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控制与控制过程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8602447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 控制与控制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4 控制与控制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4 控制与控制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4 控制与控制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4 控制与控制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 控制与控制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 控制与控制过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第一节 控制活动 第二节 控制过程 第三节 有效控制控制的必要性“尽管计划可以制定出来,组织结构可以调 整得非常有效,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调动起 来,但是这仍然不能保证所有的行动按计划 执行,不能保证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一定能达 到” 斯蒂芬罗宾斯 管理控制的必要性主要由下述原因决定: l环境的变化 l管理权力的分散 l工作能力的差异控制活动 控制的必要性 控制的基本原理 控制类型控制过程有效控制思考题2控制的基本原理1. 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连结在一起的 元素的集合,元素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叫耦 合(控制论就是研究耦合运行系统的控制 和调节的) 2. 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

2、,必须确定系统 的控制标准Z(控制标准Z的值是不断变化 的某个参数集的函数,即Zf(S)3. 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 值Z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控制活动 控制的必要性 控制的基本原理 控制类型控制过程有效控制思考题3控制的基本原理(续)某汽车制造厂耦合系统示意图:控制活动 控制的必要性 控制的基本原理 控制类型控制过程有效控制思考题4人力资金厂房设备 工艺设备计划文件 技术文件产品开发 市场研究原材料 能源 协作件车身发动机底盘锻造热处理机加冲压油漆铸造汽车销售控制类型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将控制过程 分类:(1)程序控制:控制标准Z是时间t的函数Z=f(t)(2

3、)跟踪控制:控制标准Z是先行量W的函数Z=f(w)控制活动 控制的必要性 控制的基本原理 控制类型控制过程有效控制思考题5控制类型(3)自适应控制: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 制标准Z是过去时刻已达状态Kt的函数 Z=f(Kt)(4)最佳控制:标准Z值由某一目标函数 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这种函数通常含 有输入量X,传递因子S和K及各种附加参 数C,即: Z=max f(X、S、K、C) Z=min f(X、S、K、C)控制活动 控制的必要性 控制的基本原理 控制类型控制过程有效控制思考题6控制类型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将控制分为 三类: l前馈控制: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 的控制。其

4、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 题出现时再补救 l同期控制:亦称现场控制或过程控制,指企业 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 导和监督 l反馈控制:亦称成果控制或事后控制,指在一 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 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控制活动 控制的必要性 控制的基本原理 控制类型控制过程有效控制思考题7控制过程控制活动控制过程 确立标准 衡量绩效 纠正偏差有效控制思考题8实现组织目标控制衡量 绩效纠正 偏差确立 标准确定标准(一)确定控制对象: 经营活动的成果是需要控制的重点对象 影响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主要因素: l关于环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假设 l资源投入

5、l组织的活动控制活动控制过程 确立标准 衡量绩效 纠正偏差有效控制思考题9确立标准(续)(二)选择控制的重点:控制活动控制过程 确立标准 衡量绩效 纠正偏差有效控制思考题10获利能力员工态度生产率人员发展产品领导地位控制重点 (通用电器)公共责任市场地位长、短期目 标的平衡确立标准(续)(三)制定标准的方法 统计性标准:也叫历史性标准,是以分析反 映企业经营在历史各个时期状况的数据为基 础来为未来活动建立的标准 根据评估建立标准:根据管理人员的经验、 判断和评估来为之建立标准 工程标准:如机器的产出标准、工人操作标 准、劳动时间定额等控制活动控制过程 确立标准 衡量绩效 纠正偏差有效控制思考题

6、11衡量绩效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主要是要辨别并剔除这些不能为有效控制提供必须信息、容易产生误导作用的不适宜标准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 控制过多或不足都会影响控制的有效性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负有控制责任的管理人员只有及时掌握了反映实际工作与预期工作绩效之间偏差的信息,才能迅速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控制活动控制过程 确立标准 衡量绩效 纠正偏差有效控制思考题12纠正偏差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人员、部门、对 象 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l使纠偏方案双重优化l充分考虑原先计划实施的影响l注意消除人们对纠偏措施的疑虑控制活动控制过程 确立标准 衡量绩效 纠正偏差有效控制思

7、考题13有效控制有效控制的特征:控制活动控制过程有效控制 适时控制 适度控制 客观控制 弹性控制思考题14有效 控制适时 控制客观 控制弹性 控制适度 控制适时控制纠正偏差的最理想方法是在偏差未产生以前 预测偏差的产生,虽然在实践中有许多困难,但在 理论上是可行的,即可以通过建立企业经营状况的 预警系统来实现控制活动控制过程有效控制 适时控制 适度控制 客观控制 弹性控制思考题15时间LCLCLUCL特 征 徝 CL表示反映质量特征的标准状况 UCL和LCL分别表示上、下警戒线适度控制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 到好处 适度控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l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l处

8、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l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控制活动控制过程有效控制 适时控制 适度控制 客观控制 弹性控制思考题16客观控制控制工作应该针对企业的实际状况,采取必 要的纠偏措施,或促进企业活动沿着原先的 轨道继续前进 客观的控制源于对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及其变 化的客观了解和评价控制活动控制过程有效控制 适时控制 适度控制 客观控制 弹性控制思考题17弹性控制有效的控制系统应在遇到突发的、无力抗拒 的变化情况下仍能发挥作用,维持企业的运 营 弹性控制通常与控制的标准有关 一般地说,弹性控制要求企业制定弹性的计 划和弹性的衡量标准控制活动控制过程有效控制 适时控制 适度控制 客观控制 弹性控制思考题18思考题1. 何谓控制?为什么要进行管理控制? 2.控制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控制有何特点 ? 3.控制过程包括哪些阶段的工作?如何进行有 效的控制?控制活动控制过程有效控制思考题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