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公共关系的对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94422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公共关系的对象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五章 公共关系的对象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五章 公共关系的对象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五章 公共关系的对象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五章 公共关系的对象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公共关系的对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公共关系的对象(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公共关系的对象第一节 公众及其分类第二节 目标公众分析举要 第一节 公众及其分类 一、公众的含义 1.公众的含义 所谓公众特指作为公关活动目标的、具 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群体或群众。 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 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是公 关对象的总称) 2. 公众的四项基本涵义: A. 公众是公关主体传播沟通对象的总 称。 B. 公众是相对特定组织而存在的。 C. 公众是因共同的利益、问题等联结 起来并与特定组织发生联系或相互作用 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D. 公众是客观存在的。 二、公众的特点 1、群体性 2、共同性 3、多样性与变化性 4、相关性二、公众的类型 1

2、、根据组织的内外对象:内部公众、外部 公众 内部公众:指组织内部沟通、传播的对象 ,包括组织内部全体成员构成的公众群体 。外部公众:指组织的外部沟通对象群体。案例:企业应重视搞好内部员工关系 日前在报上读到一篇“工人读书可获加薪”的报道:宝钢集 团一钢公司出台关于鼓励员工学习文化技术和钻研业务的若 干规定,规定中指出:职工通过非全日制普通学校学习并取 得证书,岗位专业对口的,根据学历高低,每月将获得100元 至500元不等的岗位津贴。据报道,该公司此规定出台后,原 来企业的教育经费大大突破,公司已决定将这笔开支列入工资 总成本,并成为企业的一项长效措施。宝钢公司的领导表示: 资金再紧张,职工的

3、教育经费一定要确保。无独有隅。另据报道,从2001年6月底开始,江苏阳光集 团100多个销售员全部学习MBA工商硕士课程,由复旦大学教 授开课。同时,集团举办的文化升级培训、机电一体化培训全 面展开,计算机软件设计班也在筹办之中。“三年之内,操作 工要达到大专以上水平,管理人员要达到本科以上水平”,这 是阳光集团的近期培训目标。 2、根据关系的重要程度:首要公众、次要公众; 首要公众:决定组织生死及成败的公 众。 次要公众:对组织的生存有一定影响 ,但没有决定性意义的公众。 3、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顺意公众、 逆意公众、边缘公众; 顺意公众:持赞成、支持态度的公众。 逆意公众:持否定及反对态

4、度的公众。 边缘公众:中间态度,观点不明确。 4、根据关系的稳定程度:临时公众、周期 公众和稳定公众 5、根据组织的价值取向:受欢迎的公众、 不受欢迎的公众和被追求的公众 受欢迎的公众:主动对组织表示兴趣和沟 通意向的公众。 不受欢迎的公众:对组织构成潜在或额外 压力和负担的。 被追求的公众:符合组织的需要,但对组 织不感兴趣。 6、根据公众发展的不同阶段: 非公众 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 公众第二节目标公众分析举要 一、内部公众是与组织自身相关性最强的 公众。内部公众既是内部公关的对象,又是 外部公关工作的主体。 搞好内部公众关系的目的和意义: A. 组织要通过自身成员的认可和支持来增 强内聚

5、力.良好的内部公众关系可以极大地增 强组织的实力 B. 组织要通过全员公关来增强外张力.通过 内部公关,培养组织成员的主体意识和形象意 识。 处理内部公众关系的方法: 1、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尊重组织成 员分享信息的权利,形成和谐与信任的 气氛; 2、协调上下级关系、处理好干群关系; 3、及时了解员工的需求,并公平处理各 种矛盾和冲突; 4、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促进彼此之间 的沟通和交流; 5、尊重个人价值,善于发现人才; 6、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增强组织的 向心力和凝聚力; 7、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成员的素质。二、顾客公众 顾客:购买、使用本组织产品的个人或组织。 特点:是与组织具有直接利益关系的

6、外部公众 ,是工商企业组织传播沟通的重要目标对象 。 建立良好顾客公众有目的和意义: A. 能够为组织带来直接的利益 B. 体现组织正确的经营观念和行为 促使顾客形成对组织及其产品的良好形象和 评价,为实现组织和顾客公众的共同利益服 务。案例:2001年8月的一天,北京一对夫妇在当地一 家百货商店购买洗衣机,因营业员开票失误少收 了360元,商店发现后,追寻顾客要求补款,遭 顾客拒绝,双方争持不下,于是对簿公堂。商店 最终追回了洗衣机,但同时也给自己的形象抹上 了一层阴影,一些市民纷纷指责商店太小家子 气。在美国一家高档乐器店里,一位老太太正漫不经心地观看着陈 列的各式名贵乐器,因为她原来没打

7、算购买什么。当她走到一架铮亮的钢琴前面时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这是一架德国正宗名牌斯坦威三角钢琴,但标价却低得不合常 情。老太太略加思考便向售货小姐示意买琴,售货小姐感觉价格可 能有误不敢卖。总经理了解情况后,当场拍板,卖!按标价卖!而且亲自送货 上门,亲自调试琴音,老太太一家满意极了。 原来那钢琴的价 牌上少标了一个“0”。思考:从上述两个事件中,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方法:怎样处理好与顾客公众的关系? 1、积极开展信息的双向交流收集顾客的信 息并向顾客传达本组织的有关信息。 2、树立为顾客服务的观念,树立企业公关意 识。(正确的经营思想、良好的服务意识、寻 找服务机会、提供优质服务、加

8、强对员工的培 训) 3、在困难时,加强沟通与说服工作,争取顾 客的理解和支持。 4、与同行或上下游服务链保持良好关系。三、媒介公众 媒介公众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 感、最重要的一部分。这种关系具有 明显的两重性:一是中介;二是对象 。这就决定了媒介关系是一种传播性 质最强、公共关系操作意义最大的关 系。 与新闻媒介建立良好关系的目的和意 义: A. 良好的媒介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 的公众舆论 B. 良好的媒介关系是运用大众传播 手段的前提,通过这一沟通中介,增强组织 的社会影响力。方法: 1、经常向新闻界撰写新闻稿。 2、了解和研究各类新闻媒介的传播信息。 3、保持与新闻界长期的密切的联系。

9、4、遇有重大事项应通知新闻单位采访,并提 供方便。 5、参加新闻界发起的有益于社会的活动或集 会,给予可能的赞助。 6、举办新闻发布会。四、政府公众 政府公众是最具权威性的对象。 与政府公众保持良好沟通的意义和目的: A. 争取政府的了解、信任和支持.政府的 认可和支持是具有高度权威性和影响力的 认可和支持 B. 能够为组织形成有利的政策、法律和 社会管理环境. 方法: 1、组织的公关部门应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和 法令; 2、密切注意反映和宣传国家地方政府政策 的各种新闻传播机构的动态; 3、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情况,反映问题, 以取得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 4、主动提出新的设想和方案,通过适

10、当渠道做好说服工作,及时纠正政策 偏差; 5、熟悉政府部门的结构、功能和办事 程序,并与具体的工作人员保持良好 联系。五、社区公众 社区公众:组织所在地的区域关系对象,包括管 理部门、地方团体及周边居民。 社区公众的特点是“准自家人”, 它 直接影响着组织 的生存环境, 影响着组织的公众形象. 建立好社会公众关系的目的和意义: 为组织创造一个稳固的生存环境;通过社区关系 扩大组织的区域性影响。处理好与社区公众关系的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向社区公众介 绍本组织的情况; 2、同社区地方政府保持接触,获得支 持; 3、与社区公众联谊,促进彼此的交流 ; 4、尽可能支持社区的第三产业,发展 繁

11、荣社区经济; 5、听取社区公众的建议; 6、支持、参加社区重大的公益活动; 7、适当开展对社会的赞助。六、名流公众 其特点是聚集力强,影响力大。 与名流公众保持良好的目的和意义: A. 借助于社会名流的知识和专长 B. 借助于社会名流的关系网络 C. 借助于他们的社会声望方法 1、邀请不同领域的知名人士为本组织进行 广告宣传; 2、定期邀请各届名流参与本组织的决策并 参加各种活动; 3、在专题活动中,邀请各届名流到场; 4、邀请各届名流担任本组织的名誉顾问, 增强其影响力。七、国际公众 具有显著的跨文化特征 发展良好国际公众的目标及意义: A. 为对外开放服务 B. 运用跨文化传播手段,促进组

12、织形象 的国际化 方法: 1、了解、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和风俗; 2、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主流中去; 3、了解国际游戏规则; 4、在国际分工和合作中找到本组织的合适的 位置; 5、处理好所在国的政府公众、媒介公众、顾 客公众、社区公众和名流公众的关系;思考题 什么是内部公众、政府公众、名流公众、 社区公众、媒介公众、顾客公众、国际公 众?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对他们开展公关 工作的目的意义是什么?具体方法有哪些 ?案例分析:一支粉笔的妙用1912年,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 基以100万年薪聘请查理斯瓦伯为该公 司第一任总裁,令美企业界为之议论纷纷 。因为斯瓦伯对钢铁并不十分在行。斯瓦伯上任不久,就管

13、理辖下的一家钢 铁厂产量落后,责问该厂厂长。厂长回答 :“说来惭愧,我好话丑话都说尽了,甚 至拿免职来恐吓他们,没想到工人软硬不 吃,依然懒懒散散。”那天正是日班快下班之时,斯瓦伯向厂长 要了一支粉笔,问日班的领班说:“你们今 天炼了几吨钢呢?”领班回答:“6吨。” 斯瓦伯用粉笔在地上写一个很大的“6”字, 默不作声的离去了。次日早上,斯瓦伯又来到工厂,他看到昨 天写在地上的“6”字已经被夜班工人改写成 “7”了。日班工人看到输给了夜班工人,决 心加倍努力,结果那一天炼出了10吨钢锭。 斯瓦伯只用一支粉笔就奇迹般地带动了职工 的竞争和企业的振兴。问:职工关系是企业公共关系的起点 和基础,斯瓦伯的一支粉笔为什么会 产生如何神效?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