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第三章备课资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597406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第三章备课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九年级下第三章备课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九年级下第三章备课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九年级下第三章备课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九年级下第三章备课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第三章备课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第三章备课资料(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第6册第3章人的健康与环境一、本章概述 1.生命科学部分划分为五个主题: A、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细胞,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B、生物的新陈代谢; C、生命活动的调节; D、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E、人、健康与环境(人体保健、健康与环境、 人类与生态环境)2.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以“健康 影响健康的微生物 因素 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 素”为线索。人 类 的 健 康 与 环 境健 康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的含义影响健康的因素的概述生物因素生活方式因素来自微生物的威胁身体的防卫非传染性疾病照顾好你的身体来自细菌的威胁来自病毒的威胁传染病对微生物的抵

2、抗特殊的防病毒措施人类的免疫功能肿瘤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注意食品卫生平衡膳食远离毒品吸烟危害健康了解一些急救常识血型与输血n3、本章是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价值 观的重要载体。n4、突出科学探究。n5、渗透科学史、反映新技术和社会问题。6、本章的重点1、健康的含义及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2、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 3、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4、引起冠心病、肿瘤及糖尿病等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 5、建立平衡膳食的观念; 6、吸烟的危害; 7、急救常识; 8、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7、本章的难点1、健康的含义; 2、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和病毒引起的常

3、见疾病; 3、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4、抗原和抗体,人体免疫功能; 5、引起冠心病、肿瘤及糖尿病等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 6、建立平衡膳食的观念; 7、急救常识; 8、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四、课时安排单元内容节名课时一健康第1节1二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节3身体的防卫第3节2三非传染性疾病 实验第4节3四照顾好你的身体第5节3合计12二、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建议第1节 健康(一)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的概念; 2、认识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建议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健 康三者的关系三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一)教学目标 1、

4、了解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 2、例举常见的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包括性传播疾病、青春期肺结核及其预防。 (二)教学建议1、认识微生物威胁的历史n读巴斯德的故事 认识微生物的威胁是长期存在的, 但真正认识到某些疾病是由微生物引 起的,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一、来自细菌的威胁(1)有关细菌的知识 (2)细菌对健康的危害(3)炭疽病传播途径 n1经皮肤粘膜 由于伤口直接接触病菌而 致病。病菌毒力强可直接侵袭完整皮肤。n2经呼吸道 吸入带炭疽芽胞的尘埃、飞 沫等而致病。n3经消化道 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水 等而感染。n易感人群n人群普遍易感,但多见于农牧民、屠宰、 皮毛加工,兽医

5、及实验室人员。发病与否 与人体的抵抗力有密切关系。(4)例举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n伤寒n副伤寒n百日喉n白喉n脑膜炎(5)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的方法青霉素由青霉、曲霉等属真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 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从点青霉中获 得青霉素。青霉素的发现是20世纪医学上的重 大成就,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青霉素 对人和大多数动物无害,经肌肉或皮下注射后 能迅速扩散到血液中去并几乎到达所有组织。 在临床上青霉素用于治疗肺炎、脓肿、细菌性 脑膜炎、梅毒、牙齿及口腔感染、骨髓炎以及 其他对青霉素敏感的细菌引起的各种创伤感染 。但青霉素能引起某些受药者过敏反应,严重 时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故

6、应用前必须做皮 肤试验。 二、来自病毒的威胁1、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 Influenza viruse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能引起心肌炎、肺炎、支气管炎等多种并发 症。由于流感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所以极易 发生流行,甚至是世界范围的大流行。我国是 流感多发国,而且自1957年以来的3次世界性 大流行都起源于我国。1917-1919年,欧洲爆 发流感,导致2000万人死亡,是历史上最严重 的一次流感爆发,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 数只是850万人。2、禽流感 n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 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 传染病。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

7、小时到数天,最 长可达21天。禽流感的传播有病禽和健康禽直 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禽流感病 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 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 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 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 、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 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 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 起发病。 n禽类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因发病急、发病 和死亡率很高,目前尚无好的治疗办法。按照 国家规定,凡是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应 该立即对三公里以内的全部禽只扑杀、深埋, 其污染物做好无害化处理。

8、这样,可以尽快扑 灭疫情,消灭传染源,减少经济损失,是扑灭 禽流感的有效手段之一,应该坚决执行。 一旦疫情发生,必须对疫区周围5公里范围内 的所有易感禽类实施疫苗紧急免疫接种,同时 ,在疫区周围应建立免疫隔离带。疫苗接种只 用于尚未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病毒的健康鸡群。 3、概念辨析:n1、病原体:是指使人发生传染病的病原 微生物与寄生虫 ,如细菌、病毒、蛔虫 、疟原虫等。n2、传染源:是指能散发病原体的人或动 物,如患病的人或动物等。n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 力而容易感染疾病者。n4、传播途径:是指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 的途径。三、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第3节 身体的防卫(一)教学目标1、识

9、别免疫现象、类型;2、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3、了解免疫功能。 (二)教学建议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粘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 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 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粘膜上有 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 。 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白细胞的 一种)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例如, 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种病 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人体的血液和 组织、器官(如脾脏、淋巴结等)中含有 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 噬和消灭。 上述两道防线的作用特点是人 人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只针

10、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 作用,因此把这种保护性生理 功能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三道防线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 成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胸腺、脾脏和淋巴结等,它们对淋 巴细胞的发生、分化和成熟具有重要作用。脾脏 和淋巴结还有清除病原体等物质的作用。免疫细 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人体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是出生 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能对某一 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 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 ,是人体在生活中与抗原物质接触后所产生 的免疫功能,是出生后形成的,其特点为具 有特异性。例如患过伤寒的病人就只获得对 伤

11、寒杆菌的免疫力。而对其他病原菌则无抵 抗力。) 2、特异性免疫nA、抗原和抗体nB、体液免疫nC、抗体通过多种方式对付病原体nD、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分为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自然免疫是通过自然的方法,如由于机体感染了某 种疾病因而获得了对该疾病的免疫力。此种免疫可以 保持很久,甚至终身。又如,胎儿经母体胎盘、初生 婴儿经初乳获得的抗体,可使其在出生后的短时期内 (一般六个月)不容易得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白喉 等,这也属自然免疫。人工免疫则是指人体经过预防接种后所获得的免疫 。免疫期可持续几个月至几年,对传染病的预防起很 大作用;或者人体经注射抗体以获得对抗传染病的能 力,均称“人

12、工免疫”。后者有效期短,一般23个星 期。多用于治疗或暂时预防某些传染病。 人工免疫一般分为:人工自动免疫是指给人体接种抗原物质,使 人体自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 (作为抗原的菌苗疫苗或类毒素的共同特点 是毒性已减弱或失去而仍保留有刺激机体 产生保护性免疫的能力。) 人工被动免疫是指给人体注入现成的抗体或 淋巴因子而使人体具有免疫力的方法。一 般用血清注射。P80讨论: 1、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的活菌疫苗,是 用来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结核杆菌。 2、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糖丸):是 一种口服疫苗制剂,白色颗粒状糖丸 ,可有效地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症)。脊髓灰质炎病毒。3、百白破疫苗:

13、是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三合一疫苗,用来预防这三种疾病。 百日咳是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容易侵犯5 岁以下儿童,引起严重阵发性咳嗽,影响 呼吸和进食。对婴幼儿有很大的危害。白喉是白喉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在鼻、 咽喉部产生白膜,阻塞呼吸,并且分泌的 毒素会引起心肌炎或神经炎,死亡率高达 10% 。破伤风杆菌侵入深部伤口,在这种无氧气的 状态下极易繁殖、释放大量毒素,引起破 伤风。患者牙关紧闭、肌肉收缩、僵直。 4、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可以预防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 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口腔 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5、白破二联疫苗:百白破疫苗

14、必须连续打三针,即 3个月时注射第一针,以后每隔一个月注射一针。 三针连续注射后,才会产生足够的抗体。这些抗 体只能维持一定的时间,不能终生免疫,所以在 一段时期后还要打加强针。由于大年龄儿童或成 人对百日咳菌苗的副反应较大,故7岁起加强用疫 苗不再含有百日咳细菌成分,而改用白破二联制 剂。 6、乙肝疫苗:目前使用的有乙肝血源疫苗和基因工 程乙肝苗两种,均用于预防乙型肝炎。乙型肝炎 病毒。 7、乙脑疫苗:乙脑疫苗系将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 染的鼠肾细胞,培育后收获病毒液冻干制成减毒 活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虫 媒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8、流脑菌苗:系用A群脑膜炎双球

15、菌,以化学方法 提取多糖抗原冻干制成。专供预防A群脑膜炎球 菌所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之用。是由脑膜炎 奈瑟氏菌通过呼吸道传播所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 人体的免疫功能 第一个方面,免疫的抗感染功能(抵抗抗原的 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维护人体的健康) 第二个方面,免疫监视的功能(随时识别和清 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第三个方面,自我稳定的功能(及时清除体内 衰老的、死亡及损伤的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艾滋病n所谓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n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所引起的,艾滋病毒又称 为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简称HIV。n至今还没有治疗

16、艾滋病的特效药,也 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一旦发 病,在我国当前的医疗条件下,都会 在不长的时间内死亡。所以目前艾滋 病还是一种病死率高达100%的极为严 重的传染病。HIV的传播途径有三个:n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n接受了被HIV污染的血液n 被HIV感染的母亲传染给未出生的婴儿n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 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所 以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 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 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 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甚至照料HIV感染 者或艾滋病患者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不会经咳嗽打喷嚏、蚊虫钉咬等途径传 播。 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一)教学目标了解引起冠心病、肿瘤及糖尿病、青春期高血压等疾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 (二)教学建议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生长速度 症状及俞后 能否转移 给病人的影响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