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开发区发展.doc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48573766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经济开发区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谈经济开发区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谈经济开发区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谈经济开发区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谈经济开发区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经济开发区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经济开发区发展.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经济开发区发展浅谈经济开发区发展浅谈 xx 经济开发区发展经济开发区是项目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开展招商引资的有效平台,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开发区发挥具有集聚特色产业、拉伸工业链条、集约利用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相对优势,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现。多年来,我县坚持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主攻工业不动摇,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仍是振兴我县经济的关键。一、现状与问题形势喜人也逼人茶陵经济开发区是 2006 年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辉煌腾跃。形成了棉纺农产品加工园、产业承接物流园、腰陂石材工业园、汉背有色

2、金属工业园“一区四园”的综合管理格局,园区发展呈现以下方面特点:1、园区发展初具雏形,但缺乏长远规划,特色还不明显 。到 2014 年 5 月止,园区现共引进落户企业 157 家,其中投资上亿元的企业 15 家,规模以上企业 87 家,房产企业 13 家,2013 年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达 23 亿元 。园区主要依托贵派电器和华盛陶瓷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陶瓷产业、家具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产业导向基本明确,产业集聚逐步加快,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愈益明显。但是客观地分析,随着沿海发达地区相关技术储备和产业扩张迅猛发展,加之临近的区县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包括比如攸县、醴陵在陶瓷产业的发展中进步明显

3、,我县工业园区开发滞后、产业集中度不高、特色优势不明显、规模效应未释放等问题和不足日益显现出来。2、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但功能尚不齐全。近几年来,茶陵经济开发区通过银行贷款、地方财政投入方式筹集了大量建设资金,加强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提升了园区的承载功能。在全市率先完成开发区扩区调区工作,经开区由原 4 平方公里调区扩区为 8.46 平方公里。二园区5 号支道已进入招标程序。南站新区新征土地 752 亩,站前 1 号路、站前广场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心桥、金孟大道绿化工程,启动了亮化工程。多模式建设标准厂房,建成标厂 10.32 万平米。大量资金用于水、电等公用设施和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

4、设 ,完成了园区主干道路建设,到目前为止,园区基础设施基本上能保证企业的生产要求,但是从长远看,由于受资金、政策方面因素的影响,园区基础设施仍然比较滞后,比如仓储、物流及信息平台建设基本处于空白,基础设施的配套服务和综合保障功能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3、企业形成一定规模,但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过多年的发展,茶陵经济开发区培育和引进了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2013 年茶陵经济开发区 157 家考核企业完成技工贸收入 78.13 亿元,同比增长 46%;固定资产投资 22.98 亿元,同比增长 38%;高新技术产值 4.15 亿元,同比增长 23%;税收 2.25

5、亿元,同比增长 50%。各项指标稳步增长,效益快速提升,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向好。近年来,先后有陶瓷产业生产线项目、家居生产线项目竣工达产。这些项目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总体上提升了园区的经济规模。但是,相当部分企业由于项目质量、管理者水平等主客观因素,处于停产半停产甚至已经名存实亡。如一园区 23 家企业仅有贵派、东信、古城 、富盛等 10 家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有些停产半停产企业甚至擅自改变土地使用性质,非法经营商业项目,严重影响开发区的形象和长远发展。在政府投入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基础设施轻产业扶持,重当前投入轻长远产出,重工作目标完成轻效益分析的现象。至目前,开发区工程建设

6、累计投入 5.4 亿元,但形成有效资产约 1.2 亿元(不考虑增值因素),约占 22%。累计合同征地5490 亩,批回工业用地 2620 亩,商业用地 220 亩,仅占总批回土地的 7.7%,长远造血功能不足。4、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项目落地有待进一步加速。2013 年茶陵经济开发区在建项目共 32 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6 个,竣工项目 23 个。主要竣工项目有华盛一期 、尚竹一期、馨隆玻璃、兴博糯米、湘浩服饰、洋美石业、佳宏石业等企业;在建项目华榕竹木、保灵生物、金益环保、有心家具、利邦木业、中好光电等 7 个项目完成厂房主体建设。康圣堂药业、浣溪沙陶瓷、恒润高科完成平地等前期建设准备。华盛陶

7、瓷二期、尚竹家居成品线启动建设。但是一些项目业主因自身实力、项目质量等问题,企业建设期、成长期过长,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5、招商引资创新升级,企业入园把关更需严谨项。2013 年茶陵经济开发区签约入园项目 15 个,合同投资12.35 亿元。主要有投资 6 亿元的百德管业,1.2 亿元的金星铝业、500 万元的湘浩服饰、2 亿元的康圣堂药业 、5000万元的北海永全 led 项目、投资 6000 万深港制衣。托开发公司融资平台,共向进出口银行、工行融资 1.8 亿元,社会融资 6000 万元。但是近年来,一些投资者利用各地尤其是政府招商引资迫切的愿望,以及筛选审查的漏洞,打着工业投资的名义“狮

8、子大开口”,要么妄图搞房地产,要么大量囤地,严重影响开发区持续发展。“请神容易送神难”,开发区想把它们赶走,难上加难。因此,围绕提高土地效益,充分考虑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变“客商选地”为“规划定地、产业划地”,在园区专门规划了“陶瓷产业园”、“家居产业园”等专业园区。6、园区管理机制尚未理顺,优惠措施不到位。一方面,目前各园区的管理 、建设人才队伍相对比较簿弱,缺乏具有宏观经济管理知识、具有发展工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整个队伍建设与发展现代工业园的要求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尚需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树立亲商思维,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体系,简化审批手续 ,提高办事效率。二、机遇与挑战加快发展正当时

9、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长期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开发区作为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体上看,园区经济进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国家宏观调控方面。国家积极扩大内需、重视环境保护、严格土地供应、规范银行贷款、清理和整顿开发区等系列政策出台后,为园区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但从长远看,宏观调控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构架良性循环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为园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空间。从微观上看 ,一批工业园区的关停并转,有利于提

10、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茶陵经济开发区是经过国家严格审批,以建筑陶瓷、家具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为基础的工业园区,只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园区的前景和后劲都将十分明显。2、产业结构演进方面。先进技术更新落后技术,优良资源流向优势企业,新兴产业代替传统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一般而言 ,处于行业高端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更加宽松的增值空间、更加高额的利润回报。从目前茶陵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来看,建筑陶瓷 、家具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都是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门类 ,有利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长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具备良好的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发

11、展空间。3、园区创新能力方面。首先是园区中小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虽然华盛陶瓷的晶彩电子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都较强大 。但是,企业技术创新和科研投入力度明显不足,没有较好地吸收和转化这些优势企业的先进技术,没有建立研发中心,培育核心技术,形成创新体系 。其次是园区持续发展缺乏创新能力。政府主导推动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基本上依靠政府财政或银行贷款来解决,没有考虑将园区作为产业来经营,也没有引入有实力的民营资本介入园区基础设施开发和建设。三、对策与建议激活园区“生命体”当前,园区面临“二次创业”,关键在于激活园区这个“生命体”,赋予其以“魂”、“ 骨”、 “根”、“血”、“肉”、“情”,不

12、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1、把握园区的“魂”,力求高起点、高品位规划 。规划是园区的灵魂。首先,规划要前瞻。胸怀全局,放眼全球,紧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动向,现代化工业及园区发展的新潮流,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和梯度转移的新趋势 ,不断完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和思路,努力实现高端对接、趋势对接和产业对接。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建设超前”的原则,超前完善园区总体规划,科学布局园区城市功能,高标准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及早为承接大项目、好项目做好战略准备。其次,规划要有特色。不仅要体现产业功能,还要体现城市功能;不仅要展现工业文明 ,还要展现生态文明;不仅要立足经济发展,还要统筹城乡发展。在总体规划

13、方面,实现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和招商引资规划有机结合,将金融、物流 、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体系一并考虑,预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在产业布局方面,要突出科技含量高、关联辐度大、市场前景广的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和强势产品,着力与国家产业导向产业及龙头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衔接。注重保护和提升环境对园区发展的承载功能,尽量改变所在地良好的自然生态,多一些青山绿水,多一些鸟语花香,避免古板的钢筋混凝土堆砌。第三,规划要务实。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园区建设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明确园区定位、产业定位和城市功能定位,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规划一旦确立,须确保其权威性和严肃性,坚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不搞“

14、一刀切”,但要“一刀刀切”。2、构建园区的“骨”,实现基础化、长远化发展。土地是园区生存发展的基础与核心,如果土地不能得到保障,园区建设将受到严重制约。由于受财力制约,直接导致园区没有足够的资金储备更多的土地,为了园区后续的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就需要改变土地权属问题,将农用土地转化为国有建设用地,加大征地工作力度,保障园区规划的长远发展。一是要加大土地整理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的获得更多的建设折抵指标,积极鼓励开发和利用低丘缓坡,拓展土地开发利用空间,挖掘土地开发利用潜力。二是把好产业选择关和项目布局关,严格各项土地利用指标管理刚性,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3 、培植园区的“根”,实施集约化、特色

15、化招商。园区划的发展,根基在产业集聚,根本在招商引资 。一要坚持招商同选商结合。一般而言,在工业园区发展的初始阶段,多数注重招商的数量,忽视引资的质量,有的甚至“慌不择路”、“饥不择食” ,进而加剧了恶性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粗放的招商引资理念和模式,直接导致了粗放的园区发展模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园区实力增强,劳动力 、土地等营商成本不断提升,开发区同客商之间的话语权也将发生变化。要善于发挥园区的产业优势 、成本优势和品牌优势,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核心“卖点”,在产业链上寻求优势环节,在产业群上放大集群优势,在产业区上提取升进入门槛,着力选择那些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大项目,那些容易形成产业集群

16、的好项目,那些品牌价值高、科技含量高的新项目。二是坚持引资和引智结合。在引进项目的同时,引进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 ,促进园区企业管理水平整体提升。着力引进科研机构或研究中心,探索园区建设实验室或实习基地模式,吸呐具备高、精、专知识技能的各类人才。三是坚持外引同内联结合 。面向“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招商引资,既千方百计引进外资,不断提高园区的外向度和含金量,又瞄准国内、省内、市内的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争取落户园区就地转达化 ,放大产业集群水平和规模效应。4、增添园区“血”,坚持市场化、多元化融资。投入是园区开发的保障,资金是园区发展的“血液”。目前,园区收入来源主要是土地出让和财政拨款,支出则集中表现为土地开发成本和园区运营管理费用。缓解土地出让价格长期倒挂,开发越多亏损越大的“瓶颈”,需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收支平衡和基本赢得机制。因此,创新融资理念是前提。凡是有利于园区发展的投资,都要千方百计地引进来。继续争取各级财政加大投入,争取银行投放更多的中长期贷款,运用资本运营方式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园区土地一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