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说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94050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7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课程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有机化学》课程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有机化学》课程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有机化学》课程说课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有机化学》课程说课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课程说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课程说课(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有机化学课程说课适用于高职高专中药专业单位: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主讲:陈邦进(药检系化学教研室 )说课内容1.课程分析2.学情分析3.课程教学设计4.课程考核方案5.课程资源6.课程特色一、课程分析(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二)课程目标(三)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四)课程类容的选取与组织(五)课程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六)课程的单元划分教学课时分配(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在高职中药学专业中,有机化学应该发挥什么样作用?如何发挥作用?应该确定哪些课程目标?需要我们首先深刻认识中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研究、领会其内涵,从中找准自身的位置。高职中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

2、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中药品种与质量鉴定、中药材的炮制与加工、中药有效成分的检测、提取和分离、中药制药和中药新药的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中药配方、中药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一、课程分析根据高职中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课程体系中,有机化学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任务,开设于一年级第二学期。其前期课程和后续课程是:一、课程分析有机化学无机化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分析仪器分析 中药药理学分析化学 承上启下部分专业 课专业 基础 课一、课程分析我们对有机化学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的定位是:提高 人文 素养增强 能力 支撑提

3、供 专业 工具一、课程分析我们认为有机化学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不仅在于具体知识的应用,还有她蕴含的科学思想、人文精神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要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实现三个目标:一、课程分析(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一、课程分析1.知识目标:总:使学生获得必需、够用的有机化学知识1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 2熟悉: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常见的与医药相关的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现代化学键理论综合性实验 3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包括各类与药学相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官能 团、命名、主要理化性质,以及有机化合物

4、的 主要反应类型、性能及与中药学相关的应用、 分析鉴别、分离提纯的一般方法包括立体化学(对映异构、顺反异构)、典型反应的 机制(亲电反应、亲核反应及游离基反应);包括基本操作训练(蒸馏、重结晶等)、有机化学 的经典实验(熔点和沸点测定、验证性实验)原子轨道、杂化、d键、键及大键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制备和鉴定一、课程分析2.能力目标个人可持续发展 的能力观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工作及 生活中与有机化学 有关的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一、课程分析3. 素质教育目标热爱学习 的态度自主学习 的习惯严谨求实的 科学态度团队意识绿色化学思维高度的责任感和 良好的职业道德奋发有为 树诚立信一、课程分析(三)

5、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1.课程设计的理念可持续发展以培养学生 职业能力为中心奠基启智一、课程分析2.课程设计的思路降低理论难度,强化有机化学与中药、人类生活和社会的联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内容编排由浅入深,分散难点,理论与实践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一、课程分析(四)课程类容的选取与组织1. 有机化学内容选取的准则(1)基础性 只有基础扎实才能适应动态社会对人才 的需求 (2) 贴近社会和生活双酚A、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保鲜膜(3) 适应学生的特点(兴趣、需要和能力),使学生乐学(4)满足后续课程的需要一、课程分析4.课程内容的组织(1)纵向组织:按由易到难的

6、序列安排课程内容 例如:同分异构现象(2)逻辑顺序与学生心理顺序统一例如: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取代羧酸(3) 直线式与螺旋式相结合例如:同分异构现象一、课程分析1.课程教学重点:(1)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同分 异构、诱导效应、反应机理等);(2)各类有机物的结构特征、分类、命名方法以及主 要化学性质;(3)有机物性质的验证和鉴别试验 (4)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五)课程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一、课程分析2.课程教学难点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1) 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各类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同分异构、诱导效应 、反应机理)(2)

7、各类有机物的构性关系(3)各类有机物典型反应的条件和产物(4)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一、课程分析2.重、难点解决方案(1)利用动画、多媒体课件、图片、原子和分子结构模型来提高兴趣、开阔视野、帮助理解(2)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3)以引导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加强学法指导和解题指导(5)以有机化学的开拓者们的智慧之光照亮学生的求 学之路一、课程分析单元 教学内容理论实训合计 第1单元绪论、链烃、环烃、卤代烃1616第2单元醇、酚、醚、醛、酮、醒 羧酸及羧酸衍生物、取代羧酸20626第3单元对映异构、有机含氮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糖类化合物、

8、氨基酸、蛋白质、 核酸、脂类、萜类和甾族化合物12 112 214 13 第4单元 自学医药用高分子化合物简介 常见有机毒物及毒品简介33总计621072(六)课程的单元划分教学课时分配一、课程分析实验课内容和学时数实训内容学时数 实训项目一 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2 实训项目二 醇、酚、醛、酮的性质 2 实训项目三 阿司匹林的合成 2 实训项目四 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 2 实训项目五 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 2一、课程分析二、学情分析学生学习基础学法指导有利因素多数学生高中阶段修理科,并在第1学期完成无机化学课程的学习有纪律性,有一定程度的求知欲乐于动手,喜欢各类社会活动,有可塑性不利因素化学基础相对

9、薄弱 思维不够活跃,对抽象课程缺乏学习热情 学习习惯、方法欠佳 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较弱(习惯于背诵现成答案)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较差 部分学生浮躁、贪玩(一)学生学习基础二、学情分析(二)学法指导以启发式教学为核心,指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坚持不懈的教给学生阅读、归纳、记忆、质疑、解题的 方法,引导学生“三动一静”动脑(在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动口(参加讨论 、回答问题、叙述)、动手(解题、组装分子模型、独立完成 实验操作)、静心(耳不两听、目不两视)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二、学情分析教学模式三、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一)教学模式有机化学课程中

10、既有抽象的理论,又有比较浅显的内容,在教学中不能因循固定的模式。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1讲解-接受式:教师根据学生既有的认知水平,将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以适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种模式虽然很传统,却是最基本的授课模式。很多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比喻法、类比法等都可根据需要灵活的贯穿于这个模式中。三、课程教学设计2.自学-辅导式:这种模式用于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或者学生具有比较充分的准备知识的内容,例如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知识、炔烃。3引导-发现式 :教师以问题和实验事实引路,引导学生重现化学家的发现之旅。例如苯的结构4.示范-模仿式: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学生技能(实验技能、解题技

11、能)的形成。这是一种最原始的教学方式母狮给幼师上狩猎课就采用这种模式。三、课程教学设计5.任务驱动式:将学习目标以任务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在认知动机和成就动机驱动下,积极掌握达成目标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卤代烃的性质教学开始时将下题板书在黑板上,课时小结时分组讨论、组间互评学习成果。三、课程教学设计(二) 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适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所以有机化学教学中用到的教学方法很多。讲授法、直观教学法、应用提问法、练习法、学导式教学法、迁移教学法、挫折教学法、暗示教学法 、实验法等等,所有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启发式。三、课程教学设计我们努力摆正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位置。教师主导地位的核心在于“

12、导” ,是拨开迷雾见青天的点拨,而不是“灌输” 。孔子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要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必须从独立思考开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 “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提倡理解记忆,把知识学活,能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反对死记硬背。三、课程教学设计(三) 教学手段1.传统教学以书本为载体,利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张挂图、几个模型或实物等展开教学。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依赖于教师的传授和点拨。我们认为这种教学手段的优点是教学成本比较低 操作灵活自如 可以随机应变 方便临场发挥 教师的特长和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学生。三、课程教学设计2.多媒体教学多媒体

13、技术直观明了,表现力强,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我们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用起来得心应手。但我们也认识到多媒体授课的先天不足,比如不容易做到随机应变,做不到像板书教学那样有丰富的肢体和表情语言,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学生容易疲倦。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将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三、课程教学设计我们认为考核的目的是多元的,因此考试的方式 也是多样的。课程考试采取笔试、口试、操作等方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老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课内考核与课外考核相结合四、 课程考核方案考核、评价项目分值分值 小计 形成性 评价课外 考核作业、资料查阅 540 课堂 考核学习态 度、纪律、答问 5单元检测 10 实

14、验 考核纪律、预习报 告、 实验仪 器和台面整洁度5 操作熟练度、规范性、 结果优劣5实验报 告10终结 性 评价期末考试 6060分值合计100100四、 课程考核方案学生实验督查考评表 专业 班级 时间 指导教师 带习教师 实验名称 一、考评评目的二、考评评内容组 别组员 纪律 A B C D仪器洁净 度 实验 台面整洁度 A B C D实验 操作质量 A B C D实验结 果质量 A B C D总评123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2.营造整洁有序的化学实验室; 3.作为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依据。四、 课程考核方案五、课程资源建设教学团队教材及教辅资料 实训条件 五、课程资源建设 (一

15、)教学团队 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学位职称邓红英女47本科副教授陈邦进男54本科副教授程瑛女41本科讲师 陈凯男35本科讲师 孙李娜女29硕士讲师(二)教材及教辅资料 我们选用了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卢苏主编、本教研室教师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五、课程资源建设本课程已初步建成集纸质和电子、静态与动态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内容包括:课程标准;主教材、参考教材、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学习指导和习题集、思考题详解、视频影像等。五、课程资源建设学校图书馆现有化学类图书千余册,化学类期刊5种,有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校园网,基本上能满足化学教学的需要。五、课程资源建设学校两个校区均有化学实训基地,共有4间实验室, 2间分析天平室,1间精密仪器室。五、课程资源建设(三)实训条件 实验室配备了分析天平30台,721-分光光度计8台,紫外分光光度仪2台,真空泵4台,酸度计8台,玻璃仪器和加热设备应有尽有,基本能满足有机化学实训的需要。五、课程资源建设在即将落成的新校区实验大楼,化学实验中心有更大的规模、更完善的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