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单元复习课件2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44919 上传时间:2018-07-17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单元复习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单元复习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单元复习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单元复习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单元复习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单元复习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必修单元复习课件2(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2课时 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突破 考点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特性基础梳理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 在宇 宙中 的位 置宇宙间物质的存 在形式天体恒星本身闪烁发光 星云轮廓模糊 行星围绕恒星转动 卫星围绕行星转动 流星一闪即逝 彗星拖着长尾 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天体系统:宇宙中各种天体之间 、 形成天体系统地球的 位置: 总星系地 球 在 宇 宙 中 的 位 置 系其它行星系 系其它恒星系 小行星、彗星等地球 月球银河系星系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地月太阳河外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 球 的 普 通 性 和 特 殊 性太阳 系中 的一 颗普 通行 星太阳系的组成太阳 八大行星及卫

2、星 彗星 小行星 流星体 行星际物质八大 行星 分类按距日远近、 质量、体积等类地行星: 、 、 、 巨行星: 、远日行星: 、水星 金星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有适宜的有适合生物呼吸的有液态的水按轨道位置地内行星: 、 地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 星运动 特征性:八大行星的轨道倾角多 小于4性:八大行星的轨道偏心率 多接近0性:八大行星公转方向均为 自西向东存在生命的行 星(特殊性)地 球 的 普 通 性 和 特 殊 性太阳 系中 的一 颗普 通行 星八大 行星 分类水星金星共面近圆同向大气温度规律总结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条件的探究途径分析(1)从现代地球上

3、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入手 进行分析。(2)从内因、外因两方面综合分析,即从地球本身和其周围环境条件入手进行分析。强化专练1新华网2009年8月6日华盛顿电:美国航天局6日发布消息说,已升空5个月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日前发回了一颗太阳系外行星的高清晰图像。美国“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是世界上首个专门用于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航天器,在为期3年半的任务期内,它将对天鹅座和天琴座中大约10万个恒星展开观测,以寻找类地行星和生命存在的迹象。据此回答(1)(2)题。(1)“开普勒”望远镜所搜寻的宇宙范围包括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A1级 B2级 C3级 D. 4级(2)假设“开普勒”望远镜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

4、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和土壤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D行星接受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解析 第(1)题,“开普勒”望远镜的观察是对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搜寻,超出了太阳系范围,而在银河系范围之内。第(2)题,生命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充足的水、适宜的温度范围与光照条件。答案 (1)C (2)B考点二 太阳对对地球的影响基础梳理 1.为地球提供能量为 地 球 提 供 能 量太阳对 地 球 的 影 响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表面温度约为 6 000K 主要成分是 和 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反应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 的形式向四周放射

5、能量太阳为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资源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 ,是促进地球 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氢氦 核聚变 电磁波光、温度热煤、石油、天然气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太阳能的转化形式生物能等现在生物固定的太阳能太阳灶等直接利用太阳能为人类生 活生产提 供能源为 地 球 提 供 能 量对 地 球 的 影 响光球层:用肉眼可直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 色球层:呈玫瑰色,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殊望远镜才能看到 日冕: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日 冕仪才能看到 概念:太阳大气经常发生的大规模运动 类型: 和 活动周期:约 年太 阳 活 动 影 响 地 球太阳大气太阳活动

6、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黑子耀斑 11扰动 ,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短暂中断扰乱 ,产生“磁暴”现象在地球两极上空出现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 、灾害等对地球的影响电离层地球磁场极光地震水旱太 阳 活 动 影 响 地 球深化探究1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分析地面太阳辐射的强弱主要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上去分析,必须注意两个问 题:一是影响的因素有哪些;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影响地面太阳辐射的因素可总结如下:(1)太阳高度最主要的因素,直射时太阳辐射最强,削弱最少(阳光通过大气的路程及等量的光线照射的地表面积的差异)。(2)大气厚度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辐

7、射强的一个因素(阳光通过的大气路程短)。(3)大气密度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越少。(4)大气透明度阴天云层或尘埃对太阳辐射反射强(阳伞效应云层或尘埃反射)。2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1)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高值和低值的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的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地。北纬3040地区,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而北纬40以北,由东向西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新疆呈东西向分布。(2)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的量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3)四川盆

8、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形状,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强化专练2下图是“我国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丰富的共同原因有( )纬度低 海拔较高 云量少,晴天多 上空臭氧少A BC D(2)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意义非凡,关于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我国太阳能丰富区与经济发达区不一致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不但缺少常规能源,也较少像太阳能这样的新能源 我国太阳能最贫乏地区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由于太阳能分散,利用技术难度大,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成为最主

9、要的常规能源A B C D解析 第(1)题,我国太阳能丰富的地区主要是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它们丰富的原因均由海拔高、云量少、晴天多而造成。第(2)题,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在东部沿海地区,优势能源主要是风能和海洋能源;最贫乏的地区是四川盆地,不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太阳能和风能等之所以未能成为常规能源,是因为其分散、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大,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答案 (1)C (2)D考向调研 考向一 影响太阳辐辐射的主要因素【例1】 (2009安徽文综)下图表示“27N某 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完成(

10、1)(2)题。(1)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2)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 )A增大 B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解析 第(1)题,图中四条反映太阳辐射量的曲线中,1月的曲线变化最大,说明此季节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而此时北半球为冬季。第(2)题,据图可知,地形坡度为10时,a点数值大于1,说明在一定条件下a点数值与地形坡度呈正相关,故地形坡度增大到15时,a点数值将增大。答案 (1)D (2)A借题发挥一个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越大,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就

11、越小,因此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就越多,同时,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路径就越短,被削弱得就越少;二是当地的天气状况。一个地方云雨天气越多,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就越强,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就越少,反之天气晴朗的地区,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就多。 【预测1】某校地理小组,根据当地各朝向楼房外墙面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实测值,计算出一月 和七月的日照总量,并绘出下图(图中等值线由内至外依次为:4 186、8 372、12 558、16 744、18 837)。结合图中信息回答(1)(3)题。(1)该地的地理位置最有可能是 ( )A悉尼 B布宜诺斯艾利斯C广州 D基多(

12、2)该地7月接受太阳辐射热量最少的墙面是( )A南墙,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北面B南墙,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南面C北墙,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南面D北墙,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北面(3)该地理小组对某小区调查发现,朝南房间的用电量都比朝北的房间少。这反映了( )A太阳为地球上生物生长发育提供光、热资源B太阳辐射能量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大气、水体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C为人类生活提供能源D太阳辐射能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解析 墙面获得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太阳光线与墙面夹角的大小。第(1)题,7月份,太阳辐射在不同墙面上的分布悉尼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应该北墙多于南墙,基多四面墙受热大体相当

13、。第(2)题,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该地南面,南墙接受太阳辐射热量比北墙多,而东西两面太阳光线与墙体夹角比较大,受热较多且大体相当。第(3)题,朝阳房间便于采光,可充分利用太阳能。答案 (1)C (2)C (3)C考向二 天文观测观测 与生命探索【例2】(2009上海地理)2009年7月22日上午上海将能观察到一次壮观的日全食。读图回答问题。2009年7月22日月球本影扫过范围示意图 (1)日全食发生的条件是:_。(2)7月22日,月球本影扫过的地形区有_平原和_盆地,这里大城市众多、人口密集,是我国普及天文科学知识的重要机遇。在上海、成都、武汉三城市中,最先看到食甚现象的城市是_。同日上午在

14、月球本影扫过地带的邻近地区能观察到的天文现象则是_。(3)日食发生时,是观察太阳外部结构的有利时机,在太阳黑子、太阳风、日珥等天文现象中,最有利于观察的是_现象。(4)对上海地区而言,观察日全食和月全食的机会哪一个多?为什么?解析 第(1)题,结合日地月位置关系解释日食成因。第(2)题,信息在图中,注意题目中“食甚”“本影”等关键词。第(3)、(4)题,结合日地月的的运动关系及体积对比答题。答案 (1)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新月)时,太阳、月球、地球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2)长江中下游 四川 成都 日偏食(3)日珥(4)观察月全食机会多。由于地球的半径比月球大得多,地影很宽,因此月球进入地影的

15、机会较多,而月影扫在地球上的范围较窄。【预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09年7月20日是人类登月40周年纪念日。40年前的今天,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首次登上月球,印下了自己的足迹。实现了个人一小步,人类探索太空的一大步。材料二 2009年3月1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绕月飞行了5 514圈后,舍身撞向月球,为中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1)根据目前的探测结果,知月球上的能源有 ( )A生物能、潮汐能 B核能、生物能C风能、太阳能 D太阳能、核能 (2)图示中显示的天体系统是_。 (3)地表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 要条件。你认为地表有适宜温度的原因有哪些?解析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生物和水,没有生物能、风能和潮汐能;图示中的中心天体是地球,为地月系;地球上温度适宜与其日地距离、自转周期和海陆分布有关。 答案 (1)D(2)地月系(3)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周期适当;海洋面积广大;大气层的存在。对点训练题组题组 一:天体系统统和天体类类型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回答第12 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