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设备管理模式与创新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8597797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设备管理模式与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7年整理]设备管理模式与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7年整理]设备管理模式与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7年整理]设备管理模式与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7年整理]设备管理模式与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设备管理模式与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设备管理模式与创新(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设备管理 模式与创新广州大学 张翠凤目录一,现代设备管理模式1,后勤学(Logistics) 2,设备综合工程学(Technology)3,全员生产维修(TPM)4,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5,适时管理(JIT)二,设备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融合1,现代企业管理理念2、设备管理与组织的创新3,精益生产4、持续改进5,约束理论6,可视化管理 三,现代设备管理模式探讨1,现代模式的分析和比较2,现代模式是对传统的思想观念的挑战3,现代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全体员工的努力4,现代模式通过生产现场的设备管理行为来体现5,现代模式的技术难点是对设备故障的研究 四,济南将军烟草集团设备管理模式

2、创新1,综合一体化目标2,两大管理理念3,三项管理规范化4,四项连锁保证体系 五,宝山钢铁集团公司维修策略的探索与实践1,设备维修管理的重心转移2,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阶段3,预知维修为主,多种维修方式并存的维修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后勤学1,定义:后勤学是为了支援目的,计划和实施有关需求,设计,供应,维持各种资源的经营管理,工程学以及技术性工作的方法和科学 。2,特点 以追求产品,机构,程序,设备等周期性成本的经济性为目的; 使产品,机构,设备等从出厂经过流通到使用者手中为止的整个过程的实际总成本减少到最低限度,并达到最适宜的有效程度; 强调装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着重于全过程的后勤学支援; 是综合

3、了经营管理,工程学及其他技术科学学科的技术方法的一门综合工程学。3,后勤学强调预防维修和故障维修并重。4,后勤学应用范围极广,它的使用范围涉及各种资源的整个周期过程,包括系统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生产支援,流通过程的管理与服务 。 设备综合工程学1,定义:设备综合工程学是管理,财务,工程技术和其他各种应用 于有形资产的实际作法的结合,它所追求的是经济的寿命周期费 用。2,特点: 以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综合效率最高为目的; 从工程技术,财务经济和组织管理三方面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 强调研究设备的可靠性与维修性; 用系统论观点对设备进行一生管理; 注重设备的设计,制造,使用,费用的信息

4、反馈。3,87年我国制定的“设备管理条例”,体现了设备综合管理思想与我 国企业实践的结合。4,设备综合工程学对传统的设备管理观念有很大的冲击,引起全世 界关注,在我国企业得到广泛的推行。全员生产维修(TPM)实行全员生产维修(TPM)可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形象,并能够以其优良的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 力取信于全世界。TPM旨在通过改善人和设备的素质来改善企业的素质, 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实现企业的最佳经 济效益。定义:以达到设备综合效率为最高目标确立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全过程的预防维修涉及设备的计划部门,使用部门,维修部门等所有部门从领导者到第一线职工全体参加通过小组自主活

5、动推进PM(预防维修)(全员生产维修)特点全效率追求设备的经济性全系统对设备一生进行全过程管理设备设计制造过程维修预防(MP)设备投入使用后的预防维修(PM) ,改善维修(CM)全员 全体职工参加,尤其以操作者的自主维修为主。(全员生产维修)目标降低影响设备综合效率的六大损失(十六大 损失)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六大损失故障损失作业调整损失闲置与短暂停机损失速度降低损失工作能力不良损失调试生产损失提高设备综合效率设备综合效率=时间开动率X 性能开动率X 合格品率时间开动率=工作时间/负荷时间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非计划停机时间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性能开动率=速度开动率X 净开动率理论加工

6、周期 加工数量X实际加工周期实际加工周期 工作时间理论加工周期X加工数量工作时间合格品率=X100%=X100%XX100%=X100%合格品数量 加工数量X100%TPM(日)要求:时间开动率不低于 90%性能开动率不低于 95%合格品率不低于 99%则设备综合效率不低于 85%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就是充分发挥和保持设 备的固有能力,使人和机器达到极限状态,向 “零缺陷,零故障,零废品,零浪费”这一目标挑 战。TPM 的实施操作者的自主维修(TPM小组)TPM的保证内容:根据企业TPM总计划,制定小组的工作目标开展“5S”活动填写点检记录,分析设备的实际技术情况为减少六大损失,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7、,相互切 磋研究对策组织教育培训,提高技术和素养评价成果,制定新目标目标:“自己的设备由自己管”无废品,无故障,无事故,无工作差错“开展“5S”活动TPM的基础和精华5S:整理:把要与不要的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事,物处理掉。整顿:把有用的物品科学合理地摆放,以便快速取用。清扫:把工作场所周围打扫干净,创造明快舒畅的环境。清洁:清除废水,粉尘,废气污染源。素养:工作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礼貌和作风, 遵守制度。现发展为4S:CS客户满意 GS现场满意(即上述5S)ES雇员满意 SS社会满意开展以点检为中心的设备维护方法 TPM的重要内容定义:在设备运行中,对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部位(即“

8、点” )进行管理制度化,操作技术规范化的检查维护工作。 分类:日常点检,定期点检,专项点检。 主要环节:六定:定点检点,定点检项目;定点检项目的判定标准;定点检周期;定点检项目采用的方法和作业条件;定点检人员。 点检工作业务流程(PDCA工作循环)日常点检业务流程定期点检业务流程维修部门的日程化维修 与生产部门的自主维修小组活动 协同配合,为TPM的两大支柱每天召开工作例会;随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随时安排和调整每周,每月或更长远的维修计划。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1,定义: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是一种用于确定某设备在其运行环境下维修需求的方法。2,步骤:确定设备在其运行环境下的性能和

9、相关的功能标准;鉴别出设备的功能故障;确定引起各功能故障 的故障模式;确定故障模式发生时将会出现的故障影响;确定故障后果,并按重要性分类;根据故障后果类别,选择并实施合适的预防工作;根据故障后果的类别,采用合适的暂定措施。3,RCM在英美等国民用航空,核工业,电力,钢铁,海洋石油,食品,造纸,汽车等行业实施成功,并向全世界推广。适时管理(JIT)1,定义:适时管理是一种思想观念,旨在取得竞争优势 ,通过全员参与,不断进取,以便杜绝无效劳动,规范增值作业,达到质量全优。2,JIT要求的全面生产维修不仅包括故障维修和预防维修,还包括全面质量控制和全员参与,它的要点是: 维修策略是整个企业管理策略的

10、一个组成部分; 维修方式是主动的,目标是消除一切故障; 维修部门是一个进行“主动前瞻性”思考的集体,它应发挥训练者和协调者的作用,它是企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修费用是事先计划和受控制的,它有特定的计算标准; 备件库存要求通过周密计划,实现在必要的时候采购到必要的物质这一目标; 提高产品质量和设备维修是企业每一个人的职责,要求在百分之百的时间里实现百分之百的优质; 预防性维修是通过与生产部门统筹安排后仔细计划好的,它应在不影响产品正常流动的情况下定期进行; 生产线的某一设备发生故障,生产线要停止运转,直到产品可正常流动时才恢复生产。设备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融合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突

11、出经营决策,“管理的重心在经营, 经营的重心在决策”企业发展的核心发展新产品,提高技术水平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应用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成就系统管理(企业管理是个开放系统)设备管理与维修的组织创新传统(直线职能制或事业部制)组织条块分割、分工严密、职责清楚机构重叠、反应迟钝、适应市场能力弱组织创新的趋势小型化、结构简单化、扁平化中间层次减少、职能人员一专多能适应市场能力强设备管理与维修的组织采用矩阵形式项目小组项目小组项目小组经营部门 生产部门 维修部门 资产管理中心精益生产概念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 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

12、有效,具有经济性。精益生产对大规模生产方式提出挑战精益生产大规模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小组合作生产 小批量、大批次生产 多品种生产 根据市场需要快速调整生产流水线 大批量、小批次 单一或少品种生产 市场反应迟钝生产流通 过程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紧逼密 结合 产品开发、生产周期加快 产品开发费用低产品开发、生产周期过长 产品开发费用高管理模式扁平管理模式 责任下放 雇员为多面手金字塔式的分层管理模式 责任集中 雇员专业 狭窄、分工精细精益生产大规模生产方式生产手段应用通用性强、自 动化程度高的设备 来适应小批量、多 品种生产用非熟练和半熟练工人、 采用昂贵的专用设备进 行 大批量、单一或少品种生 产效

13、果精益生产 没有庞大的行政管理机构 各部门人员都分配到生产第一线各个工作小组 工作中强调零故障、零缺陷、零库存、零浪费 有效地缩短生产现场 和市场的距离持续改进找出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对其进行损失分析,找出最严 重的损失改进(改进什么?怎么改进?谁来改进?结果如何?)约束理论哪个环节约束企业实现目标,就必须对这个环节 进行改革。“瓶颈”设备约束生产系统总效率,必须对它改革 。改革步骤:寻找“系统中瓶颈”设备优化“瓶颈”设备效率配置其他设备能力或工作计划对”瓶颈“设备进行改善,直至它不再成为约 束。目标转向其它最大约束设备。可视化管理充分利用“视觉”,使设备管理与维修的要 求、方法、过程、规则等信

14、息一目了然 、多次重复。使管理更加透明使管理更加简明、易执行使潜在问题易暴露现代模式的分析和比较1,后勤学,设备综合工程学,TPM之间关系相同处:追求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不同处: 后勤学是以产品,系统,计划,设备等所有资源为对象,来追求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所以应用范围极为广泛。 设备综合工程学是以固定资产即设备为对象,是对设备的全寿命周期进行监控,以求达到更高的可用状态 ,并使设备的维修费用和维修造成的延误损失得到优化 。 TPM旨在通过改善人和设备的素质来改善企业的素质 ,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实现企业的最佳经济效益。2,RCM与前三种模式比较相同处:都注重设备的经济效益,前

15、三种模式是追求设备的寿命周 期费用最经济,RCM则是通过优化设备的使用,维修 ,改进,更新等各种环节,以最低费用实现设备的期望值 。不同处: RCM对传统的维修思维方式和维修行为方式提出挑战; 维修策略建立在故障模式,故障影响和故障后果上;RCM是一种将预防维修,预知维修和主动维修等结合起来的总体维修模式。3,适时管理(JIT)与前四种模式比较相同处:都注重设备维修的经济竟,都强调全员参与;不同处:JIT的全面生产维修强调了全面质量控制,认为设备维修和提高产品质量一样,都是企业每一个人的职责,要求在百分之百的时间里实现百分之百的优质。现代模式是对传统的思想观念的挑战1,现代模式充分体现了市场竞

16、争,设备效益,全系统,全员参与,质量控制等新概念;现代模式运用行为科学,作好对人的管理。2,我国企业面临以下观念转变: 从设备是组织生产的重要手段转变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设备是企业参与生产竞争的重要物质资源,重要的资产 和资本。 从向设备技术要效益转变为向设备管理一生各环节要效益 。 从设备管理仅是设备管理和维修部门的事转变为从企业领导到第一线工人全员参与,培养和重视职工的参与精神和创新能力。 从仅注重设备的功能性转变到注重设备的功能性,可靠性 ,维修性和经济性。 从追求设备的完好转变为追求产品的优质。现代模式成功的关键 在于企业全体员工 全体员工认识和理解现代模式,并坚信它是可 实现的,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 全员参与,有使命感,产生主人翁意识,有责 任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