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专题---送别诗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8596597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鉴赏专题---送别诗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古诗鉴赏专题---送别诗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古诗鉴赏专题---送别诗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古诗鉴赏专题---送别诗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古诗鉴赏专题---送别诗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专题---送别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专题---送别诗(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专题送别诗鉴赏送别诗鉴赏送别原因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 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 离别。 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 赴考、出使、 迁谪(宦游)、征戎、商旅、归隐等。送别对象 一朋友 二亲人 三情人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 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 挽留、惜别、不舍之意。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 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送别 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古人送别习俗:折柳送别饮酒饯别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

2、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 “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 ”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唱歌送别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正当今夕断肠处, 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 (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朝闻游子唱离歌”(李欣) “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 (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 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送别空间:长亭、渡口、南浦、灞陵、古道 送别意象: 1、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 子思妇、好友相别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 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容易勾起离别 者的愁绪。 2

3、、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 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 ”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古人取其义表 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故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 3、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 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 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 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 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 自己浓浓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鸿雁传书。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故事 ,故鸿雁在古代诗文中常代指书信。 4、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 悲凉凄清忧愁忧

4、思、羁旅思归 (1)杜鹃花则传为杜鹃血染成。后世即以 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的 寄托。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 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 征物。 (2)由于其叫声古人认为有“不如归去”的意 象,又与思乡念家的情感相连。 5、酒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 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 6、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 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 思乡怀古 唐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 近黄昏”。夕阳则多给人予凄凉、沮丧和失 落之感。古代游子思妇们就特别善用夕阳 来抒发他们的情思。 7、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 易逝,情意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1

5、)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流水一去不 复返,故古人常以流水喻时光的流逝,慨 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2)悠悠流水,延绵不绝,千年未变,诗人 常以流水喻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 8、秋: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 英雄、美人 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 秋天高云淡一心胸壮阔壮士、良臣 (1)秋天万物凋零,似乎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古人 常借秋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2)满目苍凉的秋色:秋风、秋月、秋花、秋天的 梧桐、雁声乃至夕阳的楼台常常勾起游子思乡、 闺妇怀人的情思,故古人常借秋抒发离别之苦、 思乡之情。 9、月: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游子思妇 月连结古今,连结异地感叹时光流逝, 追

6、思历史豪放洒脱者 游子思妇,彻夜难眠,惟有天上的明月相伴,此 时,月亮的清清冷冷跟游子思妇内心的寂寞冷清 揉和到一块。再加上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 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相关联。因而诗人笔下的月 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送别诗答题技巧 问题类型一 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用“青山” “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 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 的动态,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幅青山秀水 的送别图景。送别诗答题技巧 问题类型二: 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闻王昌龄

7、左迁龙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首先,分析离别诗常用意象。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 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接着,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一二句表达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 之地的忧伤之情。三四句将自己心中的 愁思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 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 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鉴赏步骤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 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 的子规,暗含了因友人王 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忧伤 之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8、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 作用?送别诗答题技巧 问题类型三 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离愁。 “一别心知两地秋”一句语带双关, 含一个愁字。后两句写别后的思念, “日晚”、“寒鸦飞尽水悠悠” 所组 成的环境给人凄凉孤独之感,从而渲 染了作者的浓浓离愁和悠悠情思。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送别诗答题技巧 问题类型四 作者如何表达情感的? 鉴赏训练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问: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1、

9、景物:“猿啼” 、“暮江”、 “孤舟” 。情: “客散”、 “伤心” 、“逐臣更 远”。2、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 情反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孤舟”,以 青山万里反衬孤舟。鉴赏训练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 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 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离愁。 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 景物:“杨柳”、“杨花”、“风 笛”、“离亭” 。末句直接表达 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 的深长思念。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送别诗答题技

10、巧 问题类型五 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 送别诗常用艺术手法 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以乐景写哀情,衬托,渲染,白描、 比喻、拟人、夸张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反衬;哀景衬壮情。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 胸怀,对友人真诚情谊。鉴赏示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 么特点?请简要分析。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将自 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月, 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人, 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 关切和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