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超纯材料和极端条件下材料的制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92798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超纯材料和极端条件下材料的制备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七章 超纯材料和极端条件下材料的制备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七章 超纯材料和极端条件下材料的制备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七章 超纯材料和极端条件下材料的制备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七章 超纯材料和极端条件下材料的制备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 超纯材料和极端条件下材料的制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超纯材料和极端条件下材料的制备(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超纯材料和极端条件下 材料的制备n第一节 超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n第二节 超高压条件n第三节 微重力条件n第四节 真空条件第一节 超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高纯金属概述 1、金属的纯度n 金属的纯度是相对于杂质而言的。广义上杂质包 括化学杂质(元素)和物理杂质(晶体缺陷)。但是,只 有当金属纯度极高时,物理杂质的概念才是有意义 的。n生产上一般仍以化学杂质的含量作为评价金属纯度 的标准,即以主金属减去杂质总含量的百分数表示 ,常用N(nine的第一字母)代表,如99.9999写 为6N,99.99999为7N。n国际上关于纯度的定义尚无统一标准,高纯、超纯 或超高纯没有严格的定义,为了叙述

2、方便,以下大 多采用高纯金属一词。2、高纯金属的性质将金属或合金中的杂质下降到极低值,可展示出意想 不到的性质,即高纯金属往往使金属的性质改变。 譬如:n高纯铝特性与纯铝(99.599.7Al)不同,比纯铝柔软 、延展性好,但机械性质劣化,强度和硬度随着纯度提高 而下降。 n金属镁易腐蚀,但高纯镁难于腐蚀。n高熔点金属钒、铌、钽、钼等,因性脆难于加工,但其高 纯金属却容易加工。 n如细致除去铁中氧,室温下的高纯铁,柔软程度接近铜, 再结晶温度下降到200,完全成为一种新铁。普通铁易 腐蚀,而高纯铁耐腐蚀。 3、几类高纯金属 (1)、超纯铁n 当铁中的其他元素极低时,即为纯铁,纯铁不 仅有一定的

3、强度,还有较高的韧性及很好的软磁 性能,而且其导电和耐腐蚀性能也比普通的铁和 钢好得多。n 超纯UHP(ultra high purity)铁还具有诸多独特 性能:如UHP铁不溶解于盐酸、硫酸,而溶于硝 酸盐;HUP铁铸锭很难用传统的锯条切割。n高纯的Fe-Cr合金铸锭具有难以置信的塑性、强度 和耐腐蚀性能,以及低膨胀、高导热等结构材料 性能。(2)、超洁净钢和零夹杂钢n超洁净钢界定为C、S、P、N、H、T,O 质量分数之和不大于4010-6。nKiedssllng提出夹杂物“临界尺寸”的概念, 根据断裂韧性KIC的要求,夹杂物“临界尺 寸”为58m。当夹杂物小于5m时,钢 材在负荷条件下,不

4、再发生裂纹扩展,可 将此界定为超洁净钢标准之一。 n所谓“零夹杂”,并不是钢中没有夹杂物存 在,而是指钢液在凝固以前不析出任何非 金属夹杂物,钢液在固相状态下析出的非 金属夹杂物是高度弥散分布的,其尺寸小 于1m,这些夹杂物在光学显微镜下做常 规检验时已观察不到。n因此,“零夹杂”钢实际上是含亚微米夹杂 物的钢。(3)、超高纯铜n通常所说的超高纯铜是指纯度为5N7N的铜。n如果铜的纯度可以达到5N(99.999)或更高的 6N(99.9999),那么它的各种物理性能将得到很大的 提高。n例如:把5N或6N的铜应用于音响器材的集成电路,制 作音响电缆,将大大提高声音的保真度;制作半导体的 黄金粘

5、接线也可以用这种纯度的铜替代,可以节约成本 ;超高纯铜的软化温度低、展性良好,可以很容易地拉 制成的2030m细丝。n因此,通过超高纯铜的利用可以提高电子产品的质量, 同时又能降低制造成本。二、高纯金属的制备方法n 高纯金属制取通常分两个步骤进行 ,即纯化(初步提纯)和超纯化(最终提纯 )。n生产方法大致分为化学提纯法和物理提 纯法两类。金属提纯方法较多:n金属化合物法有;化学处理法、精馏法、区熔提纯法、 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分别升华法等。n金属还原法有:氢还原法、碳还原法、金属还原法、电 解法等。n金属提纯法有:热分解法、电解提纯法、蒸馏法(真空 蒸馏、减压蒸馏)、升华法、区熔提纯法、真

6、空熔融法, 电子束熔炼法、减压提纯法、直拉晶提纯法等。n金属的提纯可以采用上述一种方法,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方 法。第二节 超高压条件这与科学技术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领域有关。其中:n压力达100MPa的超高压设备可用于质量控制用的检测设备、化学加 工技术和液压工具等;n压力达200MPa的超高压设备可用于化学加工技术、高压提纯设备、 润滑系统等;n压力达400MPa的超高压设备可用于化学加工技术、射流切割、压力 机等;n压力达700MPa的超高压设备可用于基础科研设备、破损压力检测设 备等;n压力达1000MPa的超高压设备可用于基础科研设备、粉末冶金制造等 ;n压力达1400MPa的超高压设备可

7、用于基础科研设备、炸药检验设备等 ;n而压力达1400MPa以上的超高压设备可用于基础科研设备等。什么是超高压 ?n由于可得压力不断提高,再加上各种先 进的测试手段,使得人们进行高压下精 密的物性测量成为可能;n这些高压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一些新进展 ,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观念,使得人们 能够考虑和从事某些具有深远意义的研 究。n 原子间距是决定物质凝聚态最基本的 参数之一。压强的最基本效应是改变原 子间距从而引起物质性质的变化。因此 压强是物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n高压是控制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 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一种越来 越重要的手段,是现代科学研究中的一 个决定性变量。一、等静压技

8、术n 等静压技术是一种材料制备技术, 它通过一种流体(气体或液体)介质将压 力均匀地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各部位 受到同样大小的作用力。粉体在均匀力 作用下发生均匀形变,从而使粉末颗粒 达到致密化,并达到最终产品所要求的 形状。n等静压又分为冷等静压和热等静压。1、冷等静压n包套内颗粒粉末在压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位移变形, 从而使接触点和接触面增多、增大。随着压力的升 高,在颗粒之间的接触点处发生弹性形变,颗粒间 产生一定接触面。当成型压力不断增加时,在颗粒 间接触处除继续发生弹性形变外,由于接触区域的 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或强度极限,还要发生塑 性变形和脆性破碎。在颗粒间的接触区域将出现永 久性

9、接触面,同时出现颗粒间冷焊接和强有力的机 械啮合现象。从而使压坯具有一定强度。n一般,最高压力小于1GPa。压实密度6080。2、热等静压n高温下将压力均匀地作用在材料各表面使得粉末固 结或消除合金中的气孔与缺陷。n特点:几乎能使材料致密化到理论密度的99.99以上;作用在高温上,烧结温度比常规冷压烧结低, 得到的制品晶粒细小而均匀,性能良好;可避免传统工艺中的成分偏析,并可制得更高合 金含量的优质产品;可以直接得到形状复杂的大型部件,与传统工艺 比较,节约原材料,减少冶金或机加工过程,节约 能源,从而降低产品成本。二、爆炸成型技术n 爆炸成型是一种动态成型,是利用炸药爆 轰时释放的能量作为能

10、源的一种高速高压成 型技术。n爆炸成型技术应用于压紧粉末始于1900年。 当时是为了把选出的矿砂压成坯块。在粉末 冶金中的正式应用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 并在7080年代,由于急冷凝固的非晶粉末 、丝、箔等材料进一步形成三维大尺寸块状 材料,要求有先进的制备技术,而使该技术 的研究出现高潮。1、爆炸成型基本原理n 爆炸成型是一种动态压缩过程。即 激波作用下粉末的动态绝热压缩机制和 爆炸液相烧结机制。爆轰产生的冲击波 在粉末体中传播,冲击波波前的压力数 倍于材料成型时剪切应力。冲击波穿过 后,粉体材料被固结为密实材料。冲击 波瞬时绝热加压引起热能在颗粒表面积 聚,粉末颗粒表面熔融,从而成型。

11、2、爆炸成型技术的工艺参数n 冲击波的波形 爆炸压制过程中,冲击 波在粉末中传播时的波形至关重要。它决定 着在界面方向能否获得均匀的压制效果。n 通常采用x射线摄影技术测定冲击波在粉 末体中的波前形状。n E/M值 是一个能量参数其中E表示炸 药的质量,M表示粉末的质量。爆炸成型时 压缩比的大小,是否过压或欠压,归根结底 是炸药装载问题。不同的粉末有不同的压缩 屈服强度,即E/M取值不同。n炸药的爆炸速度VD 爆炸过程中,爆炸速 度VD决定压缩后样品的最高密度。n 粉末性能对工艺的影响 爆炸成型过程实 质上是多孔材料在激波绝热压缩下发生高温 压实的过程。因此,除上述工艺参数外,粉 末的孔隙度、

12、形状、粒度及粒度分布、热导 率、熔点,表面状态等性能都将影响爆炸成 型工艺的成型性能。3、径向爆炸成型法n径向爆炸成型法通常采用管 式装置。n径向爆炸法:将预压粉末装 在金属管中,内置于装有炸 药的密闭容器芯部,装粉末 的金属管与装炸药的金属管 同轴。引燃后,炸药燃烧面 沿管轴径向传播,冲击力沿 径向压实粉末。通常冲击波 波速在17008400m/s, 压力0.730GPa之间。如 图所示。n在粉末爆炸成型的实 践中为了提高成型性 和改善产品的物理、 力学性能,人们对传 统的爆炸工艺进行了 改进。n其中,应用最为成功 的方法之一是带飞管 的双管直接爆炸成型 工艺。带飞管工艺如 图所示。 n凝固

13、过程是制备绝大多数金属合金材料时都 必须经历的过程。金属合金的凝固相变过程 直接决定其凝固后的相结构、显微组织特征 和成分分布。因此凝固过程研究对于开发新 材料,改善现有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n 超常条件下的凝固指在某些特殊条件或特 殊环境下,区别于一般公认常规条件下的凝 固过程。诸如,空间环境下的凝固过程,强 电脉冲作用下的凝固过程,超重力场作用下 的凝固过程,高压环境下的凝固过程,电磁 场作用下的凝固过程以及其他特殊条件下的 凝固过程。三、超高压凝固n纵观凝固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历史,人们最为看重的是温度 参量在其中的作用,而没有考虑另一重要参量压力的影 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压力较小时

14、,压力对凝固过 程的影响很小。n在高压尤其是超高压条件下,压力对凝固的影响却十分显 著。超高压压力对合金的结晶温度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压 力可以改变固溶体的溶解度;压力还通过影响原子扩散过 程和相变驱动力而影响晶体形核和长大,即在超高压条件 下,压力通过影响液/固相变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而对凝 固过程产生显著影响。n因此,研究高压下晶体形核与长大、高压下的液/固界面 形态与稳定性等问题对于完善凝固理论、制备亚稳相和特 殊物理、化学、力学性能的新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四、超高压技术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1、非晶块体材料制备n高压作用下,相当多材料更易于获得亚稳组织,亦 即,可以在较常压更小的冷速下获得非晶。

15、 (1)高压变熔点过冷大体积近快速凝固n原理: 除了急冷或抑制形核可以形成大的过冷度之 外,改变外部条件,改变金属的熔点,可实现反向 过冷。这一过程不受传热的限制,因此凝固速度不 受体积的限制,可实现大体积快速凝固。 (1)高压变熔点过冷大体积近快速凝固n压力变化对熔点的影 响,可用克拉伯龙方 程近似计算:n对于凝固时体积收缩 (即材料液相体积大 于固相)的金属(VL- VS)0,dTm/dP0 ,增加压力使熔点升 高。n增加压力时熔点升高 的金属有:Al、Fe、 Mg、Cu、Ni、Sn、Pb ,Zn、Cd等。n方法:设想把一定金属过热至熔点以上某一温 度保温,然后对金属快速施加高压,使熔点快

16、 速升高到全部凝固潜热引起的温度回升所能达 到的温度以上,金属就完全凝固。由于是靠熔 点升高而凝固,所以凝固过程无需散热。而且 液体传压均匀,理论上无论多大的体积都能在 施加力后同时凝固,不存在宏观凝固界面移动 ,从而以实现无热流快速凝固。压力越高,熔 点升高越多;加压速度越快,凝固时间越短, 产生的过冷度越大。只要压力足够高,熔点超 过实际温度,即使不散热,也可以使金属凝固 。 (2)高压可提高某些材料体系非晶形成能力n非晶形成能力可用TP/Tm(TP高压下非晶形成温度, Tm熔点)来表示。n根据克拉伯龙方程,对于凝固时体积收缩(即材料 液相体积大于固相)的金属(VL-VS)0, dTm/dP0,增加压力使熔点升高。此时随压力P的 增大,TP及Tm均增大,TP/Tm基本保持不变。n对凝固时体积膨胀(即液相体积小于固相)的材料 (VL-VS)0,dTm/dP0,随压力增大,TP增高而 Tm降低,从而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