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602096 上传时间:2018-07-1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0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泽民强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 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 作品鼓舞人。”从哲学上说是因为:( )A、意识决定物质,意识又是对物质的反映B、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客观事物起促进作用C、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都起作用D、正确意识的反作用大于错误意识的反作用复 习2、“情绪可以使智慧之花结果”这种说法:( )A、正确表明了意识对事物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B、正确表明了只要有意识指导实践就能成功C、错误夸大了意识的反作用D、有一定道理,表明了积极健康的思想可以使人精神饱满积极工作并取得成功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 非常富有哲理。据此

2、回答:3、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A、物质的作用 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D、物质的反作用4、实际上,我们知道“画饼”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 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物质可以代替意识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第三节 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第一框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我国古代有名的“相马”专家伯乐著有“相马经”,书中说 :“良马额部隆起,像一种蜘蛛的曰角,四个蹄子犹如垒 起的酒药饼。”有一天,他的儿子拿着经书,按照书讲的 这些特征出去“相马”。结果,他双手捧着一只癞蛤蟆兴 冲冲地回家向父亲报告:“我也相了一匹马,额头

3、同树 上说的差不多,只是四个蹄子不像垒起的酒药饼。”伯乐 见了,哭笑不得,对儿子说:“你的这匹马太会跳了,大 概驾驭不了啊!”成语:按图索骥一、主观必须符合客观1、主观与客观的含义所谓主观就是意识、思想,如理论、观点、法规条文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工程设计方案,等 等。所谓客观即是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贝克莱的哲学观点:“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 什么悬崖。”2、从实际出发的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 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3、为什么必须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 工作的起码要求。愚人集牛乳(佛

4、经故事)曾有一人,因举办宴会要用很多牛奶。为此,此人思忖:“我若从今日 便开始挤取牛奶,日集月攒,多日之后就会攒得很多,那时不仅多占器具 ,还有可能腐败变质。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牛奶继续留在牛肚子里,临 到宴会时一并挤出。此计甚妙,甚妙。”这个人为想出这个好主意而得意。 为了让牛奶在牛肚子里攒多点,这人又把小牛犊牵到别处去喂养,以免牛 犊吸吮牛奶。时过月余,宴会已到。这人此时将蓄奶已久的母牛牵出,要挤出那些 存在牛腹中的牛奶招待宾客。可是任凭他怎么挤,也没挤出一滴牛奶。那 是多么尴尬的场面啊!(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 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A、

5、左、右倾机会主义在认识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会导 致什么结果? B、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革命道路对于俄国十月革命而言 是不是主观脱离了客观?对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来说 是不是主观脱离了客观?为什么?C、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在认识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A、医生对病人状态,病情发展,病史的了解、研究从哲学上讲是什么 过程?B、医生进行具体的治疗从哲学上讲是什么过程?C、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说到底都是处理的什么关系?这一关系又是 哲学基本原理中哪一对关系在人们活动中的表现?D、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明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6、看,人们为什么会 犯错误?4、反对主观主义,辨证地把握实际(1)反对主观主义a.主观主义的表现: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和其他表现b.危害: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而导致失败(2)全面把握实际、把握变化了的实际把木梳卖给和尚某企业招聘营销人员,企业负责人出了一个实践性题目:把木梳卖给 和尚。众多应聘者困惑不解,光头和尚怎么会买木梳?纷纷离去,剩下了 甲、乙、丙三人。甲历经艰辛甚至遭受和尚们的唾骂,最后卖出了一把木 梳。那是下山时如火如荼的太阳下小和尚挠着又脏又厚的头皮,甲递上一 把木梳,小和尚一用止了痒,顺便买了一把。乙为人比较机灵。他见朝圣 拜神者个个被山风吹得头发蓬乱,便建议长老在庙宇

7、里备一把木梳让进香 者梳理一下乱发以免蓬头垢面对神不敬。长老采纳了这个建议买了十把, 因为山上有十座庙宇。丙思路比较宽广富于开拓,一次卖出了一千把。怎 么卖的呢? 丙说,他到一名山古刹,见进香者如云,施主络绎不绝,便对 主持建议说:“进香者其心虔诚,施主慷慨,宝刹应对施主有所回赠以报 平安,鼓励他们多做善事,你书法好,我有木梳一批,你可写上积善梳 三字作为纪念品赠给香客。”主持大喜,当即买下一千把,香客得到了纪念 品也十分高兴。小结:识记: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理解: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练习 韩非子上记述了一个“郑人买履”的故事。那位郑人“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从哲学上看属于( ) A.经验主义 B.主观主义 C.教条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共同点都是 A.从个人的好恶出发 B.从主观出发 C.从狭隘的经验出发 D.从理论原则出发恩格斯指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不是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应于自然界和历 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句话说明:(1)世界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则本身就是物质的东西(2)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3)想问题办事情不能遵循原则(4)理论只有符合实际才是正确的A、(1)(2) B、(2)(3)C、(2)(4) D、(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