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培训 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552859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X 页数:85 大小:6.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门氏菌培训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沙门氏菌培训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沙门氏菌培训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沙门氏菌培训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沙门氏菌培训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沙门氏菌培训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门氏菌培训 课件(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沙门菌属(Salmonella)简介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其病原沙门氏菌属肠道细菌科,包括引起 食物中毒,导致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 菌。除可感染人外,还可感染很多动物包括哺 乳类、鸟、爬行类、鱼、两栖类及昆虫。特性沙门氏菌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 杆菌(比大肠杆菌细)。(0.71.5m)(2 5m)散在。无荚膜和芽孢,都具有周身鞭毛(除鸡白 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能运动,大 多数具有菌毛,能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或凝集豚 鼠红细胞。培养特性A 需氧及兼性厌氧菌。B 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培养24h后, 形成中等大小、圆形、表面光滑、无色半透明、

2、边 缘整齐的菌落,其菌落特征亦与大肠杆菌相似(无 粪臭味)。C 鉴别培养基(麦康凯、SS、伊红美蓝):一般 无色菌落。D 三糖铁琼脂斜面:斜面为红色,底部变黑并 产气。生化特性1)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山梨醇产气。 2)不发酵乳糖、蔗糖和侧金盏花醇。 3)不产吲哚、V-P反应阴性。 4)不水解尿素和对苯丙氨酸不脱氨。伤寒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及一部分鸡白痢 沙门氏菌发酵糖不产气,大多数鸡白痢沙门氏菌不 发酵麦芽糖。血清学特性沙门氏菌具有复杂的抗原结构。一般沙门氏菌具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 和表面抗原(Vi荚膜或包膜抗原)三种抗原。传播途径肉的污染肉及其制品的沙门氏菌检出率美国

3、为20%25%、英国为9.9%、日本 检查进口家禽的污染率为10.3%,国内肉类沙门氏菌检出率在1.1% 39.5%。蛋的污染蛋及其制品沙门氏菌检出率为3.9%-43.7%,由于吃蛋引起鼠伤寒病的 病例报告逐渐有增加的趋势。环境污染食品在加工、运输、出售过程中往往被沙门氏菌污染。沙门氏菌在粪 便、土壤、食品、水中可生存5个月至2年之久。传播问题恢复期患者和无症状的带菌者也是常见的传染源。沙门氏菌检测标准GB 4789.4-2010增菌和选择性培养25g样品225ml BPW36 818h 培养1ml BPW增菌液 +10ml SCTTB增菌液在42、 SC增菌液在36 各培养1824小时1ml

4、 BPW增菌液 +10ml TTB分别从TTB和SC增菌 液中取1环,接种到 BS和HE琼脂上培 养BS琼脂在36培养 4048小时HE琼脂在36 培养1824小时分别从BS和HE琼脂 上挑选可以菌落进 行TSI初步生化鉴定可疑菌落判定HE琼脂BS琼脂XLD琼脂科玛嘉显色琼脂阴性科玛嘉显色琼脂阳性生化试验1、先从BS、HE或 XLD或显色培养基 上挑取可疑菌 落。2、接种至TSI,先 在斜面上划线, 然后再底层穿 刺。4、将TSI和 NA至于 36 ,1824h培 养3、将接种TSI完毕的 接种针不要灭菌, 直接在营养琼脂平 板上划线。根据上表中可理解为只有在斜面和底层产碱、不产H2S 、不产

5、气的情况下可不进行生化鉴定,直接判定为非沙 门氏菌,其余任何情况均需进行生化鉴定。TSI鉴定三糖铁生化试验底层产H2S底层产酸 斜面产碱斜面底层 产酸产碱底层产酸斜面产碱 底层产H2S产酸产气产酸产气产H2S只在TSI产碱的 情况下可判定 无沙门氏菌, 其余任何情况 均需进行生化 鉴定生化试验1、准备一只2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酒精灯、接种环、生化鉴定套装 。 2、从营养琼脂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接种至生理盐水中,制成0.5个 麦氏浊度。 3、依次在各个安瓿(bu)瓶中滴加菌悬液3滴。 4、在赖氨酸脱羧酶肉汤及对照和氰化钾及对照中个滴加无菌石蜡覆 盖。 5、在36培养1824h。菌悬液制备ORO

6、.5个麦氏浊浊 度的菌悬悬液依次在每个安瓿 瓶中滴加菌悬悬液 23滴。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生化试验准备色 氨 酸 肉 汤汤赖赖 氨 酸 脱 羧羧 酶 肉 汤汤氨 基 酸 脱 羧羧 酶 肉 汤汤尿 素 酶氰氰 化 钾钾 培 养 基氰氰 化 钾钾 培 养 基 对对 照甘 露 醇山 梨 醇 半 乳 糖 苷色氨酸肉 汤经汤经 36 ,1824h 培养后滴 加靛基质质 试剂试剂 ,片 刻观观察结结 果 阳性为为玫 瑰红红色。色氨酸脱 羧酶及对 照和氰化 钾及对照 转种结束 后需滴加 液体石蜡 覆盖试验 管方可进 行培养。靛基质 试验+ 时补做 甘露醇 山梨醇 试验, 试验阳 性后进 行血清 学鉴定TSI-

7、时 ,进 行 ONPG 试验 , ONPG 阴性 时进 行血 清学 鉴 定。H2S+、靛基质- 、尿素-、KCN-、赖氨酸+后 进行血清学鉴定。生化试验色氨酸 吲哚吲哚 试验试验 阴性符合赖赖氨 酸 阳性 对对照 阴性0NPG 阴性尿素 酶 阴性KCN 及 对对照 阴性甘露醇 山梨醇 阳性符合符合符合符合符合血清学鉴鉴定沙门氏菌的分类沙门氏菌属分为两个种: 肠道沙门氏菌(种)肠道亚种、萨拉姆亚种、亚利桑那亚种、双相亚利桑那沙门氏菌、豪顿沙门氏菌及因迪卡沙门氏菌 (6个亚种) 邦戈尔沙门氏菌(种)沙门氏菌的分类及命名-沙门氏菌的分类、命名沙门氏菌抗原O抗原也称菌体抗原,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Vi抗原

8、是一种特殊的菌体抗原,属于K抗原 群(如伤寒沙门氏菌、丙型副伤寒沙门 氏菌和都柏林沙门氏菌都含有Vi抗原)H抗原(即鞭毛抗原)H抗原与抗血清的反应成絮状或绒状。大部分沙门氏菌H抗原都具有两相。第一相被称为特异性相,第二相为 非特异性相。O、H、Vi抗原vi抗原因与毒力有关而命名为vi抗原。由聚-n-乙酰-d-半乳糖胺糖醛酸组成。不稳定,经60加热、石碳酸处理或人工传代培养易 破坏或丢失。Vi抗原存在于细菌表面,可阻止o抗原与其相应抗体 的反应。vi抗原的抗原性弱。当体内菌存在时可产生一 定量抗体;细菌被清除后,抗体也随之消失。故测定vi抗体有助于对伤寒带菌者的检出。新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伤寒杆

9、菌、丙型副伤寒杆菌 等有此抗原。O抗原为脂多糖,性质稳定。比较耐热,100不被破坏,也不易被酒 精破坏;O抗原以阿拉伯数字表示,从1排到67, 但删去了9个抗原,现在有58个抗原;凡含有群特异性共同抗原的菌型归类为 一个O群,以主要抗原来表示,某些次要抗 原可以出现在多个群中。-H抗原H抗原存在于鞭毛之中,为蛋白质。由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及空间构型决定其特异性。不耐热,经加热和用乙醇及碱处理易变性。H抗原常有两相的变异。第一相为特异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b、I、e 、h等。第二相为非特异相,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1、2、5等。但也有少数菌含有第一相中的抗原e、n、x等成分。AF群

10、对应的O价抗原沙门氏菌抗原表中符号意义:_指溶原状态下O因子可以并存,和平共处。 指O因子不相容,只能有一种。 指O或H因子有存在或不存在的可能性。O10、O15、O15,O34 价抗原不相容只存在一 种。都柏林沙门门氏菌存在 或不存在表面Vi抗 原。西翰普顿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 菌 属于单单相菌,H抗原只存在第一项项。H抗原第二项项H1和H2 价抗原存在或不存在O1价抗原与其他抗原 和平共处处,O5、O27 价抗原存在或不存 在。沙门氏菌菌型的表示方法 血清型以数字和字母表示.例如:查考夫曼-怀特沙门氏菌属抗原表.鼠伤寒沙门氏菌: O抗(1,4,5,12),第相H抗原(i)第相H抗原( 1

11、,2)。它的血清型应表示为:鼠伤寒沙门氏菌( 1,4,5,12 :i:1,2)沙门氏菌的判定原则采用血清学的方法,按照考夫曼-怀特沙门氏 菌 属抗原表解判定菌型.考夫曼-怀特沙门氏菌属抗原表 内的O抗原可能存在或不存在。 内的H抗原可能是罕见的,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存在。菌名原名O抗原H抗原第1相第2相基桑加尼沙门氏菌S. kisangani1,4,5,12a1,2维也纳沙门氏菌S. wien1,4.12,27b1,w埃森沙门氏菌S. essen4,12g, m-金斯敦沙门氏菌S. kingston1,4,5,12,27g, s, t1,2鼠伤寒沙门氏菌S. typhimurium1,4,5,12

12、i1,2印地安纳沙门氏菌S. indiana1,4,12z1,7沙门氏菌的血清鉴定的方法 用O、H 和Vi因子血清与待检的菌株作玻片凝聚 试验。 1.先用O因子血清确定菌株所属的 O群及O抗原的 各种成分。 2.再用H因子血清检查其第1相和第2相的H抗原以 确定血清型。 3.必要时还要用Vi血清检查(目前有3种)。1. 先用AF多价O血清检查,确定菌株是否在AF六个O群的范围内。2. 再用代表六个O群的O因子血清检查,即O2(A)、O4(B)、O7(C1)、O8(C2)、O9(D )、O3,10(E)、O11(F)。3. 确定O群之后,分别用HA(a、b、c、d、i、z10、z29)HB、HC

13、、HD四种多价H血清检查。4. 用3.所确定的多价H血清所包括的所有H因子血清逐一检查定为第1相或第2相H抗原。5. 检出第1相H抗原而未检出第2相H抗原,或检出第2相H抗原而未检出第1相H抗原的,要用位相 变异的方法再检查其另一个相。单相菌不必作位相变异检查。6. 综合O和H因子血清以及Vi因子血清的检查结果,按照考夫曼-怀特沙门氏菌属抗原表解判定 沙门氏菌的菌型。沙门氏菌的血清型鉴定步骤位相变异的解释 将一个双相沙门氏菌的菌株在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所 得的菌落中,有的有第1相H抗原,有的则有第2相H抗 原。若任意挑取一个菌落在培养基上多次传代,其后代 又可出现部分是第1相而另一部分是第2相

14、的菌落。这种 两个相的H抗原可以交相产生的现象称为位相变异。 双相菌初次分离时,单个菌落的纯培养往往只有一个相 H抗原,鉴别时常只能检出一个相,而测不出另一相。 此时,可用已知相血清诱导的位相变异试验来获得未知 的另一个相H抗原。 位相变异试验的方法 简易平板法 1.配制0.70.8%的半固体琼脂培养基。 2.在平板内滴上一滴已知的第1相或第2相血清因子,并作好标 记。 3.然后倾注平板并烘干表面水分,在标记部位的中间点种已知第 1相或第2相的新鲜待检菌株。 4.培养后,其已知相细菌的动力受到抑制,解离出另一相的细菌 ,并向周围蔓延生长,形成一个大的菌落。 5.检查其菌落的边缘部分,即可确定该菌株的另一相H抗原。 6.该方法通常13天内可以有结果。位相变异试验的其余方法 U形管法 小玻管法 小套管法 软琼脂斜面 法59种沙门氏菌的血清列表O1O2O4O5O7O8O9O10O11O14O15O19O20O27O34O46O3,19HaHbHcHdHfHgHhHiHkHmHnHpHrHsHtHuHvHwHxHyHzHz6Hz10Hz13Hz15Hz28Hz29H2H5H6H7HehHgpHlvHAHBHCHDViA-F群多 价OA-F群多 价OHenxH1.2.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