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08(六)旅游资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8558541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08(六)旅游资源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7年整理]08(六)旅游资源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7年整理]08(六)旅游资源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7年整理]08(六)旅游资源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7年整理]08(六)旅游资源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08(六)旅游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08(六)旅游资源(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既有一般 资源的一些共同属性,又有更多一般资源 所不具有的特性 1、旅游资源的特点(1)、审美性与文化性 旅游资源的审美特征,是其区别于一般资源最基本的属 性。旅游资身临其“境”的审美,“游”的本身就是对 旅游地吸引物的观赏和审美体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旅游资源的文化性也是不言而喻。不仅是人文旅游资源 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旅游者对自然旅游资源主 要追求的也是其美感、情趣与知识方面的文化价值。从 深层次上说,旅游者从旅游资源的观赏与体验上,不仅仅 是可以得到一般意义的愉悦或痛快的娱乐性享受;而且 还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寄寓情怀、陶冶

2、情操。不同 类别的旅游资源必然具有审美与文化类别上的差异,而 不同品味层次的旅游资源也必然表现为审美价值与文化 价值上的差异。正因为如此,不同旅游者对同一旅游资 源的价值评判,会因其审美需求、.审美角度、审美水平 的不同而异。 (2)、地域性与广域性 旅游资源的地域差异性是旅游审美活动 最根本的客观依据。不同地理环境在自 然景观与人文风貌上的差异,是人类旅游 活动的基本动力,即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旅 游资源存在的根本基础。一般而言,旅游 资源的地域特色越突出,其旅游吸引力就 越大。由此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是 真最本质的特征。 (3)、季节性与节律性 由于地球上气候的季节变化,使不少旅游资源呈 现

3、季节性的特征和季节性的魅力。自然旅游资源 中的气候、植物及水体等因素,其季节性特征最 突出。一些具有自然特色的旅游资源只在一定的 季节出现, 同一自然旅游资源实体在不同季节会 表现出不同的风姿与魅力。人文旅游资源中一些 节庆活动也受到自然季节的制约, 旅游资源的节 律性不仅表现在受气候控制的季节性上,还表现 在潮沙涨落、泉水喷歇、日出日落、朝雾晚霞等 等现象上,以及纯社会性的重大节庆和政治、文 化、体育、商贸和业务会等活动的节律性上。(4)、组合性与整体性组合性与整体性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特性,首先 是指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往往是由一种以上组份 协调配合所形成的组合性、整体性吸引功能。 旅游资源的

4、组合性与整体性,不仅仅表现在其组 合而成的整体旅游吸引功能上,而且更深层次地 体现于构成旅游资源的相关因素上,及其与有关 地理环境因素的有机内在联系上,即相互制约的 共生性上。 (5)、“永续性“与易损性 对于绝大多数旅游资源而言,旅游者买到 的只是审美经历,带走的只是审美感受。 在这里既没有旅游资源所有权的转让,也 不存在旅游者或旅游经营者对旅游资源 的直接消耗。旅游经营者出售的仅仅是 旅游资源带给旅游者的景观印象和经历 感受,而这种“印象“和“感受“似乎“永续 性“。 然而,无论是由于大自然的风化侵蚀作用、自 然生态系统的恶化与灾变,还是战争及一些政 治文化因素,都可以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

5、去 至是大规模破坏。旅游活动本身也可能在客 观上不同程度地影响旅游生态环境的状况和 有形物质性人文旅游资源的有限寿命,更不用 说对康乐型旅游资源的直接享用和对风味品 尝类、狞猎垂钓类旅游资源自直接消耗。由 于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整体性以及多数实体 性原生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如果我们对其 利用不当、保护不力,旅游资源就很易遭到破 坏,且难以恢复。 (6)、萌变性与创新性 当今绝大多数作为旅游资源的事物,最初 都不可能是作为旅游引物而生成的。由 此决定了旅游资源是时代发展的萌变产 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还可以凭借经济与 科技的力量,根据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 不断直接创造新的旅游吸引因素 2、自

6、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的性质及意义. 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地貌、 气候、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性的部分。自 然旅游资源基本上属于大自然的产物,但在人类 大规模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今天,使其不可能没有 或多或少地受人为影响的痕迹。 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旅游价值表现 为三方面: A、提供观赏性审美对象,优美奇异的自 然景观是观光旅游最基本的对象; B、提供休养度假的自然环境,如避暑或 避寒的气候条件,有康体疗身作用的温泉 、海滨、森林等自然环境条件; C、提供娱乐与探险活动的天然场所和条 件,如登山、滑雪、泛舟、游泳、垂钓、 持猎等等。 (2)、人文旅游资源的范

7、畴及特性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由人类活动所产生, 经过开发达到引起旅游者兴趣和滞留 愿望的一切事物。因此它涉及的面很 大、范围很广、类型也很多。大致可 分为历史遗迹、园林古建、民俗风情 、城乡风貌、康乐与购物设施以及文 学艺术与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等几个方 面。 A、历史文化性:对于原生性人文旅游资源而 言,它们基本上是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的物质遗存,国际上叫文化遗产。作为历 史的产物,其产生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从 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B、民族性与地方性:人类历史的物质与精神 遗产是由不同民族的人民所创造,它们与民族 和民族感情不可分割,无论在内涵和风格上, 都会明显地表

8、现一个民族的特征。同时,居住 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同一民族所创造的人文 旅游资源,也必然会呈现不同的地方特色。C、人为性与依附性:人文旅游资源既然为人类所 创造,就体现人的目的和意志。如古都城的设计就 充分体现了帝王受命于天、君临万邦的气势。但是 人文旅游资源的人为性又是建立在对一定自然环境 的依附上。例如都城的选址,即与地形、水源等等 自然因素有关。 D、创造性与时代性:人文旅游资源作为人类社会 的产物,可以不断被创造、形成并改造其存在形式 。同时,随着不同时代审美情趣的变化,也会有不同 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的演替。人文旅游资源往往在 一定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也能全面具有观赏、 康乐和科考等旅

9、游功能,但其重心主要落在文化观 光、文化考察及现代物质性康乐享受方面。3、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与特征 我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 广袤的国士与多样的自然地带:我国位于北半 球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 大洋太平洋的西岸,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 是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的第三大国。 我国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5000多个 岛屿,长且达18000km的大陆海岸线,为世界上海 陆兼备的大国。 复杂的自然结构与突出的地域差异我国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大类基本 地貌类型齐全,其中又以山地、丘陵和高原为主, 合占全国国士的68%。 我国地势在总体上呈西高东低三级

10、阶梯分布 我国地形的复杂性也加剧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独特性,以及有利于珍稀生物种类的保存。 山地高原的屏障作用,不仅造成了自然环境非地 带性差异的小单元化与复杂化,而且还间接制约 交通条件,形成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民族种类 的多样性。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我国约有五千多年历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 的文明古国。古老的文明史创造了博大精 深、绚丽多彩的中国文化,留下了世人为之 惊叹的众多历史文化古迹。 在规模数量和历史文化价值上,为世界任何 国家不可比拟的文物古迹旅游资源。.众多的民族与多彩的民俗风情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拥有56个 民族,民族数在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印度 。不同的民

11、族甚至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一 民族,由于其所在地理环境的差异和特有的 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不同的风俗民情,构 成了一道道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景线。 4、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1)、以原生性为主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多彩,世 界地位突出 :我国特有的自然、历史、文化、 社会等地理背景,孕育了极为丰富多彰的各类旅 游资源,堪称世界上原生性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 国家。无论在地貌与气候景观类型,如山岳与岩 溶景观,河流与峡谷景观,鸟类与观赏植物、花卉 ,珍稀保护动物等自然旅游资源方面,还是历史文 化遗存数量、皇宫建筑、古墓葬数量、近现代革 命斗争史迹、近代史迹、民俗文化、传统特产、 烹饪名肴等人文旅游资源方面,

12、均可排列世界第 一,堪称世界之最的奇绝旅游资源不下数千。 到1999年为止,我国已有23项旅游资源被列人联合国 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的有8项, 包括黄山,庐山,泰山,武陵源,九寨沟,黄龙地区,峨眉山一 .乐山大佛,武夷山等;属人文旅游资源有15项,包括故宫, 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平遥 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孔府、孔庙及孔林,武当山道教建筑 群,丽江古城,布达拉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莫高窟,颐和 国,天坛,大足石刻等。此外,珠穆朗玛峰、长江三峡、桂 林山水、京杭大运河、都江堰等等,均是世界突出的奇绝 旅游资源。我国观光型原生旅游资源,无论在总体数量上

13、还是质量上均有非常突出的世界地位;而度假型旅游资源 在世界上则相对逊色,但具有辑大开发潜力;萌变性旅游资 源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开发起点低而发展潜力很大。 (2)、旅游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并具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 我国旅游资源分布非常广泛。仅就国 家级的旅游资源而言,也遍及全国各个 省级行政区。而受自然地带、自然地 理环境结构、人类地域空间活动及其 历史地理过程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旅游 资源又呈现-定规律性的相对集中。 (3)、地域组合特色突出,各地旅游资 源互补性强 我国总体上是自然旅游资源组合结构以 山水风光为主体,人文游资源组合结构以 历史古迹及民俗风情为突出。 我国旅游资源无论是在南北

14、之间还是东 西之间,也无论自是在自然旅游资源还是 人文旅游资源方面,都有很强的对比性和 互补性。 (4)、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 交融性强,文化积淀丰厚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不仅创造了众多 历史与文化价值很高的人文旅游资源,而且 还赋于我国不少自然旅游资源以丰富的文 化内涵。我国历史上就形成的名山胜水,几 乎都留下了历代的诗文、题刻、碑雨,以 及亭台楼阁、寺庙宫观、文化书院等胜迹 。 5、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1)、地质旅游资源 地质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具有观赏和科学考 察价值的地质体所构成的景观资源。如典 型地质构造剖面、标准地层剖面、珍贵化 石产地、古人类与古文化遗址、著名矿产 地和自然

15、灾变遗迹等。这一类旅游资源往 往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垄断性。 我国地质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典型地质构造剖面 标准地层剖面 珍贵化石产地 古人类遗址 古文化遗址 著名矿产地 天外来客 自然灾变遗迹(2)、地貌旅游资源 名山旅游资源 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 红层地貌旅游资源(3)、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从旅游资源的角度看我国气候,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大陆性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雨热同季。 其次,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气候旅游。 第三,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即使在同一季节,南北气候亦有差别,尤 其是冬季,南北气候差别更大,有利于开展多种气候条件下的旅游 。 第四,我国亚热带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

16、0就总体而论,气候温 和,雨量适中,四季分盔明,既有使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的康乐 气候,又有绿水、青山、名胜、古迹等旅游景观,是开展旅游的较 好地区。. 第五,我国山地众多,由于山地气候的立体性和层次性,我国的一 些山地在盛夏成为耸立在热浪中的“凉岛“,著名避暑胜地。 第六,由于气候是自然界中最活跃的因素,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造 就了复杂多样的旅游景观。气象气候风景 云景 宝光佛光 霞景 旭日景 夕阳景 明月景 雨景 冰雪景; 雾凇、雨凇景(4)、水体旅游资源 我国水体旅游资源的特点 水体类型复杂多样 各类水体多奇景 水体风景区域差异显著 与其他旅游资源结合完美 海洋旅游资源. 河川旅游资源 湖泊旅游资源 瀑布旅游资源 泉旅游资源(5)、生物旅游资源 珍禽异兽:丹顶鹤、褐马鸡、天 鹅、东北虎和华南虎、白唇鹿、 麋鹿、白鳝豚、金丝猴、大熊猫 、扬子鳄风景植物 形形色色的松 终年常绿的柏 树姿优美的杉 美丽实用的银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