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八 船舶修理与改装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8597361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八 船舶修理与改装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课题八 船舶修理与改装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课题八 船舶修理与改装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课题八 船舶修理与改装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课题八 船舶修理与改装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八 船舶修理与改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八 船舶修理与改装(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八 船体修理方案一、修船方案的选择1概述修船方案是指导修船工作的原则和纲领。根据船舶损坏的形式与程度、范围与大小、修船厂的生产条件与技术水平,决定船舶的修复方法,即修船方案。1)确定修船工作场所及被修船舶的搁置方法;2)选择修理工程项目及其拆卸修复的工艺程序;3)准备推广和试用的新工艺项目;4)确定所修船舶的特殊工艺及其装备和工具。修船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2选择修船方案的原则要求1)船舶修理的周期应尽可能地缩短;2)船舶修理的价格应尽可能地低廉;3)船舶修理的质量应尽可能地提高;4)船舶修理的工艺过程应尽可能地简单,施工操作应尽可能地方便;5)船舶修理中应合理地采用新工艺,如分段预制换修、

2、成套设备换修、铆接改焊接等。3影响修船方案的因素 1)船舶方面(1)修理工程项目及其范围;(2)损坏的形式和程度;(3)修理的部位;(4)修理处的结构特点;(5)船舶的大小。2) 船厂方面(1)船厂生产面积与船台、船坞、船排、码头等的数量;(2)起重运输能力;(3)生产设备的数量与先进程度;(4)技术工人的比例、数量与技术水平;(5)船厂的生产计划与任务。4选择修船方案的步骤1)汇集资料:待修船舶的设计图纸与文件,修理单与勘验单等;2)熟悉修理部分的结构情况及修理要求;3)了解船厂的技术条件和当时的生产情况;4)分析比较几种修船方案,选取经济效益最好的方案确定之。5船体修理原则工艺说明书1)概

3、况:船舶主尺度、主要性能、建造年月、建造工厂、修理范围、现有技术状况、损坏及腐蚀情况、测厚数据等。2)船舶拆卸的技术原则:根据修理单进行勘验后,编制实施修理单,确定拆修规程。(1)勘验(随船勘验和码头勘验);(2)拆卸工程;(3)除锈;(4)水线以上结构的修复;(5)水线以下结构的修复;(6)改建工程;(7)机械设备和舾装件的安装工作;(8)油漆工程;(9)船舶试验;(10)验收和出厂。3)主要的工艺阶段:提出对损坏部分及设备、机械的修复方法与原则。4) 船体修理的原则工艺:二、船体在修理过程中的变形船舶在修理过程中,由于船体结构不同,修理范围不同,修理条件与修理方法不同,往往会发生不同的变形

4、(总体与局部)。1中拱变形(1)船舶在坞内修理时,首尾部因受型线的限制,其坐 墩面积比中部小得多,所受压力较 大,下沉量较大。若墩 木质量较差,数量过少,层次过多,或撑木位置不当,数量 不够,则下沉量 控制不住时,出现中拱变形。(2)船舶靠在码头水面时,首尾重力大于首尾浮力,而 中部浮力大于中部重力时,或甲板拆卸面积过大而影响总纵 强度时,亦会导致中拱变形。(3)首尾尖舱进行水压密性试验时,未加足支撑垫墩会 导致中拱变形。(4)坞内进行船底基线测量时,常因上部船体受到日晒 伸长,形成暂时中拱,故测量应在夜 间进行。1)产生中拱变形的原因2)防止中拱变形的措施(1)在船体修理时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测

5、量变形情况,测量方法应相同,以便积累资料分析比较。(2)制定合理的分区分批修理工艺,保证船体修理过程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3)进坞前应预先掌握船舶原有的技术状况,合理地安排坞墩,避免坐墩后出现受力不均匀的现象。(4)应根据船体大小及重量,考虑墩木承压面积,避免墩木发生超负荷现象。(5)拆换钢板时,应严格控制拆墩数目。(6)船底墩木处,应尽量避免拆墩补漆。(7)进行水压密性试验时,应适当增加该处的龙骨墩及撑木。油漆时,需放水移墩补漆来完成水线以下的油漆工程。2中垂变形1)产生中垂变形的原因(1)位于船体横剖面中和轴以上部分的焊接工作较多而没有 采取有效措施,如甲板、舷侧上部板列、上层建筑等处的各

6、种 焊缝较多,尤其是连续焊缝,收缩时产生很大的内应力,使首 尾上翘。(2)就地火工矫正较多,和前述相似会发生首尾上翘变形。(3)中部墩木拆动过多,由于船体重量很大,墩木经拆动后 ,虽然附近还有适当加强,但不可能恢复原有条件,必然会产 生不同程度的下挠。其下挠量与拆墩面积及其次数有关。(4)中部墩木有局部超负荷现象,如水压密性试验时没有适 当增加墩木或增加不够,修理双层底时,对重量较大的主机或 锅炉没有适当支承。以上多属事故性原因,在工艺上采取适当措施是可以避免的。2)防止中垂变形的措施(1)甲板、舷侧上部、上层建筑如进行大量焊接工作时,应尽量采取分段预制工艺,以减少就地焊接工作量和安排合理的焊

7、接程序。(2)对于有严重波浪变形的板,应尽量改用拆下矫平以减少就地火工矫正工作量。(3)避免拆动过多的墩木。(4)对局部负荷过大的部位,应适当增加墩木或临时支撑。3扭转变形1)产生扭转变形的原因(1)同时拆下的外板及内部骨架等相连面积过大,或同期修理的区域相距过近。(2)大面积拆卸舷侧构件时,没有足够的支撑或支撑的位置不妥。(3)舷侧的焊接工作过分集中。2)防止扭转变形的措施(1)采取合理的分区修理工艺,使同期修理的面积不要过大,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拆卸肋骨时,应间隔进行,以不影响船体型线。(2)应有专人负责合理地安装与拆除支撑。(3)考虑焊接工艺时,应尽量使左右舷能同时对称地进行焊接。(4)

8、在修理过程中,应随时测量变形,并及时防止之。4、横向变形(即横剖面型线变动)1)产生横向变形的原因发生在横舱壁拆下及支柱拆除后,甲板和外板等重量大而下沉。2)防止横向变形的措施(1)在修理横舱壁及支柱时,应在附近临时加强。(2)横舱壁的修理也应分区进行。三、船体分区修理工艺船体分区修理是指能在同一时期内,分别在几处同时进行修船工作,以保证船体具有足够强度和尽量缩短修船周期。1、分区原则首先要考虑到船舶大小、修理范围、修船周期、旧船原有技术状况、修船厂生产条件等因素,然后划分区域,安排次序。1)强度(1)纵向强度与横向强度都要考虑,最好计算一下。(2)对同一时期进行施工的区域,应该错开,并保持一

9、定的距离。对平板龙骨、舷侧顶列板、甲板边板、内底边板、舭部列板等重要构件,应特别注意,分区范围一般要小一些。(3)分区时,前期与后期的范围要相连,否则两区交接处的修复工作不能迅速完工。分区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对施工周期较长,工序复杂,工作量大,要灌水进行密性试验的部位,如机舱、炉舱、尾尖舱等处,应提前施工。(2)在保证强度的条件下,划分的区域应尽可能大一些,以便施工面铺得开一些。(3)为了密性试验方便,应按舱划分区域。2) 施工速度3) 工艺性要求(1)尽量采用大分段,以扩大自动焊使用范围。(2)铆接结构改为焊接结构。(3)按钢材规格,重新合理地排列板缝。(4)施工要方便。4)同一时期内

10、各区的工作量应当相近,以便同时开工同时完工,并经常检查施工情况,前区未完,后区不开。5)安全(1)分区时,上下不能同时施工。(2)注意通风,特别是双层底、舱室等。分区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并总结施工经验,保存技术档案。2外板分区法1)大型船舶坞外拆修外板时,正常天气拆下外板的下缘,至少离开水面115 m,风浪季节应考虑适当增加。2)如果船体的其他结构如甲板等强度良好,则可参考表161的经验数据进行分期修理。3)同一区域内修理的面积,在能够保证强度的条件下,面积越大越有利。一般经验数据见表162。水上所需拆换的外板占水上外板总面积之比分期数目15以下 一 期1530 二 期3040 三 期40以上四

11、期及四期以上表 161船舶总长坞外划区最大面积坞内划区最大面积70-100 m 20 35 100130m 35 50 130 m以上 45 70 表 1624)分区时应尽可能使上下邻近的外板有12列从首至尾保持较完整的连接,因此,每一区域内,外板的宽度以两列板较为合适。有些船舶的外板,因停靠码头时碰撞,使局部凹凸变形很大,肋骨也产生了较大的弯曲,此时拆修外板的面积,应结合肋骨修理范围一起考虑。5)焊接外板换新时;分区可适当增大,以便在车间内预制成平面分段,不过分区旧板拆下后应立即进行安装。6)当外板大面积施工时,应避免甲板也同时大量进行施工,以免影响船体强度,即应当交错进行。如必须同期施工,

12、则另行分区。3肋骨的分区修理1)肋骨的修理和换新,基本上配合外板而同时进行,一般隔一档拆一档,分两次修理。2)在矫正或拆换肋骨时,应注意保证船体的横向及纵向型线,避免纵向型线出现凹凸现象。4舱壁的分区修理1)舱壁修理时拆板,可先拆左右各13,修好后再拆当中的13。若舱壁的拆换范围很大,应在施工前于舱壁前后的甲板下用各种支撑临时加强。2)当几个舱壁同时都要拆换时,则前后应当错开。3)舱壁上的扶强材修理时,也可隔一根拆一根,分两次修理。4)舱壁下的内底板如也要修理,应与舱壁配合一起安排。5)大面积舱壁为了安装方便,上下可以分成两个平面分段进行预制。5双层底的分区修理1)内底板分区施工面积的大小与位

13、置,同样应考虑不能 过分削弱船体强度,同时要便于拆装肋板。从内底板中心到 内底边板,尽量避免同时拆换连续的两张内底板。2)肋板修理也是隔一档拆一块的两次修理法。肋板若在 水上修理时,一定要在船底板没有变形的情况下才能进行。3)内底上的主机(或锅炉)如已吊走,则主机座(或锅炉座) 也可在坞外修理。若主机不吊走(或锅炉不吊走),而主机座( 或锅炉座)需要在坞外修理时,如其肋板完好,可将主机(或 锅炉)搁置好或移位后,进行该处内底的修理。4)在双层底上的其他一些结构,如污水槽、测程仪、测 深仪、舱壁等,除在水线以下与外板连接的工程需在坞内施 工外,其余均可在水上施工。6甲板的分区修理1)若甲板换新或

14、拆下矫正的面积较大时,则分区应保持舷侧列板的完整性。若拆换舷侧列板时,则应尽量避免相邻两列甲板同时拆掉。2)甲板修理时,应考虑保留足够的系缆设备供系泊用(尤其在多风季节)。3)甲板修理时,由于大量的封闭焊缝及不均匀的载荷,极易引起变形及产生裂缝,应特别注意采取预防措施。7上层建筑的分区修理上层建筑的修理和换新,以及各种船舶甲板上的装置与设备等,全部可在坞外修复。在施工中可组成大的立体或平面分段,不过在制造与吊装时应注意:1)保证外围尺寸的准确。 2)考虑好吊车的跨距、高度及制造场地等条件。3)分段应有足够的刚度,并采取防止吊运变形的措施。在坞内或在码头上施工时,均应考虑分区修理工艺。习 题1 什么是修船方案?修船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2 影响制订修船方案的因素有哪些?怎样选择修船方 案? 3 修船的主要工艺阶段有哪些? 4 船体在修理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变形?怎样防止这些 变形? 5 什么是船体分区修理? 6 船体分区修理的原则及其分区方法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