为的发动和抑制 两个方面。发动表现为推动人去从事为达到预定目的的行动。例如,为了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意志推动人去寻找设备 、查阅资料、请教师傅等。抑制表现为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例如,约束自己

6、以战胜外界的诱惑和干扰,不做与目的 相违背的事情。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意志不仅调节人的外部动作,还可以调节心理 状态。当学生在专心致志地听课时,就存在着排除 干扰的意志对注意、记忆和思维等认识活动的调节 。当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向自己提出“不要恐慌、 稳定发挥”的要求时,表现了意志对情绪状态的调 节。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三、意志与认识、情感和个性的关系(一)意志与认识的关系1、认识是意志的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 认识过程,意志便不可能产生。人在选择确定目的和采取行动过程中,对主客 观条件等进行的反复权衡和斟酌,都必须通过感知 、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才能实现。2、意志对认识过程

7、也有很大的影响。没有意 志努力,就不可能有认识过程,更不可能使认识过 程深入和持久。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二)意志与情绪的关系首先,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 为意志行动的阻力。例如,消极的心境、高度的应激状 态和害伯困难的情绪、情感,都会妨碍意志行动的执行 ,动摇以至削弱人的意志。其次,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例如 ,人既能够调节和控制由于失败或挫折带来的痛苦和愤 怒的情绪,也能够控制和调节由于胜利带来的狂喜和激 动,当然这取决于一个人的意志力水平的高低。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相互关系意志与认识、情感活动是紧密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 :1)认知过

8、程是情感和意志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认 知过程,就不会产生情感和意志过程。2)情感对认知和意志过程有动力或阻力的作用。 3)意志对认知和情感过程有调节作用。三者相互影响、彼此渗透构成了统一的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中包含着意志的成分;同样, 意志过程中也包含着认识过程和情绪情感成分。 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三)意志与个性的关系首先,个性倾向性制约着人的意志表现。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兴趣爱好和世 界观等个性倾向性与意志有着密切联系。其次,意志在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 用。如果一个人意志坚强,即使对某项活动没有兴 趣和爱好,也会以坚强的毅力去克服各种困难和障 碍,并达到预

9、定目的。同时在完成目的任务的过程 中,也可能会逐渐培养起对该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分析意志行动有其发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大致 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前者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是意志行动的动因; 后者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它使目的得以实现。一、采取决定阶段包括动机斗争(或心理冲突)、确定目的、选 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等环节。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一)动机斗争(或心理冲突)人的行动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并指向一定的 对象。人的行为动机往往以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 由于人的需要多种多样并且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在 同一时间内往往存

10、在多种动机。几种动机相互矛盾 ,就形成了动机斗争。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1、从形式上看,可把动机斗争分为: 1)双趋冲突: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 心理状态。 2)双避冲突:指必须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择其一的心理 状态。例如品学均差的学生既怕学习又怕受批评,二者都想 回避但必须择其一时的冲突。 3)趋避冲突: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例如,有 些同学既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 的学习。有些人想为社会做好事又怕遭人嘲笑。 4)多重趋避冲突: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的,而每一个目 的又分别具有趋避两方面的作用,这种对几个目的兼具好恶 的复杂心理状态,称

11、为多重趋避冲突。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2、从内容上看,可把动机斗争分为:1)原则性动机斗争:指涉及个人愿望与社会 道德准则、法律相矛盾的动机斗争。例如在集体生 活中,是服从集体的需要还是只顾个人的利益,这 涉及公与私的矛盾。2)非原则性动机斗争:指不与社会道德标准 相矛盾,仅仅是个人兴趣爱好方面的动机冲突如, 周末上自习还是逛街。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二)确定目标目的确定与动机的取舍是相随而行的。目标越明确,人 的行动就越自觉;目标越远大,对行动的动力作用越大;目 标社会意义越深刻,所产生的意志力也越大。目标确定不仅仅反映出一个人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 同时也反映了出一个人的世界观和

12、道德水平。(三)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目的确定之后,必须考虑如何实现这个目的,为了实现 目的,必须选择正确的行动方法和合适的行动计划。在采取决定阶段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作出意志努力。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二、执行决定阶段该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关键,动机再高尚,目的 再合理,手段再完善,都要运用意志力付诸实施。1、要有一定的智力和体力活动的紧张性,有时 要忍受痛苦和折磨。2、克服消极的意志品质的干扰。高尔基:“哪怕是对自己一点小小的克制,也 会使自己变得坚强起来。”3、充分考虑各种主客观条件,随时准备克服外 来阻力。4、能够克服各种诱惑。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执行决定阶段是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

13、。包括:1)与目的不符的各种动机。2)行动中出现意外情况。3)个性原有的消极品质:懈怠、保守、不良习 惯、行动。4)环境带来的不愉快的体验。 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三、意志行动中的期望和抱负水平在意志行动中心理成分是复杂的,其中期望和 抱负水平是比较典型的影响因素。(一)期望期望是主观上希望发生某一事件的心理状态, 是一种与将来有关的动机。期望的结果是意志行动 所要达到的目的。当然行为的结果不一定与期望相 一致,因此要有合理的目标确定和选择。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二)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是个体在从事某种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 的成就目标。个人的抱负水平是后天形成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1

14、、个人的成败经验2、自信心3、自我认知和教育水平4、从成长过程看,父母成就大小,父母对孩子支持、 鼓励程度,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抱负水平5、社会气氛也影响个体的抱负水平。有一个报告证明 中国五六十年代及改革开放以后这两代人的成就水平整体上 要高于其它几代人。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第三节 意志品质及其培养一、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衡量一个人意志坚强与否的尺度 ,也即构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它主要表现在自觉 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性四个方面。1、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能充分权衡 动机的社会意义,自觉地使自己的动机符合社会要 求。这种品质往往反映了一个人坚定的立场和信仰 ,贯于意志行动的始终。与自觉

15、性相反的是盲目性 和独断性。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2、坚定性:指人在行动中,能够持之以恒,坚持到 底。与此相反的是顽固性和动摇性,对自己的行动不作 理性检查,而一意孤行或见异思迁,虎头蛇尾,偶遇小 挫折便望而却步。 3、果断性:指一个人善于分辩是非,迅速而合理 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与此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4、自制力:指一个人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行动的 品质。与此相反的是任性和怯懦。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1、加强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及理想教育,培养 自觉性。坚强的毅力是为崇高的目标而产生的。2、鼓励克服困难,培养坚定性有志气的人自信地对自己说:“别人能做到的,我 也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要争取做到。”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年轻时,没有静心读书的 环境,他就在人声鼎沸的茶馆里找一个角落读书。开始 ,嘈杂的人声使他头昏目眩,但他强迫自己把思想集中 在物理知识上。经过磨炼,再乱的环境也不能把他从书 本上拉开了。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3、帮助排除犹豫心理,培养果断性4、加强养成教育,培养自制力千里之外,始于足下。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磨炼 意志的好方法。 5、发挥家长意志品质的榜样作用如果家长懒懒散散,生活懈怠,做事没有信心,经常半 途而废,是难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的。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一内江师院教心系普通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