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教材内容分析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600493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教材内容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六年级科学教材内容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六年级科学教材内容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六年级科学教材内容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六年级科学教材内容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教材内容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教材内容分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科学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 策略研讨会材料马奇学区研训室 樊勇w 一、教材内容分析六年级科学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 策略研讨会材料六年级科学围绕着“结构与系统”这条主线来构建教 材内容。系统是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 结构是系统内各要素的组织形式,是要素间的关系( 即要素间的组织规则、形式)。系统是通过结构将要 素联系在一起来的。教材内容要体现这条主线,就要 突出事物各要素之间的有序联系。 (一)教材内容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w教材从生命系统、能量系统、天体系统、海 洋系统、建筑系统等五方面来设计内容的。w下面就以“生命系统”为例,分析教材设计的特 点。 w生命系统是有生命的一类物体按照

2、一定的关 系组成的整体。生命系统包括哪些要素,这 些要素又按照怎样的层次排列的呢?下面的 概念图,形象地概括了小学层次生命系统的 知识脉络,教材将这部分内容整合后设计了 两个单元。一、教材内容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1)备课:备课是教师对教材的重新加工处理,问题 情境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情的分析, 教学预案的制定,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但是, 在对各学校教学常规检查中却发现:一是个别教师 有不备课就上课、课后补写教案以应付检查的现象 ;二是不能充分利用教师用书,相当多的教师的教 师用书“保存完好”,没有一点阅后勾画的痕迹, 更谈不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问题;三是教案上 体现用教学具和

3、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非常少。 (2)上课:一是教师“独占”课堂的现象仍较为普遍 ,教师讲的多,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少,不能体 现“以生为本”;二是部分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 学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即使有些教师利用多媒体进 行教(一)教材内容分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按 照“分综”的关系设计,先通过第1、2课指导学 生认识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再通过第3、4课,让 学生认识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基本的方法之 后,进一步了解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 动物的特征。最后由第5、6课让学生认识细菌、病 毒和真菌。第7课“宝贵的生物资源”是一节综合 课 ,重点是各种生物资源与人之间的

4、关系。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奇妙的人体”,按照“综分 综”的顺序,先由第4课总的介绍人体的组成, 再通过第5、6、7、8课分别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两方面进行介绍,最后由第9课进行总的概述。 (一)教材内容分析通过对以上两部分教材内容的分析,想说明两点:第一,高 年级教材主线是不同的两组统一概念,教材内容是围绕着教材主线 构建的;第二,分析教材时,要先从教材的主线入手,利用概念图 等方法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依此来把握教材的编写思路,然后 再看教材内容是怎样依据编写思路具体体现的。 (二)教材活动设计的特点 六年级科学教材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活动 化。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上看,中年级学生认识事

5、物主要是靠具体 的形象思维,到了高年级在具体的形象思维的同时开始进入初步的 抽象逻辑思维。该阶段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最佳时机。抽象逻辑 思维的方法主要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纳、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 1、活动过程的设计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二)教材活动设计的特点 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水平上看,中年级主要是 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基本过程,掌握科学探究基本能 力。进入高年级则重点训练学生综合探究能力,如猜 想与假设、设计活动方案、对比实验和模拟实验、分 析现象、归纳结论、解释现象等。教材活动设计的依 据是学生的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水平。高年级 教材活动设计有什么特点呢? (1)按照科学探

6、究的基本过程设计。这类活动一般设计 35个探究环节:“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 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交流评价”。 w重在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教材中的多数活动都属 于此类。w(2)以某一探究的环节为主,分层设计。这类活 动以培养学生某一探究活动为主,从探究的深度和 广度入手,按照一定的层次设计活动过程。比如, 6年级上册生活中的真菌”一课的活动2“食物发 霉”等都突出了猜想与假设,按照“阅读资料分 析事实猜想与假设”的环节设计活动过程。还 有的活动突出了设计实验方案,按照“思路指导 发散设计集中形成”的环节设计过程。 (二)教材活动设计的特点(二)教材活动设计的特点(3)按照逻辑思维的过程

7、进行设计。高年级很 多活动内容是按照逻辑思维的过程和方法设计的。 比如,6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的活动1“比较小草 和大树”,是按照“比较归纳演绎”的思路设 计的。教材先让学生观察一些常见的植物,比较他 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然后归纳出草本植物和木本 植物,再让学生运用形成的概念判断图片中哪些是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也有的活动则重点突出了逻 辑推理的形成过程,按照“模拟过程分析条件 推理成因”的环节设计。2 2、 活动内容的设计活动内容的设计(1 1)给学生探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活动内容如果离学生的生)给学生探究提供必要的基础。活动内容如果离学生的生 活实际较远,就需要进行适当的铺垫。高年级教材通过提

8、供活实际较远,就需要进行适当的铺垫。高年级教材通过提供 知识和思路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帮助。知识和思路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帮助。 提供知识 提供知识为了帮助学生猜想,教材利用图、文字、为了帮助学生猜想,教材利用图、文字、 标注框的形式,提供了具体的知识内容。除此之外,教材中标注框的形式,提供了具体的知识内容。除此之外,教材中 很多探究内容,都通过一定的方式补充了必要的知识内容,很多探究内容,都通过一定的方式补充了必要的知识内容, 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提供思路 提供思路设计活动方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运设计活动方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运 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

9、力的活动,但这些内容对小学生来说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活动,但这些内容对小学生来说 难度较大,为此教材通过案例、概念图等方式给学生提供思难度较大,为此教材通过案例、概念图等方式给学生提供思 路上的帮助。比如,六年级上册路上的帮助。比如,六年级上册电铃响叮当电铃响叮当等,教材利等,教材利 用图、文字、标注框等形式提供具体的案例进行思路指导。用图、文字、标注框等形式提供具体的案例进行思路指导。 (二)教材活动设计的特点(二)教材活动设计的特点(2)活动内容的设计更具有综合性,注重突出科学 、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是本套教材的特色。 高年级比中年级的内容综合性更强,如六年级下册 “ 奇妙的人体

10、”单元的活动内容设计,主要体现了科学 与技术、生活之间的综合;“宇宙与航天技术”单元活 动内容的设计,主要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科学文化之 间的综合。除了学科之间的横向综合之外,高年级与 中年级活动内容之间还存在着纵向的综合。 (3)活动内容的设计更具有开放性。进入高年 级后,学生的探究活动由教师的具体指导向学生独 立探究转变。教师指导的会越来越少,这样可以有 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探索科学的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教材从五年级开始增设了 “专题 研究”的内容。“专题研究”从“任务导向”、“参考选题” 、“研究案例”等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具体的研究思

11、路 。学生参照研究案例,可以自己选择专题、设计方 案、开展专题研究,这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非 常有利。 (二)教材活动设计的特点二、科学教学质量检测情况分析 (一)试题评价:1、题型多样、题量适中,且有一定的灵活性。本次 测试的试卷分为:选择、判断、填空、连线、填图、实验探 究、事实分析等七大板块。但从板块设置而言,试题的类型 丰富,形式多样,从各个角度去测试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 。设计上灵活多样,活泼新颖,符合小学生心理和学科自身 的特点,富有趣味性、启发性、激励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发 展。同时侧重双基,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 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2、内容开放,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12、重视对科学探究 能力的考查。试题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以开放性试题 出现,考查学生知识面以及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励学生 主动获取与时代联系紧密和充满趣味性的科学信息,更多地 关注了各种科学方法的运用,包括观察、分类、预测与推测 、模型、对比实验、描绘图像等。如第六大题通过考查 “模 拟 w地球公转”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提出问题、做出 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等 探究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的表达 能力的考查。且分值比较高。因为探究是小学生学 习科学的重要途径,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科学课 的重要内容。第七大题事实分析题通过对“食物链” 知识点的考查,培养学生的发散

13、思维能力。 w(二)质量状况: w1、总体情况、分数分布: w本次考试我县六年级共有2725名学生参加考试, 具体数据如下: 二、科学教学质量检测情况分析二、科学教学质量检测情况分析第一 大题 选择第二 大题 判断第三 大题 填空第四 大题 连线第五 大题 填图第六 大题 实验 探究第七 大题 事实 分析 满分202020610168均分16.1617.5911.483.966.77.254.18二、科学教学质量检测情况分析2、考试质量原因分析1)重知识获取,轻生活来源。在课堂学习中,他们 只注重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知识的生活来源,学生在 生活实际中没有去关注身边的一些事物和现象。从试卷 中看

14、出,不少学生学习严重缺乏生活经验,缺少对大自 然一些科学现象的留心观察,更没有将课本知识运用到 解决自然、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最后一个大 题中,关于“可以组成的食物链”,有相当多的学生不能正确的说出可以组成的食物链,失分严重。 二、科学教学质量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应该以生活为基础,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 泉和基石,但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太少。从学生的答 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 不够。2)重概念教学,轻科学推断。这次试题大都是考 查学生基础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从试卷上看 ,不少学生很少去理解和掌握记忆性内容,所以在填 空题上失分比较多。 3)重教学结论,轻探究过

15、程。实验探究是科学课教学的基 本理念,从试卷看,有的学生考试情况不尽人意。如第六大题“实 验探究”,得分相当差。这是教材上的探究题目,如果对本教学的 内容忽略了,或者说根本没有组织学生实验、观察、探究,所以 现在当学生做起题来感到很困难时,只能闭门造车。这说明课堂 教学中实验探究过程没有落到实处。4)重教学环节引导,轻学生科学思维、知识运用能力和良 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从试卷得分情况不难看出有的教师平时教学 忽视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 的培养。诸如善于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做观察记录、读题、审 题、做题、检查等。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的差异,导致学生的学 习成绩和科学素

16、养发展不均衡。二、科学教学质量检测情况分析三、几点建议我们要做好高年级科学教学工作,就 要依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 规律,科学地进行教材处理、教学过程和 教学策略的设计。(一)教材处理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科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 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实 实在在的收获 。但由于各种因素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 的差异,并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这种差异会越来 越大。教材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能满足一般水平 (一)教材处理学生学习的需要,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学习的需要。这就要求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处理。高年级 处理教材,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w1. 教材处理要坚持“固本求变”的原则。 “固本”就是要坚守本质的东西不变,“求变”就是从实际 出发寻求合理的变化。处理教材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