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92867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1 1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国民收入的决定不但与最终产品市场的均衡 状况有关,而且也与货币市场的货币供求及其利 息率的决定密切相关。为了更全面地揭示国民收 入决定的经济过程,必须了解货币市场的均衡过 程及其调节机制。本讲首先介绍货币的定义和货币市场的概念 ,然后讲述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各种理论观点 ,进一步通过建立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给函数 描述货币市场的均衡及其调节机制。2 2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第一节 货币的定义与货币市场货币可以定义为:货币是大家所普遍接受的用

2、于商品 和劳务交换以及债务清偿的支付手段。一、货币的定义货币的演变人类经历了物物交换、实物货币和信用货币等多次变 革,货币从无到有,并经历实物货币、信用货币等不同形 式。实物货币(贝壳、兽骨贵金属)信用货币(政府 纸币、银行券电子货币)3 3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对货币的本质的认识,在西方货币学说史上大致有两 种观点:货币金属论;货币名目论。货币金属论:把货币与贵金属混为一谈,认为只有足 值的金属币或者金银才是真正的、现实的货币,货币的价 值取决于贵金属的价值。货币金属论是货币金、银本位制 的产物,随着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其影响力正日益渐弱。货币名目论

3、: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只是名目上的存 在,其流通是由国家的权威规定的,由此货币的职能是充 当交换媒介。目前货币名目论在西方货币学说中占统治地 位。4 4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货币的职能:流通手段、计价单位和财富贮藏等。流通手段或交换媒介是货币的首要职能,指人们可 以用货币来购买各种商品和劳务。交换媒介职能避免了物 物直接交换中人们寻找各自所需商品的困难。计价单位职能指用货币单位可以计量商品的价值或 价格的功能,这一职能简化了计算一种商品能据以交换另 一种商品的比率的工作。财富储藏职能指货币能够作为财富的代表储蓄起来 ,即货币可以推迟用它来交换实际商品和劳务的职能。货

4、 币完成这一职能,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在储藏期间它不 丧失价值;二是需要的商品和劳务在需要时可以得到。5 5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现金和存款货币货币主要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两大部分。现金是家庭、工商企业和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纸币和硬 币,具有极高的流动性。目前,我国的现金面值分别为: 100 元、50 元、20 元、10 元、5 元、2 元、1 元。辅 币是本币的等分,即角、分。存款货币是以存款形式存在的一种支付手段和贮藏手 段。按可否通过银行转账完成支付交易行为可分为两类: 可直接通过金融机构划转完成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不可以直 接进行转帐结算的存款(包括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5、)。6 6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货币供给量的构成货币供给量指在一定时点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现金 与存款货币的数量,主要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城 乡居民所拥有的现金和金融机构的存款等各种金融资产。货币的流动性是指各种货币形态转化为现金所需要的 时间和成本的多少,它反映了各种货币形态作为流通手段 与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根据货币的流动性,划分货币供给量的层次标主要有 三个: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M1(或称为交易货币 )和广义货币M2。7 7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M1M0支票帐户存款M1是最基础的货币计量形式,它包括全部现金和随时开支票提

6、取或转账的银行存款,一般为活期存款。M2 M1小额定期存款短期定期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1和M 2是经常使用的货币计量形式,各国对M1的内 涵定义大致相同,M2的定义不尽相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用的货币供给量口径分为货币与 准货币。其中:货币银行以外的通货私人部门的活期 存款;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8 8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我国当前的货币层次划分M0:现金或流通中的货币;M1:M0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M2:M1居民储蓄存款 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表3-1 2004年我国M1和M2的构成(单位:亿元) 货币和准货币M2 总

7、计M2 253207.70 95970.82 货币M1总计M1流通中的 现金M0活期存款21468.30 74502.52准货币总计157236.88定期存款2538.15活期存款11955.39其他存款12299.349 9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二、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主要分为三类:债券、股票和货币。 债券包括各类借据。债券到期时,其持有者除去收回本金 外,还得到利息收入。利息是债券持有人延迟其消费、承 担违约和市场风险的报酬。 股票公司股票是获得公司一部分利润收入的凭证,分为优 先股票和普通股票两类。股票可以出售,其价格与股息收 入正相关,与市场利息率反相

8、关(股票价格股息市场 利息率)。 1010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作为金融资产的货币货币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金融资产,它具有完全的流动 性或灵活性。货币的价值是它的购买力,即购买其他财产 的能力。当单位货币能够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增加时 ,货币的价值就增加,反之就减少。因此,货币的价值取 决于货币供给量相对于总产量(包括服务)的大小。货币的成本(即机会成本)是因持有货币而放弃的持 有其他金融资产可得到的收入。由于金融资产的收入都与 短期债券利息率密切相关,所以货币的成本被看作是利息 率。1111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三、货币市场货币市场上的主

9、要金融工具有三大类:一是政府的短 期债券,二是商业银行的各类短期可转让存单,三是信用 较高的各类非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类商业票据。货币市场中 最主要的参与者是商业银行,其次是一些大公司,再次是 普通消费者。近年我国的货币市场发展迅速,交易品种逐渐增加, 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市场成员不断扩大。但我国的货币市 场还处于发展初期,可供交易的货币市场工具还比较少, 交易规模偏低,对信贷市场等其他市场的影响还有限。1212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第二节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而愿 意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而形成的货币持有量。它必 须同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

10、一是必须有持有货币的愿望, 二是必须有持有货币的能力。货币需求理论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和 现代货币需求理论。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和数量关系的解释,是货币需求理论最基本的思想和理论 渊源。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现代货币需求理论,是对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批评、继承和发展。1313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一、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早期的货币数量论并不直接研究货币需求,而是研究 名义国民收入和物价是如何决定的。古典的货币数量说让博丹认为,金银的价值与一般的商品的价值相同,其数量的增加会引起与其交换的商品价值自然就要上涨 。约翰洛克第一次以货币数量论同货币金属学

11、说抗衡,认为商品价格的变化取决于货币数量和商品的供求关系 。1414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休谟独立地分析和研究了货币影响物价的过程,认为虽然货币的增加有促进生产高涨的某些事实,但一国财 富并不受货币多寡的影响。大卫李嘉图认为,黄金和白银等货币的价值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其绝对量,而是取决于与它所必须完成的支付 的相对量。早期货币数量论的核心内容是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与 物价或货币价值的变动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或货币价值有货币数量决定。1515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费雪交易方程式费雪1911年在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

12、,提出了著名 的现金交易方程式费雪交易方程式:MVPTM代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货币数量,V代表货币的平均流 通速度,P代表所有交易商品和劳务的平均价格,T代表一定时期内商品或劳务的总交易量。由于所有商品或劳务的总交易量资料不容易获得,而 且人们关注的重点往往也在于国民收入,而不在于总交易 量,所以交易方程式通常被写成下面的形式: MVPQ 1616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Q代表实际国民收入,P代表一般物价水平(用价格指数 来表示),因此PQ即为名义国民收入。费雪认为,在短期内可以将货币流通速度V视为一个常数。只要货币流通速度是固定的,就意味着名义国民收 入完全取决于货币

13、供给量;通过工资和物价的灵活调整, 经济会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上,因而实际国民收入Q在短期内也将保持不变,价格的变动完全由货币数量决定,而 且是同方向变动。从交易方程式可以方便的得出货币需求的表达式:MkPQ,其中,kV11717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剑桥方程式马歇尔和庇古表述的剑桥方程式: MkPQ这一方程式又称现金余额方程式。M代表一定时期内流通 中货币数量,Q代表实际国民收入,P代表一般物价水平 或货币价值的倒数(即货币购买力),k 代表人们手中经常持有的货币量(现金余额)与以货币计算的国民收入之 间的比例。剑桥方程式是从人们持有货币多少的角度来说明货币 数量和

14、物价的关系的。该方程式表明:1818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流通中的货币数量M越多,货币购买力(1/P)越低,反之则越高;在货币供给量和国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价 值则决定于现金余额的数量,即k的比值。如果把剑桥方程式中的k看成一个常数,令k 1/V,便与学方程式完全一样了。但是他们分析的出发点确是完 全不同的。费雪着眼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强调流通中 货币数量对物价、币值的决定作用,其货币是现金交易数 量,其方程是现金交易数量说;剑桥学派既考虑交易媒介 ,又考虑贮藏手段,强调人们手中所持货币量对物价、币 值的影响,其货币量是现金余额数量,其方程式是现金余 额数量说

15、。1919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称为灵活偏好理论或流动性偏 好理论,突出贡献是分析了人们持有货币的三大动机。凯恩斯的思想基础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具有极其重 要的位置。当人们的储蓄与投资是通过货币进行时,这种 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必然通过货币表现出来,这就是人 们对货币的灵活性偏好,即人们贮藏货币不仅是由于交易 的需要,而且为了投机需要,通过持有货币来对付预期的 不确定性和获得收益。2020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灵活偏好理论根据凯恩斯的灵活偏好理论,货币是一种资产,人们 持有货币与

16、持有其他资产一样,都是为了获得收益。拥有 其他形式的资产会带来收益,而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通常 不会带来收益。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总要在手中持有一 定的货币呢?因为人们可以通过持有货币,在货币市场上 买卖股票或债券,获得由于利息率与其他资产价值变动而 产生的投机收益。按凯恩斯说法,人们持有货币是出于三种动机:交易 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由此形成人们对货币的交易 需求和投机需求。2121宏观经济学第三讲 货币市场的均衡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货币的交易需求交易动机是人们为了日常交易而持有货币的动机,由 于人们收入和支出的非同步性,这就需要有闲置的货币放 在身边应付日常交易。预防动机是也叫谨慎动机,指为了预防意料之外的情 况而产生的持币愿望,人们愿意持有的预防性货币产生于 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因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形成的货币需求是对交易媒 介的需求,合称货币的交易需求。凯恩斯认为,用于交易 目的的货币都是收入的增函数: MDTMD(Q) 2222宏观经济学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