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92084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必修一复习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测试内容测试要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了解先秦时时期的王朝变变迁 了解宗法制的基本内容与影响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权制度的形 成了解秦的统统一 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历和秦朝的三公 理解郡县县制的建立和作用 认识认识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权制度的影响从汉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变了解汉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 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理解我国古代选选官制度的变变化明清君主专专制制度的加强了解明朝废废丞相、设设内阁阁 了解清朝设设置军军机处处 认识认识 明清时时期君主专专制制度的加强对对中国社会 发发展的影响1、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

2、变迁 夏朝 商朝 西周 东周(春秋与战国)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 第一个王朝-夏。夏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 王朝,建立者是禹,其子启开创了“家天下”的局面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王,灭商朝建立 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建立。 2、理解宗法制的基本内容与影响 P6 概念:是西周典型的政治制度,是按_的亲疏来分配 政治权利的体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特点:_制。 (具体内容:嫡长子为周王正妻所生长子,继承王位,是为大 宗;其他儿子则分封为诸侯,是为小宗;此制度同样适用于诸侯 、卿大夫、士的传递,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 等

3、级秩序。大宗与小宗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_是天下 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识P6图)嫡长子继承作用:保证了各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 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周天子父系血缘 关系 按宗法制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 宗的是 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诸侯国-诸侯嫡长子 卿大夫-卿大夫嫡长子 A B C D A【例1】坐落在北京天安门东侧门东侧 的今北京市劳动劳动 人民文化宫宫 ,曾经经是明清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这这种对对列祖 列宗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4、C皇帝制度 D王位世袭袭制 【例2】2007年12月,蒋方智怡计计划将蒋介石和蒋经经国移灵浙 江奉化安葬,在台湾引起了轩轩然大波。中国有句古语语:叶落 归归根,认认祖归归宗。蒋方智怡这这种文化情节节源于中国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让制 D.王位世袭袭制 【例3】史书记载书记载 ,结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马炎共 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废太子 ,另择继择继 承人,皇后劝说劝说 :“立嫡以长长不以贤贤,岂岂可动动乎 !”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换太子的人选选。由此可见见,晋武帝选选 太子是根据 A.世袭袭制的父死子继继原则则 B.宗法制的嫡长长子继继承原

5、则则 C.君主制的集权权独裁原则则 D.禅让让制的尚贤贤原则则BB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权制度的形成了解秦的统一 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三公 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 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3、了解秦朝的统一(课本P页疆域图) 商鞅变法后,秦国先后灭掉_六 国。公元前_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_的 _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韩、赵、魏、楚、燕、齐 221 统一 中央集权 【例】在历历史学习习中,图图表往往隐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 下图图中我们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公元221年秦灭齐灭齐 国完成 统统一秦统统一期间间的都城为为咸阳秦统统一总总体采用了先近后远远 的攻击击策略秦统统一后的

6、疆域未达东东部沿海地区 A B C D【例2】一次考古中发发掘出古代石刻一方,上有记记文曰:“追念乱 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 这块这块 石刻应应出自( ) A西周 B秦代 C汉汉代 D元代BB4、了解“始皇帝”的来历 创立:统一六国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 皇,功过五帝” ,首创“皇帝”称号,自称“始皇 帝” 特点:皇帝独尊、皇位_、_(核心内 容)。【例】中国古代专专制主义义中央集权权国家制度模式的 建立者是 A.汉汉武帝 B.周武王 C.周文王 D.秦始皇世袭 皇权至上 D5、了解秦朝的三公:丞相、御史大夫与太尉【要求】:这是秦朝的什么制度?各人的职责是

7、什么?相互什 么关系?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后 世习称“三公”: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处理全国政事 ;丞相之下还有 诸卿,掌管着国家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 ,下达皇帝诏诏令 ,并负 责监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军务 。(虚设)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的手中。【例1】下图图所示的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分别别出现现于A秦朝和西汉汉 B西汉汉和东汉东汉C秦朝和唐朝 D唐朝和宋朝【例2】下图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铜铸 ,中分为为二,左右各有十 二字铭铭文:“甲兵之符,右在_,左在阳陵。”发发兵必 须须左、右半符

8、验验合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应是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例3】根据秦朝官制,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 称“三公”。但太尉一职始终空设,在此背景下,御史大夫的 实际作用是( ) A监察百官并掌管财政 B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C协助丞相管理军事 D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CAD6、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 【要求】:这是秦朝的什么制度?各级官员是怎么产生的 ?名称叫什么?有何职责?这个制度对秦有何作用?与西周时 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郡县制是秦朝的地方官制: 秦统一后,废分封,在全国始设36郡(后增至40余郡) ,由_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郡”设_等职官,对

9、上承受_,对下督责所 属各县; 县隶属于郡,县的长官称_或县长。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_任命(县以下设“乡 ”“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作用:实现中央对地方有效的控制,有利国家的统一。中央政府 郡守 中央命令 县令 皇帝 【例1】“齐齐人”、“鲁鲁人”、“楚人”这这种表述,逐渐让渐让 位于以行政区划为为籍贯贯的表述,造成这这一变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县制 D.三省六部【例2】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统一岭南后,设设置了南海郡、 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辖番禺、四会、龙龙川、博罗罗4县县,郡 所设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嚣任郡尉(守) 。以下有关任嚣嚣的

10、说说法,错误错误 的是 A.他的职职位由皇帝任命,不可以世袭袭 B.他对对下督责辖责辖 区内的四个县县令 C.他事实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长官 D.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CD7、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统一 , 有利于封建经济经济 文化的发展, 加强了对广大人民的统治。 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例】秦始皇对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经济 和文化有极其 重大的影响,以下对对于秦始皇的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完成了统统一,使人民生活安定,经济发经济发 展繁荣 B.建立了中央集权权的国家制度,对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 制度产产生了重大影响 C.统统一了

11、度量衡、货币货币 、文字,有利于全国经济经济 、文 化的交流 D.结结束了长长期诸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A 【例】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 ,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 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了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 中央建立三公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D从汉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变了解汉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 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理解我国古代选选官制度的变变化 西汉初借鉴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实行郡国 并行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七国之 乱). 汉武帝颁布 ,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 央集权。 8、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推恩令9

12、、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P14【要求】:这这是什么时时候、为为解决什么矛盾而产产生的制度?哪 三省?哪六部?各自的职责是什么?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对 当时、对后世有什么影响?(1)内容:三省是 、 、 ,分别负责 、 、 。尚书省之下设六部: 、 、 、 、 、 部。(2)作用:三省长官都是_,相权_。三省互相_ , 削弱了_权,保证了_。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_,此后历 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中书 门下 尚书 决策 审议 执行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宰相 分散 牵制和监督 相皇权的独尊 重大创造 【例1】假设设你是唐太宗时时的一名中书书省长长官,为为挫败败突厥 贵贵族对对内地的侵扰扰

13、,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诏令, 接下来你会A交唐太宗裁定 B交门门下省审议审议C交兵部出兵 D交内阁处阁处 理【例2】假如唐朝政府要在淮河一带修建某大型水利工程,按 制度规定,实施这项工程的运作程序是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刑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AA10、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P13【要求】: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度?在哪些地方实行?对当 时、对后世有什么影响?(1)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2)内容: 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地方设行中书省;形成省、 、 、州、县级制; (识P13地图)在边远民族地区设立 。(3)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 ;巩固 ;是中国古代 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 制的 开端。山西、河北、山东 路 府 宣慰司 中央集权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地方行政制度 省 【例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创立 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例2】你认为我国现行的“省”级行政区划制度发端于我国 古代的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行中书省DD11、理解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P14-1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