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医学课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8598581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脉粥样硬化医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动脉粥样硬化医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动脉粥样硬化医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动脉粥样硬化医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动脉粥样硬化医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脉粥样硬化医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脉粥样硬化医学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第六章 什么是硬化?概念: 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于大、中动脉血 管壁内膜的病变,由血浆中脂类物质 在血管壁内膜中过量沉积引起内膜脂质沉积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管壁增厚、变硬脂质+坏死组织 粥样物质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和发病机理:1. 脂质异常:主要是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2. 高血压3. 吸烟4. 遗传因素5. 其他因素基本病理变化 1. 脂纹期 肉眼: 镜下: 泡沫细胞。来源于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基本病变2. 纤维斑块期 :肉眼观察: 结缔组织增生玻璃样变纤维帽层状 结构 3. 粥样斑块期 肉眼观察: 表层: 纤维帽 深层: 坏死崩解产物+胆固醇结晶 + 钙盐沉积 底部边

2、缘: 肉芽组织 复合性病变 1. 斑块内出血 2. 斑块破裂 3.血栓形成 4.钙化 5.动脉瘤 下述哪种成分是粥样斑块中所不具备的? A胆固醇结晶 B纤维结缔组织 C中 性白细胞 D泡沫细胞 E坏死物质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发生在 A大、中动脉 B细、 小动脉 C细 、小静脉 D大、中静脉 E毛细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概念下列哪项不正确 ( ) A常见大、中动脉 B 由血浆中脂质沉积 引起 C 内膜粥样斑块形成为特征 D动脉中层钙化 E其严重程度 与血浆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可分为 、 、 、 四个时期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复合变化有 、 、 、 、几种变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

3、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性心脏病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冠状动脉硬化 斑块多呈新月形偏心性狭窄 好发部位 : 左冠状动脉前降枝、右冠状动脉、左旋 枝 根据管腔狭窄程度分级: 级,25%。级,26%50%。 级,51%75%。级,76%。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由冠状动脉 狭窄所致心肌缺血的心脏病。 分以下几种类型: 1. 心绞痛 2. 心肌梗死 3. 心肌纤维化 4. 冠状动脉性猝死1.心绞痛:由于心肌急剧的、暂时 性缺血、缺氧所造成的一种常见的 临床综合症。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或压 迫感,可放射至心前区或左上肢, 持续数分钟,用硝酸脂制剂或休息 后症状可缓解

4、。2、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中断,供 血区持续缺血而导致的较大范围的心肌 坏死。 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 用硝酸脂制剂或休息后不能完全缓解。 为贫血性梗死。 CPK值的测定对心肌梗死具有临床诊断 意义。心肌梗死 部位 最常见: 左前壁、心尖、室间隔前2/3 并发症: 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室壁瘤、附壁血栓 形成、心源性休克 、心力失常 心肌梗死的好发部位多见于( ) A.左心室前壁 B.左心室后 C.左心室前壁、心 尖部及室间隔前2/3 D.室间隔后3/1及右心室壁 大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部位是 ( ) A左前降支 B右主干 C左主干 D右前降支 E左后降支 心肌梗死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 A是贫血性梗死 B属凝固性坏死 C 常 见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 D梗死灶呈不规则形 E 梗死 灶呈三角形 、一男性患者,52岁,晚饭突感左胸前 区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并出现严重 的呼吸困难,送医院途中死亡。尸检发 现左心室前壁大面积坏死。最可能发生 阻塞的血管是A 右冠状动脉 B 左冠状动脉旋支 C 窦房结动脉 D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E右冠状动脉前 降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