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48523889 上传时间:2018-07-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深圳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深圳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深圳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深圳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分 析及教学建议*1一、试题分析的目的 研考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 环节。研究考试题,寻找带规律 性的东西,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 的教学工作,这是教师必须具备 的一项基本功。Date2“温故而知新”。对这两年中 考历史与社会试题进行分析,目 的是要通过不断的总结,把握命 题的思路、特点、重点、题型和 存在问题等,以便有的放矢地组 织好明年的中考复习。Date3二、近两年深圳市中考模式n深圳六区课改现状:“课改步伐有先有慢、课改实验年级与非实验年 级并存、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开设”n 2004年南山区单独组织命题考试。首次把“科学 ”、“历史与社会”两大综合科列入中考范围。n 2

2、005年全市中考根据深圳课改现状,采取了分 类命题组织考试的办法,实行 “过渡办法”实 行“三类考生,三套试卷,三块录取”的招考方法 。出现了“一市二制”甚至“一校二制”的怪现象。 Date4n 统一考试科目分试题、套试卷。 试题中包括了“科学、历史与社会”综合科 ;试题、则采用传统的分科考试考“语、 数、外、理、化”。n 课改实验年级学生根据学校课程开设情况 ,选考试题或试题(如南山、福田等), 非课改实验年级学生选考试题(如宝安、龙 岗等)。 n 也就是说也就是说20052005年中考采取了年中考采取了“ “ 学什么,考什么学什么,考什么” ”,原则。,原则。2005年深圳市中考模式Dat

3、e5三、深圳市中考命题原则与依据n1、以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 考查内容与标准。n2、在考查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对探究 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n3、试题应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 况,并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n4、确保试题的信度、效度和科学性,杜绝繁 、偏、旧的试题。Date6深圳历史与社会中考命题的依据n n全国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全国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n n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n n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社会 教科书教科书Date7n选考不同试卷的考生,考试成绩(单科等级、 单

4、科标准分、标准总分)按选考3套不同试题 的考生群体分别单独计算,而不放在一起比 较。n考查科目以等级呈现,分别为优秀、良好、 合格、不合格。n考试与平时的学习挂钩,过程与结果并重, 四、2005年深圳市中考成绩呈现模式Date8五、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简介n n“ “三大板块三大板块” ”:“我们生活的世界” 、 “我们传承的文明” 、 “我们面 对的机遇与挑战 ”。n n“ “五本教材五本教材” ”:初一与初二各两册,初三全一册Date9上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简介n n“ “五大板块五大板块” ” :我们在社会中成长、我们身边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我 们生活的区域、中国历史与文化、世界历史与文化

5、n n“ “六本教材六本教材” ”:(初一至初三各两册)第一册:我们在社会中成长 第二册:我们生活的区域和环境第三册: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第四册:中国近代历史与文化第五册:世界历史与文化第六册:人类的机遇与挑战Date10六、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试卷结构: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 分卷选择题与卷非选择题,各占50%。(与去 年题型、题量不变。共30个小题) 难、中、易三部分试题的占分比例为1:6:3。 内容比例上:我们在社会中成长、我们身 边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我们生活的黄金未 为贵与环境三部分约占30%。中国历史与文 化和世界历史与文化两部分约占70%。(去

6、年为45%:55%)Date11我们在社会中成长n社区的功能 ,社区(或家乡)环境对自我的 影响。 n大众传媒的种类、特征及其影响。我们身边的经济、政治与文化1.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2.依法治国七、2005年深圳市历史与 社会中考主要知识点Date12我们生活的区域n世界的政区划分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在地图上指出马六甲海峡、麦哲伦海峡、英吉利海峡、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位置。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及地理位置,中国行政区划的主要层次结构。n中国和世界的人口、资源与自然环境的主要区域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基本解决途径。n欧洲联盟、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它

7、们在国际政治与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的作用。Date13中国历史与文化n古代文明的起源。黄帝、炎帝和华夏族。 n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070年)。商灭夏。西周的建立和分封 制。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1年)的特点。 n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建立秦朝。汉武帝的“大一统”。三国两晋 南北朝的分裂对峙。隋朝结束南北对峙局面。唐朝的繁盛。 n北宋、辽、西夏对峙。南宋、金对峙。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清朝的强盛和闭关自守。 n古代科技成就。长城和大运河。孔子与儒学。 n对外交流。张骞与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 n鸦片战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和影响。甲 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影响。 n洋务运动

8、的主张和代表人物。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戊戌变 法。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主要领导人。同盟会的成立。武 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Date14n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主要代表人 物。五四运动的时间、口号和历史意义。 n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和国共合 作的破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长征和遵义会议。 n九一八事迹。西安事迹和平解决的意义。抗日战争的起止 时间。七七事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战争的 胜利及其意义。 n重庆谈判和全面内战爆发。三大战役的名称。渡江战役和 国民党政权覆灭。 n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n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9、。 n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和实质。 n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意义。中国的对内改革和对 外开放。 n“一国两制”的提出。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Date15世界的历史与文化n 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的地理位置及主 要成就。 n 古代西文文明的起源,希腊罗马文化的政治特色,三 大宗教的名称。 n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英国资 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日 本明治维新)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及人物。这些重大历 史事件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n 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 n 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航海家及其主要航线,新航路开 辟的影响。 n

10、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状况:起止时间、重大事件和重 大影响。Date1605年中考五大板块内容占分分布表内容题型我们在社 会中成长我们身边 的经济、 政治与文 化我们生活的 区域与环境中国历史与文化世界历史与文 化选择 题两道 (1、2)一道 (3)三道 (46)十二道 (718)七道 (1925)非选择 题26、 2727、 28、 2928、29 、3029、 30合计( 分数)414134128Date17八、中考试题的特点(1)求稳回归教材,以问题为中心, 突出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平时的 教学。(标杆作用) (2)求变体现开放,不断创新,有利于学 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求实关注

11、社会,突出重点、热点、焦 点问题的考查,有利于学生与时俱进。 (4)求活以人为本,突出态度情感与 价值观的考查,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 。 Date18八、中考试题的特点n1、“以知识为依托,以能力立意”。 n2、密切历史与现实联系,“鉴史识今”。 n3、学科综合性强,政史地协调顺畅自然。 n4、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搏,学以致用 。 n5、重视历史,特别是中国史。 n6、注重考试说明的权威性与强调知识的覆盖 面。试题与说明中知识点的前后顺序保持一 致。 Date19九、考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习目的不明确,基础知识不扎实。(2)热点教学不落实,考试临时抱佛脚。(3)图表题型训练少

12、,做题找不到方法。Date20九、教学、复习建议 1、用历史与社会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指导平时教学 和复习。 2、认真研究“考点”和“试题”。明确范围,纲举目 张,避免复习的盲目性 。 3、夯实基础知识。(复习备考,基础知识是第一位的 。强调“背”。记忆能力是各种能力的基础。) 4、加强试题训练,重视学习方法与答题方法的指导。 5、关注社会热点,关注身边事 搞好专题复习与训练 。Date21最后、认真组织好“三轮复习”。 第一轮:夯实基础。第一轮:夯实基础。复习要按中考历史与社会科说明的要求 及所列的“点”,逐条整理知识,建立知识网 络。要求学生复习要全面、准确,还要把握知 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对

13、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 系、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理解、以及运用知 识分析和解决重大时政、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 培养,这是复习的重点。依据考试说明中列举的知识点对教材的核心 、骨干知识进行分析、讲评、提问,要点点过 关。方式有:师生互答、生生互答等。Date22第二轮:抓好格式化训练,培养答第二轮:抓好格式化训练,培养答 题习惯。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以题习惯。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以 习惯促能力。习惯促能力。如何训练能力:(讲练结合、微型试卷 、阶梯训练、引导翻书、独立思考、自主 解决问题。)(1)能力必须以知识为基础。强化基础知 识,这是能力训练的第一步。 Date23(2)能力从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开

14、始。 一定要通过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和良好的表达习惯。选择题可用“排除法”或“选优法”进行;非 选择题,可进行“格式化训练”。(3)熟练掌握中考几种题型的做题方法。Date24第三轮:专题复习。专题材料要精、第三轮:专题复习。专题材料要精、 新、实,新、实,“切口小,结合点准切口小,结合点准”,“ 主题主题材料材料知识知识”。(主要把握好对当今社会生活和国家历 史与社会经济建设起着决定作用或重大 影响的理论和现实问题。)Date252006年深中考模式的探讨如何?n2006年深中考初中历史与社会将使用人 教版与上教版两种教材,但课标基本一致, 目的一致。 n命题的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分开命题。两个版本,两套试 卷。另一种是:统一命题。两个版本,一套试 卷。寻找两个版本的共同之处来命题。Date26谢谢大家!Date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